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全国各医学类院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医药专业人才,为全国人民的健康事业服务。但是,有很多医学生在从学校的理论学习过渡到医院的临床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为此,我们既要注重医学生在医院临床方面的教育及学习,也要注重医学生在校期间的理论知识学习。
关键词:医学生;临床实习;理论学习
医学生在实习前都要经过几年的在校学习,它是学生迈向临床实践的关键一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对医务人员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但医学生在首次上岗中往往出现一些不如意的地方,如不适应角色、应变能力弱、语言交流能力差等。为改变这些,我们不但要强调传统的在校实习前集中理论与实践操作的培训,同时更要突出将实习前培训工作中学习模式的变化、角色的转换等安排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使医学生在临床后能尽快实现从学校到医院、从学生到实习医生、从理论到临床的转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实现从学生到医生的转变,包括工作、学习方法、医德医风、依法行医、素质、心理、责任等多方位的转变,毕业实习的作用不可小觑。而医疗市场化、教育模式及就业形式的改变,对当前毕业生实习、带教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一、实习及带教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学不到东西。学生反映实习期间学不到东西,上班时只是不停地干体力劳动。任何一个医生都可以指使学生干杂活,即使有时间停下来,很多科室也不许看书,只是不停地有人说“去转病房!”“别站在那”“别乱跑”等,学生每天都是在忙碌、茫然中度过,不知道忙了什么,也不明白学到了些什么。
2.得不到尊重。有时教师对学生不够尊重。例如,有教师只是叫“实习生”或“同学”,而不是叫名字,科室的教师带教意识不强,有时只是把任务单纯分派给学生做,而没有讲述操作的目的以及注意点,当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操作以后,又只是把学生单纯地看作劳动力,支来唤去。带教模式不尽人意,与原本期望的一对一的模式相去甚远,有些科室甚至没有固定的带教教师,学生呆了一段时间还搞不清楚该找谁等。
3.职业满意度降低。医学生在校接受了专业思想的教育,对医疗事业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不免理想化。但是接触临床后,体会到了医疗工作的琐碎和繁重,他们有时由于缺乏临床经验,会因不能有效地帮助病人或技术操作不过关而受到病人及家属的挑剔、指责,甚至阻挠,于是对自己选择的职业发生了困惑或动摇,产生了自卑感和失落感。
4.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医学生初入临床,进入陌生的实习环境,接触到的是各种各样的病人,面对错综复杂的医疗工作,常常不知所措,渴望得到带教教师的关怀和帮助,渴望归属于医疗群体。但带教教师常常忙于应付日常工作,指派实习生做辅助琐碎的事多,而忽略理论讲解和操作示范。学生看得多,实际操作少,特别是在特殊情况下,如抢救病人时,要争分夺秒,医院怕实习生出差错,根本不让学生参与抢救。实习生感到缺少理解、支持和关怀,感到孤独,缺乏归属感。当受到委屈不被病人理解或遇到非难时,学生又容易产生心理紧张,而感到缺乏安全感。
二、学与教应对措施
1.丰富实习前培训的内容。对学生的实习前培训,不能仅仅只是在实习前的一小段时间里对临床操作技能、实习制度的培训,而应在入学之初就开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医学生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道德观念,使之以病患的健康为中心,学习如何处理好医患间的关系。和患者的沟通能力不但影响诊疗效果,更重要的是影响实习生的实习效率。学生还要学会与带教教师沟通,这样才会有一个充满关爱的实习阶段,并减少两者之间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分歧与误会。带教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更多的技术性操作,这样就不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己只是在打杂的想法,也就不会使其丧失学习兴趣。
2.帮助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对实习生而言,实习过程中要做到三勤,即勤看、勤问、勤动手。要抓住教师难得的空闲时间,让其在身边指导完成一些技能操作。要尊重教师,更要十分珍惜一年的临床过渡期,学好本领,了解当今的医疗环境,要逐步培养边联系实际工作边看书的良好习惯,这点非常重要,这样即使独立在医院上班时,遇到陌生的病情也不至于慌了手脚,而能沉着应对,并逐渐积累临床经验。
3.计划与讨论。安排学生学习制订每日的实习计划与目标并定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成员轮流主持,针对自己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实施医疗措施的经验、如何促进医患关系以及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资料交流、讨论,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在小组中得到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工作能力。
4.通过与实习单位协商,做好带教教师的安排工作。带教教师是医学生接触临床实践的启蒙者,而师德、师才、师风在临床教学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它们既可直接影响和改变实习生的心理及行为,又能给实习生带来不可估量的动力。因此,应选择热爱医疗事业、业务精湛、责任心强、教学能力强的医师担任带教教师。同时,要安排专职带教教师对带教人员进行培训及评价,积极做好实习生的学习鉴定工作。
参考文献:
[1]胡存栋,蒲景环.医学生临床实习带教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7(5).
