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颐和晴雨
乾隆皇帝诗曰:“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平时去颐和园,对这两句诗没什么感觉。有一回遇到了濛濛细雨,对昆明湖的印象,才突然深刻起来。
远方远远地,春雷扇动着翅膀,似远又近,似近又远,从云深处飞来,从湖面上滚过,最后一个鱼跃,扎到跳跃着的湖水中去了。烟雾迷漫处,解人意的雨珠似一幅轻纱飘来飘去,轻轻地笼罩了湖畔秀美的万寿山。
昆明湖的面积,占了颐和园的3/4。万寿山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大蝙蝠,衔哺着好像一只大寿桃形状的昆明湖,寓形隐意,万福万寿。在这细雨飘拂之际,万寿山的倒影又似乎更像一条青黛色的蛟龙,在宽阔的湖面回旋腾跃,天上有仙云袅袅,地下有仙乐飘飘!这美好的风景像罂粟,它令人上瘾。
1927年6月1日,大学者王国维先生在这里投水而死。今天面对着清澈的湖水,我的眼前忽然出现了老先生的憔悴面容和瘦弱身影。长眠在这么美的一片湖水里,对老先生而言,或许也果真是得其所哉了罢?若现在是月夜,是一个满月朗照的透明之夜,来到这里看水,一定更是美到不能言。老先生干干净净的灵魂,浴着这么美的清水,凌波而舞也好,把酒长吟也罢,该是多么逍遥而飘逸的风景啊……联翩思绪之中,雨渐渐停了,彩虹架起天桥,和湖上的石桥比美。灿烂阳光之中,万寿山南麓的排云殿建筑群,那一片金黄色琉璃瓦顶,在郁郁葱葱的松柏簇拥下,似众星捧月,溢彩流光,真正是金碧辉煌的皇家景色。
我是从颐和园的东宫门进来的,宫门内外南北对称建有值房及六部九卿的朝房。由宫门进入仁寿门,是大清朝的帝后们处理政务的仁寿殿。仁寿殿往西北走,有慈禧太后看戏用的德和园大戏楼,再往西数十米,有慈禧太后的寝殿乐寿堂。当年在这颐和园里叱吒风云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等等大人物们,如今正在大大小小的荧屏上的电视剧中热闹着。但也只是在荧屏上热闹罢了。这些大人物们的旧荣华,我不太感兴趣。所以未及细看,就匆匆离开了。轰轰烈烈的帝王将相,人间的一停驻,也只是时光老人的一弹指一凝眸而已。无论如何绮丽繁华,均只是一现昙花,就如同转瞬即逝的昆明湖水上的波浪一样缥缈、一样仓促。
颐和园传说是慈禧挪用巨额海军军费修建的。翁同龢在日记中讽刺道:“盖以昆明湖易渤海,万寿山换滦阳也。”“渤海”指北洋水师的主要防区;“滦阳”是承德的别称,指实际是修建类似避暑山庄一样的行宫别馆。作为老佛爷颐养天年之地。这里见证了中国近代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颐和园惨遭洗劫,1902年又进行了重修,1924年,颐和园辟为对外开放公园。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2月2日,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000余间古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古树名木1600余株。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沿着云辉玉宇牌楼起,向万寿山爬去。这条路的景致非常好,令人留恋。在精巧的山路上,绿叶轻拂着我的衣襟,迎面吹着悠悠的清风,夹着野花的清香。静悄悄除了风涛声外,便是耳边响着数不清的啼尽苦乐忧欢的鸦儿雀儿,周围环绕着阅尽千古苍桑的苍松古柏……回望碧青的湖水,波上由风吹起一弧一弧的皱纹,就如一篇又一篇五线谱,散漫的游船点缀其间,如同音符在跳荡着。
顺着现行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颐和园》那篇课文写到的登山路线,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再仰望山巅的智慧海,重廊复殿,气宇轩昂。在此远眺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一样,蜿蜒曲折,似真似幻。堤上的六座桥梁,巧夺天工、各具风姿。浩淼烟波中,秀丽的十七孔桥更是偃月苍龙一般,枕在水波上做着那些圆圆的大梦。青色的拱门,恰恰笼罩在那彩霞灿灿的倒影之中。底下有碧绿的水,潜游着素橘的红色,像燕掠般在水面上轻盈地穿插着,真有妙不可言之趣。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真个似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而各种殿、堂、楼、阁、廊、亭等精致的建筑,疏星一样撒在万寿山周围,而山脚下那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根红线,把各种各样的珍珠般的建筑以及青山、碧波,匠心独具地连缀在一起,项链一样。
