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技艺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nn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说:高手在民间。细品这句话,含意深刻。许多工匠手艺精湛,但是他们就是普通人,只不过是把平凡的工作做到了极致。普通人的平凡生活是工匠创作的不竭来源。生活孕育了艺术,滋养了艺术。
  泥斑马
  肖复兴
  家里大院的大门很敞亮,左右各有一个抱鼓石门墩,下有几级高台阶。黑漆大门上,有一副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有点儿老一辈的气势。在老北京,这叫广亮式大门,平常的时候不打开,旁边有小门,人们从那里进出。台阶上有一个平台,平台显得很宽敞。王大爷的小摊就摆在那里,很是显眼,街上的人,一眼就能望见。
  王大爷的小摊,卖些糖块儿、洋画片和泥玩具之类的东西。泥玩具,多是些小动物,是王大爷自己捏的,涂上颜色,非常好看,活灵活现,卖得不贵,因此,很受小孩子欢迎。我常常一放学就到王大爷的小摊前,看一会儿,玩一会儿,王大爷望着我笑,任我随便摸他的玩具。
  我真佩服王大爷的手艺。他的手指很粗,怎么就能那么灵巧地捏出那么小的动物来?
  王大爷那时五十多岁,住在我家大院的东厢房。他人很随和,逢人就笑。那时,王大爷的东西很便宜,人们生活不富裕,因此他赚的钱也不多,只能勉强生活。
  王大爷老两口只有一个儿子,大院里的人都知道,儿子是抱来的。儿子将近三十,还没结婚,在铁路上开火车,和王大爷两口挤在一间房里。让他头疼的是儿子以后找个媳妇,可怎么住呀?
  那一年寒假,我常到王大爷小摊前玩。有一天,他在做玩具,问我:“你说做一个什么好?”我随口说了句:“做只小马吧。”他点点头。没一会儿的工夫,就捏出了一只小马的样子。他抬起头又问我:“你说上什么颜色好?”我随口又说:“黑的!”“黑的?”王大爷反问我一句说,“一色儿黑,不好看,来个黑白相间的吧,好不好?”
  那时候,我没有细想,这个黑白相间的小马会是什么样子。等王大爷把颜色涂了一半,我才发现,原来是一只小斑马。黑白相间的弯弯条纹,让这只小斑马格外活泼漂亮。“王大爷,您的手艺真棒!”我情不自禁地说。
  第二天,小斑马的漆干了,脖子上系一条红绸子,绸子上挂着个小铜铃铛,风一吹,铃铛不住地响,小斑马像活了一样。
  我太喜欢那匹小斑马了。每次路过小摊都会站住脚,反复地看,好像它也在看我。那一阵子,我满脑子都是这个小斑马,可惜没有钱买。几次想张嘴跟家人要钱。接着又想,小斑马的脖子上系着个小铜铃铛,比起一般的泥玩具,钱稍微多了点儿,便把冒到嗓子眼儿的话,又咽了下去。
  春节一天天近了,小斑马不知哪一天就会被哪个孩子买走,带回家过年。一想起这事,我心里很难过,百爪挠心,好像小斑马是我的,会被别人抢去。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我干了一件“蠢事”。
  那一天,天快黑了,因为临近过年了,小摊前站着不少人,都是大人带着孩子来买玩具的。我趁着天暗,伸手一把就把小斑馬“偷走”了,飞快地把小斑马揣进棉衣口袋里,小铃铛轻轻地响了一下。我的心在不停地跳,觉得那铃声,王大爷好像听见了。
  这件事很快被爸爸发现了,他让我把小斑马给王大爷送回去。跟在爸爸的后面,我头都不敢抬起来。王大爷爱怜地望着我,坚持要把小斑马送给我。爸爸坚决不答应,说这样会惯坏了孩子。最后,王大爷只好收回小斑马,还嘱咐爸爸:“千万别打孩子,过年打孩子,孩子一年都会不高兴的!”
  就在这一年,为了支援“三线建设”,政府动员人们去甘肃。王大爷报了名,很快就被批准了。大院所有的街坊都清楚,王大爷这么做,是为了给儿子腾房子。
  王大爷最后一天收摊的时候,我站在一边,默默地看着他。他也望着我,什么话也没说。那一天,小街上冷冷清清的。
  第二天,王大爷走时,我没能看到他。放学回家,看到桌上那只脖子上挂着铜铃铛的小斑马,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四十多年过去了,王大爷的儿子,今年七十多岁了,他在王大爷留给他的那间东厢房里结了婚,生了孩子。他的媳妇个子很高,长得很漂亮。他的儿子个子也很高,很帅气。可是,王大爷再也没有回来过一次。难道他不想他的儿子,不想他的孙子吗?
