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6年底,本澳衛生局就推行電子病歷互通系統計劃,至今登記并不理想,而反觀香港和台灣先後於零六、零七年推出後,電子病歷系統發展迅速,那麼,該計劃在澳門是否有可行性?兩地的成功經驗對澳門有何借鑒之處呢?
澳門外科學會理事長朱文立早在十年前,就已經很支持澳門醫療系統互通的構想,隨著兩年前澳門的兩家醫院實現了醫生記錄和護士護理記錄的對接,使得兩者之間記錄同步,大大便於醫生瞭解病人診治的全過程。他認為,衛生局推動“電子病歷互通先導計劃”,可喜可賀,這是澳門醫療電子技術發展的起步,對病人和工作人員來説,帶來諸多利處。一是對病人而言,可以避免多次重複的檢查,尤其是抽血等檢查,不僅耗費財力、資源,重複做也必然會對病人身心健康帶來影響。二是對醫生而言,可以全面瞭解病人的病史,更加有助於精準的診斷。因此,電子病歷互通是非常好的。
無論是台灣、香港或是中國大陸,均有較爲先進和完善的電子病歷互通系統,對澳門來講有諸多藉鑒意義。香港、台灣均有自己的醫療系統研發機構,由熟悉當地醫療規則的人員來構建電子醫療系統。然而其成功的案例是基於當地先進的電子醫療技術和高度發達的互聯網技術,澳門在這兩個方面是極爲欠缺的,不能完全照搬其他地區的經驗和技術。以電子診療系統而言,澳門的醫院聘請外來技術人員協助建設,奈何各地的使用方法和習慣均不相同,技術人員不熟悉澳門本地的規則,導致帶來不少麻煩,例如系統中的輸入法,倉頡與内地的拼音一轉換,就會造成系統死機,醫生也束手無策。
醫思醫療機構市場部經理楊容一分析,首先從整個大環境分析來看,毗鄰澳門的其他地區都有較爲先進的醫療技術,大陸甚至已經開始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發展醫療科技,綜合醫療診斷、影響、互聯網三方面,實現專科上的職能,減少醫生的診療時間,增加治療的準確度。例如腫瘤學,可以通過智能分析,很快的判断出病人的病情處於第幾期,如何治療等,其水平達到了精準治療階段。甚至病人的病歷資料可以上傳到雲端,倘病人出境就醫也不會受到影響。其次,電子病歷有利於醫學資料交換,可提供作為醫護人員重要的資料,或是醫藥科學研究。此外,相關資料的彙整、分析與探勘,也是衛生主管機關進行疾病防治及公共衛生決策的重要參考資料。
而澳門如今僅僅在初級階段,連電子病歷認證的部分都還未完善,醫生需要將電子病歷打印出來簽字才能生效,電子病歷認證的相關制度欠缺,對醫生而言并不便捷,長此以往更加難以發展其他電子醫療項目,實在可惜。
從整個醫學界的長遠發展來看,電子病歷互通是一定要做的事情,該計劃可以避免重複接受檢驗,降低醫療成本,同時也可以減少醫療事故的機會,醫生可以根據病歷爲病人提供精確治療,讓醫生更連貫地知道病人身體的訊息,更好地判斷并進行一些數據的分析,在這個打造系統統一的平臺中,未來更可以幫助實現醫生的多點執業,實現高效地爲全澳門市民提供醫療服務。
兒科醫生吳曉程認同電子病歷互通系統計劃在澳門的可行性。儘管目前政府衹是推出一個試驗計劃,通過部分科室先進行互通,進而未來推行全面的互通。其實山頂醫院和鏡湖醫院爲了互通的計劃早已經進行了多次協商,畢竟該計劃大勢所趨,社會各界都應該支持這個事情。
香港早在2006年就由醫管局推出病歷互聯計劃,通過安全的平臺讓已登記的私營醫療服務提供者在得到病人的同意下查閱其電子病歷。病歷互聯計劃提供了一個電子平臺,準確而全面的病人病歷資料能在私營診所、私家和公立醫院間互通。而台灣地區早已構建處理統一的電子診療系統,内地也在多個城市實現了全面的互聯互通。
分析這三個地方成功的原因,均少不了政府的大力推廣,澳門如今山頂醫院、鏡湖醫院和私家醫療機構,都有各自不一樣的系統,這對未來的電子病歷互通計劃造成了最大的阻礙。但是研發一個統一的系統,需要大量的資源和金錢,若沒有政府的牽頭,就難以實現,因此澳門應該多向其他地區學習,由政府來全力支持電子病歷互通計劃。
澳門病人權益促進會理事長徐子威分享,電子病歷互通的好處很多,如:病人不用携帶病歷到處看診;加速醫生和病人診療決策的時間;實現醫療資源的分享;提高用藥安全;保障病人權益等等,同時也爲病患提供持續性的醫療照護和品質,大大方便了醫生和病人,因此電子病歷互通計劃是可行的。
至於爲何該計劃推出後登記的市民人數不多,主要原因在於政府缺乏宣傳,如果市民本身不關注此類信息就不會知道這個計劃,而且先導計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僅僅在於兩家醫院的部分科室和幾個衛生中心,這樣實用性并不強,但若與全澳所有私家醫療機構互通,相信更能引起廣大市民的關注和瞭解。
