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都历来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区域内,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成都市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成都提出的“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重大要求,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
“生态价值,通俗来说,就是指森林、湿地、农田等生态系统可以产生的直接、间接或潜在的经济效益。”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是一项理论性强、政策性强、操作性强的系统工程,涉及生态价值核算评估、价值转化路径创新等重点和难点领域。近年来,成都市积极探索,先行先试,从夯实生态基础、强化理论研究、完善政策机制和创新转化模式等关键环节着手,初步构建了生态价值核算的“四梁八柱”,涌现出了一批“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亮点经验和创新案例。
没有“绿水青山”就没有“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资源是生态价值转化的基础条件,成都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优化生态空间、塑造公园形态,打造生态工程、厚植绿色优势,不断扩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
优化完善市域生态格局。成立全国首个公园城市研究院,组建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编制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及建设导则,以园中建城的大系统观、大文化观、大生态观为城市规划指引,推动市域城乡形态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的千年之变。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加快完善“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的市域生态安全格局,科学划分市域生态、农业、城镇空间,明确到2020年全市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占比不低于78%的控制目标。
加快生态保护绿化建设。深入推进“大规模绿化全川”成都行动,先后启动龙泉山脉、大熊猫栖息地、芦山地震区域三大重点生态植被恢复工程,2019年全市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9.9%。实施“全域增绿”行动,加快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大手笔规划建设天府绿道、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标志性生态工程,锦城绿道沿绕城高速一级环线、锦江绿道中心城区段全线贯通,2019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3.5%。
全面营造六大公园场景。加快建设山水生态公园、天府绿道公园、乡村郊野公园、城市街区公园、人文城市公园和产业社区公园六大场景。丹景台景区核心区“城市之眼”建成开放,“百个公园”示范工程累计建成24个,“花园式特色街区”打造完成35个,300个“美丽蓉城宜居乡村”示范村培育和1500个“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创建全面启动,白鹤滩湿地公园成功创建国家级湿地公园,公园城市品牌效应显著提升。
“绿水青山”到底值多少钱?这笔账不算清楚,生态建设成果的显示度、感知度就会大打折扣,生态投入产出的科学性、可持续性也难以保障,“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更加受到制约。成都市发改委以川西林盘、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锦城绿道等市域特色生态资源和重大生态工程为切口,率先开展生态价值衡量及实现的理论研究,加快研究成果应用,支撑价值转化实践。
率先形成川西林盘生态价值核算标准。实施《川西林盘生态价值核算及绿色示范建设——以崇州为例》重大课题,形成了川西林盘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对崇州市9个主要林盘开展GEP核算。召开“川西林盘生态价值核算项目成果发布暨培训会”,发布“崇州市主要林盘GEP核算报告”、“川西林盘绿色发展指南”等成果,对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最高的观胜镇严家弯湾、道明镇竹艺村授予 “川西林盘绿色发展示范单位”。
基本摸清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生态家底。联合中国社科院城市和环境所等国家级专业机构开展《城市生态价值核算及其转化路径研究》,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外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等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编制形成符合成都实际的城市生态价值核算方法学。运用方法学对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内的森林、水、土地等资源生态价值进行实证试算,围绕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生态资源提升和生态价值转化,提出了以绿色金融助推生态价值实现、以森林生态银行助推生态价值提升、以生态移民安置助推生态价值转化、以市场化多元化机制实现生态共建共享等4条路径建议,对推动城市绿色资源向绿色产业、生活品质和城市品牌转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系统评估锦城绿道综合价值。围绕成都市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示范工程——锦城绿道,开展绿道生态价值核算、实现机制与转化路径研究。参考“联合国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体系,建立了一套都市绿地生态系统生态价值评估的科学方法,测算了锦城绿道生态服务价值和项目投入产出比,明确了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全民参与的价值实现路径,为推动生态资产效益“可核算”、投资建设“可持续”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进生态价值转化关键在于有效激发、拓展生态资源价值和功能,需要健全的市场机制和完善的环境经济政策支持。成都市以建立“绿水青山”的激励约束机制为重点,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目标考评机制和生态补偿制度,创新探索市场化交易机制,着力为生态价值转化提供制度保障。
完善目标评价考核机制。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设立50项成都市绿色发展评价指标和25项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包括“绿道系统建设长度”、“立体绿化面积”等体现成都特色的具体指标),动态评估各区(市)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成效,发布区(市)县绿色发展指数,充分发挥绿色考核“指挥棒”作用,引导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政绩导向,着力推动区(市)縣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努力探索GDP和GEP并重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印发实施《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以耕地、饮用水、湿地、公益林保护、垃圾处置、河道水质改善等领域为重点,探索创新生态补偿机制。先后设立耕地保护基金、集体公益林(地)生态保护资金、饮用水水源保护激励资金和生活垃圾跨区(市)县处理环境补偿资金。积极探索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签署岷沱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和方案。创新“园区共建、利益共享”异地开发生态保护补偿模式,成阿工业园、成甘工业园等“飞地”园区加快建设。 探索创新市场化价值转化机制。研究提出“以土地增值收益平衡前期生态投入、以市场运营收益平衡后期维护”两个平衡机制。推动全市9家重点用能单位参与全省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率先完成全省首单用能权交易。创新提出“以公众减排积分奖励、项目减排开发运营”为两大基本路径的“碳惠天府”建设思路,印发实施《成都市关于建立“碳惠天府”机制的实施意见》,开发低碳应用场景相关方法学和技术标准,加快建设碳普惠商品兑换平台。
