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11催生的部门
2002年的11月25日,出席完北约首脑会议归来的美国总统布什回到了白宫东厅,这一幕注定成为历史的一个注脚,因为就是在这一天,他签署了成立“国土安全部”的法案。
一年前的9·11事件,致使北约第一次宣布启动北约章程中的第五款:共同防卫机制,宣布如果恐怖袭击事件受到任何国家的指示,将被视为是对美国的军事袭击,因此也被认为是对所有北约成员国的军事袭击。
按照布什当时的设想,面对新时代的危险,美国政府采取的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行动。新成立的国土安全部将保证保卫美国的努力是全面的和团结一致的。
在此一周以前,美国国会参议院以90票对9票的压倒性票数通过了关于成立内阁级国土安全部的立法提案。众议院已在更早的11月13日通过这项法案。这是自1947年杜鲁门政府把陆军部和海军部合并成立国防部以来,美国联邦政府最重大的一次调整:国土安全部在布什签字60天后正式成立,包括海岸警卫队、移民和归化局及海关总署等22个联邦机构。
在国土安全部诞生以前,美国有数以百计的政府机构肩负着美国本土安全责任,但并没有一个单位负总责。海岸警卫队负责沿海水域、航道的执法、水上安全等,交通部管辖着道路、铁路、桥梁和空运的安全,海关防止走私,隶属于商务部,也与国土安全无关。直到2001年9月11日,发生震惊全球的9·11事件,让此前美国政府各部门没有互相协调的事实暴露无遗,也让美国决定组织一个年预算额接近400亿美元的庞大机构对本土安全进行统筹。
年轻的美国国土安全部被分为了4个部门:边境与交通运输安全部,负责管制边境、防止恐怖分子和爆炸物进入美国,与州和地方主管单位合作,保护联邦和地方的基础设施;紧急事故准备及反应部,专门对紧急事故做出快速反应并加以处理;生化武器和核武器反制部,集合美国最好的科学家,发展侦察生物、化学和核武器的技术,并发展保护美国人民的最佳药剂;情报部,对很多目前由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负责分析的有关威胁的情报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并直接向总统和有关部门报告。17万多名工作人员,因著名格言“保卫我们的自由”而集结在一起。
布什强调,国土安全部的官员每天上班时,应知道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护美国公民。白宫认为,成立国土安全部将使布什总统拥有使美国变得更加安全的手段,因为原本处于竞争状态的各政府部门现在可以加强有关合作和协调。但许多专家对这个美国人心目中的完美机构能否担当防御未来恐怖袭击的重任多有疑问。
毕竟,22个机构,17万多人,各个机构有不同的数据库和电脑系统,有不同的人事制度,不同的政策目标,而且这些目标并不完全和国土安全相关,仅负责边防的部门就使用12个不同的电脑资料储备系统,彼此之间还互不兼容,甚至无线电通信使用的频率也各不一样。
当时的大多数人都认为新成立的国土安全部阻止眼前的恐怖袭击恐怕远水不解近渴。
安全和隐私之争
令人庆幸的是,“9·11事件”后,美国本土多年没有再发生得逞的恐怖袭击。国土安全部功不可没。“国土安全”(homeland security)是首创的概念,随后还衍生出了著名美剧《国土安全》。
2012年,有两位英国的年轻人准备去好莱坞玩,其中一位在出发前于推特上跟朋友们玩笑道:“这周放假,聊聊天,做做准备,然后去灭掉美国。”结果,他们刚到美国境内就被国土安全局的人当作恐怖分子嫌犯带去问话,而后被遣返。
看上去“言论自由”的美国,国土安全部其实也有一支负责监控网络信息的队伍,用以获得针对美国的恐怖袭击或者别的威胁线索。在国土安全部成立之初,美国两大党派就曾围绕一些安全法中备受争议的部分展开讨论,反对者认为商业团体谋利而和国土安全没有什么关系,但最终不了了之。
但压力一直埋在地面以下,2011年与商界有紧密关系的民间组织“美国电子隐私信息中心”(该组织致力于美国消费者隐私保护倡导机构),终于鼓起勇气向美国国土安全部提交了一项有关信息自由的申请,请求查看该部门媒体监控计划的详细记录。但当时遭到了拒绝。随后,电子隐私信息中心再次提起上诉,直到众议院就该诉讼举行听证会,美国国土安全部才被迫公开了敏感词名单。
