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感的培养在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中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个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导向是很明确的。下面笔者想谈一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语感。
1正本清源,准确界定语感内涵
“语感”一词,最早出现在夏丐尊的《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后的一信念》一文中,他主张“传染语感于学生”。对什么是语感,他解释说:“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只作红色,‘夜’不但只作昼的反对,‘田园’不但只讲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他们见了‘新绿’二字,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诗味……”。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也提出,“要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体验,这样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的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常常叫做‘语感’”。他还说:“在一篇文章里,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或者印在纸面的文字,但是看到文字并不是他们的目的”,“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
夏丐尊、叶圣陶等老先生有着深厚的传统文艺理论基础,语感的提出和“意境”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国古代文论非常重视“意境”的创设与欣赏。意境,就是“在重视个人感悟的同时,强调心象与物象的相互渗透,以构成特殊的情调,传达出象外之旨。”前人创设的意境,会引起后人相类似的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代代相传,层层累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物象与情感之间相对稳定的结构关系。如“黄昏”勾起人们对时间的感慨,“月亮”激起人们对空间的遐想,“细雨”引发人们的禅思等。语感,就是对这种“物象与情感之间相对稳定的结构关系”的直接感悟。培养语感,也就是培养感悟、体验意境的能力,也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培养理解和鉴赏文学的能力。
2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语感培养
语感是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感知力,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敏锐的语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它能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郭沫若先生曾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语文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语感的一些做法。
2.1指导学生感情诵读
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意的活动。其表现形式为用响亮、清晰的有声语言来转换书面的文字语言,它是语言教学中最常见的练习形式。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可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背诵,通过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来揣摩文章蕴涵的情趣和意旨,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趣等,使课文内容立体化、形象化,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墩锐的感受,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了语感。中国古代文人非常重视吟诵之功,道理就在此。宋代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背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的尔。”清代作家姚鼐说:“大抵文字须熟练乃妙,熟则利病自明。”由此可见,朗读不仅能规范学生的口语,更有利于学生增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即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2.2培养语感必须学会比较揣摩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义也不难理解,但却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对于这样的词,我们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比较、揣摩品味,挖掘其隐含意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来锤炼学生的语感,使其有所感悟。如教学朱自清的《春》,其中描写春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时,我先启发学生琢磨:小草为什么“钻”出地面?用“长”、“冒”、“冲”行不行?为什么要用“偷偷地”?换上“悄悄地”、“慢慢地”好不好?把“嫩嫩的、绿绿的”换成“嫩绿的”行不行?为什么不把“嫩嫩的、绿绿的”放到“小草”的前面作定语说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反复诵读原文和替换后的语句,在和谐的讨论交流中,通过比较、揣摩、咀嚼来品味语言的神韵,学生很快地从“偷偷地”和“钻”中感悟到一种不可抗拒的生命力,一种生机勃勃的韵味,从而领悟作品的意境。
除了换词比较之外,我还通过删减比较、联系比较等办法来引导学生反复揣摩,体会作者用词的匠心。学生只有在比较、揣摩、赏析的过程中,才能发现文章中一字一语的特性。惟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发掘文章的意蕴,没有一点含糊,也惟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够养成用词造句的好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感。
2.3培养语感必须联系生活体验
言语感受同生活经验直接相关,离开了生活经验,语言就会同现实刺激物失去联系,难以获得具体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脱离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一句空话。语感的丰富美妙、敏锐深刻,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础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在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过程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动到前台。这样,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就变得更加容易,语感就会更加深刻。例如叶圣陶在《苏州园林》一文中写到:“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苏州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学生如果不知道什么是图案画,而教师又未能采取其它方式来弥补这一体验的空缺,学生在阅读到这段文字时,脑海中就不能产生图案画的表象,也无法感受到语言的意趣和苏州园林的独特之处,更无法达到“入境始与亲”的境地。实践证明,人们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紧密相连。教学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逐渐具体鲜明的形象,进而入情入境。
2.4培养语感必须在品味语言中想象
对于语感的训练,单靠诵读、比较、联系生活体验等还是不够的,有时,我们还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唤起学生的“内心视像”,让学生运用想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蕴含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凭借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相应的情境:鲜活的生活场景、生动的画面、优美的旋律、实物的演示等,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死板的语言文字变成鲜明的形象印在脑海中,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语感的训练。如教学《春》一课,可先通过多媒体播放欢快轻柔的音乐,以优美动听的声音把学生带进一种特定的充满诗意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在屏幕上播放春草图、春花图、春鸟图和春雨图等一组组优美画面,启发学生欣赏画面,用语言描述着美妙的场景,并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嫩绿的草芽顶开泥土的情景,想象花瓣舒展的情景,想象和风吹面、细雨轻飘的情景。如此充分感悟后,再去读那些描绘春天的文字,学生会完全沉浸在春天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快乐氛围中,他们会觉得文章所表达的春天给人带来的愉悦之情是作者非常自然的感情流露。
