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调、断、连”一时新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gua_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句熟语是语言中的珍珠,我们在教学中提倡学生直接引用或化用名句熟语,往往有“四两拨千斤”之效。尤其是化用名句熟语的技巧方法,既是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增长点。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更好地运用名句造出新语境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拟以“改、调、断、连”四法阐述之。
  一、改:改换名句中的字词,造出新词句
  典型实例:
  1.王勃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该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改来的。
  2.站在人生的“米”字路口。
  3.前不见青山,后不见绿水,念天地之污染,独怆然而涕下。
  4.这次第(境地、遭遇、家伙),怎一个愁(苦、悲、笨)字了得?
  5.天上掉下个卫生间。
  这五句都是以学生熟知的名句熟语为蓝本,改换其中的几个字词,既发挥了名句效应,吸引眼球,又表达了自己的思想。第一句如果从对仗的角度去比较,王勃的“落霞…‘孤鹜”与下句的“秋水”“长天”能“句中自对”,而庾句则不能。第二句形象地描绘出路多了,方向感却更少了。第三句仿《登幽州台歌》。第四句是“旧瓶装新酒”的著名样式,几乎所有名句都能模仿这样的做法。第五句本是一作家获散文奖奖金30万元。他笑称房价太贵,30万元只够买一个卫生间,故有此说。
  二、调:调整名句词语顺序,构成新样式
  典型实例:
  1.古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现时:“达则独善其身,穷才兼济天下。”
  2.养老要防儿。
  3.虽然近黄昏,夕阳无限好。
  4.错过就是过错,事故不是故事。
  调序调整的是词语顺序,却有自己的新意。要注意提醒学生调序往往还要和改换字词结合起来。第一句是新锐知识分子李承鹏对当今生存现状的总结,既有调序,也改换了字词。第二句是借熟语戏说“啃老”。第三句调序和改换字词后,反其意而用。朱自清晚年所作“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该也受到了李商隐诗句的启发。第四句借“错过”“事故”两词语的调序直指现实。
  三、断:断取名句部分字词,糅合到文中
  典型实例:
  1.到了长城不扔垃圾,才是真好汉。
  2.生在水浒的世界,却长了颗红楼的心。在这个三国纷飞的年代,独自去西游。
  3.朝随李白辞白帝千里一日还,暮伴杜牧赏红枫霜叶红于花。
  4.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断字法,重在指导学生大胆选择名句熟语中的热点字词,去掉不需要的字词,不重其形似,重在其内蕴。第一句中“到长城…‘好汉”两词在一起,自然让人想起毛泽东的“不到长城非好汉”名句,而这化用后的句子是倡导保护长城环境的公益广告语。第二句是网友借“四大名著”写自己的想法。第三句择取李白《早发白帝城》和杜牧《山行》中的字词糅合成新语境。第四句是断取杜甫、刘禹锡、崔颢、龚自珍四位大家的著名诗文中的字句,取其情境、得其韵味,又为我所用。
  四、连:在名句前或后加词,连成新的语境
  典型实例:
  1.宋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该是在隋炀帝的“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前添了三字。
  2.如果命运扼住了你的咽喉,你就挠命运的胳肢窝。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权不厌大,钱不厌多。
  4.曼桢道:“世钧。”她的声音也在颤抖。世钧没作声,等着她说下去,自己根本哽住了没法开口。曼桢半晌方道:“世钧,我们回不去了。”——我猜,张爱玲可能是在写春运。
  连,通俗地说就是在名句前面或后面加上自己的语言,在名句前加上设定背景类的文字,在名句后加上阐释类的文字,重在用来言“我”心声。第一句是秦观加上“斜阳外”后造出新境界。第二句借贝多芬的名句,化雅为趣,倒也有生存的幽默智慧。第三句后连的这新八字是仿着前八字,辛辣有力,观者能得其神。第四句出自张爱玲小说《半生缘》,却被用来形容春运的艰难,足以使人过目难忘。
  “改、调、断、连”四法不是静止独立的,而是彼此关联、互相变通的。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语言潜能,让学生多尝试、多总结。另外要提醒学生,再好的化用,如果不能为文章的中心主题服务,那就是画蛇添足、因小失大。
  总之,名句和熟语,是他人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散发着超越时空的魅力。我们借名句的“光环效应”使文辞浸润了音形意韵之美;调整个别字词或顺序,进而产生“借力打力”“变他为我”的神奇之功。
其他文献
一、引子  古人有言: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正所谓“一轮皓月当空照,千江有水千江月”。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少年,读书正是“隙中窥月”的阶段,“窥月”得法,方能“别有洞天”,领略到“月色”另一番滋味。  二、课的缘起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古人的体验,对我们现代人开展读书活动也有激励作用。课外阅读是中学生丰富生活经验,积淀人生智慧,提高语文素养和
