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师自述
1988年,我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从教30年,痴心不改,激情不减。
我工作在江蘇省苏州市草桥中学校——叶圣陶母校,成为先生大树下野蛮生长的一棵小草,也有追求和信仰。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力求“三能”:能做、能说、能写。确因做得精彩、说得动人、写得漂亮而幸跻名师队伍,获苏州市首届德育学科带头人、苏州市首批名优班主任、苏州市首届十佳班主任、苏州市首届百名文明市民、苏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杰出贡献奖等。同时,我在核心期刊、省级刊物上发表百余篇文章,出版专著《在路上》《在手边》。
不谋塑造别人的灵魂,只愿肝肺相示互陪互伴走一程,关键时刻领领路,充其量是个导航仪,目标是学生选择的,我依照经验为他们提供简捷、便利的路径。终极教育目标:让学生完成思想与精神的直立行走。
在教育的迷宫中,小心翼翼地摸索了多年,努力在黑暗中寻找一个按钮,冀望有灿烂的光明在刹那间照亮我们的教育以及我们的整个生命。
推荐理由
我愿意读叶圣陶的教育文集,不似外国的赞可夫、维果斯基那样隔着一层。叶圣陶的文章好读不夹缠,好看不高玄,最重要的是他常说些我想说而不敢说的话,比如《给学生阅读的自由》;还有些我想说又不会说的话,比如《“学习”不只是“记诵”》。当然,更多的话直说到我心里去,比如《我呼吁》《读教科书不是最后目的》《教师必须以身作则》。
读叶圣陶的文章有时如进寺庙遇长老,想近前又不敢近前:不敢近前,怕他看穿了我的肚肚肠肠,不近前又想知道那是一双什么佛眼,如何看我整天瞎读乱写。所以,读了很多先生的教育文章,明白了又明白,困惑了又困惑。
正恍惚无措间,偶遇《向爷爷爸爸学做编辑》,一本薄薄的小书。几乎一口气读完,顿然通体舒畅,心开眉展,为我理解大师、亲近大师,添一通途。本书作者叶小沫为叶圣陶之孙女。可想,她的视角和情感,自然别样。家人眼中的叶圣陶,去掉教育家、文学家、编辑家的标签,只是“爷爷”的样子。于是,有趣有味的故事一个接一个扑面而来:“因为三午没有轻轻关门,被爷爷追到北屋重新来关一次”的家规养成故事、“照片”的故事、“写信”的故事、“纠正错别字”的故事……打住,收紧口风。一句话,读了文章外的叶圣陶,你能更加理解文章内的叶圣陶思想。
周国平说,能刺激你写作欲望的书就是好书,这本书简直太能刺激我了,本来想写两句,结果写成了一篇……触发太多,重要的话也不能说太多哩。
·阅读体验·
丘吉尔劝年轻人挑书看书要精要少,要像老年人那样谨饮慎食。他担心年少识浅,囫囵吞书,来日重读再也读不破当年错误的领会,白白断送了好书的启迪。其实,不必把读书标准抬得这样高。年齿见长,读书本身就会读出不一样的滋味,何必因噎废食白白浪费年少时光呢?倒了胃口,吃坏了肚子,发一次高烧,也会间接增强免疫力。大部分人的精神体质能扛得住一时的胡吃海塞,一知半解,不求甚解又有什么关系呢?读了,习惯读了,就够了。阅读本就是私人体验,谁的读书之路不是跌跌撞撞、曲曲弯弯的呢?