万寿山北麓,别是一种风光。花木扶疏,松柏蔽日。山脚下,清澈的湖水随山形地势汇成一条舒缓宁静的河流,引着一路诗情,蜿蜒而去。在河的中游可以看见模拟江南水肆建造的万寿买卖街铺面房,漾着浓郁的市井气息和人间烟火味道。水尽处,可以看到如琴如瑟的淙淙溪流,躲到谐趣园里去了。因了刚才的细雨的滋润,这水声听着就像一个系着小铃的小鹿儿,在园子里捉迷藏般欢快地奔跑着,清亮亮特别好听。
我望望云彩中的太阳,依然含着羞涩,露着半面犹犹豫豫地望着我们微笑。我也想写一首关于阳光和雨点的诗了。之所以迟迟没有动笔,是因为我的梦魂,依然徜徉在那高达41米的佛香阁里——朱红色的感慨,棉麻质地的叹息,粉色软缎的赞赏,白色真丝的迷恋,像是刚从往事里走出来的一样。
天坛:仰望苍穹
有感觉的建筑,就像一个魂,勾起人很多联想。很疼痛的那种联想。
天坛,就有着众多这样的神秘建筑。对它的想念,像存钱一样,诗人们常有的那种魂牵梦绕的感动,被它用一种零存整取的方式储藏了起来。也就是说,像按琴键那样,你的足尖随时踏上它的台阶,音乐就会随时自然而然地冒出来。
这里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处坛庙建筑,位于北京市祟文区西南面,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1900年被用作八国联军总司令部,还架设了轰击前门和紫禁城的大炮,洋人为掠夺财富,后来又在天坛设立过火车站。1916年袁世凯登基时在天坛演出了历史上最后一场祭天的丑剧。军阀混战时期,张勋将天坛作为司令部。1918年,天坛建设成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我来的时候,八国联军早走了,袁世凯也走了,张勋也走了。烽烟消散了,大地一片宁静。
所以,有许多闲情逸致,在心头安详地荡漾。不用去管那些遥远年代里的悲怆。
赶到天坛的时候,远处的晚霞已经开始收拢它的翅膀,天坛就像一张巨大的脸,因为晚霞的缘故而泛着红光,让人更感觉到那份明丽和娇羞。
天坛是皇帝祭天的地方,这张脸好大。比皇帝自己的家——故宫,还整整大4倍。
所有美好的渴望都在继续,天坛始终都在等待着,祈年殿像一根巨型火柴,被大地握在手上,这是这世上最无法言传的美妙等待,等待神秘的天来擦亮它。
这是天坛内最宏伟、最华丽的建筑,也是想象中离天最近的地方。
祈年殿又像一支待燃的火箭,对着某颗寂静的心扉一直在瞄准,准备发射巨大的激情去打动它。
祈年殿还像一个恋爱着的青春少女,伸出来健康有力的臂膀,呼唤着一个甜甜的吻。美丽和神秘,让它周身洋溢一种生命般的真诚感动。
祈年殿更像手握一大包形形色色礼品的纯真少年,四处散发着它的欢乐和祝福……
祈年殿的上下三层屋顶,均用深蓝色琉璃瓦铺盖,象征天色。大殿内有28根楠木巨柱支持整个建筑,中间4根最粗壮,象征一年四季;周围24根又分为2圈,内圈12 根,象征一年12个月,外圈12根,象征一天12个时辰;24根合起来,又象征中国历法中一年的24个节气。站在殿内,仰视室顶,气势恢宏,色彩艳丽,其感染力令人驰魂荡魄。美国奥兰多的“迪斯尼世界”,有一个中国馆,就仿造了祈年殿作为中国的标志。
祈年殿的南方,隔著皇穹顶,遥遥相对,有一座圜丘坛,坛呈圆型,高5米,直径23米。坛中心是一块圆石,名“天心石”。外转共有9圈扇型石板,最中心一圈为9块,然后按9的倍数增加,第9圈共有81块。当年皇帝们就站在圆坛的中心虔诚地祭祀苍天。到天心石上叫一声,会听到从地层深处传来的明亮而深沉的回响,这声音仿佛来自地心,又似乎来自天空。
在皇穹宇的四周有一道厚约0.9米的围墙,你站在一端贴着墙小声说话,站在另一端的人耳贴墙面就能听得异常清晰,并且还有立体声效果,这就是“回音壁”。
连接三大建筑的是一条南北长360米,东西宽30米的甬路,叫“凡陛桥”。此路南低北高,南北相差2米。跨出祈年殿的大门,沿着当年帝王的足迹漫步桥上,松柏苍苍,门廊重重,越远越小,越小越远,纵目远眺,有一种从天上走下来的感觉。我不知道前边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但还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走,一步一步续下我心路的下一段、下一段……
一段一段加起来,便是真的人生了吧。一直走下来,才意识到一种悄悄走近的东西。那些台阶,曾经刀口般留在历史的记忆里。现在走上这些台阶,颤栗的皱纹一样的台阶,走下去,还能听见一声声叹息,从前头的日子飘过来。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苦涩。旧的,新的。外面的,里面的。
还有一条该走的路,和一个时光的背影。
还有无人相送的风。
在天的祭坛前面,人就像一粒飞尘,不知道什么时候老天爷一个喷嚏,就会飘然而起,抛到不知名的远方。中国的皇帝号称“天子”,也就是“天的儿子”。在天威面前,我们人类为什么总是像婴孩这样幼稚渺小?
