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了适应现代化的机械系统应用要求,机械产品的可靠性设计正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沿循传统机械系统可靠性设计的思路,先介绍了机械可靠性设计的内涵、特点和基本设计理论,之后结合现代思维和方法,简述了两种在传统设计方法上拓展递进而来的现代可靠性设计方法。
关键词 机械;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设计内涵;现代可靠性设计
中图分类号 TH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02-0170-01
1 机械可靠性设计的内涵
机械可靠性的研究实际上源自于上世纪50年代对于电子产品的可靠性研究,其在各国率先开展的领域无一例外都是军工或航空航天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可靠性设计早已进入民用领域,并成为经济竞争的一大焦点。与常规的基于强度的机械设计相比,可靠性设计着重考虑了机械产品或零件的尺寸、材料以及其所承受的载荷的分散性和随机性,将原本基于强度理论的两个极端标准:载荷超出材料强度即不安全、载荷未超过材料强度即安全,转变为“安全的概率有多大”、“达到预期寿命的可能性有多大”,这种基于概率的可靠性设计思想和方法,是机械设计的一大进步。
所谓的机械可靠性,指的是机械系统或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是衡量一种机电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根据目前公认的定义,其内涵可以从4个层面进一步解释:机械系统或产品是可靠性设计的对象,其含义是广义的,既可以指整套的机械系统,也可以指单个设备、零件或是子系统;规定的时间是可靠性设计的核心,因为可靠性是产品的时间质量指标,是产品质量能够维系多长时间的标准,一般而言产品的可靠性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规定的使用条件是可靠性设计的前提,不同的使用条件其可靠性设计就肯定不同,离开了规定的条件,谈论可靠性就毫无意义;规定功能是可靠性设计的实质,可靠性设计是在保证机械系统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延长其使用功能的存在时间。
2 机械可靠性设计的特点和基本理论
通常来讲,机械可靠性的设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机械产品种类繁多,可靠性要求不一
机械产品根据用途的不同千差万别,其组成结构和运行原理也各不相同,有的机械产品还需要特殊的零件。对于不同的使用要求,不同的零件,不同的机械结构等,可靠性设计的要求肯定也不相同,其计算方法或适用的理论也不同。
2.2 使用条件复杂,基本载荷确定困难
机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各个系统、零件所承受的载荷类型和载荷大小在很多情况下会随着工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其载荷谱的确定需要经过长期反复的实验来确定,而实际中不可能对每一个系统或零件进行长期的载荷变化实验,因此对于机械产品的载荷谱确定存在一定的困难,对进一步的可靠性设计造成障碍。
2.3 可靠性设计受外部因素影响大
机械产品的可靠性不仅受设计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使用环境因素、产品的制造过程、制造工艺水准或稳定性的影响,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也给可靠性设计带来了困难,在进行最初的可靠性设计中需要将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考虑在内。
2.4 机械零件连接状态变化
机械产品一般都是由许多功能不同的零件组成的,这些零件通过螺栓、键、铆等连接形式相互连接起来。在机械可靠性设计中,这些连接形式都被当作是一个虚拟的零件,这个虚拟的零件对机械系统的可靠性影响很大,也是机械可靠性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这些连接方式的连接状态是根据装配工艺水平、装配工人的熟练程度、装配方法等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的,连接状态的变化会影响到连接质量的优劣,这也是机械可靠性设计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
我们知道,机械可靠性的设计理论是机械产品可靠性的基础,是进行准确有效可靠性设计的关键及保证。针对不同的机械产品和使用功能,可以采用不同适用的可靠性设计理论与方法。机械可靠性设计中最基本的理论是应力-强度相干理论,这个理论确立了机械零件所受载荷与其可靠性之间的基本关系;为解决应力-强度相干理论在实际应用的困难,在其基础上陆续发展出了广义可靠性概率理论、矩方法和以矩方法为基础的可靠性理论、R-F理论等等,具体的可靠性设计方法包括响应面法、支持向量机法、最大熵方法、随机有限元法和非概率分析方法等,内容涉及静强度设计,疲劳强度设计,有限寿命设计等,对象关联结构系统、机构系统、振动系统等多方面的机械产品可靠性设计。
