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目前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现象的泛滥,本文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进行分析,通过深入调查结合当下兴起的各种趁虚而入的“信用网贷”进一步剖析此现象的危害性,最后提出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行为的建议,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对策研究,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关键词: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形成因素;对策研究
一、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像花呗、校园贷这样的应用也成为了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使得大学生走进了非理性消费的误区,追求那些超出他们消费能力的消费行为,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和消费理念。为更好地了解新时期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形成机理,探寻应对大学生消费问题的措施,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本科在校生为例,进行了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
二、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
(1)生活费来源的多元化趋势。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于父母,家庭是大学生生活费的主要经济来源。只有2.52%的大学生消费来源于兼职、奖学金、助学金等。其中有57.23%的大学生在使用花呗等应用来满足自己的提前消费。其中44%的大学生使用花呗的原因是因为消费欲望,15%的大学生是因为生活费不够花,这些体现了大学生理财能力欠缺、缺乏消费计划等消费方式的非理性。
(2)消费领域的多元化趋势。本次调查发现大学生消费主要用于伙食、生活用品、购置衣物、学习用品,分别是95.91%、73.27%,61.64%、38.68%;在娱乐旅游、日常交际等方面的花费在30%到50%之间。13.5%的学生在社交娱乐和通讯上花费最多,约52%的学生有定期去校外聚餐的习惯或请客吃饭的行为。大学生的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几乎占有同样重的比例。
(3)从众心理下的盲目消费现象。分别有16.67%、20.75%、18.87%的同学提前消费的原因分别是方便购买电子商品、分期的消费理念新颖和满足自己的大量消费需求。当代大学生以追求时尚和新潮作为消费个性化的表现形式,甚至以满足虚荣心作为价值取向,片面地崇尚超前消费。
三、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形成因素
(1)家庭、学校缺少对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引导
父母潜移默化的消费习惯是会对孩子起到很大的影响的。从小学到大学,较多的学校重视的是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身体素质和专业知识的掌握度等都忽略了学生自身的思想素质培养。学校对学生的理财教育都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大学生不能形成正确的理财观念。
(2)理财能力较弱
学生缺少去考虑到自己的收入能否够弥补支出的意识,且鉴别能力较弱,当面对市场上各种商品的诱惑时,容易做出一些没有规划的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财能力的不成熟,不能控制对物品拥有权欲望的学生,轻则会通过“花呗”、“京东白条”等渠道去提前消费,重则会存在通过“网络贷款”、“校园贷”等方式实现自己消费目的不良现象。
(3)盲目从众、攀比心理盛起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的学生买物品都会注重物品的品牌质量和是否符合最新潮流,由于网络技术的发达,人们之间信息传递的速度很快,不同平台等对物品的推荐会使学生对该物品产生盲目喜爱。许多大学生刚进入大学校园后,渴望在同龄人之间提高影响力,使他们通过选择名牌消费品的方式提高个人形象来增加个人辨识度。盲目从众、攀比心理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偏离。
四、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应对及引導
(1)高校开设引导学生正确消费的相关课程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行为引导的教育,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加强安全信息建设,开展关于此方面的相关知识讲座,让大学生认识到“校园贷”等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各类借贷行为的不良影响,远离不良贷款的诱惑。
高校应开设一些讲授理财知识的选修课程,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个人理财和消费道德的理论知识,培养广大学生控制、驾驭金钱的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等。
(2)大力加强校园消费文化建设
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重视消费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宣传健康消费行为和勤俭节约等良性消费观念;批判不良的消费风气。在宣传理性消费时,要注重知识性、科学性,又兼顾娱乐性,积极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性消费心理。
(3)大学生应自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大学生在消费前应考虑自身家庭情况,学会理性评估自己的消费需求与还款能力,合理规划每月支出,从内心真实需要出发,避免产生从众心理跟风购买非必需的商品,摆脱互联网借贷产品的纷扰,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
五、结语
通过对中国矿业大学在校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家庭、学校缺少对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引导、大学生理财能力较弱、盲目从众、攀比心理盛起等。高校应该开设引导学生正确消费的相关课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宣传“花呗”、“校园贷”等平台的危害性,塑造当代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促进良好校园消费文化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宁倩.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心理及其对策分析[J].公关世界,2020(08):89-90.
[2]刘丹,陈烦.大学生消费影响因素分析[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03):229-230.
[3]吴文洁.高校学生非理性消费观的原因分析及引导教育[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10):93-94+96.
[4]梁淞淞.大学生非理性网贷消费动因及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4):247.
[5]翁美洁,曾凡.校园贷盛行下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成因分析[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8,31(04):23-24.
作者简介:
段升洁(1999-),女,汉族,山东省淄博市,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社会学类.
刘嘉敏(1999-),女,汉族 贵州省遵义市,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社会学类.
