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组织学生阅读交流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s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该是一个“读”字。“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忽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引导学生多读书,指导学生读好书,是任何时髦的教法都无法取代的。但从教学第一线的实际情况看,首先,朗读教学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次,朗读教学质量低下,只是低层次的读响亮,读正确流利,缺乏对学生感情朗读的具体指导。第三,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测试中对朗读的检测很少甚至没有,同时,对学生朗读的检测、评价缺乏科学性,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第四,由于受教师朗读水平的影响,教学中,教师范读极少,朗读指导存在许多不当之处。
  对于这些不良状况,我们必须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近年来有不少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呼吁阅读教学要返朴归真,练好“读”功。那么,如何过好读书关呢?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粗浅之见。
  一、要指导学生读到位
  1.准确发音,感受音韵
  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是运用清晰的普通话语音,把视觉形象变作听觉形象,生动地再现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过程。也就是说,朗读的最本质特征是靠声音表情达意。因此,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是朗读教学中的基本要求。
  首先,进行有效地正音。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大多数语文教师能够自觉地运用普通话教学,但学生的朗读仍存在不少问题,音准方面突出的问题是带有明显的方言色彩,这必然影响表达,影响对语官话区言文字直接的感受能力。在朗读训练中,我们应针对这些现象重点纠正学生的方言方音。
  其次,注意音变现象。对于音变现象,我注重过程指导,着重引导学生听老师范读,进行朗读比较,在语境中揣摩、体会,感受普通话规范的语音。
  2.把握语调,感受节奏
  流利地读,是要把句子读完整,不读断句;要读出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间歇;要读得连贯流畅,速度适中。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朗读时经常出现顿读、中断朗读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朗读时不是以词或短语为单位停顿,而是把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都割裂开来,一字一顿地读;而且,由于心理紧张,往往用手指指着课文中的字读,这也是造成学生顿读的一个原因。学生为了把课文读得连贯流畅,还没有把每个字辨识清楚就急于朗读出来。这样,就会出现读错字、丢字、加字等现象。当他们意识到读错了想要加以改正时,又造成了朗读的中断。
  各种标点都有它们停顿的时间和语调的差异变化。不同的标点的读法在情感的表达中截然不同。掌握标点符号的朗读技巧,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听者会受到美的熏陶。教师要向学生讲明常用的标点符合的作用、停顿时间和可迸发的语感关系。
  3.理解意蕴,感受情理
  作者所记叙的事情或描绘的景物之中闪烁着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语文教学要通过语言训练理解课文的内容,体察作者的情意,感受传达的理念。需要说明的是,“有感情地朗读”并不等于“有感情+朗读”。朗读指导也不是简单的“摹仿”或“感情提示”。
  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基调,从句子表达的语气和情感需要出发,读出其高低升降、轻重缓急的变化,使全篇富于节律美。如语句的停顿,除了依据标点符号作相应的语法停顿外,还要进行感情停顿的处理。
  二、要训练学生边读边想
  训练边读边想要把握以下三点:
  1.训练形象地想
  阅读理解很重要的一点是诱导学生把语言文字所表述的客观事物在头脑里进行“还原”,通过“再现”进行“再想象”和“再创造”,从而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
  2.训练逻辑地想
  阅读理解往往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是什么”是指课文写了什么,景、物、人有什么特点等;“为什么”是指作者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思考,就能使他们认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逻辑规律。
  3.训练联系地想
  读书不能孤立地死板地读,应该注重方方面面的联系,如前后课文的联系,句、段、篇之间的联系,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等。训练联系地想,有利于学生开拓思路,综合理解,深化认识。
  三、要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除了训练“学生读到位”“边读边想”之外,一是要善于发现并及时纠正学生的一些不良的读书习惯,如唱读、语速过缓、平淡乏味等。二是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指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适当进行圈点勾画,以把握阅读内容的重点、要点和找出理解方面的疑难之处。三是要让学生熟悉了解并学会运用速读、跳读、精读、略读、赏读等多种读法,并逐步学会能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来选择不同的读法。总之,学生“读”的良好习惯养成了,必然受益终身。
  四、要及时进行朗读总结
  1.自己评价
  古人说得好,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在朗读教学中,学生读完后,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可以让学生略有所思。尔后,一遍比一遍读得有味,一遍比一遍能深切地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促使学生乐读、好讀、会读。
  2.相互评价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培养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学生采用适合于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在朗读教学中,围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要求,展开相互评价很有必要。你一言,他一语,甚至是争辩,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每个学生都在朗读和评价中提高了语文能力,人人爱读书、人人读好书的局面就会逐渐形成。