3 现代可靠性设计方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机械产品设计中使用到的新知识、新方法、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等越来越多,机械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也越来越短,结合先进的数学理论和计算机辅助技术,近年来出现了许多现代机械可靠性设计方法,成为解决复杂的机械设计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
3.1 基于灵敏度的可靠性设计方法
在现代的机械产品可靠性优化设计,灵敏度分析与重分析和再设计已成为一种实用的设计方法。所谓的灵敏度分析,指的是在进行复杂机械产品结构系统的设计时,由于牵扯到诸多不同的物理和几何参数,如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了一次修改,那么设计人员总是会希望了解修改哪些参数对产品特性影响较大,即机械产品的特性对哪些参数的敏感程度较大,对于这种机械产品特性对设计参数敏感程度的分析,就是灵敏度分析。
通过进行灵敏度分析,若研究发现某因素对产品失效有较大的影响,则在设计制造过程中就要严格加以控制,使其变化较小以保证产品有足够的安全可靠性;反之,如果某因素的变异性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不显著,则在进行可靠性设计时,就可以把它当作确定量值处理以降低分析的复杂程度。这种基于灵敏度的机械可靠性设计,能够明确产品随参数变化的改变量,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可以大大提高机械可靠性设计的效果和准确性,达到优化产品的性能特性,延长其使用寿命的目的。
3.2 基于稳健性的可靠性设计方法
在上述基于灵敏度的可靠性设计方法基础上,我们可以递进得到一种通过极小化灵敏度的基于稳健性的可靠性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减少尽可能多的对产品使用特性灵敏度大的因素,尽量设计出允许更大容差的产品而同时具有较低的成本,即使所设计的产品具有对设计参数变化的强不敏感性,即稳健性。上述的基于稳健型的可靠性设计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以往改动设计方案就要重新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测试试验分析的不必要损失,减少了可靠性设计中的盲目性。
参考文献
[1]潘爽.浅谈机械产品可靠性设计[J].电子机械工程,2006,1.
[2]张义民.机械可靠性设计的内涵与递进[J].机械工程学报,2010,7.
[3]贺鑫,韩旺,史世攀.机械设计各个阶段中可靠性包含的工作[J].湖南农机,2011,7.
关键词 机械;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设计内涵;现代可靠性设计
中图分类号 TH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02-0170-01
1 机械可靠性设计的内涵
机械可靠性的研究实际上源自于上世纪50年代对于电子产品的可靠性研究,其在各国率先开展的领域无一例外都是军工或航空航天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可靠性设计早已进入民用领域,并成为经济竞争的一大焦点。与常规的基于强度的机械设计相比,可靠性设计着重考虑了机械产品或零件的尺寸、材料以及其所承受的载荷的分散性和随机性,将原本基于强度理论的两个极端标准:载荷超出材料强度即不安全、载荷未超过材料强度即安全,转变为“安全的概率有多大”、“达到预期寿命的可能性有多大”,这种基于概率的可靠性设计思想和方法,是机械设计的一大进步。
所谓的机械可靠性,指的是机械系统或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是衡量一种机电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根据目前公认的定义,其内涵可以从4个层面进一步解释:机械系统或产品是可靠性设计的对象,其含义是广义的,既可以指整套的机械系统,也可以指单个设备、零件或是子系统;规定的时间是可靠性设计的核心,因为可靠性是产品的时间质量指标,是产品质量能够维系多长时间的标准,一般而言产品的可靠性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规定的使用条件是可靠性设计的前提,不同的使用条件其可靠性设计就肯定不同,离开了规定的条件,谈论可靠性就毫无意义;规定功能是可靠性设计的实质,可靠性设计是在保证机械系统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延长其使用功能的存在时间。
2 机械可靠性设计的特点和基本理论
通常来讲,机械可靠性的设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机械产品种类繁多,可靠性要求不一
机械产品根据用途的不同千差万别,其组成结构和运行原理也各不相同,有的机械产品还需要特殊的零件。对于不同的使用要求,不同的零件,不同的机械结构等,可靠性设计的要求肯定也不相同,其计算方法或适用的理论也不同。
2.2 使用条件复杂,基本载荷确定困难
