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等待张艺谋
每个女孩都有自己的梦想,子怡也有过很多属于自己的美梦。但在进中央戏剧学院之前,她的梦中没有张艺谋。
进了中戏表演系,她有一种感觉,觉得自己和电影的距离近了些。因为中戏出了姜文,还出了巩俐,他和她成了名震海内外的影帝、影后。
子怡的主讲老师叫常莉,是个张艺谋迷,经常向学生介绍“张导”,还找来张艺谋的很多资料给学生看,称他为电影界的天才和奇人。子怡对张艺谋的崇拜就是从常莉的不断描绘中开始的。
常莉时时告诫学生说:“你们现在要好好学,将来会有很多好机会。张艺谋要拍新戏,说不定要到咱们班来挑人呢”
这让子怡有了一个新的梦。
初识张艺谋
终于,子怡等来了“张导”。
那是1997年初,张艺谋的公司要拍一个洗头水的广告,想找长头发的年轻女演员出镜。子怡是副导演胜至明最看重的人选之一,他向张艺谋介绍说:“那个拍‘京酒’广告的女孩不错,叫章子怡。”
“是吗﹖”张艺谋疑惑着。他平时很少看广告,不知道子怡什么模样,不过看看总没坏处。于是子怡被安排和张艺谋见面。
“那天去了很多人,都是去参加面试的。大家都知道那天要见张导,所以很激动。而我那天恰恰把时间记错了,因而迟到了。”子怡回忆起第一次和张艺谋见面的情景。
本来子怡不想去了,但副导演在电话里说:“你必须来。我已经竭力向他推荐了你,不来就辜负我了。我在这儿等你。”
能见到张艺谋不是件容易事。子恰想了想,决定还是去
子怡路上还在想像:已过了快两个小时了,她们一定都走了,那么就剩下他一个人在等我一个,幸亏我迟到了;他一定是在一个大办公室或工作室里,一个人在等着我,而我则可能又激动又害羞,不知说什么才好。
当她赶到见面地点时,副导演将张艺谋请了出来。
“对不起导演,我记错时间了”子怡急忙道歉。
张艺谋伸出手来和她握手,神态平易,很和蔼的样子说:“来了,进屋坐吧”
子怡进屋,才发现屋子里仍然挤满着前来面试的女孩,她们一个比一个漂亮。
当子怡一进屋,看到一屋子人都在面试时,立刻就不激动了。那一刻子怡沮丧极了。
有人给她拍了照片。然后让她留下名字和电话,前后不过15分钟。她呆了一会儿就走了。
这就是章子怡和张艺谋的第一次见面。
命中的好运
自这一面后,张导去了意大利导歌剧。过了将近一年,1998年年初,子怡的期末考试刚结束,她望着窗外满天的飞雪在想:不知张导那洗发水广告还有戏没戏﹖这时恰恰来了一个传呼,有个姓张的导演请她回电话。子怡想,从来没有什么导演呼过我,这个张导演会是谁呢﹖但她还是尽快回了电话:“我是章子怡,你是哪一位呀﹖”
对方的声音是那种很冷的、很短促的:“你好,我是张艺谋。”那声音仿佛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来,有点儿不真实,却又真真切切地响在耳边。
子怡有点儿不知所措:“啊﹖你好你好”
张导说:“我们有个剧本想让你参加讨论,你愿意吗﹖”
子怡急忙答应:“我愿意,我愿意!”电话断了,她愣在原处。那一刻,她感觉自己真幸福。
“那天见面我穿得像个雪人似的,看起来很小。导演觉得我特别显小,像十六七岁的样子。他说影片里可能要一个成熟点的女孩。”子恰说,“不知道为什么,我第二天就把头发给烫了。”
几天后,张导又让人通知子怡去见面。一见她的头发他就问:“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子怡反问张导:“你不是想找个成熟点的吗?”
