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音乐起源感性与理性之关系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Q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音乐的起源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存有争议的话题,人的需要及行为活动的多样性致使人们对于音乐的起源出现众说纷纭的现状。结合激发音乐起源的内外因素,现代学者们从音乐起源中人类的主体精神与客观物质、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等方面加以推测音乐产生的主要因素,本文结合音乐从萌芽至产生的不同时期,人类的生活需要及精神观念,对音乐产生的过程中理性和感性思维的作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 音乐起源论;感性;理性
  【中图分类号】J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1-0092-02
  一、引言
  关于“起源”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方面它意味着“开端”,具有时间和历史的含义,即事物的初始状态或相对最早的时间;另一方面,“起源”指事物发生的根源。本文对音乐的“起源”采用的是后者释义,以人们感受到音乐的初始状态或音乐产生的相对“最早”时期,对音乐产生的起因进行论述。
  认知音乐的本质是研究音乐起源的重要依据。人类学家认为音乐是人类诸多文化中的一种,它是人类在漫长历史实践活动中的创造。音乐学家对于音乐的解释各异,汉斯立克认为:“音乐是以乐音的行列,乐音的形式组成的,而这些乐音的行列和形式除了它们本身之外别无其他内容”,即“音乐是乐音的运动形式” ①;李斯特认为“音乐是情感的表现”;李曙明提出:“音乐艺术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音乐艺术是物质乐音运动与精神心灵运动的动态对应系统。”由此可见,从古至今关于音乐本质的讨论实则经历了从“音乐的存在形式”——“音乐之社会功能”——“音乐的整体存在方式”。
  从单一角度把握音乐的本质是行不通的,同样从单一方面展开音乐起源研究也很难求全。音乐不仅仅是孤立于音响中静态、抽象的艺术形式,而是一种意识形态和意识观念所共存的复合体。音乐中的意识形态,包括动态的音响形态与静态的物化形态,而意识观念则包括人的情感、审美、联想等,音乐的“形态”是“意识”的外化表现,外化的“形式”以内在的“意识”为存在基础。音乐不是具体的物质,而是一种形象,面对形象,不能单靠理性来求认知,同时也要通过感性的情感和想象以体味感知。讨论音乐的起源问题,也应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那么,“音乐的产生究竟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人类在产生音乐时是如何做行为选择的?”成为人们研究音乐起源的重要问题。
  二、音乐的萌芽——“乐源于情”
  “情”是一种特殊的主观反映,其发生过程实际上是人脑对于事物价值特性的刺激与感受的生理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是感性思维的产物。而“感性”是指人在思考的过程中,以自我内心的想法为出发点,并未过多考虑客观条件,仅遵从本心的一种思维方式,更多的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最直观的体验与感受,是一种心境感受。人类通过感觉器官对于外界事物的声音、形貌、颜色产生具体印象,并以此激发出模仿与创作欲望。音乐最初的萌芽是人类将最鲜明的个人情感以“声”的形式反映出来,更偏向于感性的作用。
  《乐记》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说明音乐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声”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不断的“相应——生变——成方”发展而成的,所以音乐萌芽的最初形态是“声”。人类具有发声器官,语言随着人类的发展,利用声音而创造出来,转化为音乐,用以表达人类的欲望和情感,音乐的产生不一定依靠语言或者以语言作为条件,但是他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的。②语言和音乐在交流、形式、功能等方面都有很多的相似性,是音乐的起源的早期形式之一,可以通过了解语言的起源和语言与音乐的共性来对音乐的起源进行引导。
  张世彬先生认为:“人类的发声器官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我们可以推想得到,人类在未有语言之前,已能呼叫,就像野兽的呼叫一样,等到呼叫含有共同的意义时,语言于是产生。” ③同样弗朗兹·博厄斯也认为“在人类语言中,很可能是先有表达感情的叫声,然后才具有含义的、内容的、叙述的表达则更晚一些……(表达感情的叫声)很可能是早期交流思想的形式。” ④众多学者认为在原始时代,人们通过声调的高低、强弱、长短等表达自身的情感及传递自身想要传递的想法,比如人在欢快与高度兴奋时的欢笑声、在恐惧时的喊叫声、悲痛欲绝时的哭声以及在愤怒时歇斯底里的怒吼声等等,都是人处于自然状态下内在情感的一种毫无掩饰的本能表现,这一表现通过外在声态得以宣泄,是感性的“自然之声”。
  而音乐也同样起源于这种“自然之声”,闻一多认为:“原始人最初因情感的激荡而发出有如‘啊’‘哦’‘唉’或‘呜呼’‘噫嘻’一类的声音,那便是音乐的萌芽,也是孕而未化的语言。” ⑤
  三、音乐的形成——“乐源于理”