[2]戴正庆,许伟,倪衡建.加强实习医生沟通技能培养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20(8).
关键词:医学生;临床实习;理论学习
医学生在实习前都要经过几年的在校学习,它是学生迈向临床实践的关键一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对医务人员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但医学生在首次上岗中往往出现一些不如意的地方,如不适应角色、应变能力弱、语言交流能力差等。为改变这些,我们不但要强调传统的在校实习前集中理论与实践操作的培训,同时更要突出将实习前培训工作中学习模式的变化、角色的转换等安排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使医学生在临床后能尽快实现从学校到医院、从学生到实习医生、从理论到临床的转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实现从学生到医生的转变,包括工作、学习方法、医德医风、依法行医、素质、心理、责任等多方位的转变,毕业实习的作用不可小觑。而医疗市场化、教育模式及就业形式的改变,对当前毕业生实习、带教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一、实习及带教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学不到东西。学生反映实习期间学不到东西,上班时只是不停地干体力劳动。任何一个医生都可以指使学生干杂活,即使有时间停下来,很多科室也不许看书,只是不停地有人说“去转病房!”“别站在那”“别乱跑”等,学生每天都是在忙碌、茫然中度过,不知道忙了什么,也不明白学到了些什么。
2.得不到尊重。有时教师对学生不够尊重。例如,有教师只是叫“实习生”或“同学”,而不是叫名字,科室的教师带教意识不强,有时只是把任务单纯分派给学生做,而没有讲述操作的目的以及注意点,当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操作以后,又只是把学生单纯地看作劳动力,支来唤去。带教模式不尽人意,与原本期望的一对一的模式相去甚远,有些科室甚至没有固定的带教教师,学生呆了一段时间还搞不清楚该找谁等。
3.职业满意度降低。医学生在校接受了专业思想的教育,对医疗事业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不免理想化。但是接触临床后,体会到了医疗工作的琐碎和繁重,他们有时由于缺乏临床经验,会因不能有效地帮助病人或技术操作不过关而受到病人及家属的挑剔、指责,甚至阻挠,于是对自己选择的职业发生了困惑或动摇,产生了自卑感和失落感。
4.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医学生初入临床,进入陌生的实习环境,接触到的是各种各样的病人,面对错综复杂的医疗工作,常常不知所措,渴望得到带教教师的关怀和帮助,渴望归属于医疗群体。但带教教师常常忙于应付日常工作,指派实习生做辅助琐碎的事多,而忽略理论讲解和操作示范。学生看得多,实际操作少,特别是在特殊情况下,如抢救病人时,要争分夺秒,医院怕实习生出差错,根本不让学生参与抢救。实习生感到缺少理解、支持和关怀,感到孤独,缺乏归属感。当受到委屈不被病人理解或遇到非难时,学生又容易产生心理紧张,而感到缺乏安全感。
二、学与教应对措施
1.丰富实习前培训的内容。对学生的实习前培训,不能仅仅只是在实习前的一小段时间里对临床操作技能、实习制度的培训,而应在入学之初就开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医学生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道德观念,使之以病患的健康为中心,学习如何处理好医患间的关系。和患者的沟通能力不但影响诊疗效果,更重要的是影响实习生的实习效率。学生还要学会与带教教师沟通,这样才会有一个充满关爱的实习阶段,并减少两者之间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分歧与误会。带教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更多的技术性操作,这样就不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己只是在打杂的想法,也就不会使其丧失学习兴趣。
2.帮助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对实习生而言,实习过程中要做到三勤,即勤看、勤问、勤动手。要抓住教师难得的空闲时间,让其在身边指导完成一些技能操作。要尊重教师,更要十分珍惜一年的临床过渡期,学好本领,了解当今的医疗环境,要逐步培养边联系实际工作边看书的良好习惯,这点非常重要,这样即使独立在医院上班时,遇到陌生的病情也不至于慌了手脚,而能沉着应对,并逐渐积累临床经验。
3.计划与讨论。安排学生学习制订每日的实习计划与目标并定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成员轮流主持,针对自己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实施医疗措施的经验、如何促进医患关系以及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资料交流、讨论,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在小组中得到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工作能力。
4.通过与实习单位协商,做好带教教师的安排工作。带教教师是医学生接触临床实践的启蒙者,而师德、师才、师风在临床教学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它们既可直接影响和改变实习生的心理及行为,又能给实习生带来不可估量的动力。因此,应选择热爱医疗事业、业务精湛、责任心强、教学能力强的医师担任带教教师。同时,要安排专职带教教师对带教人员进行培训及评价,积极做好实习生的学习鉴定工作。
参考文献:
[1]胡存栋,蒲景环.医学生临床实习带教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7(5).
[2]戴正庆,许伟,倪衡建.加强实习医生沟通技能培养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