张导说:“其实我是要找一个看起来纯一点、小一点的。你这样就整个把事弄拧了。”
子怡一听,立即为自己烫发的事后悔不已。但这件事并没有影响张导对子怡的印象。
子怡为那个剧本参加了一周的讨论会。整整七天,她很少讲话,只听他们侃。听张艺谋讲话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当每个人都困在那里找不到出口时,张导总能率先打破沉默,且一鸣惊人。她真的好祟拜他,这一切都像在做梦。第一次参加这种剧本讨论会,她感觉很新鲜。
“我当时感觉张艺谋不愧为张艺谋。”子怡回忆说,“他的思路特别敏捷,很果断。有时大家为想一个点子头都想大了,还是想不出,而他上了一趟厕所,回来就有了三个主意。我当时觉得,他真是太厉害了。影片里的方案全都是他的主意,他特了不起。”
子怡发现张导不但很有脑子,而且很有朝气:“跟年轻人在一起,他显得特别年轻。一高兴起来,他就手舞足蹈的,看起来特别有活力。”
剧本讨论完,春节就到了,大家分头回家过年。到了那年的四五月份,子怡又接到张导的电话。
张导给了她《我的父亲母亲》的剧本大纲,说将请她演这部影片的女主角。
“你对谁也不要说,也不要给谁看,就你自己看看。”他嘱咐子怡道。
子怡如在梦中。她明白张导将给自己带来改变命运的机会,他是个世界级的导演,自己能出演他的影片意味着什么……
后来聊起来,子怡问张导:“为什么挑中了我﹖”
张艺谋说:“因为你那次简简单单就来了,脸上没有那么多风尘感……”
张艺谋真有才华
接演了《我》片之后,子怡被张导要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坝上草原体验生活。
体验生活,就是让演员到与剧中人物最接近的环境中去生活,去感觉人物的生存状态和情感状态,这样有助于演员最大可能地与角色融合。张导当年演《老井》获得东京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巩俐演《秋菊打官司》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包括《红高粱》中演员们的成功演出,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演员到百姓中去体验生活。所以张导最看中的就是这个体验的过程。他要求子怡在影片中的一颦一笑都应该是那个年代乡下妞的样子。
张导要求她去,她就高高兴兴地去了。
《我》片外景地位于河北张家口的坝上草原。1998年8月,子怡来到坝上东沟村,住在农民家里,穿着花棉袄和大裆裤,每天起早贪黑地和农民伯伯一起干农活、聊天,就像当地的村姑一样。结果那家主人在好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得意地对村里人说:“我们家请了个城市保姆”
子怡从小就喜欢记日记。在坝上的那段日子,她也忘不了写下自己的感受:
8月7日,晴。
担水可真是一件苦差事。一天下来,尽管整个身体快散了架,但我还是深知离剧本的要求还很远,再也不能心疼自己了!副导演郦虹说得很对,体验生活的时间只有一个月,如果不抓紧时间练出来,到电影正式开机时,谁也没办法帮我
其他演员都在找人物原型,而我呢,仅被称作“没有文化的农女”,惆怅之极,真不知去模仿谁。眼下对于我的角色来说,挑水、织布、和面、切菜、拌馅儿、生炉子、打糨子……样样都要学,样样都不得马虎,而且这些都是我以前完全没有经受过的,对我来说,真的很难。
惹张艺谋生气
在子怡看来,张导不仅是剧组的主心骨,同时也是大家的大哥和朋友。他在工作时确实很严
肃,但他真正发火的时候并不多,如果他要发火,那是因为有人不尊重他人的劳动。
在拍摄这部影片时,子怡也曾让张导生过气。
有一天,子怡要拍一场兴奋地跑回家推门的戏。可她那天状态不好,没感觉,怎么也笑不出来,连续拍了十几条都不行。后来张导急了,叫停,把她叫到一边骂她说:“你一个人情绪不到位,可人家早早把灯支好了,都在等你一个人。你这样能对得起大家吗﹖即使家里出了事,你也照样得演,因为演戏是你的工作”
子怡的脾气特别倔,要想缓过情绪来,一般需要两个小时。她一想,觉得确实对不住大家,就赶紧想些开心的事,调整自己的情绪。后来张导又让她先拍另外一个不笑的镜头,然后再拍这场要笑的戏时就很顺利。张导让她明白了一个演员应该怎样对待工作。
