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 农业生产有序开展,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及时组织专家开展科技下乡服务指导,全力做好2022年春耕备耕工作, 为夏粮丰产丰收提供技术支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 农业生产有序开展,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及时组织专家开展科技下乡服务指导,全力做好2022年春耕备耕工作, 为夏粮丰产丰收提供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中医学肺胀一病较为类似,随着对该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各学会也发布了相关的诊疗指南、专家共识等指导其治疗.目前,以六经和经方角度为切入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研究仍然较少,文章拟从六经之太阳经病症入手,结合涉及到的条文及方证,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早期辨治规律,以期能更好地指导临床.
《幼幼集成》是集清代以前学术成就的一部儿科专著,陈复正对儿科疾病的治疗有许多独到见解,文章通过对其卷三《咳嗽证治》篇的学习,分析陈复正从五脏角度论治小儿咳嗽的辨证思路及选方用药,确立了以人参败毒散为咳门第一方,清肺饮、葶苈丸治“肺咳”,清宁散、集成沆瀣丹治“心咳”方,橘皮汤治“脾咳”,集成金粟丹治“肝咳”,六味地黄汤加麦冬、五味子治“肾咳”,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五脏论咳”的辨治理论,以期师古而不泥古,拓宽临证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带状疱疹是中医皮肤科临床的常见和优势病种.放血疗法有调和气血、泻热除火、化瘀消肿、止痒除痹、开窍安神等功效.放血疗法临床常用、疗效可靠,对于带状疱疹初期,可迅速减轻局部神经的水肿及炎症,避免神经的进一步损伤,减轻急性疼痛及后遗神经痛;对于后遗神经痛,可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减轻疼痛的作用.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操作技巧包括针具选择、放血部位、手法、放血量、放血频率等.这些要根据皮疹的部位、病程、辨证、疼痛程度以及患者体质来决定.同时还要注意凝血功能,避免刺伤胸膜、交叉感染等.
病有虚实而治有补泻,补泻是中医疗病的基本法则,魏稼教授认为针刺补泻手法是针法中的精尖技术,其效果是评价医生水平的重要标准.魏老不仅对针刺捻转补泻、提插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等有独特见解,还对针刺补泻操作手法,补泻的顺序、特异性以及针具选择与疗效关系等有深刻认识.文章对魏教授针刺补泻理论及手法进行整理,以便于窥见其临床特色与学术思想崖略.
我国中医量表研究中普遍存在“轻定性-重定量”的现象,定性方法技术地使用存在明显的主观性、随意性.文章旨在对我国中医量表研究中定性方法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定性研究在中医量表研究中应用的方法及思路.通过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三大数据库检索建库以来研制中医量表的文献,人工查阅统计定性方法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共检索到457篇关于中医量表研制文献,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只有约11%使用了定性方法技术,同时运用两种以上方法的研究约5%.借鉴国际上量表研究中的定性方法技术,建立其在中医量表研究中
本研究以豫北潮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不同轮耕模式对不同深度土壤速效养分与可溶性有机碳结构特性的影响,以筛选适合豫北潮土的轮耕模式.本研究于小麦季实施5种不同的耕作模式,3年为一个周期:1)连续旋耕(RT-RT-RT);2)深耕-旋耕-旋耕(DT-RT-RT);3)深耕-旋耕-条旋耕(DT-RT-SRT);4)深耕-条旋耕-条旋耕(DT-SRT-SRT);5)深耕-条旋耕-旋耕(DT-SRT-RT).测定并分析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其腐殖化程度、有机质分子量与聚合度、疏水
以湖南衡阳红壤实验站25年长期定位施用化肥和有机肥的红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焦磷酸钠、盐酸羟胺和连二亚硫酸钠-盐酸溶液分别提取了土壤中络合铁、非晶形铁氧化物和晶形铁氧化物及其结合态有机碳,借助总有机碳分析和紫外-可见光谱等技术探讨了红壤中不同类型铁氧化物对土壤有机碳固定的贡献及其对长期施肥的响应.结果表明,红壤中不同类型铁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含量为络合铁结合态有机碳(2.45~3.59 g?kg–1,OCPP)>晶形铁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碳(1.46~1.51 g?kg–1,OCDH)>非晶形铁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碳
为使环境资源得到高效配置,明晰生态系统服务间权衡关系是重要前提.以一江两河流域为对象,基于InVEST模型对该区1990—2018年的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和固碳服务进行动态评估,并采用相关分析法探讨了流域、县域尺度下各服务间的权衡关系.结果表明:(1)1990—2018年,土壤保持量和碳储量呈波动增加趋势,产水量呈减少趋势.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产水量和碳储量的高值区均分布在流域东部的拉萨河河谷地区.(2)流域尺度下,2010年水源涵养服务与固碳服务间表现出权衡关系,其余年份各服务间均呈现出协同关系;县域尺度
失眠是影响围绝经期女性的重要问题,中医辨证论治优势突出,临证尤以心肾不交者最为多见,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肠道菌群通过肠-脑轴的双向调节系统,影响宿主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在睡眠-觉醒周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笔者在回顾心肾不交证的理论内涵及其与围绝经期失眠关系的基础上,基于肠道菌群在肠-脑轴之间双向调节的媒介作用,从影响雌激素、褪黑素的分泌,神经递质的活性和含量等方面探讨围绝经期失眠心肾不交证的本质内涵.
胆囊炎、胆结石,或胆囊切除后,胆道功能障碍,伴有胆汁反流入胃者甚为多见,此乃引起胃炎之重要因素.胆腑宜疏宜通,临床以“疏”字立法,治疗应从疏降入手,疏即疏泄肝胆,调畅气机;降即理气和胃,降其气逆.创新性地提出“四疏法”(疏胆泄浊、疏管降逆、疏肝通络、疏中消痞)进行治疗,其在辨治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独到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