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提出新要求,新要求提出新教育,新教育提出新教学,而被称为“老大难”的作文教学又是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快乐有效地掌握作文方式,是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语文教师就要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快乐创新学习。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尊重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生为本,学生作文定能神采飞扬。
一、激发兴趣
写作并不难,兴趣是关键。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么才能让孩子产生兴趣?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就是尊重孩子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学生的兴趣,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望闻问切”的实际体验,创新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学生才能写出具有个性的作文。
我在教学“你喜欢的一种水果”作文时,让孩子把喜欢的或是有特色的水果带进课堂,让他们相互交流欣赏。
当各式各样的水果摆上桌子,孩子们的眼睛不够看了,于是开启本次作文旅程。
首先让孩子们说说此时的感受——望。从水果的颜色、形状以及这些方面给予学生的体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尽量让胆小的不爱发言的或是作文较差的学生发言。
然后是调动他们的鼻子——闻。这一环节就是让他们拿起自己喜欢的水果“闻一闻”,引导他们闻气味,感受气息。当感受到这些后,你又想到了什么——可以是春天的花,也可以是夏天的雨……
接着交流彼此对水果的认识——问。完成第二环节后,孩子们最想知道的可能是水果的名字、产地、特性、多少钱一斤,什么地方能买到,猜测水果的味道、口感……此时是孩子们真正交流的时刻,老师的微笑、适时的提示、恰当的鼓励就是成功的法宝。
当完成以上三个环节后,“切”是关键的一步。孩子们可以交换彼此的水果,尽量做到“对一种水果的特别喜爱”——拿起来摸一摸、捏一捏、在脸上温一下、在鼻子下闻一闻、掰开来看一看、放在嘴里尝一尝,还可以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此时的感受体验就是最真实的、最富有吸引力的,难道还怕写不好作文吗?
引导过程中要让每个学生把每个环节写下来,也许这次活动还可以“一箭三雕”呢!
有了兴趣,再枯燥的作文也有激情飞扬的时候。
二、注重情感
最吸引人的作文,在于作文中表达的真情实感,怎样才能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呢?那就需要学生处处留心自己身边发生的人和事,让他们对生活中出现的人和事发表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做到想说能够说敢于说,引导学生合理的结构,常抓不懈,学生的作文必能“百尺竿头,更上一层”。
有一次正上语文课,我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聚精会神。就在这时,“嗡嗡嗡、嗡嗡嗡”一只小蜜蜂从窗户飞进来,全体孩子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小蜜蜂身上,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哇,小蜜蜂真可爱!”“它在窗户的玻璃上爬来爬去!”“小蜜蜂多着急呀!”“小蜜蜂正在找妈妈吧?”“玻璃很滑爬不上去!”我索性停下问:“假如你就是那只小蜜蜂,这个时候飞进教室,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做什么?”这时一个平时羞涩的小女生怯怯地举起小手说:“我想背着小书包去学校读书,想学习更多的知识。” “老师,小蜜蜂找不到妈妈,特别着急,你看他在窗户上撞来撞去,蜜蜂妈妈肯定也着急了吧!小蜜蜂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打开窗户助它一臂之力吧!”我继续引导孩子们:“长着翅膀的小蜜蜂为什么一个人飞进来了,它的爸爸妈妈呢?”“它在窗户玻璃上是怎样爬的?” 孩子们的讨论就此展开,热情高涨,轻松快乐地走进了写话天地……
后来在评改此次作文时,发现孩子们不是不会作文,而是需要真情实感,他们的作文才能真正灵动起来。
三、巧设活动
要让学生体验一次真正的写作之旅,,教师的活动设计、程序的展示、结果的呈现,必须做到一个字——巧。
今天是作文课,我走进教室没说上作文课,而说:“同学们,今天搞一次体育比赛——掰手腕。”班里的小男子漢们一听,个个跃跃欲试,纷纷挽起衣袖,摆好姿势,准备比赛,女孩子都很好奇。当看到男孩子露出手臂时,我不忘来点伏笔:看了那些肌肉发达的同学后,抓住一个肌肉不发达的同学说:“别看他肌肉不发达,可手臂上的力气却不小哟?我都拉不过他。”紧接着做了一个特别夸张的动作,“哼,不信?你看多瘦小!”“不信,来试试,”“试就试!”我忙说:“孩子们,你们准备怎样比呢?”“可以拉、掰、压!”这样就挑起了孩子们的好胜心,女孩子们也悄悄地比试起来。
“孩子们,你们觉得掰手腕好玩吗?”
“好玩!”
“那现在就分组……”
在活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许多意外,扳着扳着,突然一个同学哭了,原来手被掰疼了,又失败了。手疼、心疼,这是多好的体验!