幸为叶圣陶母校的教师,追随叶圣陶的这丝欲念、这点渴望、这缕求索,是老天爷赏的酒药和饭食。我曾用2个月的暑假时间,专心研读《叶圣陶教育文集》,最后,记住、了解了“教育就是养成习惯”“教为不教”“教育为人生”等几个著名论断。客观地说,那时的我也不觉得叶氏教育论比其他教育论高出多少,不至于让我因为“理论的掌握”而着迷于“掌握理论”的人。2个月的阅读,让我清晰地明白了一件事:我不是为学术而生的。我喜欢业余时间单纯慢慢品咂的看书摸书(读那些没有纸感没有纸声的电子书,感觉很别扭,手和眼都不舒服,精神先衰的征兆吧)。窃以为比学术更重要的是日常的生活,是日常生活中那些零碎的、松散的、软和的成分。
专业理论的枯瘠让我调转方向,减少高头大章专著阅读,腾出时间读些人物传记,读点儿文章外的人和情。二读叶圣陶,不再陷进论文集里,而是从“传记”“回忆录”中读人,读情感,读故事。寻到了适合自己的读叶圣陶的方法:业余时间读叶圣陶的业余生活。比如,读叶至善的《父亲长长的一生》、叶小沫的《向爷爷爸爸学做编辑》及叶圣陶的《倪焕之》《稻草人》小说等,不以教育专业的眼光读叶圣陶这个人。在传奇、轶闻、童话、小说与杂文的零乱杂错中捕捉吉光片羽,营养浓了淡了不相干,吸收就好。
读人读事,成了嗜好,成了习惯。即便重读叶圣陶写的纯教育理论书籍,也能踅摸出文章缝隙中情感的兴味。比如读《如果我当教师》《文心》《儿童之观念》《文章面面观》,能饶出故事的趣味和逻辑,因为我了解文章背后的血脉情缘,我明事理,我鉴赏美,这话说大了,那么,我知好歹。
没错,好书会刺激写字的渴望。叶圣陶的文章常牵起我表达的欲念,牵引着我仿写他的文章特色:晓畅明白的文字,平实平视的切角,事事有情,处处留意,顺手一拈一写,俏皮鲜活,尽得风流。自然本色的境界,令我千朵向往!其实,叶圣陶有许多名篇巨制,是随性为之,不是有意熬制,是逞心而歌……
兜兜转转地看了叶圣陶写的书、别人写的关于叶圣陶的书,确认了一个事实:叶圣陶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同时,看多了叶圣陶的文章,也滋养了我读叶圣陶不走常规、不落窠臼的习惯。常常是从叶圣陶文集的门进去,然后从故事的小窗跳出来。门归理性的研究者进出,窗归我这类“想采光,想看风景”的好奇学习者欢跃进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当年龄叠成了资历,读书相应地又脱略了一些约束,获得一些自由度,如公孙娘的剑器舞,已臻无法之法。我无须认真地填写各种表格,无须一篇接一篇地撰写论文。此时,读书全凭个人兴致。
最近,看叶圣陶文集,我又被那些具有“年代感”的照片凝神定住。这些照片比文字更具魅惑力,比文字刺激神经,眼悦心悦。喜欢带图画的小人书,也许是红旗年代生人的共同病根吧?看着这些照片,我的想象力陡然提升了一格。 叶小沫回忆说,爷爷喜欢拍照,也拍得很“范儿”。最有味道的是,每张照片的文字说明清晰了然,短短一句話,时间、地点、人物齐活。文集里几百张照片,拎出即是一本“叶圣陶写真集”:“与夫人,1920年摄于甪直”“1921年与朱自清于杭州”“1925年,佩弦与至善、至美于上海”“1928年与胡愈之等于白马湖”“乐山炸后的‘全家福’”“1949年烟台李家庄‘三八’节大会致辞”“1953年‘全家福’于北京东四八条院”“1956年,与老舍在印度出席亚洲代表会议”“1971年与在上海郭绍虞家”“1979年与丁玲在北京东四八条院”“1987与吕叔湘在北京四八条院”……
相会、聚会、开会、与各类人际会,喜悦、郁闷、平淡……这些照片连起来,也能成“图读中国教育人物史”。所以叶小沫回忆说:爷爷把可以找到的老相册都找来,把上面的照片拿了下来,大致按年代重新排列,一本一本地贴下去。这还不算,他几乎为每幅照片都写了说明,说明的文字用毛笔正楷写在宣纸条上。写成说明后,用糨糊把它贴在这幅照片的旁边。说明里包含着新闻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如果看爷爷的相册,你想知道的全在旁边的说明里,用不着再去问别人了。这习惯,即便好多照片挤在一堆,“事”和“情”也会顺顺溜溜地来来去去,绝不串场相撞。想起自己手机相册中一堆“猜谜”一样存在的照片,差距真是大啊!
