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平衡》常见“误区”分析

来源 :中学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电解质必须是本身能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否则不是电解质。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是SO2和水反应生成H2SO3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使溶液导电,故H2SO3是电解质,而SO2是非电解质。同理,NH3、SO3、CO2等均是非电解质。
  误区2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分析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与其电离出的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等因素有关。尽管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但溶液很稀时,其离子的浓度可能较小,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而弱电解质虽不能完全电离,但当其离子浓度较大时,溶液的导电能力也可能较强。因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误区3稀释弱电解质溶液时,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都减小。
  误区10在中和滴定实验中,酸碱指示剂的用量不用控制。
  误区11“酸碱恰好中和”和“酸碱反应使溶液显中性”相同。
  分析酸碱恰好中和是指酸碱按化学计量数比恰好反应,而酸碱反应使溶液显中性是指溶液的pH=7。对于强酸和强碱反应,恰好中和时溶液显中性。而对于强酸与弱碱、强碱与弱酸反应来说,中和时溶液不显中性。
  分析若是强酸和强碱,完全电离,H+和OH-恰好反应,溶液显中性。若酸是弱酸,碱是强碱,酸电离出的H+与OH-恰好反应,所以酸大大过量,溶液显酸性;反之,酸是强酸,碱是弱碱,碱大大过量,溶液显碱性。(收稿日期:2013-07-15)
其他文献
介值定理是微积分理论的重要定理,在微积分理论中有重要作用,在数学其他分支也有相关应用。因此,研究介值定理,扩大定理适用条件是十分必要的。将介值定理的介值范围扩大到最值,本文利用闭区间逼近开区间的方法将闭区间上介值性推广到开区间,接着给出介值取到两次及以上的充分条件,并在的基础上给出由介值性推出连续性的充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