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资历尚浅,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初中这门学科特点来浅析学生在学习初中历史过程中所遇到的学习困难及其解决方法。
一、记忆历史事件时间存在困难
初中历史知识根据历史事件时间发展顺序,主要分为中国史模块和世界史模块。中国史模块主要分为中国古代史(1840年以前);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中国近代史(1949年至今)。世界史模块主要分为世界古代史(14世纪中叶文艺复兴以前);世界近代史(文艺复兴—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前);世界现代史(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今)。
由于历史事件时间跨度大,学生往往在记忆历史事件时,单一记忆历史事件时间比较容易,但是如果记忆多个历史事件时间往往就会出现时间与事件的混淆,从而无法构建历史知识脉络框架。
解决方法:1、教师将中国与世界发生的历史事件时间用时间坐标轴、表格,时间小卡片等多种直观图清晰罗列出来。
(1)坐标轴历史事件时间展示图——比如:新中国初期历史
(2)表格历史事件时间表示方法
(2)教师利用课堂与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反复强化记忆历史事件时间。
比如在课堂上,我一般利用上课前十分钟,组织学生自己复习历史事件时间,然后采用学生抢答形式来积极回答历史事件名称与时间的对应,或者学习小组成员互相提问形式来让学生强化记忆历史事件时间。
课外让学生自己按照自己的所长以表格、树型图、思维导图、坐标轴等多种直观图形式整理历史事件及其时间,并且反复记忆强化记忆。
二、历史事件背景(原因)、基本知识点概念、概况(发生经过)、制度、措施、结果、影响或意义理解记忆存在困难
初中历史主要根据时间发展顺序来编排历史事件的基本知识点体系,并且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大致分为历史事件背景、基本知识点概念、概况、发生经过、制度、措施、结果、影响或意义。由于历史事件时间跨度大,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多而繁琐,学生往往理解记忆困难,甚至出现知识点混淆。
解决方法:(1)采用图示法:如坐标轴、表格、树型图、思维导图等多种直观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点框架体系.
学生可以根據历史事件的这几个要素来整理知识点就可形成完整的知识点框架体系,把握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从而简洁、形象、直观理解记忆历史事件知识点基本内容。
(2)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历史知识点。
①教师课前要认真备课,上课时要把知识点重难点突出,特别是考试高频考点要重点突出,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使学生能更好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②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让学生一帮一优生带中等生组建学习小组,课堂上利用好课堂时间,优生帮扶中等生,对一些课堂的疑难点进行相互讨论学习,帮助中等生梳理知识点体系,并且相互监督,进行知识点的互相提问。
③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成绩和个性,对于成绩靠后的学生,不要急于求成,根据学生的掌握能力,教师应该耐心指导,循序渐进地让学生逐渐掌握知识点。
三、知识点的迁移运用能力存在一定的困难
初中学生由于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都有一定的狭隘性,所以在对历史知识点的迁移运用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很多学生都反应即使把知识点理解记忆了,但是就是在阅读史学材料时读不懂材料的信息,往往答非所问,拿不到高分。其实 这就是学生缺乏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师平时课堂上让学生多阅读史学材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获取材料中的有效关键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利用有效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点对问题进行说明论证及其文字表达能力。
解决方法:①先阅读 材料的问题,明确问题的各项要求,带着问题去读材料。问题的提干大致分为限定项、指示项、中心项、求答项。根据各项提纲可以找出材料的关键提纲。
②找准材料提纲,找出材料中与提干问题相关的部分,提取关键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起因背景,经过概况,材料的出处等等)。
③分析关键信息后,结合教材所学知识点进行答题。这一点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必须熟悉教材内容才能和材料两者相结合,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训练这方面的能力。
④组织答案。把分析的有效信息和所学知识点结合清晰的表达出来。
以上就是我五年来的一些教学经验和方法,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不断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不断提高自我的专业学科知识和教学经验积累。
一、记忆历史事件时间存在困难
初中历史知识根据历史事件时间发展顺序,主要分为中国史模块和世界史模块。中国史模块主要分为中国古代史(1840年以前);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中国近代史(1949年至今)。世界史模块主要分为世界古代史(14世纪中叶文艺复兴以前);世界近代史(文艺复兴—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前);世界现代史(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今)。
由于历史事件时间跨度大,学生往往在记忆历史事件时,单一记忆历史事件时间比较容易,但是如果记忆多个历史事件时间往往就会出现时间与事件的混淆,从而无法构建历史知识脉络框架。
解决方法:1、教师将中国与世界发生的历史事件时间用时间坐标轴、表格,时间小卡片等多种直观图清晰罗列出来。
(1)坐标轴历史事件时间展示图——比如:新中国初期历史
(2)表格历史事件时间表示方法
(2)教师利用课堂与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反复强化记忆历史事件时间。
比如在课堂上,我一般利用上课前十分钟,组织学生自己复习历史事件时间,然后采用学生抢答形式来积极回答历史事件名称与时间的对应,或者学习小组成员互相提问形式来让学生强化记忆历史事件时间。
课外让学生自己按照自己的所长以表格、树型图、思维导图、坐标轴等多种直观图形式整理历史事件及其时间,并且反复记忆强化记忆。
二、历史事件背景(原因)、基本知识点概念、概况(发生经过)、制度、措施、结果、影响或意义理解记忆存在困难
初中历史主要根据时间发展顺序来编排历史事件的基本知识点体系,并且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大致分为历史事件背景、基本知识点概念、概况、发生经过、制度、措施、结果、影响或意义。由于历史事件时间跨度大,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多而繁琐,学生往往理解记忆困难,甚至出现知识点混淆。
解决方法:(1)采用图示法:如坐标轴、表格、树型图、思维导图等多种直观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点框架体系.
学生可以根據历史事件的这几个要素来整理知识点就可形成完整的知识点框架体系,把握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从而简洁、形象、直观理解记忆历史事件知识点基本内容。
(2)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历史知识点。
①教师课前要认真备课,上课时要把知识点重难点突出,特别是考试高频考点要重点突出,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使学生能更好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②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让学生一帮一优生带中等生组建学习小组,课堂上利用好课堂时间,优生帮扶中等生,对一些课堂的疑难点进行相互讨论学习,帮助中等生梳理知识点体系,并且相互监督,进行知识点的互相提问。
③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成绩和个性,对于成绩靠后的学生,不要急于求成,根据学生的掌握能力,教师应该耐心指导,循序渐进地让学生逐渐掌握知识点。
三、知识点的迁移运用能力存在一定的困难
初中学生由于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都有一定的狭隘性,所以在对历史知识点的迁移运用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很多学生都反应即使把知识点理解记忆了,但是就是在阅读史学材料时读不懂材料的信息,往往答非所问,拿不到高分。其实 这就是学生缺乏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师平时课堂上让学生多阅读史学材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获取材料中的有效关键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利用有效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点对问题进行说明论证及其文字表达能力。
解决方法:①先阅读 材料的问题,明确问题的各项要求,带着问题去读材料。问题的提干大致分为限定项、指示项、中心项、求答项。根据各项提纲可以找出材料的关键提纲。
②找准材料提纲,找出材料中与提干问题相关的部分,提取关键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起因背景,经过概况,材料的出处等等)。
③分析关键信息后,结合教材所学知识点进行答题。这一点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必须熟悉教材内容才能和材料两者相结合,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训练这方面的能力。
④组织答案。把分析的有效信息和所学知识点结合清晰的表达出来。
以上就是我五年来的一些教学经验和方法,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不断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不断提高自我的专业学科知识和教学经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