除“天”之外,中国皇帝还有许多神祗需要祭祀,包括地神、水神、农业神、军事神、社会神、宗教神、市民神以及自己的祖宗牌位。祭祀活动成了皇帝的主要工作,而皇家的祭祀建筑也遍及京城各地,成为北京的一道奇特风景。今日天安门东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是皇帝祭祖的地方,西侧的中山公园,是祭祀丰收神的所在。整个北京城里,北有地坛祭地,南有天坛祭天,东有日坛祭太阳,西有月坛祭月亮,其中的天坛最为光彩夺目气宇非凡。
天坛把自己铺在大地上,就像铺开一张精心绘制的中国画。不知为什么皇帝那么敬畏天,把所有的美丽都堆积在天的面前,远方的树浪被风儿推开,又被风儿合拢,但是我无法看清风底下的秘密。当我走下祈年殿台阶,泪就下来了,这样畅快而又这样莫名其妙地,就这么,下来了。
金碧辉煌的琉璃很庄严,挺胸腆肚的红墙很威武,夕阳将要熄灭的时候,我的手从一个斑驳的梦里伸出来,向着祈年殿不停地挥动,希望它能拨开灰烬似的晚霞,重新点燃那蓬生命的天火。
只是很多的东西,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再回来了。只能看着它慢慢离开,像看着夕阳慢慢地西下一样。
我一个人,还有我的摇摇晃晃的影子,在凡陛桥上徜徉。我不知我要说什么,又要去做什么,只有一片朦胧的淡淡浮云,成了我复杂情绪的最美丽的背景……此时有工作人员在喊:“闭园了。闭园了。”
长城就像一匹骏马
长城就像一匹骏马,从嘉峪关脱缰而来,踩着千山万水,披着遍身彩云,昂首欢鸣,呼啸而去。那悲壮的历史,那屈辱的陈迹,那塞上的风雪,那关外的离愁……一座座屏藩要塞,烽台烟墩,统统甩在身后,成为记忆和传说。康有为说是:“鞭石千峰上云汉,连天万里压幽并。东穷碧海群山立,西带黄河落日明。”想一想,那是何等的昂扬气概和潇洒风姿啊。
我不愿意把长城比作一条巨龙,因为龙是超现实的,也就是说龙的矫健是想象出来的,是不真实的。我更不同意把长城比作一条缰绳,说她束缚住了我们民族的灵魂。我愿把长城看成一匹从两千多年前和千万里外奔驰过来的脱缰的骏马。这骏马奔进重重叠叠的燕山山脉,顺着那连绵不断起伏不已的山势,一路高歌,直冲过来。在北京地区留下的足迹,就是八达岭、居庸关、慕田峪、司马台、水关……
我喜欢去登长城。北京地区对外开放的几所长城关隘,我都分别去过几次。那巍峨的箭楼和蜿蜒的墙垛,总是在我眼前萦绕,挥之不去。有人建议第一次游长城,还是去八达岭长城。迄今为止,已有包括尼克松、布什、撒切尔夫人等在内的三百多位世界知名人士登上过八达岭。不过我对刚开放不久的水关长城颇有好感。这里原来挂牌八达岭水关长城,因常与八达岭长城混淆,已被有关部门强令去除招牌上的八达岭三字。此事经报纸披露之后,我对这里有了些偏见,以为肯定是不法分子骗钱的工具而已。对这里的景色发生很大的怀疑。
但前些时因为采访的缘故,和一个研究会的先生们一起上了一次水关长城,不知不觉的就爱上了这个地方。这段长城的山势比八达岭还要险要,比居庸关还要雄伟。因为名气还不是太大,游人不是太多,却又免了前两处景点摩肩接踵人流如织的喧嚣。
看朝阳从山岭间的长城上一跃而起,挂在郁郁葱葱的树梢上,真是壮丽極了。那是一个普通的北方盛夏的早晨。
阳光热情地照耀着箭垛间的五色旌旗,山风轻轻地抚摸着我那飘扬的乱发,碧蓝的天空飞翔着几朵淡淡的白云。我周边的一切仿佛都流动起来了,生动起来了。在长城上攀登,是意气风发的,是豪情满怀的。有人说“同一段长城,每天的朝霞和夕阳是不同的;每年的四季又是不同的;而每年、每天在长城上行走的人的心态更是不同。这万端的不同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千变万化的长城景致。”我对长城的体验还没有这么细腻,但这份难忘的眷恋确实是深深地扎根在了我的心灵深处。
沿着长城走下去,越过了整修一新的台阶之后,还有好大一段残长城好走。吸引我的,正是踩着那些历史的碎片奋力向前攀登的与众不同的感觉。
为什么喜欢这种寂寞的攀登呢?
我不知道我将怎样回答这个普通的问题。随着脚步在长城上不断地延伸,我心里的敬畏之情也在逐渐加重。我感悟着它所留下的沧桑,也感悟着它的震撼。我所感悟到的东西又总是那么的丰富:时而沉重,时而轻松,时而悲怆,时而激越……
当我骑着长城的鬃毛翻飞的雕鞍,跃上某一个山头,遥望万山丛中那来路的缥缈和曲折,心里总是很激动。仿佛稍稍松了松缰绳,长城就滋溜一下子从我的胯下奔了开去,沿着起伏的山脊一路猛冲。那就是我所热爱着的长城。它的奔腾是绝不肯稍稍停顿的。尽管前方曲曲折折起起伏伏,但它的姿势永远是奔跑的姿势,它的目标和方向永远都是向前的。
因为想要口占一首绝句的缘故,我远远地落在同行者的后面,而诗情,早已插上翅膀,飞向了蓝天。每次从长城回来,都能收获一大叠诗稿。每次从长城回来,心中都很快又升起对她的向往与渴望,渴望着再次用心去感受,渴望着再次用心去攀登。每次从长城回来,我都会落下一种病,一种难以用针石医治的对长城的思念。这种思念有个朴素而又直接的名字:就叫长城情结。
正是这种情结,延伸着我对长城的热爱和祝福。
钟鼓悲鸣
北京最好的建筑,过去大都是摆在城市中轴线上的。那种凝固了的威严整整齐齐,就像是极有耐心地组合而成的队列,其风格的和谐与郑重,使整个北京城也威严典雅起来。
这条中轴线北端的两座建筑物,是古代的报时中心,彼此相距100米,就是钟楼和鼓楼。
这里最初的计时器,是铜壶滴漏,白居易说过:“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到了清代,改用燃香。报时的时候,一名更夫在钟楼,另一名更夫在鼓楼,俩人以手中的孔明灯为信号,依照顺序击鼓鸣钟。每天晚上戌正时(19点整),撞钟报时,称为“定更”。每天早上寅时(5点钟),撞钟报时,称为“亮更”。在定更和亮更之间,每隔半个时辰还要敲钟一下,也是报告时间。钟鼓的轰鸣之声,可以远传到京城内外方圆十余里范围。它们简单的声音,或许太短暂了,但即便短暂一瞬,却也构成了静夜京华中最值得炫耀的一笔华彩。
钟和鼓的性格都是粗线条的。钟鼓楼的歌喉,好像显得粗糙有余而细腻不足。然而所谓细腻,是音乐中的贵重物品,是只给伯牙子期那样的雅人听的。而钟鼓楼的钟和鼓,是为百姓而敲的,是跟过日子联系得十分紧密的两种响器。过日子,倘若费尽心机来搞抑扬顿挫、宫商角徵羽,不是太过扭捏了吗?
