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和求知欲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不仅让他们学得扎实,更要他们学得轻松,愉快。本文主要从这几方面思考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激趣策略:1.直观演示,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精心设疑,诱发兴趣。3以做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4.实际操作,激发兴趣。5.因势利导,发挥主体作用。
【关键词】诱发;激趣;低年级;学习;数学;策略
“兴趣是人的第一老师”,这句名言,早已被实践所证实,当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时,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并且乐此不疲,欲罢不能。实践证明,年级越低,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明显。就其原因有二,一是低年级小学生的理性自治力较差。他们接受教育的基本动力,源于兴趣、好奇。二是小学数学一是一门非常枯燥的学科。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在备课中巧妙构思和安排,要在未知向已知转化的过程中,烘托气氛,激起学生的悬念,引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为此我在数学实践中多方尝试采取以下策略:
一、直观演示,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接受新事物大部分是依赖于是具体形象,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新奇,有趣的事物上,忽视于学习的目的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加强直观教学。把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引导学生根据教学演示的形象,归纳出抽象的概念规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2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使用许多小动物图片做教学,学生一看到这些彩色图片就被吸引住了,注意力高度集中,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如在“5的分解与组成”时,我利用灯片映出一片草地,草地上有5只小白兔在做游戏,现在要把它们分两组,有哪几种分法?由于小学生非常喜爱小动物,所以情绪特别高,纷纷举手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演示,同时让学生归纳总结,学生很快把5的分解写出来了。
在教学编应用题时,在黑板上先贴上6只小黑兔,又贴出7只小白兔。把“兔子”圈在一个圈里,学生会立即口头求出总数的应用题。接着我把6只小黑兔的头转向圈外,并用手势比划表示黑兔跑出去了,学生就能写上编出剩余的应用题。
二、精心设疑,诱发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对于感于兴趣的事物,总喜欢探根究底。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及时创设恰当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把8个苹果分成2份,有几种分法?学生们七嘴八舌,说出了几种分法。我提出,能不能有秩序地把几种分法排列出来?学生思考后,得到以下排列:1、7;2、6;3、5;4、4;说到这里,于是学生说有四种分法,我接着说:“如果说只有两种分法,那是哪两种分法,在我的启发一,学生说:“一种是分成不相等的2个部分,另一种是分成相等的2个部分。”这时我及时指出这2种分法的一种分法叫“平均分”。学生又补充说:“分成相等的部分,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这里,把8分成相等的2份:8÷2=4,每份是4。”说得多好啊!我立即鼓掌表扬。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受到了鼓励,学生的思维也随之层层深入地展开,课堂气氛非常生动,活泼,学生感到越学越爱学,越学越有劲。
三、以做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的内涵是需要和动机相结合的产生物,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结合所学知识的内容,恰当地开展游戏活动,至少有两个作用,一是活跃中心,二是获取知识,游戏对好玩的小学生来说,尤其具有吸引力。把游戏穿插于教学过程,学生为了玩好游戏,就会尽力主动地去掌握知识。游戏还可以使整个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我让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在练习10以内加减法时,可以听老师说算式,学生在心中迅速算出得数,得数是几,就找几个人做朋友。在练习2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发给学生0——9十个数字卡片,然后,教师说出得数,学生自己找朋友。如老师说“13”那么拿9与4;7与6;8与5的六位同学分别找成立对朋友,这样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
除此之外,我还经常开展“对口令”、“送信”、“开火车、”“玩纸牌”等游戏活动,让学生玩得愉快,学得轻松。
四、用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瑞土教育家皮杰亚曾说过:“儿童只对那种他亲自创造的事物才有真正的理解。”小学生天性好动,让他们自己动手得来的知识在头脑中记忆会特别深刻。
例如:在教学“正方形和正方体”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在头脑中正确掌握正方形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区分两种形体,我让学自己动手剪了六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再用这六个正方形拼成一个正方体,然后学生归纳正方体和正方形的特点。通过实际操作,学生掌握了正方体和正方形的区别,建立了初步的空间概念。
大量实践证明,利用实际操作进行教学,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学生兴趣浓,情绪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因势利导,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深刻,也最多掌握其中内在规律,性质联系。”因此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必须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从而自行发现科学的原理,学会探索知识方法,品尝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发出渴望参与学习的内驱力。