尽管美国国土安全部澄清,这些监控关键词只针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而无关那些批评政府的人,但这份名单内容的丰富还是让人吓一大跳:该词汇表总共分为8大类别,分别为“国内安全”、“危险物品及核安全”、“公共卫生隐忧”、“基础设施安全”、“西南边境暴力活动”、“恐怖主义行为”、“自然灾害和紧急状况”以及“网络安全”。诸如“基地组织”、“恐怖主义”、“谋杀”、“核袭击”及“脏弹”等“高危词汇”不出所料榜上有名。但为数不少的看似毫无威胁的词语同样位列其中,比如在“国内安全”方面,就出现了“设备”这个单词,而在“危险物品及核安全”方面,“云”和“烟雾”也被列了进来。
“阿富汗”、“伊朗”和“巴基斯坦”自然是被列入了关于“恐怖主义行为”的敏感词中;而在“西南边境暴力活动”部分,“墨西哥”和“墨西哥军队”居然也被包括在内,而“猪肉”、“农业”居然也成为了“公共卫生隐忧”里的敏感词条。
虽然国土安全部的官员解释说,目前这份词汇表只是一种尝试,而非最终的解决方案,美国政府也从未对持不同政见者实施监控,然而因此对政府的批评依然不绝于耳。
美国民间恶搞团体“美国恐惧部”向公众征集新的国土安全局的名字,结果得分最高之一,即是充满冷战色彩的名词:“祖国安全部门”。
而更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则发生在一次国土安全部与美刊《国家杂志》合办的网络安全峰会上。国土安全部部长珍妮特·纳波利塔诺当着媒体的面表示:“不要笑,不过我根本不用电子邮件,我没有任何电子邮件账号,这样很安全。”
讶异的美国人甚至发现,纳波利塔诺并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部长,她的前任迈尔克·切尔托夫据说也从来不使用电子邮件。 美国媒体一直不缺批评的声音,毕竟美国国土安全部的任务之一就是保护美国的网络安全,可就是这么个部门,最高官员居然不使用电子邮件,也许他们只是想传达“不使用就是安全的”,但这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积极使用网络增加影响力的做法背道而驰。
臃肿庞大的“巨兽”
政治家珍妮特·纳波利塔诺在2002年曾担任亚利桑那州州长,在其任职期间,她是第一个执行美国国土安全策略的州长,也是第一个开办反恐怖主义中心的州长。2008年她帮助奥巴马拉到伊利诺伊州的选票,奥巴马晋位总统以后,珍妮特·纳波利塔诺也在2009年成功当选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
从国土安全部诞生以来,有关隐私问题的讨论仍然在国土安全部的内外继续着:《华盛顿邮报》披露过美国的机密情报预算已经高达数十亿美金一年;美国国土安全部助理部长曾经承认有“计划扩大”一个网络监测的项目,但这遭到了隐私保护者的抗议……布什时代的网络安全计划,在奥巴马时代继续延续,并无大变。
与前任相比,珍妮特·纳波利塔诺上任后,面对的是一个臃肿庞大的组织,这时候,海岸防卫队、海关、边防警察、联邦紧急事故处理局、秘密勤务局、运输安全署以及移民局等已经调整进入国土安全部,不仅如此,美国农业部下属的动物疾病中心、国防部的国家通信系统以及联邦调查局的国家基础建设防卫中心等单位也合并到国土安全部。
而自2001年“9·11”以来,美国政府至少建立和改造了263个组织以应对恐怖威胁。情报方面花费增长了250%,达到750亿美元。15个州中的51个独立情报机构负责跟踪恐怖组织的资金流向,却几乎不共享信息。(数据据《华盛顿邮报》)
上任伊始,珍妮特·纳波利塔诺就遭遇了西北航空公司航班的炸飞机事件:尼日利亚人阿布杜尔·穆达拉德在乘坐飞机从荷兰阿姆斯特丹到美国底特律时试图炸毁飞机。
事发之前,该男子的父亲知道自己的孩子和恐怖分子过往甚密、举止异常,担心之下通知了美国驻尼大使馆,当地大使馆又把消息传回了美国,结果,穆达拉德只是被官方反恐部门列入了最低等级的“观察名单”,惨剧差点发生。美国反恐机构之间的合作欠缺默契的问题也暴露无遗。
直到2013年4月15日,美国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终点线附近发生至少两起爆炸。尽管事后奥巴马说:“美国联邦和地方各层级的执法部门在波士顿爆炸案发生后表现优异,其中联邦调查局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国土安全部也做了应该做的事。”但明眼人看得出:它是波士顿的“9·11”,也是时年10岁半的国土安全部的“9·11”,毕竟,在这场爆炸案中,国土安全部的行动乏善可陈。
