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六十年代,现代京剧《沙家浜》曾红遍全国,剧中人物阿庆嫂、郭建光、胡传魁、刁德一等更是妇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剧中反映军民鱼水深情的那一段历史故事,就取材于30多位新四军伤兵坚守阳澄湖的特殊经历。剧中人物郭建光也能在20军中找到原型。
1985年,20军整编为第20集团军,隶属济南军区,军部驻地为河南省开封市。
坚守南方的游击队
20集团军的前身,是坚持南方游击战争的红军闽东独立师,长征后留在闽浙地区。抗日战争爆发后,独立师改编为新四军第3支队第6团,后编入江南指挥部、苏北指挥部。1939年5月5日,6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的番号为掩护,越过沪宁铁路,东进阳澄湖地区,叶飞任团长,刘飞任团政治部主任。
刘飞1905年生于湖北黄安,1926年9月加入汉口码头工会,参加罢工斗争和反帝运动,次年5月回乡参加农民运动,任乡苏维埃主席。1929年,刘飞任赤卫军连长,配合红军袭击地主武装,次年1月率全连战士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刘飞在鄂豫皖苏区前4次反“围剿”和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战斗中,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政治委员、团党委书记、师党委书记等职。
1939年,“江抗”队伍在江南日益壮大,国民党十分恐慌。9月22日,“江抗”主力在江阴市顾山南麓遭遇国民党“忠义救国军”的大举进攻。最终,“江抗”击退了敌军,但包括刘飞在内的30多名战士受了伤。伤员们很快被送到后方医院——流动在阳澄湖上的一些小木船上,病床是放在船舱里的门板,药物则只是少量药棉、纱布和碘酒、红汞等。
10天后,为避免与国民党军发生更大冲突,“江抗”被迫留下30多位伤病员和10多名医护人员,撤往江苏扬中。
因为弹头嵌入肺部,刘飞一咳嗽就吐血,是所有人中伤势最重的一位。但他是政治部主任,职务最高,大家都拿他当领导,他就带伤坚持工作。看到群众的积极态度,刘飞提出在阳澄湖重建“江抗”。他的这一提议得到了大家及上级的同意。11月6日,“江抗”东路司令部成立,伤愈的10多名干部、战士组成司令部特务连。“新江抗”也就是著名的“沙家浜部队”。他们并未因敌强我弱、环境险恶却步不前,而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日伪顽匪势力巧妙周旋,坚持战斗。后来,在陈毅安排下,刘飞被转移到上海疗伤。3个月后,他重返“江抗”,出任政治部组织科长。
多年后,随军记者、作家崔左夫正是听了时任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副司令的刘飞的讲述,才下定决心,一定要将30多位伤员不平凡的战斗经历写出来。崔左夫的文章《血染着的姓名》最终被改编成京剧《沙家浜》,轰动全国,剧中18个伤病员的领导者郭建光,就是对刘飞等人的艺术加工。
解放战争中歼敌最多
1941年1月4日,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20日,中共中央下令重建新四军军部,新“江抗”改编为新四军第6师18旅,刘飞任18旅53团团长兼政委。10月,18旅北上进入苏中地区,归第1师管辖。
1944年4月,刘飞被任命为18旅旅长兼新四军苏中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1945年春,刘飞在扬州高邮组织指挥三垛河伏击战,毙俘日、伪军1800余人,获新四军军部通令嘉奖。
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国共“重庆谈判”协议,苏浙地区新四军于1945年11月北撤山东,其中一部组成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1947年1月改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叶飞任司令员,刘飞任副司令员。由于叶飞因病留济南就医,淮海战役时,1纵实际由刘飞指挥。其间,1纵在徐州地区的窑湾全歼国民党第63军。而作为华东野战军主力,华东战场的大战役中也均能看到它的影子:1947年5月参加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整编第74师;9月随陈粟大军挺进豫皖苏,与刘邓、陈谢大军共同谋划中原;1948年11月参加淮海战役,全歼敌杜聿明集团。