鼓楼一层的北墙东券门内,有60级转角楼梯通达二层;钟楼建在砖石台基之上,楼高33米。报时所用的巨大铜钟悬挂在楼中间的八角型木架上,楼内有75级石阶通往二层。钟鼓楼的石阶都是陡然拔起的,一点过渡没有,危崖绝壁一般,走上去令人禁不住怦然心跳。拨开灰尘漏进楼里来的一两线阳光,也生了锈似的,混混浊浊,像藏著神秘的魂魄。岁月的故事在这里一级一级地向上延伸,倘若凝神静气,好像从那道道墙缝还有石阶缝中,可以听到无可奈何的叹息,还有悠悠远远的钟鼓悲鸣。
这钟鼓楼,是让人留恋的两座建筑,特别是那高高的檐脊,有着一种宁静的动感,当有零星的鸟儿从上面掠过的时候,那屋脊似乎也神奇得有点跃跃欲飞的架势。精心设计过的檐脊,像这两个建筑物肋下生出的硕大的羽翼,沉实地合了起来。随着这羽翼的节奏和曲线,飞过它头顶的云,竟也有了生动的起伏和韵律。
因了这钟鼓楼,窄仄的鼓楼大街都跟着生动起来了。可惜这两所建筑,现在还可怜巴巴地被四周的滚滚红尘包围着,压迫着。高楼大厦在它们身边争先恐后地生长出来,透出一种现代派的霸气与横蛮。无论如何努力,鼓楼大街上那些塑料积木般的现代建筑,总是赖在我的眸子里,不肯留给我一星半点儿想象的空间。谁来计算一下,“忍辱含垢”的钟鼓楼,值得我们骄傲的东西,而今还剩下多少呢?对今天的某些红男绿女而言,这些苍老的建筑仿佛敝屐一样,被遗落在北京的一个个角落里。
一直很喜欢摇滚歌手何勇的《钟鼓楼》。他唱道:“单车踏着落叶看着夕阳不见/银锭桥再也望不清那西山/水中的荷花它的叶子已残/倒影中的月亮在和路灯谈判/……钟鼓楼吸着那尘烟/任你们画着他的脸/你的声音我听不见/现在是太吵太乱/你已经看了这么长的时间/你怎么还不发言/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
的确,喧嚣的红尘,太吵太乱了。每逢唱这首歌的时候,何勇还有一句念白:“今天的钟鼓楼和以前不一样了!”不一样了,是不一样了。这样的声音,只有“我的家就在二环路的里面,我的家就在钟鼓楼的下面”的何勇,才能唱出那份悲凉和感慨。那钟鼓楼下的老北京还在吗?那片鞋马褂、提笼遛鸟的京味,也越来越式微了。后海边的荷花叶子也已经沾染上了太多洋味,一串串儿的酒吧,浸在红红绿绿的洋泾浜里,成了这钟鼓楼下的新符号。
2006年的“超级女声”比赛,有个女孩也在唱《钟鼓楼》,她唱得欢快而简单,却没有丝毫的胡同味。她说“今天的钟鼓楼和以前不一样了”时,是满含喜悦的。我们有什么理由责怪她呢?她们怎么能够理解钟鼓楼心中的这份沉重呢?
古都的记忆,现在似乎越来越抛开了那份古典的传统的厚重,变得简单而直白。雕梁画栋的古典美丽,正被闪烁的霓虹灯和玻璃幕墙所剥蚀和侵吞。改变着古都优雅端庄的诗意的,正是那一双双看不见的却又极其粗暴的所谓现代文明的大手……钟鼓楼似乎只有忍耐,像那一块块无声的古老的砖。
寂寞的阳光,静静地抚摸着钟鼓楼的额头。这不是一座红尘中的孤岛,因为有万千的根须,将它们与足下的这片热土紧紧相连。尽管“钟鼓楼吸着那尘烟,任你们画着它的脸”,但是钟鼓楼坚持高昂着的头颅,总是让我高高地仰望。
钟鼓楼是有感觉的。我们的歌声和微笑,就是它们的感觉。“明天明天这歌声,传遍海角天涯。明天明天这歌声,将是遍地春花。”祝福钟鼓楼,青春常在。祝福钟鼓楼下的岁月,温馨如旧。现在当然已经不再需要钟鼓来报时了。鼓楼上如今陈列着的两面大鼓,也不过是现代人制作的两个复制品罢了。但有时一想起那钟鼓的古老的声音,我就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在我的想象之中,那声音仍然回响着,洪亮极了,也奇异极了。
就是从那几扇暗红色的又高又宽的门缝里挤出来的声音。艰难而执著。我的心也随着那声音共鸣着颤栗起来,像有一只木棒,敲着我的胸膛,发出钟鼓的悲壮轰鸣。
钟鼓楼在梳理着北京的记忆啊。那钟鼓声在北京的好多地方,确实已经听不到了。可那声音,还是滚烫的。并没有变成冰凉。
(本文图片由侯钦孟摄)
乾隆皇帝诗曰:“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平时去颐和园,对这两句诗没什么感觉。有一回遇到了濛濛细雨,对昆明湖的印象,才突然深刻起来。
远方远远地,春雷扇动着翅膀,似远又近,似近又远,从云深处飞来,从湖面上滚过,最后一个鱼跃,扎到跳跃着的湖水中去了。烟雾迷漫处,解人意的雨珠似一幅轻纱飘来飘去,轻轻地笼罩了湖畔秀美的万寿山。
昆明湖的面积,占了颐和园的3/4。万寿山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大蝙蝠,衔哺着好像一只大寿桃形状的昆明湖,寓形隐意,万福万寿。在这细雨飘拂之际,万寿山的倒影又似乎更像一条青黛色的蛟龙,在宽阔的湖面回旋腾跃,天上有仙云袅袅,地下有仙乐飘飘!这美好的风景像罂粟,它令人上瘾。