李文莲 (2000-),女,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在读 研究方向:社会学类.
关键词: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形成因素;对策研究
一、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像花呗、校园贷这样的应用也成为了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使得大学生走进了非理性消费的误区,追求那些超出他们消费能力的消费行为,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和消费理念。为更好地了解新时期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形成机理,探寻应对大学生消费问题的措施,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本科在校生为例,进行了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
二、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
(1)生活费来源的多元化趋势。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于父母,家庭是大学生生活费的主要经济来源。只有2.52%的大学生消费来源于兼职、奖学金、助学金等。其中有57.23%的大学生在使用花呗等应用来满足自己的提前消费。其中44%的大学生使用花呗的原因是因为消费欲望,15%的大学生是因为生活费不够花,这些体现了大学生理财能力欠缺、缺乏消费计划等消费方式的非理性。
(2)消费领域的多元化趋势。本次调查发现大学生消费主要用于伙食、生活用品、购置衣物、学习用品,分别是95.91%、73.27%,61.64%、38.68%;在娱乐旅游、日常交际等方面的花费在30%到50%之间。13.5%的学生在社交娱乐和通讯上花费最多,约52%的学生有定期去校外聚餐的习惯或请客吃饭的行为。大学生的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几乎占有同样重的比例。
(3)从众心理下的盲目消费现象。分别有16.67%、20.75%、18.87%的同学提前消费的原因分别是方便购买电子商品、分期的消费理念新颖和满足自己的大量消费需求。当代大学生以追求时尚和新潮作为消费个性化的表现形式,甚至以满足虚荣心作为价值取向,片面地崇尚超前消费。
三、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形成因素
(1)家庭、学校缺少对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引导
父母潜移默化的消费习惯是会对孩子起到很大的影响的。从小学到大学,较多的学校重视的是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身体素质和专业知识的掌握度等都忽略了学生自身的思想素质培养。学校对学生的理财教育都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大学生不能形成正确的理财观念。
(2)理财能力较弱
学生缺少去考虑到自己的收入能否够弥补支出的意识,且鉴别能力较弱,当面对市场上各种商品的诱惑时,容易做出一些没有规划的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财能力的不成熟,不能控制对物品拥有权欲望的学生,轻则会通过“花呗”、“京东白条”等渠道去提前消费,重则会存在通过“网络贷款”、“校园贷”等方式实现自己消费目的不良现象。
(3)盲目从众、攀比心理盛起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的学生买物品都会注重物品的品牌质量和是否符合最新潮流,由于网络技术的发达,人们之间信息传递的速度很快,不同平台等对物品的推荐会使学生对该物品产生盲目喜爱。许多大学生刚进入大学校园后,渴望在同龄人之间提高影响力,使他们通过选择名牌消费品的方式提高个人形象来增加个人辨识度。盲目从众、攀比心理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偏离。
四、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应对及引導
(1)高校开设引导学生正确消费的相关课程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行为引导的教育,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加强安全信息建设,开展关于此方面的相关知识讲座,让大学生认识到“校园贷”等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各类借贷行为的不良影响,远离不良贷款的诱惑。
高校应开设一些讲授理财知识的选修课程,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个人理财和消费道德的理论知识,培养广大学生控制、驾驭金钱的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等。
(2)大力加强校园消费文化建设
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重视消费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宣传健康消费行为和勤俭节约等良性消费观念;批判不良的消费风气。在宣传理性消费时,要注重知识性、科学性,又兼顾娱乐性,积极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性消费心理。
(3)大学生应自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大学生在消费前应考虑自身家庭情况,学会理性评估自己的消费需求与还款能力,合理规划每月支出,从内心真实需要出发,避免产生从众心理跟风购买非必需的商品,摆脱互联网借贷产品的纷扰,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
五、结语
通过对中国矿业大学在校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家庭、学校缺少对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引导、大学生理财能力较弱、盲目从众、攀比心理盛起等。高校应该开设引导学生正确消费的相关课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宣传“花呗”、“校园贷”等平台的危害性,塑造当代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促进良好校园消费文化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宁倩.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心理及其对策分析[J].公关世界,2020(08):89-90.
[2]刘丹,陈烦.大学生消费影响因素分析[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03):229-230.
[3]吴文洁.高校学生非理性消费观的原因分析及引导教育[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10):93-94+96.
[4]梁淞淞.大学生非理性网贷消费动因及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4):247.
[5]翁美洁,曾凡.校园贷盛行下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成因分析[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8,31(04):23-24.
作者简介:
段升洁(1999-),女,汉族,山东省淄博市,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社会学类.
刘嘉敏(1999-),女,汉族 贵州省遵义市,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社会学类.
李文莲 (2000-),女,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在读 研究方向:社会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