尘世不羁在文字里,似菡萏在水中开放,展示美丽,遮掩不堪。想凭空生花,想乌云满天,假作真时真亦假。而在照片里,则是凝固的时间、真实的瞬间,顺便黏贴上一个“故事”……当平面文字变成北京东四八条院,峨冠博带;变成海棠盛开,老友赏花畅叙的热腾场面;变成小院小径上与重孙“阿牛”摆拍微笑,变换成“山笑水笑人笑”“杨柳依依”的回忆……可眼见为信,可畅快地想象。
关于照片,叶小沫讲过一件轶闻:“全家人都是哥哥三午‘照相馆’的模特,爷爷是最好的一个。32张一卷的黑白胶卷,当天照完当天洗出,这是爷爷最喜欢的速度。照片洗好后,爷爷常常是第一个欣赏者,不仅如此,他还买来直尺,带上薄薄的白手套……所有这些工序都像他做其他事情一样,干得又仔细又认真。”
看到这里,我当下感动起来,这父子间的生动爱怜都出来了,这认真生活的样子跳脱出来了。定是要认真生活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态度。我承认,叶圣陶认真生活的样子开始让我心动生爱。这些琐屑小事中的小真、小善、小美,打动我最薄弱、最柔软的情感区。我之爱叶圣陶就是爱他的生活,爱他彻底的真实。
兀自想起丰子恺回忆弘一大师的一件小事:有一次他到我家,我请他藤椅子里坐。他把藤椅子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坐下。起先我不敢问,后来看他每次都如此,我就启问。法师回答我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读者听到这话,也许要笑。但这正是做人极度认真的表示。还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孔子,要将鱼肉切得其细如雪,其薄如纸。这些认真成痴的“习惯”带出骨子里的美感。套用高更的话,为美而生活,为什么不?为爱而生活,为什么不?为快乐而生活,为什么不?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生活。意趣生动的叶圣陶,如何能在理智冰冷的论文集里看到?我反正没有尼采透视主义的本领。
读过丰富精彩的叶圣陶,如再遇有的教育人士称自己“有学”“饱学”,我真的也要一哆嗦掉筷子,我升级为叶圣陶的“死忠粉”了。最自然地开始复制叶圣陶的所作所为,不仅读他读过的书,还学他写文章,还学他生活。最近,也整理了一回老照片,为每幅照片写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暂时放怀一切地加入真生活的团体,这样做的时候,感觉精神气质与叶圣陶先生更靠拢了一点儿,心也更靠近了一点儿。
我弯弯绕绕地终于发现了叶圣陶,走近了叶圣陶。我能听到叶圣陶在说话,谁能听到我在说话。近十年的阅读辛劳或阅读享受,逐渐有些质量积储在身体内部,凭借它而产生力量、自信,说起叶圣陶来,声音渐渐大了起来,有时还目空一切,因为有些把握了。
对我而言,看叶圣陶,已经不太去注意那些名头,那些教育理论了。只喜欢窥探他认真生活的样子,尤其是“为照片配说明”这类小事儿小情调。
一个人长期和另一个人构成某种长久的联系,以至于喜爱、默契,应该视为命中注定。何况我就工作、生活在叶圣陶工作、生活过的校园里呢!这缘分是千年修不来、几世积不来的机缘巧合,唯有感恩幸运的眷顾。
画家雷诺兹1870年在皇家美术院演讲时,曾表达对米开朗基罗的景仰,他的说法深得我心:“后人纪念他时的崇敬也许是出自偏爱吧;我自豪于身为其中一员,就算不是他的仿效者,也是一个热烈崇拜者……如果我有机会重新开始自己的事业,那么我将要更大胆地跟随这位大师,即使不能胜任,只要能达到他全部完美成就中的一丁点儿,也就可以满足了。我认为,我能够体会到他所努力表达的感情,这便是我的幸福。”
