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汉中市秋季连阴雨的若干特征

来源 :陕西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G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2005年陕西汉中市秋季连阴雨分析,发现连阴雨是在中高纬西风带欧亚两槽一脊和两脊一槽型下产生的,西风带长波系统稳定少动;西太平洋副高强盛.低纬多台风活动提供充足水汽是导致这次阴雨时间长.降水量大的天气学成因之一;对流层低层的偏南急流、低槽、低涡辐合和切变线活动频繁,地面上不断有东路、北路强冷空气活动,是导致大雨和暴雨的直接天气系统;T213数值预报物理诊断场中能量舌和能量锋的移动及强度预报以及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散度预报,在强降水的预报中有明显的指示意义。
其他文献
采用聚硅酸对活性氧化铝进行改性,研究了SiO2百分含量、聚硅酸浸泡时间、焙烧温度及焙烧时间对改性活性氧化铝除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活性氧化铝能将水中的氟离子浓度从
采用最新分子吸收数据集HITRAN2004中6种氢氟碳化物(HFCs)的吸收截面数据,建立了它们的相关K-分布的辐射计算方案,研究了这些长寿命温室气体浓度变化引起的辐射强迫,比较了它们的
全面认识洛川地区孤立对流云的回波特征,对提高该地区防雹工作有积极的意义。利用洛川711数字化雷达2000-2006年5-9月的探测资料,把洛川地区117例孤立对流云分为3类,即少动单体
利用非地转湿Q矢量,结合MM5模式模拟输出结果,诊断分析了2002年6月8—9日发生在陕西及四川北部的一次大暴雨过程。结果表明: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辐合区对应垂直上升运动,辐散区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