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是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语感的形成是长期训练和积累的结果,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地进行词语的教学,并通过诵读、比较揣摩、在品味语言中展开想象等途径的训练,就一定能使学生形成敏锐的语感,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1正本清源,准确界定语感内涵
“语感”一词,最早出现在夏丐尊的《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后的一信念》一文中,他主张“传染语感于学生”。对什么是语感,他解释说:“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只作红色,‘夜’不但只作昼的反对,‘田园’不但只讲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他们见了‘新绿’二字,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诗味……”。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也提出,“要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体验,这样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的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常常叫做‘语感’”。他还说:“在一篇文章里,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或者印在纸面的文字,但是看到文字并不是他们的目的”,“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
夏丐尊、叶圣陶等老先生有着深厚的传统文艺理论基础,语感的提出和“意境”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国古代文论非常重视“意境”的创设与欣赏。意境,就是“在重视个人感悟的同时,强调心象与物象的相互渗透,以构成特殊的情调,传达出象外之旨。”前人创设的意境,会引起后人相类似的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代代相传,层层累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物象与情感之间相对稳定的结构关系。如“黄昏”勾起人们对时间的感慨,“月亮”激起人们对空间的遐想,“细雨”引发人们的禅思等。语感,就是对这种“物象与情感之间相对稳定的结构关系”的直接感悟。培养语感,也就是培养感悟、体验意境的能力,也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培养理解和鉴赏文学的能力。
2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语感培养
语感是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感知力,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敏锐的语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它能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郭沫若先生曾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语文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语感的一些做法。
2.1指导学生感情诵读
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意的活动。其表现形式为用响亮、清晰的有声语言来转换书面的文字语言,它是语言教学中最常见的练习形式。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可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背诵,通过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来揣摩文章蕴涵的情趣和意旨,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趣等,使课文内容立体化、形象化,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墩锐的感受,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了语感。中国古代文人非常重视吟诵之功,道理就在此。宋代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背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的尔。”清代作家姚鼐说:“大抵文字须熟练乃妙,熟则利病自明。”由此可见,朗读不仅能规范学生的口语,更有利于学生增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即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2.2培养语感必须学会比较揣摩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义也不难理解,但却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对于这样的词,我们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比较、揣摩品味,挖掘其隐含意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来锤炼学生的语感,使其有所感悟。如教学朱自清的《春》,其中描写春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时,我先启发学生琢磨:小草为什么“钻”出地面?用“长”、“冒”、“冲”行不行?为什么要用“偷偷地”?换上“悄悄地”、“慢慢地”好不好?把“嫩嫩的、绿绿的”换成“嫩绿的”行不行?为什么不把“嫩嫩的、绿绿的”放到“小草”的前面作定语说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反复诵读原文和替换后的语句,在和谐的讨论交流中,通过比较、揣摩、咀嚼来品味语言的神韵,学生很快地从“偷偷地”和“钻”中感悟到一种不可抗拒的生命力,一种生机勃勃的韵味,从而领悟作品的意境。
除了换词比较之外,我还通过删减比较、联系比较等办法来引导学生反复揣摩,体会作者用词的匠心。学生只有在比较、揣摩、赏析的过程中,才能发现文章中一字一语的特性。惟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发掘文章的意蕴,没有一点含糊,也惟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够养成用词造句的好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感。
2.3培养语感必须联系生活体验
言语感受同生活经验直接相关,离开了生活经验,语言就会同现实刺激物失去联系,难以获得具体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脱离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一句空话。语感的丰富美妙、敏锐深刻,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础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在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过程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动到前台。这样,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就变得更加容易,语感就会更加深刻。例如叶圣陶在《苏州园林》一文中写到:“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苏州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学生如果不知道什么是图案画,而教师又未能采取其它方式来弥补这一体验的空缺,学生在阅读到这段文字时,脑海中就不能产生图案画的表象,也无法感受到语言的意趣和苏州园林的独特之处,更无法达到“入境始与亲”的境地。实践证明,人们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紧密相连。教学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逐渐具体鲜明的形象,进而入情入境。
2.4培养语感必须在品味语言中想象
对于语感的训练,单靠诵读、比较、联系生活体验等还是不够的,有时,我们还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唤起学生的“内心视像”,让学生运用想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蕴含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凭借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相应的情境:鲜活的生活场景、生动的画面、优美的旋律、实物的演示等,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死板的语言文字变成鲜明的形象印在脑海中,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语感的训练。如教学《春》一课,可先通过多媒体播放欢快轻柔的音乐,以优美动听的声音把学生带进一种特定的充满诗意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在屏幕上播放春草图、春花图、春鸟图和春雨图等一组组优美画面,启发学生欣赏画面,用语言描述着美妙的场景,并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嫩绿的草芽顶开泥土的情景,想象花瓣舒展的情景,想象和风吹面、细雨轻飘的情景。如此充分感悟后,再去读那些描绘春天的文字,学生会完全沉浸在春天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快乐氛围中,他们会觉得文章所表达的春天给人带来的愉悦之情是作者非常自然的感情流露。
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是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语感的形成是长期训练和积累的结果,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地进行词语的教学,并通过诵读、比较揣摩、在品味语言中展开想象等途径的训练,就一定能使学生形成敏锐的语感,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