名词释义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
美国国家安全局是美国保密等级最高、经费开支最大、雇员总数最多的超级情报机构,也是美国所有情报部门的中枢。
它名义上是国防部的一个部门,而实际上则是一个直属于总统、并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提供情报的组织。它甚至能监视包括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在内的美国其他情报或政府部门的高级官员。
国土安全部(DHS)
2002年11月25日,美国总统小布什在白宫签署《2002年国土安全法》,宣布成立国土安全部。成立国土安全部是美国自1947年成立国防部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政府机构调整。
美国国土安全部总部位于内布拉斯加大道广场,国土安全部的主要职责是保卫国土安全及相关事务,使美国能够更加协调和有效地对付恐怖袭击威胁。该部主要负责四方面的工作:一、加强空中和陆路交通的安全,防止恐怖分子进入美国境内;二、提高美国应对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三、预防美国遭受生化和核恐怖袭击;四、保卫美国关键的基础设施,汇总和分析来自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等部门的情报。
美国国防情报局(DIA)
美国国防情报局是美国情报机构中最神秘的一个部门,具体的人员和预算现在都不为外界所知。它是根据1961年8月1日的美国国防部命令成立的。
主要负责:满足国防部主要部门的情报要求;管理国防部的所有自动化数据处理项目和情报机构;建立并管理军事图像的处理、扩印、译释和分析设施,以及建立为整个国防系统服务的图书馆情报机构;对配属或包括在国防情报局内的国防部情报资源进行组织、指导、管理和控制。
2002年的11月25日,出席完北约首脑会议归来的美国总统布什回到了白宫东厅,这一幕注定成为历史的一个注脚,因为就是在这一天,他签署了成立“国土安全部”的法案。
一年前的9·11事件,致使北约第一次宣布启动北约章程中的第五款:共同防卫机制,宣布如果恐怖袭击事件受到任何国家的指示,将被视为是对美国的军事袭击,因此也被认为是对所有北约成员国的军事袭击。
按照布什当时的设想,面对新时代的危险,美国政府采取的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行动。新成立的国土安全部将保证保卫美国的努力是全面的和团结一致的。
在此一周以前,美国国会参议院以90票对9票的压倒性票数通过了关于成立内阁级国土安全部的立法提案。众议院已在更早的11月13日通过这项法案。这是自1947年杜鲁门政府把陆军部和海军部合并成立国防部以来,美国联邦政府最重大的一次调整:国土安全部在布什签字60天后正式成立,包括海岸警卫队、移民和归化局及海关总署等22个联邦机构。
在国土安全部诞生以前,美国有数以百计的政府机构肩负着美国本土安全责任,但并没有一个单位负总责。海岸警卫队负责沿海水域、航道的执法、水上安全等,交通部管辖着道路、铁路、桥梁和空运的安全,海关防止走私,隶属于商务部,也与国土安全无关。直到2001年9月11日,发生震惊全球的9·11事件,让此前美国政府各部门没有互相协调的事实暴露无遗,也让美国决定组织一个年预算额接近400亿美元的庞大机构对本土安全进行统筹。
年轻的美国国土安全部被分为了4个部门:边境与交通运输安全部,负责管制边境、防止恐怖分子和爆炸物进入美国,与州和地方主管单位合作,保护联邦和地方的基础设施;紧急事故准备及反应部,专门对紧急事故做出快速反应并加以处理;生化武器和核武器反制部,集合美国最好的科学家,发展侦察生物、化学和核武器的技术,并发展保护美国人民的最佳药剂;情报部,对很多目前由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负责分析的有关威胁的情报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并直接向总统和有关部门报告。17万多名工作人员,因著名格言“保卫我们的自由”而集结在一起。