1927年6月1日,大学者王国维先生在这里投水而死。今天面对着清澈的湖水,我的眼前忽然出现了老先生的憔悴面容和瘦弱身影。长眠在这么美的一片湖水里,对老先生而言,或许也果真是得其所哉了罢?若现在是月夜,是一个满月朗照的透明之夜,来到这里看水,一定更是美到不能言。老先生干干净净的灵魂,浴着这么美的清水,凌波而舞也好,把酒长吟也罢,该是多么逍遥而飘逸的风景啊……联翩思绪之中,雨渐渐停了,彩虹架起天桥,和湖上的石桥比美。灿烂阳光之中,万寿山南麓的排云殿建筑群,那一片金黄色琉璃瓦顶,在郁郁葱葱的松柏簇拥下,似众星捧月,溢彩流光,真正是金碧辉煌的皇家景色。
我是从颐和园的东宫门进来的,宫门内外南北对称建有值房及六部九卿的朝房。由宫门进入仁寿门,是大清朝的帝后们处理政务的仁寿殿。仁寿殿往西北走,有慈禧太后看戏用的德和园大戏楼,再往西数十米,有慈禧太后的寝殿乐寿堂。当年在这颐和园里叱吒风云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等等大人物们,如今正在大大小小的荧屏上的电视剧中热闹着。但也只是在荧屏上热闹罢了。这些大人物们的旧荣华,我不太感兴趣。所以未及细看,就匆匆离开了。轰轰烈烈的帝王将相,人间的一停驻,也只是时光老人的一弹指一凝眸而已。无论如何绮丽繁华,均只是一现昙花,就如同转瞬即逝的昆明湖水上的波浪一样缥缈、一样仓促。
颐和园传说是慈禧挪用巨额海军军费修建的。翁同龢在日记中讽刺道:“盖以昆明湖易渤海,万寿山换滦阳也。”“渤海”指北洋水师的主要防区;“滦阳”是承德的别称,指实际是修建类似避暑山庄一样的行宫别馆。作为老佛爷颐养天年之地。这里见证了中国近代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颐和园惨遭洗劫,1902年又进行了重修,1924年,颐和园辟为对外开放公园。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2月2日,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000余间古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古树名木1600余株。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沿着云辉玉宇牌楼起,向万寿山爬去。这条路的景致非常好,令人留恋。在精巧的山路上,绿叶轻拂着我的衣襟,迎面吹着悠悠的清风,夹着野花的清香。静悄悄除了风涛声外,便是耳边响着数不清的啼尽苦乐忧欢的鸦儿雀儿,周围环绕着阅尽千古苍桑的苍松古柏……回望碧青的湖水,波上由风吹起一弧一弧的皱纹,就如一篇又一篇五线谱,散漫的游船点缀其间,如同音符在跳荡着。
顺着现行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颐和园》那篇课文写到的登山路线,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再仰望山巅的智慧海,重廊复殿,气宇轩昂。在此远眺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一样,蜿蜒曲折,似真似幻。堤上的六座桥梁,巧夺天工、各具风姿。浩淼烟波中,秀丽的十七孔桥更是偃月苍龙一般,枕在水波上做着那些圆圆的大梦。青色的拱门,恰恰笼罩在那彩霞灿灿的倒影之中。底下有碧绿的水,潜游着素橘的红色,像燕掠般在水面上轻盈地穿插着,真有妙不可言之趣。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真个似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而各种殿、堂、楼、阁、廊、亭等精致的建筑,疏星一样撒在万寿山周围,而山脚下那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根红线,把各种各样的珍珠般的建筑以及青山、碧波,匠心独具地连缀在一起,项链一样。
万寿山北麓,别是一种风光。花木扶疏,松柏蔽日。山脚下,清澈的湖水随山形地势汇成一条舒缓宁静的河流,引着一路诗情,蜿蜒而去。在河的中游可以看见模拟江南水肆建造的万寿买卖街铺面房,漾着浓郁的市井气息和人间烟火味道。水尽处,可以看到如琴如瑟的淙淙溪流,躲到谐趣园里去了。因了刚才的细雨的滋润,这水声听着就像一个系着小铃的小鹿儿,在园子里捉迷藏般欢快地奔跑着,清亮亮特别好听。
