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陶行知、拉斯克的“教育家”理论看曾祥芹教授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mgde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祥芹先生是中国文章学、阅读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是继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朱绍禹、刘国正、顾黄初等之后的著名语文教育家。他德高望重,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为我国阅读学、文章学和语文教育学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特别是对汉文阅读学、实用文章学、“一语双文论”的创新贡献。研究曾祥芹先生的学术思想,挖掘他的学术精华,对于丰富我国文章学、阅读学及语文教育学理论宝库,指导新世纪阅读学、文章学的健康发展和语文教育的整体改革,建构21世纪语言、文章、文学和谐发展的语文教育新体系具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通过曾祥芹先生,我们可以从其身上找到当代教育家应具备的特质和主要因素。
  一、创新理论:对语文教育进程的理论做出了杰出贡献
  陶行知在《第一流的教育家》中指出:“我们在教育界任事的人,如果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教育的奥秘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这是何等的魅力,教育界有这种魅力的人,不愧受我们崇拜!”这种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就是创造精神,就是创新了教育进程的理论。30多年来,曾祥芹在语文学界发表了“一语(语言)双文(文章和文学)论”,率先阐述“文章学课程开发论”;在语文教学界主编出版了《语文教学能力论》,阐发了“语文教师业务修养”的“十能”体系;首倡了“快读快写比翼双飞”的语文教育高科技;在文章学界最早呼吁开展文章学的研究,率先主编出版了《文章学与语文教育》和《文章学教程》,将文章学视为指导语文教育的主干理论;在阅读学界主编出版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套《阅读学丛书》5本;进而自我超越,主编出版了有中国特色的汉文《阅读学新论》,等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博士生导师周庆元教授在《浅谈曾祥芹教授对语文教育学研究的杰出贡献》一文中称曾祥芹先生在语文教育学中以上五个方面创新突破贡献为“五论创新”:一语双文论、两学指导论、文章课程论、双快比翼论、教师能力论。以上理论填补了我国语文教育学中理论建设的种种空白,对中国语文教育进程的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开拓精神:敢入未开化的文章学、阅读学、语文教育学边疆
  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就是开辟精神,拓荒精神。陶行知先生认为“国家有一块未开化的土地,有一个未受教育的人民,都是由于我们没尽到责任。责任明白了,就放大胆量,单身匹马,大刀阔斧,做个边疆教育的先锋”“开辟时,目光要远”“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都是第一流的人物。”曾祥芹先生已从教52年,治学33年的经历何尝不是一直都在开辟、拓荒呢?曾先生就是怀着教育报国的责任,凭借高远的学术境界,依照“开辟拓荒”的高标准,开创了两门新学科:“实用文章学”超越“广义文章学”,与语言学、文艺学鼎立,属于语文基础学科的创新。“汉文阅读学”超越“普通阅读学”,与外文阅读学并立,属于语文技术学科的创新。这两门新学科的建立对于填补“语文学”的空白有开创之功。
  三、实践意义:在语文教育教学、阅读和作文领域让无数人受益
  曾祥芹先生在语文教育学、阅读学和文章学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让无数人受益,有着很强的实践意义。1980年以来,曾先生已发表论文506篇;1986年以来,已出版著作33本,1000多万字。这些成果已经远传五大洲,遍布全国各地。不论是大学教授,还是中小学教师;不论是研究生、本科生,还是中小学生;不论是国家首领,还是贫民百姓;不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专家都在不同程度上体验了实用文章学、汉文阅读学、语文教育学创新理论带来的益处。仅在其语文教育学“双快理论”下创立的快速阅读、快速作文实用成果就多达600多万字,普及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让数以万计的人受益。
  四、哲学依据:保障曾祥芹学术思想健康深入持久开展
  哲学是学问之母,世界教育的趋向从“知识中心”到“能力中心”再到今天的“人本中心”,是和哲学的发展史分不开的。西方哲学在经历了古代的本体论、近现代的认识论演化后,发展到了当代的生存论。人类则经历了从古人对外部世界的惊讶,到近现代人对外部世界的怀疑和认识,再到当代人对自身生存境域和状态的困惑。哲学研究已经整体性地开始了“生存论转向”。曾祥芹先生更是顺应哲学的历史轨迹丰富完善了阅读哲理的“三体框架”:从宏观视角,立足哲学高度,建构中国阅读学的理论体系,把“阅读本体”界定为阅读主体(读者)和阅读客体(读物)的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他响亮地提出“阅读是为人的,它要满足读者的精神生活需要”;“阅读又是人为的,它要展现阅读主体的本质力量,追求真、善、美的发展水平。”
  五、长期影响:突破时间空间发扬光大曾祥芹学术思想
  曾先生强调,要立身学坛,自成一家,一靠学术领先,二靠人格纯正,即使学术一时立不牢,至少人格要立得稳。追求人品俱佳的人,其学术的每一步进展都要靠人格的磨练来支撑。曾先生长期兼任中国文章学研究会和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两个会长职务,团结带领数百位教授、研究员、编审,以及硕士、博士生导师,靠的是他博采众师,广结人缘,善待诤友,外圆内方,不为书奴,志当文胆,耐得寂寞,愈挫愈奋。靠的是他的治学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当你根据社会的广远需要和个人的才学潜能选定了学术拓荒的目标之后,切忌见异思迁,中途转向,一定要矢志不移,终身以之,才会最后胜利。“百炼成钢绕指柔”——当你在治学的坎坷道路上遭遇各种磨难和挫折的时候,一定要迎难而上,愈挫愈奋,用“创商”去指挥“情商”,用“情商”去提高“智商”,“三商”兼备,方成大器。“学海迷茫未有涯”——当你在学术长征中披荆斩棘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一定要戒骄戒躁,反思得失,通过科学扬弃确立拓荒新标,让问题意识引导自己不断开拓前进。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当下的教育家具备了“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和“敢入未开化的边疆”两要素当中的一种,就可以算为第一流的人物,第一流的教育家。拉斯克在1918年提到,伟大的教育家有五个标志:对教育进程的理论做出过贡献;观点背后有明确的哲学依据;提出过新观点;所作的工作有实践意义;在很长时期内都被认为是有影响力的。而曾祥芹先生都已具备了什么,还需多言吗?