现在,我也怀揣冒昧的设想,我能体会到先生对教育对生活的热爱和认真,这整篇文章可以证明。结束这篇文章,只能用先生一生证明的道理:习惯是人生的一条线,串起正谊明道,串起琐屑生活……人生这串项链,线是看不见的,但是不能没有也不能断。
从明天起,拍照、记录,写“四要素”,像叶圣陶那样认真生活。
谨以此文纪念叶圣陶先生仙逝30周年。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市草桥中学校教师,高级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
1988年,我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从教30年,痴心不改,激情不减。
我工作在江蘇省苏州市草桥中学校——叶圣陶母校,成为先生大树下野蛮生长的一棵小草,也有追求和信仰。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力求“三能”:能做、能说、能写。确因做得精彩、说得动人、写得漂亮而幸跻名师队伍,获苏州市首届德育学科带头人、苏州市首批名优班主任、苏州市首届十佳班主任、苏州市首届百名文明市民、苏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杰出贡献奖等。同时,我在核心期刊、省级刊物上发表百余篇文章,出版专著《在路上》《在手边》。
不谋塑造别人的灵魂,只愿肝肺相示互陪互伴走一程,关键时刻领领路,充其量是个导航仪,目标是学生选择的,我依照经验为他们提供简捷、便利的路径。终极教育目标:让学生完成思想与精神的直立行走。
在教育的迷宫中,小心翼翼地摸索了多年,努力在黑暗中寻找一个按钮,冀望有灿烂的光明在刹那间照亮我们的教育以及我们的整个生命。
推荐理由
我愿意读叶圣陶的教育文集,不似外国的赞可夫、维果斯基那样隔着一层。叶圣陶的文章好读不夹缠,好看不高玄,最重要的是他常说些我想说而不敢说的话,比如《给学生阅读的自由》;还有些我想说又不会说的话,比如《“学习”不只是“记诵”》。当然,更多的话直说到我心里去,比如《我呼吁》《读教科书不是最后目的》《教师必须以身作则》。
读叶圣陶的文章有时如进寺庙遇长老,想近前又不敢近前:不敢近前,怕他看穿了我的肚肚肠肠,不近前又想知道那是一双什么佛眼,如何看我整天瞎读乱写。所以,读了很多先生的教育文章,明白了又明白,困惑了又困惑。
正恍惚无措间,偶遇《向爷爷爸爸学做编辑》,一本薄薄的小书。几乎一口气读完,顿然通体舒畅,心开眉展,为我理解大师、亲近大师,添一通途。本书作者叶小沫为叶圣陶之孙女。可想,她的视角和情感,自然别样。家人眼中的叶圣陶,去掉教育家、文学家、编辑家的标签,只是“爷爷”的样子。于是,有趣有味的故事一个接一个扑面而来:“因为三午没有轻轻关门,被爷爷追到北屋重新来关一次”的家规养成故事、“照片”的故事、“写信”的故事、“纠正错别字”的故事……打住,收紧口风。一句话,读了文章外的叶圣陶,你能更加理解文章内的叶圣陶思想。
周国平说,能刺激你写作欲望的书就是好书,这本书简直太能刺激我了,本来想写两句,结果写成了一篇……触发太多,重要的话也不能说太多哩。
·阅读体验·
丘吉尔劝年轻人挑书看书要精要少,要像老年人那样谨饮慎食。他担心年少识浅,囫囵吞书,来日重读再也读不破当年错误的领会,白白断送了好书的启迪。其实,不必把读书标准抬得这样高。年齿见长,读书本身就会读出不一样的滋味,何必因噎废食白白浪费年少时光呢?倒了胃口,吃坏了肚子,发一次高烧,也会间接增强免疫力。大部分人的精神体质能扛得住一时的胡吃海塞,一知半解,不求甚解又有什么关系呢?读了,习惯读了,就够了。阅读本就是私人体验,谁的读书之路不是跌跌撞撞、曲曲弯弯的呢?
