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7年10月,日军占领石家庄,沿正太线西进,直扑娘子关,局势十分危急。当时,担任娘子关正面防守任务的有中央军曾万锺部、孙连仲部,陕军冯钦哉、赵寿山师(杨虎城的直属师),晋绥军,统由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竑指挥。
1937年10月中旬,日军向娘子关正面攻击,陆空配合,来势凶猛,被守军击退。娘子关素称天下第九关,两山对峙,谷中有桃河流水,正太线从其南侧穿山洞而过,到处都是悬崖峭壁,易守难攻,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守军严阵以待,日军多次猛攻,都被击退。
在守军的英勇抵抗下,日军攻不下娘子关,于是改变进攻山西的路线,相继入侵井陉的测鱼。命令主力一部取道测鱼、杨庄、耿庄后,抓七亘的董三元做向导,星夜抄小路直扑七亘村(属平定县)。这里无军防守,日军如入无人之境,于10月23日轻取石门关(位于太行山中段,入晋必经之地,东为河北井陉石门村,西为山西平定七亘村),其先头部队经平定县的营庄、马山、东回,企图迂回包围娘子关守军。
10月25日,川军在东回阻击日军。
抗日战争爆发后,川军请缨杀敌,邓锡侯第二十二集团军奉命北上抗日。他们仅穿一件单衣,赤足草鞋,身背竹篓,腰间别三四颗手榴弹,十几个兵一枝步枪,枪未配刺刀,没有一门重炮,每人手持一把砍刀。1937年9月,川军沿川陕大道北上,翻巴山,越秦岭,于10月中旬到达宝鸡,又乘火车到西安。原定在此补充武器、装备,由于晋北、晋东战况紧急,川军便直赴潼关,渡黄河进入山西,乘同蒲窄轨火车北上。因娘子关军情紧急,负责指挥正太线军事的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竑急令川军先头部队第三六四旅开赴阳泉。24日,黄绍竑越过军长,直令三六四旅从岩会出发奔赴马山,迎击娘子关侧翼日军,以阻敌前进。
川军第三六四旅从岩会夜行军到东回,于25日清晨由东回向马山行军途中,在东回村东岭南河与经测鱼、七亘西进之敌先头部队遭遇,川军迅速占领东回村南山山头阵地及东回村东高地和北山山头阵地,以阻击日军。部署尚未完毕,便遭日机不停的轰炸,敌炮连续开火,川军无重武器,无法还手。日军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先向川军东山阵地发起冲锋。川军用手榴弹击退日军。日军反复几次冲锋,川军手榴弹用光了,就用砍刀同敌人展开肉搏战,第一个回合,趁日军突击部队没有防备,砍死了许多日本兵;第二和第三个回合,敌人大量使用冲锋枪和轻机枪突击,两营官兵几乎被扫光。东山阵地终被攻占。下午,日军一面进攻北山阵地,一面主攻南山阵地。激战一日,川军伤亡过半。
川军东回阻击日军之战,士兵士气高昂,作战勇敢,誓死不下火线,忍饥挨饿也没有一个开小差的。轻伤不下火线继续作战,重伤者多被遗弃于阵地及老乡家。战后伤兵对老乡说:我们是四川兵,经过50天日夜行军来到山西战场打日军,孤军作战一日,粮弹不能补充,也没有配合作战的部队。日军使用火焰喷射器烧死烧伤不少官兵,使用毒气弹使得前沿阵地的官兵几乎全部中毒。由于老乡家中缺医少药,川军伤员几乎无一生还。
东回之战,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虽装备差未能有效阻击日军,但川军不怕牺牲,英勇奋战,大煞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我抗战的士气,为祖国、为民族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同样在中华民族的爱国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1937年10月26日,刘伯承师在七亘村巧设埋伏,予敌以沉重打击。1985年,平定县委、县政府在七亘村头树起“七亘大捷纪念碑”一座,由徐向前元帅题词。
(责编 周志清)
(题图为我军占领的晋冀交通枢纽娘子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