1949年2月,1纵改编为20军,属第3野战军第9兵团,刘飞任军长,政委是陈时夫。
渡江战役前,熟悉苏南的20军接中央军委命令,调至渡江战役的东集团,暂归第8兵团指挥,主要负责开辟扬中渡江登陆场。部队集结后,刘飞立即命令军部成立侦察指挥所,并精选出800余人组成侦察支队,对扬州以东沙头嘴至龙稍港段、长江南北两岸40余公里内的国民党军的布防和地形、水文等情况进行拉网式侦察,同时下令部队争分夺秒进行“五练”:练泅水、练上下船、练滩头登陆、练各种武器的水上射击、练登陆突破联合行动。1949年4月,刘飞率部从扬中突破长江防线,并陆续攻占丹阳、陵口、吕城,继而全力追击南京突围之敌,俘敌2万余人。
在1949年5月的上海战役中,20军全歼浦东、龙华机场守敌,并与第27军共同对上海市区进行攻坚战。在整个解放战争中,20军的歼敌数是全军最多的。
上海解放后,刘飞率部承担起上海第1警备区的警备任务,兼管松江城防。新中国成立后,他调任皖南军区司令员。1984年10月,刘飞在南京病逝,遗体火化前,妻子要求医务人员取出刘飞体内的子弹头,留作纪念并激励子女。
军旗插上一江山岛主峰
朝鲜战争爆发后,20军在时任军长兼政委张翼翔的率领下入朝参战。
张翼翔是湖南浏阳人,出生于1914年6月,14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战争时期,张翼翔赴淮南新四军工作,历任团司令部参谋、教导队队长、大队长、特务营营长、副团长、团长、新四军第2师6旅副旅长、5旅副旅长兼第4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为开辟、巩固和发展淮南抗日根据地做出重要贡献。1945年任苏浙军区第2纵队副司令员兼1旅旅长后,张翼翔参与指挥了浙东地区春夏季攻势作战,扩大了浙东解放区。
解放战争初期,张翼翔调任山东野战军任1纵3旅旅长。1946年6月,在收复泰安的战斗中,他率部迅速破城并歼敌一个多旅,创下山东野战军攻坚战的成功范例。11月,他任纵队参谋长,先后率部参加了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沙土集、豫东等战役和进军豫皖苏边区、破击陇海路的作战。1948年9月,张翼翔任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并在之后的淮海决战中指挥所在部队奋战66天,歼敌4万余人。1949年2月,张翼翔升任20军副军长,9月起任军长,10月兼任政委。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张翼翔率领20军参加长津湖之战,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奋勇作战,击溃了美军陆战1师,完成了东线作战的战略任务。那次战斗,全军伤亡7000余人,冻伤1.1万余人,牺牲巨大。在下碣隅里东南的1071高地上,20军某部3连连长杨根思率领一个排坚守小高岭阵地,顽强阻击敌军冲击,在弹尽援绝后怀抱炸藥包扑入美军士兵中,与敌同归于尽。杨根思后被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在第五次战役中,20军以极快的速度攻过了昭阳江,猛插五马峙,一举包围了韩军第3、第9师,成为志愿军各军中进攻最快的部队。随后,20军发起猛攻,韩军两个师完全溃散,2.3万余人的部队后来只剩下了2000余人。第五次战役后,20军随第9兵团担任东海岸守备任务。1952年10月,张翼翔率20军班师回国,驻防浙江杭州。
在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张翼翔是为数不多的兼任军长、政委职务的将军。1955年,张翼翔被授予中将军衔,1969年5月至1975年4月任第二炮兵司令员。1990年4月,张翼翔在北京病逝。
1955年1月18日,20军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首次陆海空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在打击浙江沿海一江山岛国民党军队的战役中,该军第60师作为突击登陆部队,强行登岛率先攻占守敌司令部所在的203高地,把鲜红的军旗插上一江山岛主峰。1975年4月,20军移驻河南开封。
