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king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谓“合作学习”就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1、营造学习氛围,树立合作意识。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就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合作学习要想成功开展,树立分工合作的意识必不可少。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合作探究氛围,给足交流探讨的时间,创设必要的问题情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共同探究,让学生在友好的合作实践、热烈的讨论辨别中养成勤于合作的习惯,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与成功,培养合作精神。
  2、构建合作小组,明确角色分工。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要进行合理的分组。分组可以按学习水平、能力差异分,也可以按性格、个性差异分,有时是同质,有时是异质。同质分组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异质分组可以使每个学生能与不同学习层次、不同性格的学生合作学习。一般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既要注意小组成员能力的搭配.又要注意使组员愉悦地接受这一小集体,并积极参与其中,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
  3、优选合作方法,提高合作成效。“小组合作学习”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优选一定的合作学习方法,如, “轮流解题法”、“分块学习法”、“小组积分法”。举例分析:“小组积分法”适用于学习难度不大的教学内容,并尤其适用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异较大、“两极分化”比较明显的班级。“小组积分法”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基准分”的设定和每位学生所贡献的积分数的计算方法。基本操作方式:教师先就某一学习主题面向全班进行统一教学,以做好知识铺垫和问题引领;将“问题提纲”交给“合作学习小组”,学生就问题进行合作研究,做好检测准备;每个小组的学生以个人的名义参加检测;教师由检测分数计算出每组每位学生为小组赢得的积分,评比各组总积分的高低。
  4、培养个性习惯,强化合作发展
  (1)学会倾听。合作学习中应具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不仅要鼓励学生肯听,更要让学生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唯有这样才能重视并采纳他人意见,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
  (2)勤于表达。表达自己的见解,就是“说”,就是将自己的观点通过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让别人理解。这种“说”的能力包括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组织能力等,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
  (3)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不是自己不用动脑筋,而应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小组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应创设便于学生思考的情境,耐心扶助、指导学生,与他们一起分析思考的方向,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
  (4)尝试评析。广泛的交流和多元化的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也是学生间总结学习成果、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做出判断的过程。在合作评价时,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教师应让学生认真审视其它同学的思维过程,作出正确判断评析,并对照自己的思维过程,学习他人之长处,修正自己与他人的错误、不足,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5)合作探究。合作学习不但要发挥组内每个人的作用,还要发挥集体的作用,要注意培养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的习惯,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努力提高学习的效果。在学生已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但尚未得出结论之前组织讨论,这样可以通过讨论互相启发,分析综合,在掌握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抽象概括,探索出所要掌握的结论。在学生不易理解时讨论,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再加上教师的点拔,会使学生茅塞顿开。在小组学习讨论争辩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状态,不同程度的思维相互碰撞,往往会引发创造的火花,从而开阔学生思路,同时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也可以进行广泛的交流,正确的、错误的、全面的、片面的、简单的、复杂的各种认识差异都展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各种认识矛盾的交锋中集中正确意见、选择最佳思路、总结一般规律,这个过程是学生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
  (6)纪律约束。合作学习尽管是小组化学习,人数不多,但也必须在一定的组织纪律约束下进行,避免不必要的吵闹和争论。当然,这里所指的纪律约束并不是把学生管死,不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自由,而是通过一定的纪律要求,让学生在“合作”中活而不乱。
  总之,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能有意识地构建这样一个符合学生特点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有限的合作时空里全员参与,在互动中互帮互学,那么不仅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还能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实验科学,在生物学的教学中,实验观察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为生物教师必须克服困难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实验、多观察,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九年制义务教育生物教材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增加了大量的实验,其目的在于加强生物学科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二十一世纪对综合型素质人才的需要尤为迫切,而实验教学是各类学校实现
期刊
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根据教学内容考虑三维教学目标、学生特征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与利用,而且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的情境创设。那么,如何创设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呢?    一、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在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新一轮化学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此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因此,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要根据教
期刊
内容摘要:时代的发展,英语教育的地位日益突出;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要求英语教师必须学习新的理论,摸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本文从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出发,分析了小组活动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分组形式、操作方法和教学意义;也从另一个侧面,分析了小组活动教学法对英语教师的要求以及教师在小组活动中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英语 小组活动 学生     一、引言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
期刊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境”是教学环境,既指物理环境,也指教学双方的关系。“情”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即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情因境生,境为情设,情与境和谐统一方为情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仍然是提高政治课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多种多样,它因人因时而异,同时也要依靠教师的经验和教学规律来择定。下面我就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政治课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1、教学
期刊
在英语创新思维中,“发散思维”在创新活动中起着关键的突破作用,是创新思维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散思维以形象思维为基础,不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也不追求问题的唯一答案,它试图就同一问题沿不同角度思考,提出不同的答案,强调的是主动寻找问题的“一解”之外的答案,强调思维活动的灵活性和知识的迁移,对于创新性问题的解决非常重要。一直以来,大多数英语教师关心的是,寻找“一个”正确答案的聚合思维,严重束缚了
期刊
内容摘要:实验教学和实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在实验教学中,应逐步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课程实验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实验与科研相结合、基础训练与创新相结合、实践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这样实验课教学才能既符合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又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 策略 创新     我国的中等教学课程体系规定,物理学是从初中二年
期刊
在高三政治高考复习中,一个突出的难题就是如何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解答主观题的能力,答好政治主观题是“笑傲高考”的关键。 有不少学生受原来高考的传统考试思维的影响,片面地认为高考政治学科及文科科目平时不用花太多时间,只要考前抓抓题,背一背就行了。其实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在高考文综试卷中,政治主观题往往是考生的“软肋”.如何提高这部分题的得分率呢?    一、审题技巧    审题是答题的前提,审题不准不
期刊
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倡导运用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文本学习探究的激情。情境教学有利于学生在英语学习的情境氛围中,激活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英语教学中通过情境教学的运用能够进一步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精神,提高英语学习的有效性。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情境教学能够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体现主体活动的场景,增强学生的情感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获取知识或技能。 
期刊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体验和评价,它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态度。在体育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情感也是维系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尤其是体育教学,由专业特点决定教师经常要手把手教授学生动作,与学生情感交流更为直接、具体。教师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暗示、每一个眼神都传递
期刊
新的课改实验教材综合性增强,实践、操作性的内容增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何应用新教材,引导学生去学成为关键。这就要求课堂教学模式有所改进,充分考虑学生的好奇心和荣誉感,鼓励学生多讨论多参与,让学生有机会讲述自己的见解,有“度”地进行课堂管理。新的教育理念把教师由过去单一的指导者变成了学习者、参与者、组织者、合作者,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