我望望云彩中的太阳,依然含着羞涩,露着半面犹犹豫豫地望着我们微笑。我也想写一首关于阳光和雨点的诗了。之所以迟迟没有动笔,是因为我的梦魂,依然徜徉在那高达41米的佛香阁里——朱红色的感慨,棉麻质地的叹息,粉色软缎的赞赏,白色真丝的迷恋,像是刚从往事里走出来的一样。
天坛:仰望苍穹
有感觉的建筑,就像一个魂,勾起人很多联想。很疼痛的那种联想。
天坛,就有着众多这样的神秘建筑。对它的想念,像存钱一样,诗人们常有的那种魂牵梦绕的感动,被它用一种零存整取的方式储藏了起来。也就是说,像按琴键那样,你的足尖随时踏上它的台阶,音乐就会随时自然而然地冒出来。
这里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处坛庙建筑,位于北京市祟文区西南面,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1900年被用作八国联军总司令部,还架设了轰击前门和紫禁城的大炮,洋人为掠夺财富,后来又在天坛设立过火车站。1916年袁世凯登基时在天坛演出了历史上最后一场祭天的丑剧。军阀混战时期,张勋将天坛作为司令部。1918年,天坛建设成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我来的时候,八国联军早走了,袁世凯也走了,张勋也走了。烽烟消散了,大地一片宁静。
所以,有许多闲情逸致,在心头安详地荡漾。不用去管那些遥远年代里的悲怆。
赶到天坛的时候,远处的晚霞已经开始收拢它的翅膀,天坛就像一张巨大的脸,因为晚霞的缘故而泛着红光,让人更感觉到那份明丽和娇羞。
天坛是皇帝祭天的地方,这张脸好大。比皇帝自己的家——故宫,还整整大4倍。
所有美好的渴望都在继续,天坛始终都在等待着,祈年殿像一根巨型火柴,被大地握在手上,这是这世上最无法言传的美妙等待,等待神秘的天来擦亮它。
这是天坛内最宏伟、最华丽的建筑,也是想象中离天最近的地方。
祈年殿又像一支待燃的火箭,对着某颗寂静的心扉一直在瞄准,准备发射巨大的激情去打动它。
祈年殿还像一个恋爱着的青春少女,伸出来健康有力的臂膀,呼唤着一个甜甜的吻。美丽和神秘,让它周身洋溢一种生命般的真诚感动。
祈年殿更像手握一大包形形色色礼品的纯真少年,四处散发着它的欢乐和祝福……
祈年殿的上下三层屋顶,均用深蓝色琉璃瓦铺盖,象征天色。大殿内有28根楠木巨柱支持整个建筑,中间4根最粗壮,象征一年四季;周围24根又分为2圈,内圈12 根,象征一年12个月,外圈12根,象征一天12个时辰;24根合起来,又象征中国历法中一年的24个节气。站在殿内,仰视室顶,气势恢宏,色彩艳丽,其感染力令人驰魂荡魄。美国奥兰多的“迪斯尼世界”,有一个中国馆,就仿造了祈年殿作为中国的标志。
祈年殿的南方,隔著皇穹顶,遥遥相对,有一座圜丘坛,坛呈圆型,高5米,直径23米。坛中心是一块圆石,名“天心石”。外转共有9圈扇型石板,最中心一圈为9块,然后按9的倍数增加,第9圈共有81块。当年皇帝们就站在圆坛的中心虔诚地祭祀苍天。到天心石上叫一声,会听到从地层深处传来的明亮而深沉的回响,这声音仿佛来自地心,又似乎来自天空。
在皇穹宇的四周有一道厚约0.9米的围墙,你站在一端贴着墙小声说话,站在另一端的人耳贴墙面就能听得异常清晰,并且还有立体声效果,这就是“回音壁”。
连接三大建筑的是一条南北长360米,东西宽30米的甬路,叫“凡陛桥”。此路南低北高,南北相差2米。跨出祈年殿的大门,沿着当年帝王的足迹漫步桥上,松柏苍苍,门廊重重,越远越小,越小越远,纵目远眺,有一种从天上走下来的感觉。我不知道前边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但还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走,一步一步续下我心路的下一段、下一段……
一段一段加起来,便是真的人生了吧。一直走下来,才意识到一种悄悄走近的东西。那些台阶,曾经刀口般留在历史的记忆里。现在走上这些台阶,颤栗的皱纹一样的台阶,走下去,还能听见一声声叹息,从前头的日子飘过来。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苦涩。旧的,新的。外面的,里面的。
还有一条该走的路,和一个时光的背影。
还有无人相送的风。
在天的祭坛前面,人就像一粒飞尘,不知道什么时候老天爷一个喷嚏,就会飘然而起,抛到不知名的远方。中国的皇帝号称“天子”,也就是“天的儿子”。在天威面前,我们人类为什么总是像婴孩这样幼稚渺小?