“生态价值,通俗来说,就是指森林、湿地、农田等生态系统可以产生的直接、间接或潜在的经济效益。”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是一项理论性强、政策性强、操作性强的系统工程,涉及生态价值核算评估、价值转化路径创新等重点和难点领域。近年来,成都市积极探索,先行先试,从夯实生态基础、强化理论研究、完善政策机制和创新转化模式等关键环节着手,初步构建了生态价值核算的“四梁八柱”,涌现出了一批“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亮点经验和创新案例。
夯实生态价值转化的生态基础
没有“绿水青山”就没有“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资源是生态价值转化的基础条件,成都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优化生态空间、塑造公园形态,打造生态工程、厚植绿色优势,不断扩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
优化完善市域生态格局。成立全国首个公园城市研究院,组建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编制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及建设导则,以园中建城的大系统观、大文化观、大生态观为城市规划指引,推动市域城乡形态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的千年之变。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加快完善“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的市域生态安全格局,科学划分市域生态、农业、城镇空间,明确到2020年全市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占比不低于78%的控制目标。
加快生态保护绿化建设。深入推进“大规模绿化全川”成都行动,先后启动龙泉山脉、大熊猫栖息地、芦山地震区域三大重点生态植被恢复工程,2019年全市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9.9%。实施“全域增绿”行动,加快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大手笔规划建设天府绿道、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标志性生态工程,锦城绿道沿绕城高速一级环线、锦江绿道中心城区段全线贯通,2019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3.5%。
全面营造六大公园场景。加快建设山水生态公园、天府绿道公园、乡村郊野公园、城市街区公园、人文城市公园和产业社区公园六大场景。丹景台景区核心区“城市之眼”建成开放,“百个公园”示范工程累计建成24个,“花园式特色街区”打造完成35个,300个“美丽蓉城宜居乡村”示范村培育和1500个“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创建全面启动,白鹤滩湿地公园成功创建国家级湿地公园,公园城市品牌效应显著提升。
强化生态价值转化的理论支撑
“绿水青山”到底值多少钱?这笔账不算清楚,生态建设成果的显示度、感知度就会大打折扣,生态投入产出的科学性、可持续性也难以保障,“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更加受到制约。成都市发改委以川西林盘、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锦城绿道等市域特色生态资源和重大生态工程为切口,率先开展生态价值衡量及实现的理论研究,加快研究成果应用,支撑价值转化实践。
率先形成川西林盘生态价值核算标准。实施《川西林盘生态价值核算及绿色示范建设——以崇州为例》重大课题,形成了川西林盘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对崇州市9个主要林盘开展GEP核算。召开“川西林盘生态价值核算项目成果发布暨培训会”,发布“崇州市主要林盘GEP核算报告”、“川西林盘绿色发展指南”等成果,对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最高的观胜镇严家弯湾、道明镇竹艺村授予 “川西林盘绿色发展示范单位”。
基本摸清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生态家底。联合中国社科院城市和环境所等国家级专业机构开展《城市生态价值核算及其转化路径研究》,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外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等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编制形成符合成都实际的城市生态价值核算方法学。运用方法学对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内的森林、水、土地等资源生态价值进行实证试算,围绕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生态资源提升和生态价值转化,提出了以绿色金融助推生态价值实现、以森林生态银行助推生态价值提升、以生态移民安置助推生态价值转化、以市场化多元化机制实现生态共建共享等4条路径建议,对推动城市绿色资源向绿色产业、生活品质和城市品牌转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系统评估锦城绿道综合价值。围绕成都市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示范工程——锦城绿道,开展绿道生态价值核算、实现机制与转化路径研究。参考“联合国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体系,建立了一套都市绿地生态系统生态价值评估的科学方法,测算了锦城绿道生态服务价值和项目投入产出比,明确了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全民参与的价值实现路径,为推动生态资产效益“可核算”、投资建设“可持续”奠定了坚实基础。
完善生态价值转化政策机制
推进生态价值转化关键在于有效激发、拓展生态资源价值和功能,需要健全的市场机制和完善的环境经济政策支持。成都市以建立“绿水青山”的激励约束机制为重点,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目标考评机制和生态补偿制度,创新探索市场化交易机制,着力为生态价值转化提供制度保障。
完善目标评价考核机制。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设立50项成都市绿色发展评价指标和25项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包括“绿道系统建设长度”、“立体绿化面积”等体现成都特色的具体指标),动态评估各区(市)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成效,发布区(市)县绿色发展指数,充分发挥绿色考核“指挥棒”作用,引导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政绩导向,着力推动区(市)縣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努力探索GDP和GEP并重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印发实施《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以耕地、饮用水、湿地、公益林保护、垃圾处置、河道水质改善等领域为重点,探索创新生态补偿机制。先后设立耕地保护基金、集体公益林(地)生态保护资金、饮用水水源保护激励资金和生活垃圾跨区(市)县处理环境补偿资金。积极探索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签署岷沱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和方案。创新“园区共建、利益共享”异地开发生态保护补偿模式,成阿工业园、成甘工业园等“飞地”园区加快建设。 探索创新市场化价值转化机制。研究提出“以土地增值收益平衡前期生态投入、以市场运营收益平衡后期维护”两个平衡机制。推动全市9家重点用能单位参与全省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率先完成全省首单用能权交易。创新提出“以公众减排积分奖励、项目减排开发运营”为两大基本路径的“碳惠天府”建设思路,印发实施《成都市关于建立“碳惠天府”机制的实施意见》,开发低碳应用场景相关方法学和技术标准,加快建设碳普惠商品兑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