其他文献
【生活掠影】  崔,14岁,高高的个子,挺拔的身躯,一双桃花眼时常眯缝着。这几天,发现他时不时地追着一些男生,在教室、走廊里穿梭,打闹,有时甚至看到他对着别人怒目横眉,拳脚相向。同时,也会发现他时不时地坐在座位上,一动也不动,呆呆地不知在想些什么。  在我的印像中,他虽不是什么乖乖仔,但也是挺和善的一个男孩,平时班级里的事也挺上心的,愿意做一些助人为乐的事情,与同学相处也算和睦。因为他的运动能力强
期刊
笔者在教学中尝试采用了以下几点作业布置方法:  一、分层布置作业  分层布置作业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地发展”(马克思)。因此,我们应改全班统一,忽视个性差异的作业为层次性作业。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外作业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分上、中、下三个层次来设计,考虑个别差异。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硬性规定哪些学生做哪类作业,否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积极性,要
期刊
摘要: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也是生命科学各个领域研究的前沿。它主要从分子水平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理论性强、抽象概念多及代谢途径复杂。  关键词:生物化学 情感交流 教师 教学质量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也是生命科学各个领域研究的前沿。它主要从分子水平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理论性强、抽象概念多及代谢途径复杂。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教师应采用得体的教学方法,包括用情感吸引
期刊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超常提高、超常进步。作为教育组织者的教师,是
期刊
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地理教学过程一个难点,也是学好地理的基础和前提。由于地理的对象及其广阔,要素异常复杂,难以一一感知,因此,学生在学习地理获得地理知识时均要借助于形象思维,地理空间形象思维的内容包括地理事物、地理想象、地理图像、地理模型等,形象思维是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地理空间形象思维是空间思维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形象思维能力?结合教学经验,本人在培养中学生地理空间形象思维过程
期刊
我们都提倡“教书育人”,“寓教育于教学之中”,但是大多数人甚至是教师们会认为德育只是在思想政治课,语文等课的教学中进行,或者应该是班主任的事而已。而对于数学课,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它的认识价值和实践价值,对它的德育价值却一般表现出忽视或难以理解。事实上,数学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展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  一、 数学中的德育内容  数学是一门既美又真的科学,不但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教师展现自我艺术的一个重要场所,也是学生提高素质获取新知的主阵地。要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更有效的达到教学目标要求,我们就要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著名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曾经说过:“我们的教学没有给学生以适当的位置。教师的眼中没有学生,只有他的教案,几十个鲜活的生命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种思维火花和活力,被缺乏敏感的教师所忽视,几十个人围着死的教案在转。”杨振宁教授的一番话无疑是对以前
期刊
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总是与枯燥乏味、空洞说教、昏昏欲睡这些形容词联系在一起。那么,思想品德教学怎样紧跟素质教育的步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旧貌换新颜呢?答案就是:把综合实践活动理念引入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来。  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
期刊
课的引入是教师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各种教学方式,引起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学习的目的,建立知识间联系的一类教学活动方式。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的积极性和课堂效益。因此,我在上每一节数学课之前。都会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引入的方法,力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常用的几种导入方法:  1.直接导入  就是对已学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差的状况,多年来一直是语文教学工作者研究、探索的课题。那么,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几年来我也一直在研究,并将自己的研究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过一段的实践,成效较好。本文主要谈谈自己的教学心得。  一、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  课前预习,紧扣每篇课文后面的问题,自行解决课内生字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将文章多读几遍,弄清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