  四十多年来,我曾经多次去过甘肃,每一次去,都会想起王大爷,想起这个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当然,也会想起那只“泥斑马”。
  (摘自《我们的老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赏析
  文章写法细腻,通过对人物神态和典型化语言的细致描写,刻画了让“我”敬爱怀念的王大爷形象。“没一会儿的工夫”“左捏一下,右捏一下”,一只小马就“诞生”了,可见王大爷“做玩具”的手艺高超。“黑白相间的弯弯条纹”“脖子上系一条红绸子”,从正面刻画出小斑马可爱、惹人喜爱外形。而“像真的能动换”“风一吹,铃铛不住地响,小斑马就像活了一样”等句,从侧面突出了小斑马的“活泼漂亮”,我们也禁不住说一句:“王大爷,您的手艺真棒!”
  蓝印花布
  祝 勇
  蓝印花布盖在每一张床上,安详,如夜晚的植物。被子是用土纺的纯棉布做的,阳光的香味渗进纤维。被面上印着蓝白图案,植物花卉,秀才仙女,“百子图”——白胖的孩子,长着圆脸和细长清秀的眉眼,幼小的身体的各种梦境里笨拙地出没。印染蓝印花布,用的是一种蓝靛草,这种植物可以入药。中药抽屉上书写的秀丽小楷,在南方变成大片大片的野草。每年十月,山地住民们将割下来的叶子放到土坑中浸泡,经过七天七夜复杂的搅拌、过滤等工序,植物终于变成深蓝的溶液。盖着蓝印花布做成的被子,还会闻到一股淡淡的中药味。
  这种蓝曾经以不同的形状出现在人们的衣裙、被褥、枕头、手帕、头巾上。朴素的蓝色,唤起我对少年时代穿着的记忆。我至今还记得自己对着镜子,为蓝褂子系上最后一个扣子时的那份郑重。人们对蓝色的偏好,不仅流露出人们在着装用色上的含蓄与谨慎,更重要的,蓝色使人们在贫寒中保有适度的自尊。红色躁动,白色挑剔,黄色轻佻,紫色奇异,唯有蓝色沉稳、内敛、文静、亲切。它不但经脏,而且几乎可以和任何一种衣裤搭配,在衣服不能被轻易舍弃的年代里,它的使用价值刚好和它的气质呼应。蓝色像山野间的平民,安静地承载所有悲喜。   蓝印花布翻译成学者的话就是“夹缬”。术语简洁准确:“夹”是制法,“缬”是材料。《辞源》上这样解释:“唐代印花染色的方法:用二木版雕刻同样花纹,以绢布对折夹入此二版,然后在雕空处染色,成为对称的花纹,其印花所成的锦、绢等丝织物叫夹缬。”作为一种流行装束,它在唐代诗歌中反复呈现:“醉缬抛红网,单罗挂绿蒙”(李贺《恼公》)“成都新夹缬,梁汉碎胭脂”(白居易《赠皇甫郎中》)。听起来时尚动感。但我还是喜欢叫它“蓝印花布”,这个词不仅有色泽,还有温度,诱发联想的同时满足审美和保暖。
  刚刚干燥过的蓝印花布铺在庭院的地面上,上面的图案(花朵、草叶、鸟兽、童子)宛如大地的果实,朴实自然、健康茁壮。我意识到这一场景的象征意义,蓝印花布与大地的重合暗示着它们本质上的联系。它的一切都来源于大地,包括机理、颜色,甚至图案。它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着对大地的亲近,使我感觉到空气中,人类和大地交替的呼吸。现在的织物大多与化学有关。化学的应用,使人们有意识地改变着物质的成分结构。一个世界的颠覆可以在玻璃试管里全部完成,人类的这份聪明中蕴含着某种危险。化学消解着生活的诗性成分。往昔生活的一切都简单地取自大地,它们有着诗一样的名字:泽兰、蝉衣(入药)、玉黍(食物)……而被化学炮制的物质,名称里却无不包含恶俗的词根,诸如酸钾、苯丙、碳酸、氧化,等等。在我看来,化学是离诗学最远的一门学问,化学把世界微观到元素,化学元素在实验室里跃跃欲试地与大地断绝联系。棉花、蓝靛草变成了蓝印花布,物质的成分却没有发生改变。它的每一根神经都与大地相连,风将它吹拂,使我覺察到草木的晃动。
  很少有一种颜色像蓝色这样越旧越美。对于许多颜色来说,时间的堆积只能加快它们的磨损,令它们显得破旧不堪。而旧蓝则别有味道,恍如陈酒,或老去的亲人。它条理清晰的纹脉里混合了山野的气脉和时光的表情,这种旧蓝,让人想起所有经历过的岁月,以及在岁月中积累着痛楚与快乐的吾土吾民。
  (摘自《蓝印花布》作家出版社,有删改)
  赏析
  这篇散文写的是民间生活中常用而普通的一种印染技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这种传统工艺已经渐渐失传。作家怀着对传统文化和民间生活的缅怀,对渐渐消逝的历史的追忆,从古老的工艺中寻找精致朴实的美,寻找与传统不绝如缕的最后一丝联系,企图唤起日常生活的温馨感。这种被作者称为“文化乡愁”的情感,正是对逐渐湮灭的传统文化的纪念。这篇散文笔触洁净雅致,处处体现了作家对诗性的追求。
其他文献
【标题平实中见新意。一个“智”字体现了自己的主观意图,把论述的视角缩小很多。切口小,避免后文论述时铺张太宽,可以集中火力解决问题。】  古人云:“勇者敢言。”勇敢的人敢于站出来对不公平不正义的现象说“不”,在当时是勇者的典范。而今,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都能站出来讲话的时代,我们并不缺乏这种勇气,而真正缺少的是一种通晓是非的智慧,能做到这样,才能称其为时代的真正“勇者”。【这段引述,从
期刊
