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玩越健康

来源 :女子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uizuiz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末下午全家宅着没出门,隔壁的卢阿姨又开始弹琴了,优美的旋律好像具备驱散疲累的魔力,多日加班体乏的我闻琴之后,慢慢地能恢复一些精神气,音乐果真如卢阿姨所言养心养身。
  卢阿姨去年才退休的,一直跟我们邻里相处融洽,经常见面微笑打招呼、送我家女儿好吃的、遇着什么事也会互相帮忙……但彼时卢阿姨身体状况较差,三天两头要往医院跑。她的家人为卢阿姨身体担忧,到处替她求医,卢阿姨自己也总是竭力找偏方,小区老年队去体育场健身,卢阿姨第一个踊跃报名参加,跑步、打拳等全尝试过,依旧没见身体多健康。运动不行?好,卢阿姨研究食疗养生,折腾几个月,健康状态毫无改观,胃肠功能消化却逐渐变差。
  前些日子我发现卢阿姨气色转良,身体超过往日硬朗,一副今非昔比的样子,问起来才知她已经放弃刻意找健康偏方的执念,一心一意学钢琴,没想到,当她不为病体牵念,开心浸润在音乐海洋时,反而改变了往常的病怏怏和萎缩,定期跟结识的乐友打成一片吹拉弹唱,晚年生活搞得热火朝天,连我都忍不住羡慕。
  我一直是个工作狂,加上公司业绩竞争力大,每晚噩梦缠绕,醒后就很难再入睡。时间长了,睡眠质量大打折扣,白天表现为萎靡不振、精神欠缺、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迅速降低,身体方面容易口腔溃疡、例假紊乱。去看医生,医生开了一些安眠药,吃了药是很快入睡,不过,噩梦依旧无改善。
  同事提醒我可能遭遇亚健康了,需用中药调理身体,于是,一袋袋中药熬煮下肚,大老远的别人就能闻到我身上药味,然而,还是觉得没什么治疗作用。那天我又拎几包中药回家,正好在楼梯口碰见卢阿姨,她关切地询问:“闺女,咋还熬中药喝啊?是药三分毒,少吃药多听歌,不如跟阿姨去学一学二胡呢。”
  心被卢阿姨盅惑的蠢蠢欲动,毕竟年轻时我也曾憧憬做一名文艺女青年,看学校风云人物组织乐队演奏,没事自己编点儿歌词,连疯带玩确实快乐,自己想着工作后买把乐器补偿青春期的遗憾。谁知一入社会愁似海,天天在公司工作忙着职务升迁,根本没有偷玩乐器的闲暇,多少还有点惦念那段日子的梦想。
  尽管没有任何学乐器的基础,可是人家卢阿姨近60的年龄学的孜孜不倦,换我去学还敢给年轻人丢脸吗?应该一样能行。或许学了乐器,不仅让我有机会致青春,也可能留给我闲余生活的情趣。
  由卢阿姨带领,我初涉二胡就拉出胜过新手的水准,再逢夜凉如水没有睡意,轻悄地去阳台拉一段二胡,关门闭窗杜绝扰民,冬夜,挡不住澄澈清冷的月光,透射在灯珊处的剪影,一胡一曲,喜怒哀乐辗转回肠。
  有时候家务活儿干累了,也把二胡拿出来玩,坐下来拉首欢快的《赛马》,顿刻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胃口比以前好,即使吃一些难消化的食物都没事;工作再忙人也不急躁,整体状态保持着开朗,我甚至发现内心正在发生某种微妙的变化,比如,不再排斥外界的噪音和坏情绪。家里一个多年从医的远房亲戚告诉我,古代医书早有“脾好音乐,丝竹才闻,脾即磨矣”的记述,就是指柔美的音乐能促进消化腺分泌,加强胃肠道功能,丰富精神生活。我才明白:卢阿姨每周弹琴,身子一天比一天见好,原来是“乐”玩越健康。
  现在我习惯了像卢阿姨一样与“乐”为伍,看风吹起窗帘的飘荡,手拔弦音耳听佳曲,让自己瞬间可以飘离这个物化的世界,没有浪费多少金钱,不需要反复尝试做小白鼠,更不需要把骨头搬来拗去练功养生,就是静享一段音乐的弹奏,便能体会心灵身体的变化。
  我想这就是乐器的魅力所在吧,准确地表达来说,它是一种乐禅,没有什么高深的玄妙,不用我们通晓很多乐理,简单的乐器入门一点儿也不难,却让我们能充满活力爱惜自己,蜕化出更轻盈舒适、风采奕然的新人生。责编/马冲冲ma-ch-ch@163.com
其他文献
为了庆祝结婚一周年,夫妻二人一起去吃饭。正值隆冬的傍晚,滴水成冰,异常寒冷。虽然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可一下公交车,女人就冷得忍不住颤栗。男人很心疼,于是解开了自己的大衣,把女人搂在怀中,他们一边依偎着一边走。可天气太冷了,尽管身边有着男人的爱和他毫不吝惜给予的温暖,女人依旧觉得寒冷。幸好很快到了饭店,吃的是海鲜自助餐。等吃完了饭,夜已经深了,气温应该更低了,可是,女人却一点也不觉得冷了,她很奇怪,男
期刊
搬了新家以后,我们和邻居们交往还不多,就连对门家都没去过,只在电梯里碰上过几次女主人。她告诉我,她叫小影,是全职主妇,在家带孩子。  那次,物业的人让我给对门捎个信,我才敲响了小影家的门。小影热情地迎了出来,我的目光却被他们家豪华的装修牢牢吸引住了。我不停地啧啧赞叹:“你们的装修真气派啊!肯定是找高人专门设计过了,又高档又有品味……”小影礼貌地笑着。  回到家,我满脸艳羡地对老公说:“人家对门那装