布什强调,国土安全部的官员每天上班时,应知道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护美国公民。白宫认为,成立国土安全部将使布什总统拥有使美国变得更加安全的手段,因为原本处于竞争状态的各政府部门现在可以加强有关合作和协调。但许多专家对这个美国人心目中的完美机构能否担当防御未来恐怖袭击的重任多有疑问。
毕竟,22个机构,17万多人,各个机构有不同的数据库和电脑系统,有不同的人事制度,不同的政策目标,而且这些目标并不完全和国土安全相关,仅负责边防的部门就使用12个不同的电脑资料储备系统,彼此之间还互不兼容,甚至无线电通信使用的频率也各不一样。
当时的大多数人都认为新成立的国土安全部阻止眼前的恐怖袭击恐怕远水不解近渴。
安全和隐私之争
令人庆幸的是,“9·11事件”后,美国本土多年没有再发生得逞的恐怖袭击。国土安全部功不可没。“国土安全”(homeland security)是首创的概念,随后还衍生出了著名美剧《国土安全》。
2012年,有两位英国的年轻人准备去好莱坞玩,其中一位在出发前于推特上跟朋友们玩笑道:“这周放假,聊聊天,做做准备,然后去灭掉美国。”结果,他们刚到美国境内就被国土安全局的人当作恐怖分子嫌犯带去问话,而后被遣返。
看上去“言论自由”的美国,国土安全部其实也有一支负责监控网络信息的队伍,用以获得针对美国的恐怖袭击或者别的威胁线索。在国土安全部成立之初,美国两大党派就曾围绕一些安全法中备受争议的部分展开讨论,反对者认为商业团体谋利而和国土安全没有什么关系,但最终不了了之。
但压力一直埋在地面以下,2011年与商界有紧密关系的民间组织“美国电子隐私信息中心”(该组织致力于美国消费者隐私保护倡导机构),终于鼓起勇气向美国国土安全部提交了一项有关信息自由的申请,请求查看该部门媒体监控计划的详细记录。但当时遭到了拒绝。随后,电子隐私信息中心再次提起上诉,直到众议院就该诉讼举行听证会,美国国土安全部才被迫公开了敏感词名单。
尽管美国国土安全部澄清,这些监控关键词只针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而无关那些批评政府的人,但这份名单内容的丰富还是让人吓一大跳:该词汇表总共分为8大类别,分别为“国内安全”、“危险物品及核安全”、“公共卫生隐忧”、“基础设施安全”、“西南边境暴力活动”、“恐怖主义行为”、“自然灾害和紧急状况”以及“网络安全”。诸如“基地组织”、“恐怖主义”、“谋杀”、“核袭击”及“脏弹”等“高危词汇”不出所料榜上有名。但为数不少的看似毫无威胁的词语同样位列其中,比如在“国内安全”方面,就出现了“设备”这个单词,而在“危险物品及核安全”方面,“云”和“烟雾”也被列了进来。
“阿富汗”、“伊朗”和“巴基斯坦”自然是被列入了关于“恐怖主义行为”的敏感词中;而在“西南边境暴力活动”部分,“墨西哥”和“墨西哥军队”居然也被包括在内,而“猪肉”、“农业”居然也成为了“公共卫生隐忧”里的敏感词条。
虽然国土安全部的官员解释说,目前这份词汇表只是一种尝试,而非最终的解决方案,美国政府也从未对持不同政见者实施监控,然而因此对政府的批评依然不绝于耳。
美国民间恶搞团体“美国恐惧部”向公众征集新的国土安全局的名字,结果得分最高之一,即是充满冷战色彩的名词:“祖国安全部门”。
而更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则发生在一次国土安全部与美刊《国家杂志》合办的网络安全峰会上。国土安全部部长珍妮特·纳波利塔诺当着媒体的面表示:“不要笑,不过我根本不用电子邮件,我没有任何电子邮件账号,这样很安全。”
讶异的美国人甚至发现,纳波利塔诺并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部长,她的前任迈尔克·切尔托夫据说也从来不使用电子邮件。 美国媒体一直不缺批评的声音,毕竟美国国土安全部的任务之一就是保护美国的网络安全,可就是这么个部门,最高官员居然不使用电子邮件,也许他们只是想传达“不使用就是安全的”,但这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积极使用网络增加影响力的做法背道而驰。
臃肿庞大的“巨兽”