1985年,20军改编为20集团军,原属第43军的保留部队调入该军。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20集团军赴四川抗震救灾,展示了和平时期军人的新内涵。
1985年,20军整编为第20集团军,隶属济南军区,军部驻地为河南省开封市。
坚守南方的游击队
20集团军的前身,是坚持南方游击战争的红军闽东独立师,长征后留在闽浙地区。抗日战争爆发后,独立师改编为新四军第3支队第6团,后编入江南指挥部、苏北指挥部。1939年5月5日,6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的番号为掩护,越过沪宁铁路,东进阳澄湖地区,叶飞任团长,刘飞任团政治部主任。
刘飞1905年生于湖北黄安,1926年9月加入汉口码头工会,参加罢工斗争和反帝运动,次年5月回乡参加农民运动,任乡苏维埃主席。1929年,刘飞任赤卫军连长,配合红军袭击地主武装,次年1月率全连战士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刘飞在鄂豫皖苏区前4次反“围剿”和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战斗中,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政治委员、团党委书记、师党委书记等职。
1939年,“江抗”队伍在江南日益壮大,国民党十分恐慌。9月22日,“江抗”主力在江阴市顾山南麓遭遇国民党“忠义救国军”的大举进攻。最终,“江抗”击退了敌军,但包括刘飞在内的30多名战士受了伤。伤员们很快被送到后方医院——流动在阳澄湖上的一些小木船上,病床是放在船舱里的门板,药物则只是少量药棉、纱布和碘酒、红汞等。
10天后,为避免与国民党军发生更大冲突,“江抗”被迫留下30多位伤病员和10多名医护人员,撤往江苏扬中。
因为弹头嵌入肺部,刘飞一咳嗽就吐血,是所有人中伤势最重的一位。但他是政治部主任,职务最高,大家都拿他当领导,他就带伤坚持工作。看到群众的积极态度,刘飞提出在阳澄湖重建“江抗”。他的这一提议得到了大家及上级的同意。11月6日,“江抗”东路司令部成立,伤愈的10多名干部、战士组成司令部特务连。“新江抗”也就是著名的“沙家浜部队”。他们并未因敌强我弱、环境险恶却步不前,而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日伪顽匪势力巧妙周旋,坚持战斗。后来,在陈毅安排下,刘飞被转移到上海疗伤。3个月后,他重返“江抗”,出任政治部组织科长。
多年后,随军记者、作家崔左夫正是听了时任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副司令的刘飞的讲述,才下定决心,一定要将30多位伤员不平凡的战斗经历写出来。崔左夫的文章《血染着的姓名》最终被改编成京剧《沙家浜》,轰动全国,剧中18个伤病员的领导者郭建光,就是对刘飞等人的艺术加工。
解放战争中歼敌最多
1941年1月4日,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20日,中共中央下令重建新四军军部,新“江抗”改编为新四军第6师18旅,刘飞任18旅53团团长兼政委。10月,18旅北上进入苏中地区,归第1师管辖。
1944年4月,刘飞被任命为18旅旅长兼新四军苏中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1945年春,刘飞在扬州高邮组织指挥三垛河伏击战,毙俘日、伪军1800余人,获新四军军部通令嘉奖。
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国共“重庆谈判”协议,苏浙地区新四军于1945年11月北撤山东,其中一部组成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1947年1月改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叶飞任司令员,刘飞任副司令员。由于叶飞因病留济南就医,淮海战役时,1纵实际由刘飞指挥。其间,1纵在徐州地区的窑湾全歼国民党第63军。而作为华东野战军主力,华东战场的大战役中也均能看到它的影子:1947年5月参加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整编第74师;9月随陈粟大军挺进豫皖苏,与刘邓、陈谢大军共同谋划中原;1948年11月参加淮海战役,全歼敌杜聿明集团。
1949年2月,1纵改编为20军,属第3野战军第9兵团,刘飞任军长,政委是陈时夫。