  “理性”是指人通过分析及逻辑的方法去满足需求的能力,即能冷静地依据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和法则进行各种实践活动的意识和能力,是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为了获得预期结果的思考。理性思维是指人类通过思考,对外界客观事物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的一种思维方式,其最大特征是具有目的性。音乐起源中,虽然不是从理性出发,但这个过程中慢慢介入了理性思维。具体来说,在感性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素材,如感性体验下所产生的音高、节奏、舞蹈动作,进行筛选、重新组合,最终形成了音乐。
  在漫長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的祖先曾创造出许多灿烂的物质与精神文化,而追根溯源,这一切的文化遗产都是以生产和发展作为目的。在原始社会,先民们所有行为活动的首要目的,是能在险恶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与发展。先民为克服生态环境的善变性不断地付诸努力,而生产就是这种努力的集中反映。在文化的嬗变发展中,无论是其精神文化的延续还是物质文化的承载,追本求源,到底还是归结于生产之上,这在人类初生之时具有决定性意义。所以,音乐的产生与劳动生产密切相关,具有“生存”和“发展”两种目的,是以人的理性思维占据主要地位的。   例如,原始人类处在不可战胜的自然力量中,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很自然会联系到鬼神,为了影响自然,使“支配”自然的鬼神不再威胁他们,产生了巫术。在原始的巫术仪式中,最初是咆哮、呼喊、拍手等,而后发展成具有一定音高的旋律组织的歌唱以及精密的乐器,形成了音乐。巫术的内容是和原始人类的生存斗争密切相关的,他们祈求下雨、丰收、生育、战胜敌人等等,配合这些内容,以音乐作为沟通神人的媒介,音乐也就成了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武器之一。又如黄帝时期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歌曲反映了远古时期狩猎活动的场面,以音乐传授生产经验及斗争知识。
  由此可见,远古时期的音乐总是和生产活动结合在一起的,音乐真正开始形成,是作为社会生存斗争的产物。人在自然界中生存而从事着各种劳动活动,所以音乐的发生、发展到最终形成都脱离不了人类实践活动中自身的需要,劳动说、巫术说、游戏说等都涉及人类自身的需求,带有生存和发展的目的性,是以理性思维占据主要地位的。综上所述,感性的“自然之声”逐漸融入理性,被“人为之声”所取代,音乐由此形成。
  四、音乐艺术的形成: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音乐不再被当成生产中的“武器”,而是被当作一种社会性的精神能力和精神成就。伴随着人类审美和思维的发展,对于音乐的娱乐因素逐渐扩充,它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满足和愉悦。这种娱乐的因素逐渐转变为美的因素,于是真正的音乐艺术由此产生,音乐由此进入了更高级的阶段,音乐的表现力更丰富,同时也拥有了更多内涵。音乐成为一种艺术以后,它不再只是作为社会斗争的武器,也不仅仅只蕴含了人类的感性体验。
  “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人们感受外界事物,并以音乐作为表现手段,来间接反映产生这些感情的生活。除了用以表达情感外,音乐自产生以来,被不断地赋予新的内涵:乐以知政;乐以和政;乐以移俗;乐以教民;乐以和天等等。但无论音乐具有何种用途,在何种情况下创作出来,都是人类分析与思考的成果,即人类理性思维的体现,同时音乐中所蕴含的人类的情感体验,是音乐创作中的感性层面的体现,二者都具有不可分割的同等位置。
  五、结语
  感性与理性作为人类最基本的两种思维方式,它们有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二者统一于人类的意识行为中,不可偏废。感性就是人们常说的主观情感表达,是对生活的体验,是精神上的任意游走,是音乐的血肉;而理性则来自平时的积累,以及对音乐元素的掌握,是音乐的骨架。音乐有了血肉和骨架,才能有鲜活的生命。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支配下所创造出来的感性化的理性产物。音乐自产生以来,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发展不断演变着自身的音乐形态,表达着人类不同时期的精神追求。音乐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
  注释:
  ①爱德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②杨国章:《原始文化与语言》,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2页。
  ③张世彬:《中国音乐史论述稿》,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年版,第3页。
  ④弗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282-284页。
  ⑤闻一多:《神话与诗》,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96页。
  参考文献:
  [1]邵红超.乐源情声——音乐起源问题的美学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
  [2]王旭晓.感性、理性、审美与人的完善[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0,(1).