澳門外科學會理事長朱文立早在十年前,就已經很支持澳門醫療系統互通的構想,隨著兩年前澳門的兩家醫院實現了醫生記錄和護士護理記錄的對接,使得兩者之間記錄同步,大大便於醫生瞭解病人診治的全過程。他認為,衛生局推動“電子病歷互通先導計劃”,可喜可賀,這是澳門醫療電子技術發展的起步,對病人和工作人員來説,帶來諸多利處。一是對病人而言,可以避免多次重複的檢查,尤其是抽血等檢查,不僅耗費財力、資源,重複做也必然會對病人身心健康帶來影響。二是對醫生而言,可以全面瞭解病人的病史,更加有助於精準的診斷。因此,電子病歷互通是非常好的。
無論是台灣、香港或是中國大陸,均有較爲先進和完善的電子病歷互通系統,對澳門來講有諸多藉鑒意義。香港、台灣均有自己的醫療系統研發機構,由熟悉當地醫療規則的人員來構建電子醫療系統。然而其成功的案例是基於當地先進的電子醫療技術和高度發達的互聯網技術,澳門在這兩個方面是極爲欠缺的,不能完全照搬其他地區的經驗和技術。以電子診療系統而言,澳門的醫院聘請外來技術人員協助建設,奈何各地的使用方法和習慣均不相同,技術人員不熟悉澳門本地的規則,導致帶來不少麻煩,例如系統中的輸入法,倉頡與内地的拼音一轉換,就會造成系統死機,醫生也束手無策。
醫思醫療機構市場部經理楊容一分析,首先從整個大環境分析來看,毗鄰澳門的其他地區都有較爲先進的醫療技術,大陸甚至已經開始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發展醫療科技,綜合醫療診斷、影響、互聯網三方面,實現專科上的職能,減少醫生的診療時間,增加治療的準確度。例如腫瘤學,可以通過智能分析,很快的判断出病人的病情處於第幾期,如何治療等,其水平達到了精準治療階段。甚至病人的病歷資料可以上傳到雲端,倘病人出境就醫也不會受到影響。其次,電子病歷有利於醫學資料交換,可提供作為醫護人員重要的資料,或是醫藥科學研究。此外,相關資料的彙整、分析與探勘,也是衛生主管機關進行疾病防治及公共衛生決策的重要參考資料。
而澳門如今僅僅在初級階段,連電子病歷認證的部分都還未完善,醫生需要將電子病歷打印出來簽字才能生效,電子病歷認證的相關制度欠缺,對醫生而言并不便捷,長此以往更加難以發展其他電子醫療項目,實在可惜。
從整個醫學界的長遠發展來看,電子病歷互通是一定要做的事情,該計劃可以避免重複接受檢驗,降低醫療成本,同時也可以減少醫療事故的機會,醫生可以根據病歷爲病人提供精確治療,讓醫生更連貫地知道病人身體的訊息,更好地判斷并進行一些數據的分析,在這個打造系統統一的平臺中,未來更可以幫助實現醫生的多點執業,實現高效地爲全澳門市民提供醫療服務。
兒科醫生吳曉程認同電子病歷互通系統計劃在澳門的可行性。儘管目前政府衹是推出一個試驗計劃,通過部分科室先進行互通,進而未來推行全面的互通。其實山頂醫院和鏡湖醫院爲了互通的計劃早已經進行了多次協商,畢竟該計劃大勢所趨,社會各界都應該支持這個事情。
香港早在2006年就由醫管局推出病歷互聯計劃,通過安全的平臺讓已登記的私營醫療服務提供者在得到病人的同意下查閱其電子病歷。病歷互聯計劃提供了一個電子平臺,準確而全面的病人病歷資料能在私營診所、私家和公立醫院間互通。而台灣地區早已構建處理統一的電子診療系統,内地也在多個城市實現了全面的互聯互通。
分析這三個地方成功的原因,均少不了政府的大力推廣,澳門如今山頂醫院、鏡湖醫院和私家醫療機構,都有各自不一樣的系統,這對未來的電子病歷互通計劃造成了最大的阻礙。但是研發一個統一的系統,需要大量的資源和金錢,若沒有政府的牽頭,就難以實現,因此澳門應該多向其他地區學習,由政府來全力支持電子病歷互通計劃。
澳門病人權益促進會理事長徐子威分享,電子病歷互通的好處很多,如:病人不用携帶病歷到處看診;加速醫生和病人診療決策的時間;實現醫療資源的分享;提高用藥安全;保障病人權益等等,同時也爲病患提供持續性的醫療照護和品質,大大方便了醫生和病人,因此電子病歷互通計劃是可行的。
至於爲何該計劃推出後登記的市民人數不多,主要原因在於政府缺乏宣傳,如果市民本身不關注此類信息就不會知道這個計劃,而且先導計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僅僅在於兩家醫院的部分科室和幾個衛生中心,這樣實用性并不強,但若與全澳所有私家醫療機構互通,相信更能引起廣大市民的關注和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