渡江战役前,熟悉苏南的20军接中央军委命令,调至渡江战役的东集团,暂归第8兵团指挥,主要负责开辟扬中渡江登陆场。部队集结后,刘飞立即命令军部成立侦察指挥所,并精选出800余人组成侦察支队,对扬州以东沙头嘴至龙稍港段、长江南北两岸40余公里内的国民党军的布防和地形、水文等情况进行拉网式侦察,同时下令部队争分夺秒进行“五练”:练泅水、练上下船、练滩头登陆、练各种武器的水上射击、练登陆突破联合行动。1949年4月,刘飞率部从扬中突破长江防线,并陆续攻占丹阳、陵口、吕城,继而全力追击南京突围之敌,俘敌2万余人。
在1949年5月的上海战役中,20军全歼浦东、龙华机场守敌,并与第27军共同对上海市区进行攻坚战。在整个解放战争中,20军的歼敌数是全军最多的。
上海解放后,刘飞率部承担起上海第1警备区的警备任务,兼管松江城防。新中国成立后,他调任皖南军区司令员。1984年10月,刘飞在南京病逝,遗体火化前,妻子要求医务人员取出刘飞体内的子弹头,留作纪念并激励子女。
军旗插上一江山岛主峰
朝鲜战争爆发后,20军在时任军长兼政委张翼翔的率领下入朝参战。
张翼翔是湖南浏阳人,出生于1914年6月,14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战争时期,张翼翔赴淮南新四军工作,历任团司令部参谋、教导队队长、大队长、特务营营长、副团长、团长、新四军第2师6旅副旅长、5旅副旅长兼第4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为开辟、巩固和发展淮南抗日根据地做出重要贡献。1945年任苏浙军区第2纵队副司令员兼1旅旅长后,张翼翔参与指挥了浙东地区春夏季攻势作战,扩大了浙东解放区。
解放战争初期,张翼翔调任山东野战军任1纵3旅旅长。1946年6月,在收复泰安的战斗中,他率部迅速破城并歼敌一个多旅,创下山东野战军攻坚战的成功范例。11月,他任纵队参谋长,先后率部参加了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沙土集、豫东等战役和进军豫皖苏边区、破击陇海路的作战。1948年9月,张翼翔任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并在之后的淮海决战中指挥所在部队奋战66天,歼敌4万余人。1949年2月,张翼翔升任20军副军长,9月起任军长,10月兼任政委。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张翼翔率领20军参加长津湖之战,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奋勇作战,击溃了美军陆战1师,完成了东线作战的战略任务。那次战斗,全军伤亡7000余人,冻伤1.1万余人,牺牲巨大。在下碣隅里东南的1071高地上,20军某部3连连长杨根思率领一个排坚守小高岭阵地,顽强阻击敌军冲击,在弹尽援绝后怀抱炸藥包扑入美军士兵中,与敌同归于尽。杨根思后被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在第五次战役中,20军以极快的速度攻过了昭阳江,猛插五马峙,一举包围了韩军第3、第9师,成为志愿军各军中进攻最快的部队。随后,20军发起猛攻,韩军两个师完全溃散,2.3万余人的部队后来只剩下了2000余人。第五次战役后,20军随第9兵团担任东海岸守备任务。1952年10月,张翼翔率20军班师回国,驻防浙江杭州。
在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张翼翔是为数不多的兼任军长、政委职务的将军。1955年,张翼翔被授予中将军衔,1969年5月至1975年4月任第二炮兵司令员。1990年4月,张翼翔在北京病逝。
1955年1月18日,20军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首次陆海空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在打击浙江沿海一江山岛国民党军队的战役中,该军第60师作为突击登陆部队,强行登岛率先攻占守敌司令部所在的203高地,把鲜红的军旗插上一江山岛主峰。1975年4月,20军移驻河南开封。
1985年,20军改编为20集团军,原属第43军的保留部队调入该军。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20集团军赴四川抗震救灾,展示了和平时期军人的新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