除“天”之外,中国皇帝还有许多神祗需要祭祀,包括地神、水神、农业神、军事神、社会神、宗教神、市民神以及自己的祖宗牌位。祭祀活动成了皇帝的主要工作,而皇家的祭祀建筑也遍及京城各地,成为北京的一道奇特风景。今日天安门东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是皇帝祭祖的地方,西侧的中山公园,是祭祀丰收神的所在。整个北京城里,北有地坛祭地,南有天坛祭天,东有日坛祭太阳,西有月坛祭月亮,其中的天坛最为光彩夺目气宇非凡。
天坛把自己铺在大地上,就像铺开一张精心绘制的中国画。不知为什么皇帝那么敬畏天,把所有的美丽都堆积在天的面前,远方的树浪被风儿推开,又被风儿合拢,但是我无法看清风底下的秘密。当我走下祈年殿台阶,泪就下来了,这样畅快而又这样莫名其妙地,就这么,下来了。
金碧辉煌的琉璃很庄严,挺胸腆肚的红墙很威武,夕阳将要熄灭的时候,我的手从一个斑驳的梦里伸出来,向着祈年殿不停地挥动,希望它能拨开灰烬似的晚霞,重新点燃那蓬生命的天火。
只是很多的东西,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再回来了。只能看着它慢慢离开,像看着夕阳慢慢地西下一样。
我一个人,还有我的摇摇晃晃的影子,在凡陛桥上徜徉。我不知我要说什么,又要去做什么,只有一片朦胧的淡淡浮云,成了我复杂情绪的最美丽的背景……此时有工作人员在喊:“闭园了。闭园了。”
长城就像一匹骏马
长城就像一匹骏马,从嘉峪关脱缰而来,踩着千山万水,披着遍身彩云,昂首欢鸣,呼啸而去。那悲壮的历史,那屈辱的陈迹,那塞上的风雪,那关外的离愁……一座座屏藩要塞,烽台烟墩,统统甩在身后,成为记忆和传说。康有为说是:“鞭石千峰上云汉,连天万里压幽并。东穷碧海群山立,西带黄河落日明。”想一想,那是何等的昂扬气概和潇洒风姿啊。
我不愿意把长城比作一条巨龙,因为龙是超现实的,也就是说龙的矫健是想象出来的,是不真实的。我更不同意把长城比作一条缰绳,说她束缚住了我们民族的灵魂。我愿把长城看成一匹从两千多年前和千万里外奔驰过来的脱缰的骏马。这骏马奔进重重叠叠的燕山山脉,顺着那连绵不断起伏不已的山势,一路高歌,直冲过来。在北京地区留下的足迹,就是八达岭、居庸关、慕田峪、司马台、水关……
我喜欢去登长城。北京地区对外开放的几所长城关隘,我都分别去过几次。那巍峨的箭楼和蜿蜒的墙垛,总是在我眼前萦绕,挥之不去。有人建议第一次游长城,还是去八达岭长城。迄今为止,已有包括尼克松、布什、撒切尔夫人等在内的三百多位世界知名人士登上过八达岭。不过我对刚开放不久的水关长城颇有好感。这里原来挂牌八达岭水关长城,因常与八达岭长城混淆,已被有关部门强令去除招牌上的八达岭三字。此事经报纸披露之后,我对这里有了些偏见,以为肯定是不法分子骗钱的工具而已。对这里的景色发生很大的怀疑。
但前些时因为采访的缘故,和一个研究会的先生们一起上了一次水关长城,不知不觉的就爱上了这个地方。这段长城的山势比八达岭还要险要,比居庸关还要雄伟。因为名气还不是太大,游人不是太多,却又免了前两处景点摩肩接踵人流如织的喧嚣。
看朝阳从山岭间的长城上一跃而起,挂在郁郁葱葱的树梢上,真是壮丽極了。那是一个普通的北方盛夏的早晨。
阳光热情地照耀着箭垛间的五色旌旗,山风轻轻地抚摸着我那飘扬的乱发,碧蓝的天空飞翔着几朵淡淡的白云。我周边的一切仿佛都流动起来了,生动起来了。在长城上攀登,是意气风发的,是豪情满怀的。有人说“同一段长城,每天的朝霞和夕阳是不同的;每年的四季又是不同的;而每年、每天在长城上行走的人的心态更是不同。这万端的不同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千变万化的长城景致。”我对长城的体验还没有这么细腻,但这份难忘的眷恋确实是深深地扎根在了我的心灵深处。
沿着长城走下去,越过了整修一新的台阶之后,还有好大一段残长城好走。吸引我的,正是踩着那些历史的碎片奋力向前攀登的与众不同的感觉。
为什么喜欢这种寂寞的攀登呢?
我不知道我将怎样回答这个普通的问题。随着脚步在长城上不断地延伸,我心里的敬畏之情也在逐渐加重。我感悟着它所留下的沧桑,也感悟着它的震撼。我所感悟到的东西又总是那么的丰富:时而沉重,时而轻松,时而悲怆,时而激越……
当我骑着长城的鬃毛翻飞的雕鞍,跃上某一个山头,遥望万山丛中那来路的缥缈和曲折,心里总是很激动。仿佛稍稍松了松缰绳,长城就滋溜一下子从我的胯下奔了开去,沿着起伏的山脊一路猛冲。那就是我所热爱着的长城。它的奔腾是绝不肯稍稍停顿的。尽管前方曲曲折折起起伏伏,但它的姿势永远是奔跑的姿势,它的目标和方向永远都是向前的。
因为想要口占一首绝句的缘故,我远远地落在同行者的后面,而诗情,早已插上翅膀,飞向了蓝天。每次从长城回来,都能收获一大叠诗稿。每次从长城回来,心中都很快又升起对她的向往与渴望,渴望着再次用心去感受,渴望着再次用心去攀登。每次从长城回来,我都会落下一种病,一种难以用针石医治的对长城的思念。这种思念有个朴素而又直接的名字:就叫长城情结。
正是这种情结,延伸着我对长城的热爱和祝福。
钟鼓悲鸣
北京最好的建筑,过去大都是摆在城市中轴线上的。那种凝固了的威严整整齐齐,就像是极有耐心地组合而成的队列,其风格的和谐与郑重,使整个北京城也威严典雅起来。
这条中轴线北端的两座建筑物,是古代的报时中心,彼此相距100米,就是钟楼和鼓楼。
这里最初的计时器,是铜壶滴漏,白居易说过:“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到了清代,改用燃香。报时的时候,一名更夫在钟楼,另一名更夫在鼓楼,俩人以手中的孔明灯为信号,依照顺序击鼓鸣钟。每天晚上戌正时(19点整),撞钟报时,称为“定更”。每天早上寅时(5点钟),撞钟报时,称为“亮更”。在定更和亮更之间,每隔半个时辰还要敲钟一下,也是报告时间。钟鼓的轰鸣之声,可以远传到京城内外方圆十余里范围。它们简单的声音,或许太短暂了,但即便短暂一瞬,却也构成了静夜京华中最值得炫耀的一笔华彩。
钟和鼓的性格都是粗线条的。钟鼓楼的歌喉,好像显得粗糙有余而细腻不足。然而所谓细腻,是音乐中的贵重物品,是只给伯牙子期那样的雅人听的。而钟鼓楼的钟和鼓,是为百姓而敲的,是跟过日子联系得十分紧密的两种响器。过日子,倘若费尽心机来搞抑扬顿挫、宫商角徵羽,不是太过扭捏了吗?
