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效实施,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因此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而今,幼儿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幼儿时期,正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基础阶段,良好的教育会对以后的性格、思想以及逻辑能力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对大脑发育正处在萌芽期的幼儿来讲,其开发大脑、启迪智慧的特点十分鲜明。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加入数学逻辑的元素对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培养大有裨益。
关键词:幼儿;数学;逻辑思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8-234
引言
数学这门学科注重的是实践与创造,尽管它较为抽象,并且难以理解,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人们实践的工具和创造的基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得力帮手。3到6岁的儿童,正处于认识世界和观察世界的阶段,对世间万事万物都充满着好奇与渴望,他们迫切的想要了解这个世界,所以,若能在这一时期培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这对幼儿以后的成长无疑是莫大的帮助。借助数学思维,能使幼儿理性的理解世界,遇到问题会进行分类、归纳、思考以及总结遵循着客观规律办事。笔者结合以往地经验,对如何培育好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浅谈以下看法。
一、在良好的学习情境中培养数学逻辑思维
好的学习环境能够对培养逻辑思维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古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在诠释一个好的环境对一个人造成的影响。教学一定是以做游戏展开的,毕竟玩是孩童的天性,当然在好的环境中玩耍、探索,不断地体会周围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不同天性得到释放,兴趣得到培养,需求得到满足,自然而然的数学逻辑思维也会有较大的进步。例如,教师拿出若干个不同颜色的小球,让大家把相同颜色的小球放进同一个盒子里,这样一个简单的小活动就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即对事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研判。同时对完成任务后的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或奖励一朵小红花,诸如此类,可以培养幼儿荣誉感,渴望被认可的内心得到满足,达到学习中感到快乐,在快乐的氛围中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
二、在良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数学逻辑思维
实践才能出真知,脱离了实际的道理知识是没什么价值的[1]。当教师教给儿童一个道理或知识的时候,如果只是像对待初高中生那样理论性的解释,让儿童单纯的依靠大脑独立完成抽象的概念理解,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幼儿对于抽象事物的理解相较于初高中生甚至小学生都相差甚远,这个时候更多的是需要教师们通过更加直观具体的途径和方式方法使其更好地掌握。其中较为知名的蒙台梭利教学法,就是让孩子多注重感官上的体验,通过自身对当前事物的认知作出判断,自己动手实际探索,并总结经验的过程。例如,在“编手链”的活动时,教师拿出准备好的细绳和珠子,给大家示范将一颗颗珠子穿在细绳上,然后又将不同颜色的珠子组合成不同顺序的手链。在活动当中,首先锻炼了幼儿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其次也培养了其对颜色分类,归纳的能力和对数的概念。不同的排列组合顺序又体现了逻辑判断,孩童在这些充满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活动中会形成深刻的印象,这些都大大地促进了幼儿数学逻辑思维的发展。
三、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培养数学逻辑思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也会对幼儿的思维人格有较大的影响[2]。幼儿时期是养成数学逻辑的黄金时期,父母在这一阶段应该多给孩子读一些有趣味性逻辑的绘本,甚至带着孩子去购物,拉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把数学融入到生活中。这些都可以培养孩子对于数字的敏感,激发兴趣,锻炼思维,甚至增强语言表达能力。隨着孩子接触的知识越来越多,也会更加渴望学到更多新知识,这个时候可以适当引入更加多样的东西。例如,简单的益智电脑游戏、手机游戏。凭借幼儿快速地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间接性的培养了数学的逻辑思维,为以后更好地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做铺垫。
四、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培养数学逻辑思维
再为儿童创设好的学习环境的同时,更要加强幼儿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教师自己内心是充满幸福感的、有爱心的才能带好儿童,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格、品格的塑造。如果教师仅仅是在完成自己的工作,说教式的讲述,会让幼儿感到反感甚至是厌恶,幼儿教师扮演的角色多半是一个大朋友的身份,陪着一起玩,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学教一体的模式,可以说幼儿教师的责任重大,不可马虎大意或应付了事,这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同时教师应该懂得这个阶段的孩童处于启智期,教师更多的是启发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发散思维、开创思维,因其可塑性强,教师需要结合年龄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达到培育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五、结束语
多年的经验表明,一个具有良好数学思维能力的人一定也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对于幼儿来说只有经过自己实践才能体会到数的概念和抽象的认识,才能在活动中锻炼思维逻辑并转变成自己独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养成独立的人格,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芳. 如何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J]. 文学少年, 2019, 000(006):P.1-1.
