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挤在他身边看北京卫视蛇年春晚的家庭组曲联唱,欣赏完胡军一家的表演,我不由得感慨道:“他们家要是聚在一起过年,肯定热闹!”。
“可不是,”他说:“胡军他爸胡宝善,是《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的词曲作者兼演唱者,他大伯胡松华更不用说了,他两个姑姑也很厉害,总之,海、陆、空三军的好声音都被他家占全了。”有篇采访曾提到:胡军的爷爷爱唱大鼓词。奶奶爱唱京戏,你说,这一大家子聚在一起,那就是一场家庭春晚——人演一个还得抢着才能上场!
据说历史上最著名的音乐世家是巴赫家族。他们从十六世纪中叶开始。一直到十九世纪末。三百多年来共出现了五十二位音乐家——若能跨越时空地相聚在一起,巴赫家族的成员们足可以举办一场盛大的交响音乐会。
一直向往能生长在“音乐世家”,可是天不遂人愿,于是,对那些用音乐的纽带联结在一起的大家庭。总是心存向往。
打小我就是那种经常会让父母感到尴尬的小孩:觉得别人家的东西都比自己家的好,別人家房间漂亮,别人家饭菜好吃,别人家过节都比我们家热闹——先是垂涎别人家过节时的饭桌,后来又羡慕别人家过节时的氛围,我的父母都是教师,他们把话全留到课堂上说给学生听,家里即使到过节了,也是静悄悄的,不像别人家,有能吹拉有会弹唱的,稍稍摆摆盘,就能凑上一份欢乐的餐后甜点!
儿时的玩伴中有一个叫英梅的女孩,她是朝鲜族,住在学校的集体宿舍里,我很爱去她家玩,尤其是逢年过节时,她家亲戚们都聚到一起,边吃边聊,叽里呱啦的——鲜族话听上去就像打糕那么筋道——聊着聊着就把座椅板凳往旁边一撤,跳起舞来,不用音乐用人声伴奏,屋里装不下,就到走廊里跳,我追着起舞的人跑,羡慕地看着他们从走廊这边舞到另一边,歌者唱得动听,舞者跳得尽兴,真是快乐的一家人!
因为英梅的缘故,我一度想把自己的民族成分从“汉族”改成“朝鲜族”,大一些才明白:即使纸上改了,也无法更改不能歌善舞的事实。一朵理想的花从此凋零,却埋下了一粒希望的种子:长大后,一定要缺什么补什么,差哪样找哪样,故而——
“和胡家比起来,你们家也不逊色!”我扭身望向他,闻言,他不谦虚地点了点头:他们姐弟三个,各个都有一把可以去当歌星的好嗓子,姐姐的嗓音脆亮清甜,堪比刘三姐,开口能唱,歌如泉涌;他唱起歌来独有一番沉厚的深情,当年曾凭一首《涛声依旧》勇夺全省新闻工作者卡拉OK大奖赛的冠军;小弟最喜欢陈小春。不仅长得像他,也像他一样能舞善歌,《我没那种命》唱得完全可以乱真。
就因为凑不成一队完整的音阶,否则姐弟三个就可以像《音乐之声》里冯特拉普上校家的七个儿女,或者像“可儿家族”、“杰克逊五兄弟”那样,组成一个家庭合唱团了。
第一次听他们姐弟三个聚在一起唱,是在很多年前,当时他在饭桌上说:小时候家里有一台立式唱机,他们就是听老唱片长大的。京剧、评剧、黄梅戏有什么听什么,我诧异地瞪大眼睛:“小小年纪的你们。能听懂?!”话音未落,小弟就开始唱:“春季里风吹万物生,花红叶绿,好心情”,随后他加入进来,姐姐也紧紧跟上:“桃花艳,梨花浓,杏花茂盛,扑人面的杨花飞满城……”