  小学语文教学只有从教师滔滔讲说、条分缕析的樊篱中解放出来,返璞归真,把一部分费时费力、劳而无功的分析时间用于指导和训练学生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这才是语文阅读的真谛和终极目标。
其他文献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离开词汇,语言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如果词汇贫乏,词义含混,就会造成理解和表达的障碍。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对学生而言,掌握词汇量的多少与阅读速度成正比,词汇量越大,阅读中遇到的生词越少,理解程度就越高,反之亦然。可见词汇水平对英语有着直接的影响。  但在英语教学中,有些老师忽略了语言知识的传授,把词汇教学置于次要的地位;有的老师在进行词汇教学
期刊
作为作文教学最初始的看图写话练习,是提高刚刚入学儿童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低年级学生虽有了一定的识字量,但由于他们生活经验不足,认识水平低下,往往看不懂图意,也不知道如何表达,即使理会图意,也表述不清,语句不通。基于《语文课程标准》对一、二年级学生的写话提出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阅读和运用生活中学到的词
期刊
德育课程管理是一个整体系统,我校建立和完善德育课程管理网络,实行校长总负责,教导处具体负责,少先大队操作执行,学校其他科室和各年级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同力协作的德育管理机制,根据德育工作目标、内容,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实行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将德育内容分解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项活动中,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品德教育。近几
期刊
一、问题提出  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些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或几块木板,这就是著名的“木桶理论”。这个理论对我们管理班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必须还得注意,人不是木板,教师面对的是动态的学生,他们是随时发展变化的,优生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有可能会变成问题学生。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能真正深入學生实际,及时发现新情况,把问题解决在校园,解决在萌芽之初,这才是班级工作的
期刊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进入了教育改革的好时期。这次改革给我们中小学语文教师带来的最大的变化是实施语文新课程标准。作为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结合近年来对新课标的学习与实践,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重视导入环节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课文激趣导入就是最常用的一种。往往,一个精心设计的激趣环节,学生兴趣极强。  在一次公开课
期刊
作为一门语言,英语的学习不同于汉语。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有广阔的学习环境,学生每天都生活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上学前就有了一定的基础。英语则没有这些优势,因此怎样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成了我们每个英语教师肩上的任务。都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基础。故本文主要谈的是如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教师运用“TPR”教学法,让学生
期刊
一、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内化于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是现阶段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最大公约数的表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进行了凝练,是重要理论创新成果。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关键。《语文课程标準》要求教师既重视以识字技能为重点的认知目标,又要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习能力。这就是说,识字教学首先应是启迪学生心智的教学,应该渗透人文性,关注学生的发展。要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还必须掌握“鲜活”的识记方法,为今后主动自觉的习字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培养学生
期刊
一、引言  中学生体质状况逐年下降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体质是人类生命过程中独有的特性。中学阶段时期是学生身体发展的重要时间,处于发育和快速增长身体形态,就必须认真正确了解中学生在该时期内的身体发展规律和特点,才能更好的引导、促进其发展身体健康。增强同学们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不仅是国家战略目标,也是当前的现实任务,承载国家强盛兴衰和民族繁荣崛起的中国梦想。学生的体质强弱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期刊
校长根据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律,通过一系列协调性活动,有效地整合,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学校组织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创造性实践过程。学校教育管理者要“沉”下去,走近教师,走近学生,走进课堂,走进教材。要经常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听课、评课,指导性评课必须一课一评,要有指导性意见,经常翻阅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作业,在备课上提倡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