总之,兴趣和求知欲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自传中写到:“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的多样的趣味,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正因为如此,他才对人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不仅让他们学得扎实,更要他们学得轻松,愉快。
【关键词】诱发;激趣;低年级;学习;数学;策略
“兴趣是人的第一老师”,这句名言,早已被实践所证实,当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时,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并且乐此不疲,欲罢不能。实践证明,年级越低,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明显。就其原因有二,一是低年级小学生的理性自治力较差。他们接受教育的基本动力,源于兴趣、好奇。二是小学数学一是一门非常枯燥的学科。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在备课中巧妙构思和安排,要在未知向已知转化的过程中,烘托气氛,激起学生的悬念,引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为此我在数学实践中多方尝试采取以下策略:
一、直观演示,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接受新事物大部分是依赖于是具体形象,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新奇,有趣的事物上,忽视于学习的目的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加强直观教学。把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引导学生根据教学演示的形象,归纳出抽象的概念规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2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使用许多小动物图片做教学,学生一看到这些彩色图片就被吸引住了,注意力高度集中,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如在“5的分解与组成”时,我利用灯片映出一片草地,草地上有5只小白兔在做游戏,现在要把它们分两组,有哪几种分法?由于小学生非常喜爱小动物,所以情绪特别高,纷纷举手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演示,同时让学生归纳总结,学生很快把5的分解写出来了。
在教学编应用题时,在黑板上先贴上6只小黑兔,又贴出7只小白兔。把“兔子”圈在一个圈里,学生会立即口头求出总数的应用题。接着我把6只小黑兔的头转向圈外,并用手势比划表示黑兔跑出去了,学生就能写上编出剩余的应用题。
二、精心设疑,诱发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对于感于兴趣的事物,总喜欢探根究底。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及时创设恰当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把8个苹果分成2份,有几种分法?学生们七嘴八舌,说出了几种分法。我提出,能不能有秩序地把几种分法排列出来?学生思考后,得到以下排列:1、7;2、6;3、5;4、4;说到这里,于是学生说有四种分法,我接着说:“如果说只有两种分法,那是哪两种分法,在我的启发一,学生说:“一种是分成不相等的2个部分,另一种是分成相等的2个部分。”这时我及时指出这2种分法的一种分法叫“平均分”。学生又补充说:“分成相等的部分,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这里,把8分成相等的2份:8÷2=4,每份是4。”说得多好啊!我立即鼓掌表扬。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受到了鼓励,学生的思维也随之层层深入地展开,课堂气氛非常生动,活泼,学生感到越学越爱学,越学越有劲。
三、以做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的内涵是需要和动机相结合的产生物,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结合所学知识的内容,恰当地开展游戏活动,至少有两个作用,一是活跃中心,二是获取知识,游戏对好玩的小学生来说,尤其具有吸引力。把游戏穿插于教学过程,学生为了玩好游戏,就会尽力主动地去掌握知识。游戏还可以使整个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我让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在练习10以内加减法时,可以听老师说算式,学生在心中迅速算出得数,得数是几,就找几个人做朋友。在练习2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发给学生0——9十个数字卡片,然后,教师说出得数,学生自己找朋友。如老师说“13”那么拿9与4;7与6;8与5的六位同学分别找成立对朋友,这样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
除此之外,我还经常开展“对口令”、“送信”、“开火车、”“玩纸牌”等游戏活动,让学生玩得愉快,学得轻松。
四、用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瑞土教育家皮杰亚曾说过:“儿童只对那种他亲自创造的事物才有真正的理解。”小学生天性好动,让他们自己动手得来的知识在头脑中记忆会特别深刻。
例如:在教学“正方形和正方体”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在头脑中正确掌握正方形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区分两种形体,我让学自己动手剪了六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再用这六个正方形拼成一个正方体,然后学生归纳正方体和正方形的特点。通过实际操作,学生掌握了正方体和正方形的区别,建立了初步的空间概念。
大量实践证明,利用实际操作进行教学,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学生兴趣浓,情绪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因势利导,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深刻,也最多掌握其中内在规律,性质联系。”因此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必须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从而自行发现科学的原理,学会探索知识方法,品尝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发出渴望参与学习的内驱力。
总之,兴趣和求知欲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自传中写到:“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的多样的趣味,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正因为如此,他才对人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不仅让他们学得扎实,更要他们学得轻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