“孩子,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妈妈这辈子没什么文化,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但妈妈知道,是党带领我们走向幸福的生活,以后你要听党的话,做个合格的党员,永远跟党走!”  我从小生活在90年代的东北农村,记忆里,小时候的春天有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潺潺的小溪流水;夏天有绿油油的稻田,傍晚蛙声一片;秋天红红的苹果压满枝头,沉甸甸的是农户们一年的希望和收获;冬天农贸大集上热气腾腾的叫卖声,一串串糖葫芦,孩童们大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对话的有效程度。而目前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存在着这样一些误区:一是“小众对话”,即课堂对话只是几个善于思考和表达的学生唱独角戏,其他学生被冷落一旁。二是“浅层对话”,就是当学生把自己看法表达出来之后,教师只一味称好,不进行正确、深入的引导,使学生的认知仍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  面对这些现象,我不禁思考:什么才是课
国文课定期命题作文,原是不得已的办法。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同时写作是一种技术;有所积蓄,是一回事;怎样用文字表达所积蓄的,使它恰到好处,让自己有如量倾吐的快感,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又是一回事。依理说,心中有所积蓄,自然要说话;感到说话不足以行远传久,自然要作文。作文既以表达所积蓄的为目的,对于一字一词的得当与否,一语一句的顺适与否,前后组织的是否完密,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同时要通过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注重成绩的提高,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不足  1.教学目标模糊  在现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很多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
[摘 要:现有的文献资料从多个角度对周保中进行研究,大致可分为对周保中本人撰写的文献研究、对周保中的革命生平和品质研究以及对周保中的回忆录研究。希望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分析和思考,推动关于东北抗联英雄周保中的研究不断向深入发展。  关键词:东北抗联;周保中;民族英雄]  一、人物介绍  周保中,原名奚李元,字绍璜,白族,1902年出生于云南省大理县(今大理市)湾桥村,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
[摘 要:在艺术的发展史中,纤维艺术作为一种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产物,是体现现代装饰的造型、色彩,并与现代建筑紧密结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工艺上、形式上、材料上都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关键词:纤维艺术;材料;现代艺术;综合创新]  一、纤维艺术  壁挂艺术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是指通过纺织品进行编织从而达到特殊的装饰效果。而随着各种纤维构成探索的不断成熟,各种新的材料被发掘出来,以及现代艺术形式的不
[摘 要:近些年,我国提倡群文阅读,也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的进步,现在的学校课程教学工作中,教师在给学生推进相应教学活动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内容,而且还需要从内容角度入手,通过不断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而具体的知识结构网络。在这样的要求下,就需要对教学的工作内容进行整合和补充,单独依靠课本上的内容,无法有效的做到这一点。因此,为了切实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就需要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通
一、师生教学文本解读的冲突归因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2003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可见阅读教学是一种由多元语境交织而成的对话教学。而从对话过程中的主体来看,阅读教学应该包含四个层面的解读:学生解读、教师解读、编者解读以及作者解读,前三者也可合称为读者解读。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最主要的是教师解读与学生解读的互动,编
语言是文章的第一要素,真实、个性、灵动的语言能成就一篇好的文章。个性化的写作语言可以使学生彰显出自己的个性,在行文中体现出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具有鲜明的生命印记。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多与自己对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有属于自己的风格。  一、个性化写作语言要合规合范  如果语言不够准确,文句不够通顺,学生要想较为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不大可能的。孔子早就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传播不是学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