政治家珍妮特·纳波利塔诺在2002年曾担任亚利桑那州州长,在其任职期间,她是第一个执行美国国土安全策略的州长,也是第一个开办反恐怖主义中心的州长。2008年她帮助奥巴马拉到伊利诺伊州的选票,奥巴马晋位总统以后,珍妮特·纳波利塔诺也在2009年成功当选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
从国土安全部诞生以来,有关隐私问题的讨论仍然在国土安全部的内外继续着:《华盛顿邮报》披露过美国的机密情报预算已经高达数十亿美金一年;美国国土安全部助理部长曾经承认有“计划扩大”一个网络监测的项目,但这遭到了隐私保护者的抗议……布什时代的网络安全计划,在奥巴马时代继续延续,并无大变。
与前任相比,珍妮特·纳波利塔诺上任后,面对的是一个臃肿庞大的组织,这时候,海岸防卫队、海关、边防警察、联邦紧急事故处理局、秘密勤务局、运输安全署以及移民局等已经调整进入国土安全部,不仅如此,美国农业部下属的动物疾病中心、国防部的国家通信系统以及联邦调查局的国家基础建设防卫中心等单位也合并到国土安全部。
而自2001年“9·11”以来,美国政府至少建立和改造了263个组织以应对恐怖威胁。情报方面花费增长了250%,达到750亿美元。15个州中的51个独立情报机构负责跟踪恐怖组织的资金流向,却几乎不共享信息。(数据据《华盛顿邮报》)
上任伊始,珍妮特·纳波利塔诺就遭遇了西北航空公司航班的炸飞机事件:尼日利亚人阿布杜尔·穆达拉德在乘坐飞机从荷兰阿姆斯特丹到美国底特律时试图炸毁飞机。
事发之前,该男子的父亲知道自己的孩子和恐怖分子过往甚密、举止异常,担心之下通知了美国驻尼大使馆,当地大使馆又把消息传回了美国,结果,穆达拉德只是被官方反恐部门列入了最低等级的“观察名单”,惨剧差点发生。美国反恐机构之间的合作欠缺默契的问题也暴露无遗。
直到2013年4月15日,美国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终点线附近发生至少两起爆炸。尽管事后奥巴马说:“美国联邦和地方各层级的执法部门在波士顿爆炸案发生后表现优异,其中联邦调查局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国土安全部也做了应该做的事。”但明眼人看得出:它是波士顿的“9·11”,也是时年10岁半的国土安全部的“9·11”,毕竟,在这场爆炸案中,国土安全部的行动乏善可陈。
名词释义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
美国国家安全局是美国保密等级最高、经费开支最大、雇员总数最多的超级情报机构,也是美国所有情报部门的中枢。
它名义上是国防部的一个部门,而实际上则是一个直属于总统、并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提供情报的组织。它甚至能监视包括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在内的美国其他情报或政府部门的高级官员。
国土安全部(DHS)
2002年11月25日,美国总统小布什在白宫签署《2002年国土安全法》,宣布成立国土安全部。成立国土安全部是美国自1947年成立国防部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政府机构调整。
美国国土安全部总部位于内布拉斯加大道广场,国土安全部的主要职责是保卫国土安全及相关事务,使美国能够更加协调和有效地对付恐怖袭击威胁。该部主要负责四方面的工作:一、加强空中和陆路交通的安全,防止恐怖分子进入美国境内;二、提高美国应对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三、预防美国遭受生化和核恐怖袭击;四、保卫美国关键的基础设施,汇总和分析来自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等部门的情报。
美国国防情报局(DIA)
美国国防情报局是美国情报机构中最神秘的一个部门,具体的人员和预算现在都不为外界所知。它是根据1961年8月1日的美国国防部命令成立的。
主要负责:满足国防部主要部门的情报要求;管理国防部的所有自动化数据处理项目和情报机构;建立并管理军事图像的处理、扩印、译释和分析设施,以及建立为整个国防系统服务的图书馆情报机构;对配属或包括在国防情报局内的国防部情报资源进行组织、指导、管理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