期刊
在漫长的一生中,每个人都会有一些路过你人生的朋友,这样的朋友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很多,有的朋友会在你的人生中出现过一两次,三五次,有的朋友甚至只出现过一次,然后就杳如黄鹤,再无踪迹可寻。  闲暇时,打开手机,逐一理顺,会发现一大堆的名字躺在手机通讯录里,有些名字既不熟悉又很眼生,从来没有联系过,也从来没有通过话,那些名字上仿佛落满时光的尘埃,长满了青苔或者已经有了霉味。  怎么想都想不起来,根本不记
期刊
当“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近期被关注时,很多人意识到,是该学习去过“轻生活”了。当停下匆忙的脚步,深入分析自身的欲求,便会发现我们的烦恼往往源自于“要的太多”。  不妨,试着给生活中的大小事务“编个号”、“排个序”、“分个轻重缓急”,这能帮助我们抛弃“不堪承受之重”,优化生活重心与人际关系,从而获得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让生活喘口气吧!放弃那些徒增烦恼的物质、操劳和欲望,集中有限的精力,专注于“最重
期刊
1  小诺出生那年,我31岁。  林辉喜欢女孩,小诺又聪明懂事,我与林辉也很自然地认定,小诺,是我们此生唯一的宝贝了。单独二胎放开后,很多人在生与不生间纠结,婆婆说,你们倒是符合政策的,我想了又想,还是别生了吧。你跟林辉年龄都有点大,小诺一个,就很好了。  婆婆的话,说到了我心坎儿上。我与林辉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从政策放开开始,身边人都说,二胎最大的问题,是要先入为主的老大接受老二。我们也开玩
期刊
我的朋友丽说感到很疲惫,不爱上班。难以忍受单位内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她说想呆在家里,躲避外界的纷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宇宙,有自己划定自认为安全的圈子,一旦碰触到不适的障碍与壁垒就会感到紧张,或者因为对照别人为自己贴的各种标签而失落。很多人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建筑在外界的评判标准上,当内心不够强大时就失去对生活与事业的掌控力。  为什么要在意别人说什么呢?为什么要配合别人的评判标准定为自己为人处
期刊
见我在做十字绣,母亲也要学。可是母亲年岁大了,手脚不大灵活,眼神也跟不上,学了半天,还没有学会基本的针法。我是个急脾气,母亲的“笨手笨脚”让我有些不耐烦了,不高兴地说了句:“您这么大岁数,就别学这些了,没事儿看看电视得了。”  话一出口,我就知道话说重了,心里十分后悔。母亲则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脸上微微泛红,乖乖地躲到一边看电视去了。看着母亲惶恐的样子,我有些心酸:我意识到自己对父母太缺乏耐心了。
期刊
引子:工作多元化的今天,茶余饭后利用技术做私活贴补家用本是锦上添花,可如果背着沉重的负担或者欲望太大,或者做得太多,难免影响正常生活,产生“蝴蝶效应”,收到的效果背道而驰。  老公为钱不要命  口述:蔷薇  昨夜睡得并不晚,闹铃依然在沉睡中响起。匆匆起床,叫醒孩子,梳洗,用简单的早餐,送孩子上学,拖着疲惫的身体开始一天的工作。一杯浓咖啡,已成为工作前的必备。明知道对胃不好,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朋
期刊
几个哥们聚会。说起老婆,男人们顿时愤愤不平,相知相恋时都是温柔的美人儿,可一娶进门,除了做饭带孩子,剩下的就是无穷无尽的唠叨。男人们于是往外逃,可越是这样老婆的唠叨就越厉害,从生活不幸,延伸到丈夫不争,再上纲上线到人生无意义。男人们受不了,开始争吵,于是婚姻逐渐出现了裂痕。  几个哥们说得义愤填膺,只有他一直没说话,微笑地看着他们。  大家都知道,他的婚姻也出现过同样的问题。他脾气暴躁,老婆又是唠
期刊
1  在大城市,中考比高考重要得多。进入市重点高中,孩子几乎稳进大学,然而中考如果失败,只能复读或者读师资力量薄弱的普通中学。这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人生第一个严酷的战场”!  我的儿子上了初三之后,在几次模拟考试和奥数模拟赛中受挫,整个人便进入了低迷期。每天流水线般的学习生活,让他对很多事情都没有了兴趣,谈到功课、学校、班主任,他总是满腹怨言。当我想引导他看问题的闪光面时,他便觉得极其不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