我目瞪口呆地听着姐弟三人报着花名。该起承,一音不多;该转合,一字不差,就像迈着一样的步伐行进在旋律之上。听着听着,我仿佛看到童年时的他们在百花丛中追逐嬉戏的身影,花影倒映在眼眸中,花香流转在唇齿边,他们用歌喉做线,穿起春夏秋冬的如花年华……成年后的姐弟三人,一直在各自的生活圈里打拼。平日里交集很少,即使聚在一起,有时也会因话不投机,上演起“锵锵三人行”,可是当一起唱起那段熟稔于心的评戏时,他们的眼睛里都散放着相同的光芒,那一刻,现实淡去,回忆浮现,熟悉的旋律牵起姐弟三人的手。将他们重新带回到往日的好时光中……
在台湾电影人陈俊志的自传《台北爸爸,纽约妈妈》中,也出现过相似的一幕:过年时,俊志和两个姑姑一起,回乡下看望爸爸,之前兄妹几个因为钱的纠纷几乎不来往,但放起客家山歌的CD时,已经喝酒喝得脸红发乱的他们,齐齐唱起歌来,“唱得那么大声,像法西斯的军队士兵,步伐整齐走向他们的童年。那些有山崩竹笋青竹丝的乡间夜晚”,透过歌声,俊志看到已进入耄耋之年的老人们,温柔顺服地回到一个又一个童年黄昏……
当家宴上的歌声响起,就宛如魔术师的红绸带,轻轻扫过餐桌,让原本已经狼藉的杯盘。顷刻间又变得丰盛起来——这是散文家鲍尔吉·原野的比喻。因为心里珍存着这些歌声,所以每次家庭聚会,酒酣饭饱之后,我都会在桌边多坐一会儿,也希望家里的小孩不要总惦记着电脑上玩到一半的游戏,狼吞虎咽地吃完饭,早早离开,想留住他,可留他做什么呢?
等歌声的魔术再次出现吗?自从婆婆过世之后,他们聚在一起,再也没唱过歌,可是。谈起往事的时候却越来越多,儿时的玩具,有趣的老邻居,念书时的糗事……说着笑着。家里的小孩会听到吗?那一刻,虽然没有歌声响起。但姐弟三人仍用眼中相同的光芒。演唱了一首无声的歌,那是属于一个家庭的永不会消逝的幸福歌……
“可不是,”他说:“胡军他爸胡宝善,是《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的词曲作者兼演唱者,他大伯胡松华更不用说了,他两个姑姑也很厉害,总之,海、陆、空三军的好声音都被他家占全了。”有篇采访曾提到:胡军的爷爷爱唱大鼓词。奶奶爱唱京戏,你说,这一大家子聚在一起,那就是一场家庭春晚——人演一个还得抢着才能上场!
据说历史上最著名的音乐世家是巴赫家族。他们从十六世纪中叶开始。一直到十九世纪末。三百多年来共出现了五十二位音乐家——若能跨越时空地相聚在一起,巴赫家族的成员们足可以举办一场盛大的交响音乐会。
一直向往能生长在“音乐世家”,可是天不遂人愿,于是,对那些用音乐的纽带联结在一起的大家庭。总是心存向往。
打小我就是那种经常会让父母感到尴尬的小孩:觉得别人家的东西都比自己家的好,別人家房间漂亮,别人家饭菜好吃,别人家过节都比我们家热闹——先是垂涎别人家过节时的饭桌,后来又羡慕别人家过节时的氛围,我的父母都是教师,他们把话全留到课堂上说给学生听,家里即使到过节了,也是静悄悄的,不像别人家,有能吹拉有会弹唱的,稍稍摆摆盘,就能凑上一份欢乐的餐后甜点!
儿时的玩伴中有一个叫英梅的女孩,她是朝鲜族,住在学校的集体宿舍里,我很爱去她家玩,尤其是逢年过节时,她家亲戚们都聚到一起,边吃边聊,叽里呱啦的——鲜族话听上去就像打糕那么筋道——聊着聊着就把座椅板凳往旁边一撤,跳起舞来,不用音乐用人声伴奏,屋里装不下,就到走廊里跳,我追着起舞的人跑,羡慕地看着他们从走廊这边舞到另一边,歌者唱得动听,舞者跳得尽兴,真是快乐的一家人!