2020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中说:“同学们生逢其时,肩负重任。希望全国广大高校毕业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    从2013年以来,习总书记多次给优秀的大学生个人及群体回信,肯定他们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的蓬勃姿态,为广大青年学生指明了人生道路和
期刊
同学们好:  有人赞美齐桓公心胸宽广,唯才是用;有人赞美鲍叔谦逊无私,力荐管仲。不过,在这三个人物中,我对管仲的感触最深。因为,管仲身上有一种可贵的品质——忠诚!  为什么说管仲忠诚呢?  忠诚于公子纠。齐襄公时期,齐国内乱,公子纠赴鲁国避难,公子小白奔莒国避难,管仲辅佐公子纠,鲍叔辅佐公子小白。在争夺齐国君位时,管仲奋不顾身,除了献计献策,还带领人马日夜兼程,赶到公子小白回齐国必经的即墨附近伏击
期刊
【题目即观点,加一“要”字起强调作用。】  树高千尺,根延万里。每一棵参天巨树,都有一个发达的根系为其源源不断地提供营养,但它永远不会忘记根本——树根,总是尽力伸展枝叶汲取阳光雨露,回报树根;作为人,理应如此。【由“树高千尺,根延万里”引出树不忘根——“伸展枝叶汲取阳光雨露”的目的是“回报树根”,从而得出作为人也理应如此!由物到人,既点题又深刻。】  植根边陲,不忘家乡。“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的王
期刊
逻辑思维是人们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逻辑思维是议论文写作的灵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篇文章如果缺少逻辑性,立意虽好,却表述不清;布局虽好,却不够连贯;文采虽好,却含混不清,不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所以,我们在作文时要多注意逻辑思维,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作文光鲜照人,吸引人。具体讲,议论文的逻辑思维更多地体现在论点与论据之间、总论点与分论点之间、各分论点之间以及
期刊
热点  2020年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数千米的海拔上,8名登山隊员团结协作,克服变幻无常的天气、极端恶劣的暴风雪和垂直陡峭的悬崖峭壁,携手登顶。这是时隔15年后,我国再次重返珠峰之巅测量高度,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开展的第七次大规模的测绘和科考工作。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攀登者,变化的是人,不变的是攀登精神。这8名登山队员所具有的奋勇拼搏、团
期刊
热点  2020年5月31日,广州市政府审议通过了《广州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实施办法》。《办法》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实行精神奖励、物质奖励和社会保障相结合的原则。对确认的见义勇为人员可以授予见义勇为荣誉称号。奖金标准为1万元到100万元,影响特别巨大的,还会酌情增加抚恤慰问奖金。对负伤人员,采取协助救治、援助等措施,医疗机构应当及时救治,不得拒绝、推诿,在救治期间合理的治疗费用,可由见义勇为
期刊
一抹深情从华夏大地上腾空而起,自炎黄始,奔涌上下五千年,在不断的冲击与波折中,时间把这份深情定义成了一种行为与情感的结合,于人们心中永远定形,这就是习俗。  习俗不仅仅是动作上的重复,更是情结纽带的延伸。于动作上,它体现在各个传统节日中;于情感上,它化为对待传统节日的方式。当动作与情感一一对应,便有了一系列的“规矩”:除夕挂灯笼,中秋共圆月,重阳赏菊花,端午满粽香……无论是年夜饭还是放烟花,大众化
期刊
戴一顶“凤冠”  题记就目前情况来说,在作文中的使用并不普遍。但题记的存在不仅能使文章在形式上显得新颖别致,更具吸引力,而且它能奠定文章的基调,凸显文章的深刻,昭示文章的走向,标志文章的水准,所以用一则好题记,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般题记的格式,是在题目下面写上一两句话,后面再加上破折号,写上“题记”两个字。也就是开头空两格开始写题记的内容,写完后另起一行靠右写“——题记”。  用什么样的
期刊
一、议论文推理的基本类型  最基本的推理形式有三种:演绎、归纳、辩证。  1.演绎推理。这是一种代入性推理。即根据普遍性或一般性的大前提,代入具体化小前提,然后根据大前提的结论代入小前提的结论,进而从普遍性或一般性转化为个性化或特殊化,简称一般到特殊。如:  守得规矩,成得大事;弛于规矩,终必盗蠹。(大前提,大结论)想当初,刘邦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奠定万民归顺的雄图根基。(小前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