幸为叶圣陶母校的教师,追随叶圣陶的这丝欲念、这点渴望、这缕求索,是老天爷赏的酒药和饭食。我曾用2个月的暑假时间,专心研读《叶圣陶教育文集》,最后,记住、了解了“教育就是养成习惯”“教为不教”“教育为人生”等几个著名论断。客观地说,那时的我也不觉得叶氏教育论比其他教育论高出多少,不至于让我因为“理论的掌握”而着迷于“掌握理论”的人。2个月的阅读,让我清晰地明白了一件事:我不是为学术而生的。我喜欢业余时间单纯慢慢品咂的看书摸书(读那些没有纸感没有纸声的电子书,感觉很别扭,手和眼都不舒服,精神先衰的征兆吧)。窃以为比学术更重要的是日常的生活,是日常生活中那些零碎的、松散的、软和的成分。
专业理论的枯瘠让我调转方向,减少高头大章专著阅读,腾出时间读些人物传记,读点儿文章外的人和情。二读叶圣陶,不再陷进论文集里,而是从“传记”“回忆录”中读人,读情感,读故事。寻到了适合自己的读叶圣陶的方法:业余时间读叶圣陶的业余生活。比如,读叶至善的《父亲长长的一生》、叶小沫的《向爷爷爸爸学做编辑》及叶圣陶的《倪焕之》《稻草人》小说等,不以教育专业的眼光读叶圣陶这个人。在传奇、轶闻、童话、小说与杂文的零乱杂错中捕捉吉光片羽,营养浓了淡了不相干,吸收就好。
读人读事,成了嗜好,成了习惯。即便重读叶圣陶写的纯教育理论书籍,也能踅摸出文章缝隙中情感的兴味。比如读《如果我当教师》《文心》《儿童之观念》《文章面面观》,能饶出故事的趣味和逻辑,因为我了解文章背后的血脉情缘,我明事理,我鉴赏美,这话说大了,那么,我知好歹。
没错,好书会刺激写字的渴望。叶圣陶的文章常牵起我表达的欲念,牵引着我仿写他的文章特色:晓畅明白的文字,平实平视的切角,事事有情,处处留意,顺手一拈一写,俏皮鲜活,尽得风流。自然本色的境界,令我千朵向往!其实,叶圣陶有许多名篇巨制,是随性为之,不是有意熬制,是逞心而歌……
兜兜转转地看了叶圣陶写的书、别人写的关于叶圣陶的书,确认了一个事实:叶圣陶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同时,看多了叶圣陶的文章,也滋养了我读叶圣陶不走常规、不落窠臼的习惯。常常是从叶圣陶文集的门进去,然后从故事的小窗跳出来。门归理性的研究者进出,窗归我这类“想采光,想看风景”的好奇学习者欢跃进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当年龄叠成了资历,读书相应地又脱略了一些约束,获得一些自由度,如公孙娘的剑器舞,已臻无法之法。我无须认真地填写各种表格,无须一篇接一篇地撰写论文。此时,读书全凭个人兴致。
最近,看叶圣陶文集,我又被那些具有“年代感”的照片凝神定住。这些照片比文字更具魅惑力,比文字刺激神经,眼悦心悦。喜欢带图画的小人书,也许是红旗年代生人的共同病根吧?看着这些照片,我的想象力陡然提升了一格。 叶小沫回忆说,爷爷喜欢拍照,也拍得很“范儿”。最有味道的是,每张照片的文字说明清晰了然,短短一句話,时间、地点、人物齐活。文集里几百张照片,拎出即是一本“叶圣陶写真集”:“与夫人,1920年摄于甪直”“1921年与朱自清于杭州”“1925年,佩弦与至善、至美于上海”“1928年与胡愈之等于白马湖”“乐山炸后的‘全家福’”“1949年烟台李家庄‘三八’节大会致辞”“1953年‘全家福’于北京东四八条院”“1956年,与老舍在印度出席亚洲代表会议”“1971年与在上海郭绍虞家”“1979年与丁玲在北京东四八条院”“1987与吕叔湘在北京四八条院”……
相会、聚会、开会、与各类人际会,喜悦、郁闷、平淡……这些照片连起来,也能成“图读中国教育人物史”。所以叶小沫回忆说:爷爷把可以找到的老相册都找来,把上面的照片拿了下来,大致按年代重新排列,一本一本地贴下去。这还不算,他几乎为每幅照片都写了说明,说明的文字用毛笔正楷写在宣纸条上。写成说明后,用糨糊把它贴在这幅照片的旁边。说明里包含着新闻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如果看爷爷的相册,你想知道的全在旁边的说明里,用不着再去问别人了。这习惯,即便好多照片挤在一堆,“事”和“情”也会顺顺溜溜地来来去去,绝不串场相撞。想起自己手机相册中一堆“猜谜”一样存在的照片,差距真是大啊!