  [3]蔡钊.音乐起源论微探[J].四川大学学报,2018,(4).
  作者简介:
  汪紫怡,女,湖南怀化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 角色是文学、影视作品中重要的人物类型,一个好的角色塑造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此研究人物造型对人物性格的影响在动画作品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千与千寻》是一部很好的动画作品,本文主要以这部影片为题材,研究一下这部影片中人物造型以及人物性格的特征,梳理总结,分析人物造型对人物性格的影响。  【关键词】 《千与千寻》;人物造型;人物性格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冰灯是在寒地北方人们生产生活中逐步形成的特有文化现象,经过多年的发展,冰灯已经成为吉林省提升冰雪旅游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冰灯文化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制约发展的因素,提供发展路径,从而对冰灯文化的良性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关键词】 冰灯文化;发展现状;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1-00
期刊
【摘要】 专题片的创作要求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将人物故事、情感及价值观传达给受众。要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创作主体在选题前就要认识到受众的心理要素,分析受众的个体差异和个体需求,并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和推理,创作出能够符合绝大多数受众心理的作品,展现出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以《好客山东》为例,探讨齐鲁文化专题片在选题策略上与受众心理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心理;受众;选题;齐鲁文化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在唐朝以来不断人口南迁中,在梅州地区形成了保有中原特色以及本土地区特色的客家文化,即客家文化。其实质是在中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不同时代对不同地域文化的借鉴,对梅州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极为重要的软实力支持。在本文中,通过文献分析法,系统梳理梅州客家地区近代以来的传承与发展历程,为近代以来的梅州客家文化做出概述性的论述,得出梅州的历史文化特征变现为:勇于闯荡、重视乡情、着眼大局的特点。  【关
期刊
【摘要】 《反杜林论》中恩格斯的平等观是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恩格斯的平等观对于解决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深刻批判了杜林唯心主义先验论、“两个人”的“平等公理”以及暴力是不平等起源的思想,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平等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平等观是驳斥西方“普世价值”思想的有力武器,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
期刊
【摘要】 费尔巴哈在人本主义的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他对宗教神学和黑格尔哲学进行了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论断,虽然超越了前人,却并不算彻底。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研究的基础上,以实践为研究对象,对人的本质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阐释,提出了“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而实现了对费尔巴哈的扬弃与超越。  【关键词】 费尔巴哈;马克思;人本主义;实践  【中图分类号】A8
期刊
【摘要】 本文阐述了当代区域民俗题材雕塑创作的概念、创作思路方法以及当代价值与意义,并以岭南民俗题材雕塑创作为例,从岭南文化背景、民俗特点及当代语境下试析岭南民俗雕塑创作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区域民俗;岭南民俗;当代雕塑;创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J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1-0094-02  民俗作为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是千百年
期刊
【摘要】 谷文昌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理论与实践意蕴。从文化层面分析,谷文昌精神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孕育、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从理论层面分析,谷文昌精神对加强新时代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文化建设及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有助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及生态价值观。从实践层面分析,通过创新内容与形式、实践养成及机制保障等
期刊
【摘要】 “万物有灵”是苗族原始宗教观念的思想基础,在这种观念下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等多种崇拜融入并成了苗族的风俗。作为湘西苗族服饰之一的童帽,因其属于面向儿童的服饰,故而在原始宗教观念中相比苗族其他服饰而言展现出了更为强烈的生命意识,“护魂”则是这种生命意识下形成的一个重要特征,透过童帽纹饰可以看见苗族原始宗教观念对于保护儿童成长的具体表现,也能进一步了解湘西苗族丰富的精神生活。  【关
期刊
【摘要】 随着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民族文化自信和历史使命感逐渐成为重要的话题,研究国画的构图以及其设色对推展国家文化传播以及大众对文化认可度有重大意义。本文将以中国山水画经典作品《桃源仙境图》为例,较为详细地分析其构图的构成、布局、装饰意味等安排的合理性,为读者品读古画时提供其构图韵味分析的新思路。  【关键词】 《桃源仙境图》;构图;中国画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