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CC1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危险性的研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guo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XRCC1基因多态性与江苏人群宫颈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基于医院的分子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436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宫颈癌的新发患者作为病例组和503例年龄(±5岁)、性别相匹配的非肿瘤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XRCC1启动子区-77T>C和外显子10区的Arg399Glu基因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携带者患宫颈癌的危险性;通过分层分析探讨初潮年龄、患者年龄及产次对罹患宫颈癌的影响。结果:与XRCC1-77TT相比,-77TC/CC基因型可减少罹患宫颈癌的危险性(OR=0.64,95%CI=0.48~0.86)。携带3~4个危险等位基因者比携带1~2个等位基因者患宫颈癌的危险性更大(OR=1.44,95%CI=1.01~2.04)。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和产次较多且携带3~4个危险等位基因者罹患宫颈癌的危险性分别增加1.64倍(95%CI=1.02~2.64)和1.66倍(95%CI=1.01~2.72)。本研究未发现XRCC1Arg399Glu多态性与宫颈癌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结论:XRCC1基因启动子-77T>C多态性显著降低江苏地区汉族人群罹患宫颈癌的危险性。
其他文献
本文从海洋石油污染影响状况总评价、生物学研究手段的新发展和应用、海洋环境中石油烃的生物学归宿和石油烃污染的生物学效应等四个方面回顾了近10年来研究工作的新进展,并
2014年12月19日,德国电工电子与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DKE)主席Bernhard Thies博士与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以下简称"仪表所")所长欧阳劲松在北京签署了关于工业4.0
碑刻,记载着中国历史变迁、社会的发展与传承,同时也展示中国古代文法技艺和书法艺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由于石刻多处与室外,长期经受自然环境的风化与人为的扰动,
从造型、色彩、材质等产品构成要素对目标用户的心理情感的影响,探讨如何以产品有形的"物质态"去反映和承载无形的"精神态",总结出情感语义表达的规律,最终实现人、环境、产
<正> 近年来发现多糖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和生理功能,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五味子具有益气生津、补肾养心,收敛固涩等功能,该药主产东北,北五味是传统更多还原
会计英语属于专业用途英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学中蕴含着大量的、丰富的、操作性很强的“任务”。会计英语的教学应强调语言的实用性与交际功能,注重业务的联贯性和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