因为英梅的缘故,我一度想把自己的民族成分从“汉族”改成“朝鲜族”,大一些才明白:即使纸上改了,也无法更改不能歌善舞的事实。一朵理想的花从此凋零,却埋下了一粒希望的种子:长大后,一定要缺什么补什么,差哪样找哪样,故而——
“和胡家比起来,你们家也不逊色!”我扭身望向他,闻言,他不谦虚地点了点头:他们姐弟三个,各个都有一把可以去当歌星的好嗓子,姐姐的嗓音脆亮清甜,堪比刘三姐,开口能唱,歌如泉涌;他唱起歌来独有一番沉厚的深情,当年曾凭一首《涛声依旧》勇夺全省新闻工作者卡拉OK大奖赛的冠军;小弟最喜欢陈小春。不仅长得像他,也像他一样能舞善歌,《我没那种命》唱得完全可以乱真。
就因为凑不成一队完整的音阶,否则姐弟三个就可以像《音乐之声》里冯特拉普上校家的七个儿女,或者像“可儿家族”、“杰克逊五兄弟”那样,组成一个家庭合唱团了。
第一次听他们姐弟三个聚在一起唱,是在很多年前,当时他在饭桌上说:小时候家里有一台立式唱机,他们就是听老唱片长大的。京剧、评剧、黄梅戏有什么听什么,我诧异地瞪大眼睛:“小小年纪的你们。能听懂?!”话音未落,小弟就开始唱:“春季里风吹万物生,花红叶绿,好心情”,随后他加入进来,姐姐也紧紧跟上:“桃花艳,梨花浓,杏花茂盛,扑人面的杨花飞满城……”
我目瞪口呆地听着姐弟三人报着花名。该起承,一音不多;该转合,一字不差,就像迈着一样的步伐行进在旋律之上。听着听着,我仿佛看到童年时的他们在百花丛中追逐嬉戏的身影,花影倒映在眼眸中,花香流转在唇齿边,他们用歌喉做线,穿起春夏秋冬的如花年华……成年后的姐弟三人,一直在各自的生活圈里打拼。平日里交集很少,即使聚在一起,有时也会因话不投机,上演起“锵锵三人行”,可是当一起唱起那段熟稔于心的评戏时,他们的眼睛里都散放着相同的光芒,那一刻,现实淡去,回忆浮现,熟悉的旋律牵起姐弟三人的手。将他们重新带回到往日的好时光中……
在台湾电影人陈俊志的自传《台北爸爸,纽约妈妈》中,也出现过相似的一幕:过年时,俊志和两个姑姑一起,回乡下看望爸爸,之前兄妹几个因为钱的纠纷几乎不来往,但放起客家山歌的CD时,已经喝酒喝得脸红发乱的他们,齐齐唱起歌来,“唱得那么大声,像法西斯的军队士兵,步伐整齐走向他们的童年。那些有山崩竹笋青竹丝的乡间夜晚”,透过歌声,俊志看到已进入耄耋之年的老人们,温柔顺服地回到一个又一个童年黄昏……
当家宴上的歌声响起,就宛如魔术师的红绸带,轻轻扫过餐桌,让原本已经狼藉的杯盘。顷刻间又变得丰盛起来——这是散文家鲍尔吉·原野的比喻。因为心里珍存着这些歌声,所以每次家庭聚会,酒酣饭饱之后,我都会在桌边多坐一会儿,也希望家里的小孩不要总惦记着电脑上玩到一半的游戏,狼吞虎咽地吃完饭,早早离开,想留住他,可留他做什么呢?
等歌声的魔术再次出现吗?自从婆婆过世之后,他们聚在一起,再也没唱过歌,可是。谈起往事的时候却越来越多,儿时的玩具,有趣的老邻居,念书时的糗事……说着笑着。家里的小孩会听到吗?那一刻,虽然没有歌声响起。但姐弟三人仍用眼中相同的光芒。演唱了一首无声的歌,那是属于一个家庭的永不会消逝的幸福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