机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各个系统、零件所承受的载荷类型和载荷大小在很多情况下会随着工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其载荷谱的确定需要经过长期反复的实验来确定,而实际中不可能对每一个系统或零件进行长期的载荷变化实验,因此对于机械产品的载荷谱确定存在一定的困难,对进一步的可靠性设计造成障碍。
2.3 可靠性设计受外部因素影响大
机械产品的可靠性不仅受设计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使用环境因素、产品的制造过程、制造工艺水准或稳定性的影响,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也给可靠性设计带来了困难,在进行最初的可靠性设计中需要将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考虑在内。
2.4 机械零件连接状态变化
机械产品一般都是由许多功能不同的零件组成的,这些零件通过螺栓、键、铆等连接形式相互连接起来。在机械可靠性设计中,这些连接形式都被当作是一个虚拟的零件,这个虚拟的零件对机械系统的可靠性影响很大,也是机械可靠性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这些连接方式的连接状态是根据装配工艺水平、装配工人的熟练程度、装配方法等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的,连接状态的变化会影响到连接质量的优劣,这也是机械可靠性设计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
我们知道,机械可靠性的设计理论是机械产品可靠性的基础,是进行准确有效可靠性设计的关键及保证。针对不同的机械产品和使用功能,可以采用不同适用的可靠性设计理论与方法。机械可靠性设计中最基本的理论是应力-强度相干理论,这个理论确立了机械零件所受载荷与其可靠性之间的基本关系;为解决应力-强度相干理论在实际应用的困难,在其基础上陆续发展出了广义可靠性概率理论、矩方法和以矩方法为基础的可靠性理论、R-F理论等等,具体的可靠性设计方法包括响应面法、支持向量机法、最大熵方法、随机有限元法和非概率分析方法等,内容涉及静强度设计,疲劳强度设计,有限寿命设计等,对象关联结构系统、机构系统、振动系统等多方面的机械产品可靠性设计。
3 现代可靠性设计方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机械产品设计中使用到的新知识、新方法、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等越来越多,机械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也越来越短,结合先进的数学理论和计算机辅助技术,近年来出现了许多现代机械可靠性设计方法,成为解决复杂的机械设计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
3.1 基于灵敏度的可靠性设计方法
在现代的机械产品可靠性优化设计,灵敏度分析与重分析和再设计已成为一种实用的设计方法。所谓的灵敏度分析,指的是在进行复杂机械产品结构系统的设计时,由于牵扯到诸多不同的物理和几何参数,如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了一次修改,那么设计人员总是会希望了解修改哪些参数对产品特性影响较大,即机械产品的特性对哪些参数的敏感程度较大,对于这种机械产品特性对设计参数敏感程度的分析,就是灵敏度分析。
通过进行灵敏度分析,若研究发现某因素对产品失效有较大的影响,则在设计制造过程中就要严格加以控制,使其变化较小以保证产品有足够的安全可靠性;反之,如果某因素的变异性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不显著,则在进行可靠性设计时,就可以把它当作确定量值处理以降低分析的复杂程度。这种基于灵敏度的机械可靠性设计,能够明确产品随参数变化的改变量,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可以大大提高机械可靠性设计的效果和准确性,达到优化产品的性能特性,延长其使用寿命的目的。
3.2 基于稳健性的可靠性设计方法
在上述基于灵敏度的可靠性设计方法基础上,我们可以递进得到一种通过极小化灵敏度的基于稳健性的可靠性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减少尽可能多的对产品使用特性灵敏度大的因素,尽量设计出允许更大容差的产品而同时具有较低的成本,即使所设计的产品具有对设计参数变化的强不敏感性,即稳健性。上述的基于稳健型的可靠性设计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以往改动设计方案就要重新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测试试验分析的不必要损失,减少了可靠性设计中的盲目性。
参考文献
[1]潘爽.浅谈机械产品可靠性设计[J].电子机械工程,2006,1.
[2]张义民.机械可靠性设计的内涵与递进[J].机械工程学报,2010,7.
[3]贺鑫,韩旺,史世攀.机械设计各个阶段中可靠性包含的工作[J].湖南农机,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