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肩峰下撞击征的概念首先由Neer于1972年提出,它是指由于解剖结构或动力学原因,在肩的上举、外展运动中,因肩峰下组织发生撞击而产生的临床症状。其诊断标准主要有:症状以肩峰周围疼痛为主,夜间为甚。体征表现为肩峰前下至大结节这一区域压痛;肩关节主动活动时有60~120度的疼痛弧;被动活动时有碎裂声或捻发音;肩部撞击试验阳性为本病所特有,有助于与其他肩部疾病相鉴别。X线检查可见肩峰前外侧形态异常,骨赘形成,肱骨大结节骨赘形成,肩锁关节增生肥大。撞击征按解剖学定位可分为“出口撞击征”和“非出口撞击征”;从病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