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非立法性规则之公众参与及其借镜

来源 :行政法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lp22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规范性文件公众参与的程序要求有趋向于规章的趋势,过度的程序要求是当前提高公众参与有效性主要倚重的路径。公众参与简单"抄袭"、"照搬"规章制定程序的现象,不仅不利于行政民主性的提高,反而进一步加剧公众参与的"形式主义",导致公众参与缺乏有效性。美国法上非立法性规则的程序规制,从第一阶段对公众参与的盲目追求,到第二阶段对过度参与的批判与反思,体现出由注重参与的形式要求向参与的实质有效性的转变。美国经验佐证了过度参与要求的路径对提高参与有效性的助益不大,"程序愈多去趣愈远"。提升我国规范性文件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应该更加注重参与的总量、参与的类型化、基于类型化的个性化程序设计、注重参与的时间点。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业对人才的需求数量与质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人才的需求质量方面,复合型、专业型、技术型保险应用人才成为保险业的新宠。为此,保险学高等教育应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重点为保险业培养七类应用型专业人才。分别为:复合型保险开发人才、综合型保险管理人才、技术型保险精算人才、创新型保险研究人才、专业型保险营销人才、专职型保险中介人才、专家型保险投资人才。  关键词:保险学;高
根据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 '的思想,结合高等院校现实特点,探讨了这一思想在高校发展和党建工作中如何贯彻落实问题.文章认为,高校应注重把人才培养工作和科
期刊
为提高定制公交系统的运行效率,研究了带乘客出行时间窗约束的多条定制公交线路车辆调度方法。给出了乘客出行站点合并方法,将公交车早到、晚到站点所造成的乘客损失转变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