[2]毕桂芝. 如何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J]. 科学与财富, 2018, 000(003):258.
关键词:幼儿;数学;逻辑思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8-234
引言
数学这门学科注重的是实践与创造,尽管它较为抽象,并且难以理解,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人们实践的工具和创造的基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得力帮手。3到6岁的儿童,正处于认识世界和观察世界的阶段,对世间万事万物都充满着好奇与渴望,他们迫切的想要了解这个世界,所以,若能在这一时期培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这对幼儿以后的成长无疑是莫大的帮助。借助数学思维,能使幼儿理性的理解世界,遇到问题会进行分类、归纳、思考以及总结遵循着客观规律办事。笔者结合以往地经验,对如何培育好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浅谈以下看法。
一、在良好的学习情境中培养数学逻辑思维
好的学习环境能够对培养逻辑思维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古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在诠释一个好的环境对一个人造成的影响。教学一定是以做游戏展开的,毕竟玩是孩童的天性,当然在好的环境中玩耍、探索,不断地体会周围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不同天性得到释放,兴趣得到培养,需求得到满足,自然而然的数学逻辑思维也会有较大的进步。例如,教师拿出若干个不同颜色的小球,让大家把相同颜色的小球放进同一个盒子里,这样一个简单的小活动就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即对事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研判。同时对完成任务后的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或奖励一朵小红花,诸如此类,可以培养幼儿荣誉感,渴望被认可的内心得到满足,达到学习中感到快乐,在快乐的氛围中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
二、在良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数学逻辑思维
实践才能出真知,脱离了实际的道理知识是没什么价值的[1]。当教师教给儿童一个道理或知识的时候,如果只是像对待初高中生那样理论性的解释,让儿童单纯的依靠大脑独立完成抽象的概念理解,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幼儿对于抽象事物的理解相较于初高中生甚至小学生都相差甚远,这个时候更多的是需要教师们通过更加直观具体的途径和方式方法使其更好地掌握。其中较为知名的蒙台梭利教学法,就是让孩子多注重感官上的体验,通过自身对当前事物的认知作出判断,自己动手实际探索,并总结经验的过程。例如,在“编手链”的活动时,教师拿出准备好的细绳和珠子,给大家示范将一颗颗珠子穿在细绳上,然后又将不同颜色的珠子组合成不同顺序的手链。在活动当中,首先锻炼了幼儿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其次也培养了其对颜色分类,归纳的能力和对数的概念。不同的排列组合顺序又体现了逻辑判断,孩童在这些充满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活动中会形成深刻的印象,这些都大大地促进了幼儿数学逻辑思维的发展。
三、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培养数学逻辑思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也会对幼儿的思维人格有较大的影响[2]。幼儿时期是养成数学逻辑的黄金时期,父母在这一阶段应该多给孩子读一些有趣味性逻辑的绘本,甚至带着孩子去购物,拉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把数学融入到生活中。这些都可以培养孩子对于数字的敏感,激发兴趣,锻炼思维,甚至增强语言表达能力。隨着孩子接触的知识越来越多,也会更加渴望学到更多新知识,这个时候可以适当引入更加多样的东西。例如,简单的益智电脑游戏、手机游戏。凭借幼儿快速地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间接性的培养了数学的逻辑思维,为以后更好地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做铺垫。
四、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培养数学逻辑思维
再为儿童创设好的学习环境的同时,更要加强幼儿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教师自己内心是充满幸福感的、有爱心的才能带好儿童,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格、品格的塑造。如果教师仅仅是在完成自己的工作,说教式的讲述,会让幼儿感到反感甚至是厌恶,幼儿教师扮演的角色多半是一个大朋友的身份,陪着一起玩,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学教一体的模式,可以说幼儿教师的责任重大,不可马虎大意或应付了事,这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同时教师应该懂得这个阶段的孩童处于启智期,教师更多的是启发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发散思维、开创思维,因其可塑性强,教师需要结合年龄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达到培育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五、结束语
多年的经验表明,一个具有良好数学思维能力的人一定也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对于幼儿来说只有经过自己实践才能体会到数的概念和抽象的认识,才能在活动中锻炼思维逻辑并转变成自己独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养成独立的人格,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芳. 如何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J]. 文学少年, 2019, 000(006):P.1-1.
[2]毕桂芝. 如何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J]. 科学与财富, 2018, 000(00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