尘世不羁在文字里,似菡萏在水中开放,展示美丽,遮掩不堪。想凭空生花,想乌云满天,假作真时真亦假。而在照片里,则是凝固的时间、真实的瞬间,顺便黏贴上一个“故事”……当平面文字变成北京东四八条院,峨冠博带;变成海棠盛开,老友赏花畅叙的热腾场面;变成小院小径上与重孙“阿牛”摆拍微笑,变换成“山笑水笑人笑”“杨柳依依”的回忆……可眼见为信,可畅快地想象。
关于照片,叶小沫讲过一件轶闻:“全家人都是哥哥三午‘照相馆’的模特,爷爷是最好的一个。32张一卷的黑白胶卷,当天照完当天洗出,这是爷爷最喜欢的速度。照片洗好后,爷爷常常是第一个欣赏者,不仅如此,他还买来直尺,带上薄薄的白手套……所有这些工序都像他做其他事情一样,干得又仔细又认真。”
看到这里,我当下感动起来,这父子间的生动爱怜都出来了,这认真生活的样子跳脱出来了。定是要认真生活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态度。我承认,叶圣陶认真生活的样子开始让我心动生爱。这些琐屑小事中的小真、小善、小美,打动我最薄弱、最柔软的情感区。我之爱叶圣陶就是爱他的生活,爱他彻底的真实。
兀自想起丰子恺回忆弘一大师的一件小事:有一次他到我家,我请他藤椅子里坐。他把藤椅子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坐下。起先我不敢问,后来看他每次都如此,我就启问。法师回答我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读者听到这话,也许要笑。但这正是做人极度认真的表示。还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孔子,要将鱼肉切得其细如雪,其薄如纸。这些认真成痴的“习惯”带出骨子里的美感。套用高更的话,为美而生活,为什么不?为爱而生活,为什么不?为快乐而生活,为什么不?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生活。意趣生动的叶圣陶,如何能在理智冰冷的论文集里看到?我反正没有尼采透视主义的本领。
读过丰富精彩的叶圣陶,如再遇有的教育人士称自己“有学”“饱学”,我真的也要一哆嗦掉筷子,我升级为叶圣陶的“死忠粉”了。最自然地开始复制叶圣陶的所作所为,不仅读他读过的书,还学他写文章,还学他生活。最近,也整理了一回老照片,为每幅照片写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暂时放怀一切地加入真生活的团体,这样做的时候,感觉精神气质与叶圣陶先生更靠拢了一点儿,心也更靠近了一点儿。
我弯弯绕绕地终于发现了叶圣陶,走近了叶圣陶。我能听到叶圣陶在说话,谁能听到我在说话。近十年的阅读辛劳或阅读享受,逐渐有些质量积储在身体内部,凭借它而产生力量、自信,说起叶圣陶来,声音渐渐大了起来,有时还目空一切,因为有些把握了。
对我而言,看叶圣陶,已经不太去注意那些名头,那些教育理论了。只喜欢窥探他认真生活的样子,尤其是“为照片配说明”这类小事儿小情调。
一个人长期和另一个人构成某种长久的联系,以至于喜爱、默契,应该视为命中注定。何况我就工作、生活在叶圣陶工作、生活过的校园里呢!这缘分是千年修不来、几世积不来的机缘巧合,唯有感恩幸运的眷顾。
画家雷诺兹1870年在皇家美术院演讲时,曾表达对米开朗基罗的景仰,他的说法深得我心:“后人纪念他时的崇敬也许是出自偏爱吧;我自豪于身为其中一员,就算不是他的仿效者,也是一个热烈崇拜者……如果我有机会重新开始自己的事业,那么我将要更大胆地跟随这位大师,即使不能胜任,只要能达到他全部完美成就中的一丁点儿,也就可以满足了。我认为,我能够体会到他所努力表达的感情,这便是我的幸福。”
现在,我也怀揣冒昧的设想,我能体会到先生对教育对生活的热爱和认真,这整篇文章可以证明。结束这篇文章,只能用先生一生证明的道理:习惯是人生的一条线,串起正谊明道,串起琐屑生活……人生这串项链,线是看不见的,但是不能没有也不能断。
从明天起,拍照、记录,写“四要素”,像叶圣陶那样认真生活。
谨以此文纪念叶圣陶先生仙逝30周年。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市草桥中学校教师,高级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