“力气是关键。”
“还是要讲究一定的技巧。”
“写一写吧。”
作文教学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别把作文“难”先套在孩子们头上,更不能由此禁锢教师的思想。解决难题的方式很多,只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多在“活动”上下功夫,以学生为本,以学生深切体验为主,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作文神采飞扬。
一、激发兴趣
写作并不难,兴趣是关键。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么才能让孩子产生兴趣?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就是尊重孩子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学生的兴趣,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望闻问切”的实际体验,创新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学生才能写出具有个性的作文。
我在教学“你喜欢的一种水果”作文时,让孩子把喜欢的或是有特色的水果带进课堂,让他们相互交流欣赏。
当各式各样的水果摆上桌子,孩子们的眼睛不够看了,于是开启本次作文旅程。
首先让孩子们说说此时的感受——望。从水果的颜色、形状以及这些方面给予学生的体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尽量让胆小的不爱发言的或是作文较差的学生发言。
然后是调动他们的鼻子——闻。这一环节就是让他们拿起自己喜欢的水果“闻一闻”,引导他们闻气味,感受气息。当感受到这些后,你又想到了什么——可以是春天的花,也可以是夏天的雨……
接着交流彼此对水果的认识——问。完成第二环节后,孩子们最想知道的可能是水果的名字、产地、特性、多少钱一斤,什么地方能买到,猜测水果的味道、口感……此时是孩子们真正交流的时刻,老师的微笑、适时的提示、恰当的鼓励就是成功的法宝。
当完成以上三个环节后,“切”是关键的一步。孩子们可以交换彼此的水果,尽量做到“对一种水果的特别喜爱”——拿起来摸一摸、捏一捏、在脸上温一下、在鼻子下闻一闻、掰开来看一看、放在嘴里尝一尝,还可以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此时的感受体验就是最真实的、最富有吸引力的,难道还怕写不好作文吗?
引导过程中要让每个学生把每个环节写下来,也许这次活动还可以“一箭三雕”呢!
有了兴趣,再枯燥的作文也有激情飞扬的时候。
二、注重情感
最吸引人的作文,在于作文中表达的真情实感,怎样才能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呢?那就需要学生处处留心自己身边发生的人和事,让他们对生活中出现的人和事发表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做到想说能够说敢于说,引导学生合理的结构,常抓不懈,学生的作文必能“百尺竿头,更上一层”。
有一次正上语文课,我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聚精会神。就在这时,“嗡嗡嗡、嗡嗡嗡”一只小蜜蜂从窗户飞进来,全体孩子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小蜜蜂身上,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哇,小蜜蜂真可爱!”“它在窗户的玻璃上爬来爬去!”“小蜜蜂多着急呀!”“小蜜蜂正在找妈妈吧?”“玻璃很滑爬不上去!”我索性停下问:“假如你就是那只小蜜蜂,这个时候飞进教室,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做什么?”这时一个平时羞涩的小女生怯怯地举起小手说:“我想背着小书包去学校读书,想学习更多的知识。” “老师,小蜜蜂找不到妈妈,特别着急,你看他在窗户上撞来撞去,蜜蜂妈妈肯定也着急了吧!小蜜蜂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打开窗户助它一臂之力吧!”我继续引导孩子们:“长着翅膀的小蜜蜂为什么一个人飞进来了,它的爸爸妈妈呢?”“它在窗户玻璃上是怎样爬的?” 孩子们的讨论就此展开,热情高涨,轻松快乐地走进了写话天地……
后来在评改此次作文时,发现孩子们不是不会作文,而是需要真情实感,他们的作文才能真正灵动起来。
三、巧设活动
要让学生体验一次真正的写作之旅,,教师的活动设计、程序的展示、结果的呈现,必须做到一个字——巧。
今天是作文课,我走进教室没说上作文课,而说:“同学们,今天搞一次体育比赛——掰手腕。”班里的小男子漢们一听,个个跃跃欲试,纷纷挽起衣袖,摆好姿势,准备比赛,女孩子都很好奇。当看到男孩子露出手臂时,我不忘来点伏笔:看了那些肌肉发达的同学后,抓住一个肌肉不发达的同学说:“别看他肌肉不发达,可手臂上的力气却不小哟?我都拉不过他。”紧接着做了一个特别夸张的动作,“哼,不信?你看多瘦小!”“不信,来试试,”“试就试!”我忙说:“孩子们,你们准备怎样比呢?”“可以拉、掰、压!”这样就挑起了孩子们的好胜心,女孩子们也悄悄地比试起来。
“孩子们,你们觉得掰手腕好玩吗?”
“好玩!”
“那现在就分组……”
在活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许多意外,扳着扳着,突然一个同学哭了,原来手被掰疼了,又失败了。手疼、心疼,这是多好的体验!
“力气是关键。”
“还是要讲究一定的技巧。”
“写一写吧。”
作文教学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别把作文“难”先套在孩子们头上,更不能由此禁锢教师的思想。解决难题的方式很多,只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多在“活动”上下功夫,以学生为本,以学生深切体验为主,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作文神采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