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文献
【摘要】素质教育将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与审美能力作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重点目标,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结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鉴赏各种类型与风格的音乐作品,从而促进他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本文以京剧为例,就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进行细致研究。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京剧;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音乐鉴赏课程是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
【摘要】慕课,是信息化课程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当前网络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师可借助慕课这一平台,将慕课的理论与实践与音乐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慕课在高中音乐课堂的运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音乐;慕课;课堂教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从目前来看,慕课在基础教育中尚未得到全面普及,如何才能将慕课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借
【摘要】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环境的熏陶,为此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加强对音乐课堂的重视,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创造力。本文就此提出了促进学生培养音乐创作力的具体措施,例如通过感受自然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为学生打下坚实的音乐基础、促进学生进行创作实践等方式,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优化课堂;创造能力;小学音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通过感受自然
【摘要】目前,在音乐教学方法上,大多数老师只是照本宣科。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对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枯燥乏味,加之小学生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音乐教学与游戏有效结合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游戏;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一、在音乐游戏中情境导入 利用有趣的游戏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学生的注意
【摘要】音乐美学中自律论与他律论的概念,首次出现在《音乐美学的主要流派》一书中,该书出版于1929年,是由德国音乐学家费利克思·卡茨(Felix. M.Gatz) 汇编的关于德国十八世纪末叶以来音乐美学史的相关资料。卡茨通过对史料的选择、编排整理,梳理了这一时期德国音乐美学的发展脉络,并将康德哲学思想中他律论与自律论的概念运用到音乐美学流派划分中,把当时的音乐美学划分为自律美学和他律美学两个流派。
【摘要】《春日闻杜鹃初啼》是英国作曲家弗雷德里克·戴留斯的经典作品。这首作品的两个主题相互联系、发展,形象地体现了杜鹃在春天啼叫的场景,融合了挪威地区的民族风情,表达了作曲家对挪威的无限怀念。 【关键词】戴留斯;主题;发展;音高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本文分析的是英国作曲家弗雷德里克·戴留斯(Frederick Delius,1862-1934)的管弦樂小品《春
【摘要】美国当代音乐哲学家、艺术理论家苏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1895~1985)在其代表作《情感与形式》一书中对音乐鉴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对于艺术鉴赏问题,本文就其独特的见解和充满着音乐哲学意味的观念延伸到对声乐艺术的鉴赏、实践和理解上。 【关键词】声乐艺术;苏珊·朗格;音乐鉴赏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朗格对音乐鉴赏问题的看法 音乐哲学
【摘要】本文取浙江音乐发展的历史为视角,以《浙江音乐史》一书为研究对象,运用音乐史学、文献分析的方法,在阅读的基础上对该著作的体例、内容进行整体观照,旨在推进对这一专史类研究的拓展与深入。 【关键词】浙江音乐史;杨和平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浙江音乐史》是我国具有开拓性的地方音乐史著作,全书围绕历史发展的脉络,在纵向上梳理了自远古时期至近现代近五千年的历史进程,在横向上详
【摘要】自古以来,音乐与文化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音乐源自文化,文化寓于音乐,文化和音乐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包含;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作为教师,要有“大文化”的胸怀,要用“文化”的方式教音乐,让学生既学习“文化中的音乐”,又了解音乐中的文化内涵,使其心灵不断得到浸润、滋养。 【关键词】音乐文化;文化音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摘要】戏剧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并没有一定的模式,美国奥尔夫大师道格·顾德金(Dog Goodkin)说,他虽然对戏剧没有把握,但只要去做,就有成果。在25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完成一百多戏剧,其座右铭是:“我不知道怎么做,但我就做给你看!”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戏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1969—1980年间,比利时籍苏恩世神父(Alphone Souren)将奥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