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作为以出世解脱为目标的佛教,又必须立足现世生活,服务于现世人群,从而不可回避其入世的情怀。从理论和实践上弥合这一逻辑的冲突,一直是佛教的一项重要任务。发展到大乘佛教时期,佛教的理论框架最终得以在"般若"与"方便"不一不二、不即不离的辩证呼应中建构起来。般若指向性之空,性之空则必然身心无住,身心无住则导向出世;方便源于相之有,相之有则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