《我》片公映时,观众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子怡不断地“跑”。开始对“父亲”一见钟情地跑,后来为了多看“父亲”几眼跟着“父亲”背影跑,“父亲”当右派回城时她拎着饭盒猛追着跑……
据张导后来介绍说,子怡在影片中表现出的那种“跑”和“摔”,全是真跑、真摔,雪地、山坡,她就那么拼命地跑着……有一天子怡跑了3000米,两条大腿的肌肉都跑伤了。
“我后来听张导说,大家都觉得我跑得很卖力,所以觉得我很可爱。”子怡说。
《我》片拍到初冬时,外景地气温已经是零下20℃,影片中那场腊月初八招娣在路边等骆老师的戏真是让子怡吃了大苦。
“从早到晚,我始终在雪地里站着,一连七八个小时。因为张导要让招娣一直等到眼睫毛上挂了小冰柱,眉毛上结霜。我被冻哭了,手完全冻僵了。”
《我》片公映后不久,张导和笔者谈到该片的表演问题:“用新面孔,用非职业演员是故事需要,是想传递新鲜的、单纯的感觉。用新演员当然会冒险,会比用职业演员累10倍到20倍,但我觉得很值得,因为他她往往会给你意外,给你很多惊喜,这是职业演员所达不到的。
“就说章子怡,她是越演越有感觉,影片中几场戏她演出来的效果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她很卖力气,完成这个人物对她来说很不容易。”
现场感受张艺谋
在别的剧组,导演都有专用的椅子,专用的车,但张导没有。他给人的感觉很平实,不高高在上,也不盛气凌人,连码道具的事情他都会亲自去干。子怡曾问他为什么要亲力亲为,他说:“我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我自己的孩子,我不能不对自己的孩子负责,否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子怡认为:张导之所以能这么认真地对待艺术,这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他常常给我们讲故事。有时他会跟我说起他以前的经历,比如他是怎样考上电影学院的。”
还有一件事给子怡留下深刻的印象。听说坝上风大,张导事先买了一件黄色的风雨衣,但因为忙,他一直没机会显示他的衣服。一天,剧组正在拍戏,突然刮起了大风,后来渐渐下起雨来。大家都躲起来了,只有他一个人穿着他的新衣服在风里站着。大家都冲他喊:“导演,快上车吧别冻着了。”他在风里说:“我不冷我这衣服抗冻我这衣服淋不湿”
在剧组,子怡偶尔也会显露一下自己体验生活时从农民家学来的厨艺。对此,张导还是挺捧场的。他尝过子怡做的葱油饼,认为味道还不错。
坝上长着很多扎人的刺草,子怡淘气,有时会摘下一些去逗张导,他也不生气。这一年,子怡18岁。
恩师张艺谋
尽管子怡和张导之间没有传闻所说的那种恋情,但她对他确实有一种由衷的祟拜和尊敬。子怡认为:导演的性格对一部影片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都说文如其人,电影也是这样。看完一部片子,导演的性格也看出个八九不离十了。张导的电影就善于从小的切入点发掘问题,看着很简单,其实蕴藏着很深的东西。而这正是大手笔导演的与众不同之处。
对于张导的为人,子怡同样赞不绝口:“他是个有本事的好人,所有和他合作过的人对他都这么评价。他的人品在圈里是公认的。《我的父亲母亲》这部戏是那种很朴实、很单纯、很真诚的电影,我觉得张导的为人也是这样的。”
子怡感激张导,因为他是她的恩师和伯乐。
张艺谋也很关心子怡的成长,他对子怡说:“你和巩俐有很多相像的地方,你们都单纯、执著、性子直,你们也都很可爱;但你和巩俐又不像,不是一种感觉的,你是那种小小的。记住,你就这几年好时光,千万别学人家那样把自己打扮得怪里怪气的。你就是你,越简单越好,一定要珍惜自己最青春、最灿烂的时刻。好好珍惜。”
他还嘱咐子怡:“千万不能乱接戏。别接有损你自己形象或印象的片子。如果有可能,一定要多问问有能力做出判断的人。”
子怡把张导这番话牢记在心。她发誓要努力做一个真正的好演员。
为报答恩师的知遇之恩,今年7月至12月间,子怡将在张导的新片《英雄》中饰演一角色。一次新的合作又将在两人之间展开……
(《家庭》2001年第10期崔书芳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