鼓楼一层的北墙东券门内,有60级转角楼梯通达二层;钟楼建在砖石台基之上,楼高33米。报时所用的巨大铜钟悬挂在楼中间的八角型木架上,楼内有75级石阶通往二层。钟鼓楼的石阶都是陡然拔起的,一点过渡没有,危崖绝壁一般,走上去令人禁不住怦然心跳。拨开灰尘漏进楼里来的一两线阳光,也生了锈似的,混混浊浊,像藏著神秘的魂魄。岁月的故事在这里一级一级地向上延伸,倘若凝神静气,好像从那道道墙缝还有石阶缝中,可以听到无可奈何的叹息,还有悠悠远远的钟鼓悲鸣。
这钟鼓楼,是让人留恋的两座建筑,特别是那高高的檐脊,有着一种宁静的动感,当有零星的鸟儿从上面掠过的时候,那屋脊似乎也神奇得有点跃跃欲飞的架势。精心设计过的檐脊,像这两个建筑物肋下生出的硕大的羽翼,沉实地合了起来。随着这羽翼的节奏和曲线,飞过它头顶的云,竟也有了生动的起伏和韵律。
因了这钟鼓楼,窄仄的鼓楼大街都跟着生动起来了。可惜这两所建筑,现在还可怜巴巴地被四周的滚滚红尘包围着,压迫着。高楼大厦在它们身边争先恐后地生长出来,透出一种现代派的霸气与横蛮。无论如何努力,鼓楼大街上那些塑料积木般的现代建筑,总是赖在我的眸子里,不肯留给我一星半点儿想象的空间。谁来计算一下,“忍辱含垢”的钟鼓楼,值得我们骄傲的东西,而今还剩下多少呢?对今天的某些红男绿女而言,这些苍老的建筑仿佛敝屐一样,被遗落在北京的一个个角落里。
一直很喜欢摇滚歌手何勇的《钟鼓楼》。他唱道:“单车踏着落叶看着夕阳不见/银锭桥再也望不清那西山/水中的荷花它的叶子已残/倒影中的月亮在和路灯谈判/……钟鼓楼吸着那尘烟/任你们画着他的脸/你的声音我听不见/现在是太吵太乱/你已经看了这么长的时间/你怎么还不发言/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
的确,喧嚣的红尘,太吵太乱了。每逢唱这首歌的时候,何勇还有一句念白:“今天的钟鼓楼和以前不一样了!”不一样了,是不一样了。这样的声音,只有“我的家就在二环路的里面,我的家就在钟鼓楼的下面”的何勇,才能唱出那份悲凉和感慨。那钟鼓楼下的老北京还在吗?那片鞋马褂、提笼遛鸟的京味,也越来越式微了。后海边的荷花叶子也已经沾染上了太多洋味,一串串儿的酒吧,浸在红红绿绿的洋泾浜里,成了这钟鼓楼下的新符号。
2006年的“超级女声”比赛,有个女孩也在唱《钟鼓楼》,她唱得欢快而简单,却没有丝毫的胡同味。她说“今天的钟鼓楼和以前不一样了”时,是满含喜悦的。我们有什么理由责怪她呢?她们怎么能够理解钟鼓楼心中的这份沉重呢?
古都的记忆,现在似乎越来越抛开了那份古典的传统的厚重,变得简单而直白。雕梁画栋的古典美丽,正被闪烁的霓虹灯和玻璃幕墙所剥蚀和侵吞。改变着古都优雅端庄的诗意的,正是那一双双看不见的却又极其粗暴的所谓现代文明的大手……钟鼓楼似乎只有忍耐,像那一块块无声的古老的砖。
寂寞的阳光,静静地抚摸着钟鼓楼的额头。这不是一座红尘中的孤岛,因为有万千的根须,将它们与足下的这片热土紧紧相连。尽管“钟鼓楼吸着那尘烟,任你们画着它的脸”,但是钟鼓楼坚持高昂着的头颅,总是让我高高地仰望。
钟鼓楼是有感觉的。我们的歌声和微笑,就是它们的感觉。“明天明天这歌声,传遍海角天涯。明天明天这歌声,将是遍地春花。”祝福钟鼓楼,青春常在。祝福钟鼓楼下的岁月,温馨如旧。现在当然已经不再需要钟鼓来报时了。鼓楼上如今陈列着的两面大鼓,也不过是现代人制作的两个复制品罢了。但有时一想起那钟鼓的古老的声音,我就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在我的想象之中,那声音仍然回响着,洪亮极了,也奇异极了。
就是从那几扇暗红色的又高又宽的门缝里挤出来的声音。艰难而执著。我的心也随着那声音共鸣着颤栗起来,像有一只木棒,敲着我的胸膛,发出钟鼓的悲壮轰鸣。
钟鼓楼在梳理着北京的记忆啊。那钟鼓声在北京的好多地方,确实已经听不到了。可那声音,还是滚烫的。并没有变成冰凉。
(本文图片由侯钦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