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网络通信技术快速发展,教育信息技术带动教育现代化,课堂教学逐渐步入微时代。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以简短、精炼、定向的特点得到了诸多教师工作者的青睐,并在各阶段各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与此同时,微课在课堂教学应用过程中尚且还存在一些不足。在此以高中生物学科为例,本文对微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简略分析。
关键词:微课;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优势与不足
引言:微课即微小型课堂,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应用多媒体技术就某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视频,一般在五到十分钟左右。微课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而言,固然有其优势所在,如,微课具有短小精悍、主题突出、针对性较强的特点;但近几年的微课在发展过程一直处于上升阶段,其在实际应用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质量难以保证、教学效果欠佳等。
一、微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一)资源共享,丰富课程内容
微课制作简单,形式新颖,教师与学生都可以通过微课进行课程资源的积累、分享、交流与反思。微课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结合微课展开课堂教学,能够搜寻到较为丰富的多样化的教学资源。高中生物学科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教师可以结合微课视频丰富课程内容,例如,借助微课在课堂上穿插一些细胞活动、基因突变、生化反应、生命现象等视频内容,开拓生物知识领域。与此同时,教师利用微课进行授课时,师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从而调动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二)应用广泛,优化教学结构
微课利用起来简便易行,其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巩固过程中皆可应用。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某节生物课的教学计划或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设计制作好微课,让学生预先观看此微课,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此外,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提出新颖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讲解做好铺垫。最后,利用微課进行课堂巩固,设计微习题,再适当设计一些适应不同层次学生拓展延伸练习,方便不同学生自主挑选适合自己所需的微习题,从而进一步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三)针对性教学,突破重难点
微课短小精悍,并且所展现的主题较为明确,每一节微课基本是针对某个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此外,微课基本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设计的,针对性较强,且微课不受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比较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对本节重难点进行点拨,将难以理解的生物理论概念或典型重难点例题纳入微课,例如,在讲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这一章节内容时,可制作动态的微课,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更加直观形象,便于理解。同时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规律,展开针对性教学,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形成自己的生物知识体系与学科思维,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四)结合微课视频,辅助实验教学
生物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对于课程中所涉及到的实验,或许由于实验仪器设备或实验条件等限制未能全部开设,因此,可以通过借助实验类微课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部分实验过程。比如,在学习生物遗传与基因的多样性这部分内容时,演示课本中所提到的遗传物质经典实验,一步步仔细观看实验步骤,间接做实验,并加以研究探讨,验证实验结论。
二、微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一)教师对微课认知尚有欠缺
在时代需求和新课改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加注重微课的使用,但部分教师对微课的认识尚有欠缺,在对微课的认知上仍然存在误区,认为微课只是简单的教学过程录制,而且对微课的关注度不高,对微课的理解不深入,只是浅层次地理解微课,导致微课在课堂上的应用率相对较低。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对于微课的制作能力有限,因此难以满足微课在教学中的基本要求。
(二)微课质量难以保证
就目前的微课质量来看,由于教师对微课的拍摄、制作等方面技术不够熟练,并且在对微课内容的选取与设计上仍有诸多问题存在,导致其在制作技术与内容呈现上质量仍然不高。例如,所选内容乏味枯燥,缺乏生动的案例和形象化的讲述,未能使学生将所讲内容建立联系;再如,微课存在内容杂乱繁多、时间过长、华而不实等问题,都导致微课整体效果差强人意,整体质量难以保证。
(三)微课教学效果欠佳
在微课的使用过程中,部分教师只是将微课作为教学辅助工具,未能够真正改变传统教学形式,没有真正将微课带入到课堂教学中。或者是过于注重微课的形式而忽略了课程的实质所在,不能真正发挥微课内容的有效性。再就是反馈不及时,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微课后,不能及时得到老师的反馈,学生在学习微课时所产生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使微课失去了自身的优势,最终导致微课达不到其应有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微课对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而言,既有其优势所在,也尚且存在不足之处。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所在,发现微课的不足之处,探索完善之策并对微课加以完善,进一步优化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田欣.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07).
[2]肖安庆.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5,(28):75-76.
关键词:微课;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优势与不足
引言:微课即微小型课堂,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应用多媒体技术就某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视频,一般在五到十分钟左右。微课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而言,固然有其优势所在,如,微课具有短小精悍、主题突出、针对性较强的特点;但近几年的微课在发展过程一直处于上升阶段,其在实际应用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质量难以保证、教学效果欠佳等。
一、微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一)资源共享,丰富课程内容
微课制作简单,形式新颖,教师与学生都可以通过微课进行课程资源的积累、分享、交流与反思。微课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结合微课展开课堂教学,能够搜寻到较为丰富的多样化的教学资源。高中生物学科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教师可以结合微课视频丰富课程内容,例如,借助微课在课堂上穿插一些细胞活动、基因突变、生化反应、生命现象等视频内容,开拓生物知识领域。与此同时,教师利用微课进行授课时,师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从而调动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二)应用广泛,优化教学结构
微课利用起来简便易行,其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巩固过程中皆可应用。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某节生物课的教学计划或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设计制作好微课,让学生预先观看此微课,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此外,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提出新颖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讲解做好铺垫。最后,利用微課进行课堂巩固,设计微习题,再适当设计一些适应不同层次学生拓展延伸练习,方便不同学生自主挑选适合自己所需的微习题,从而进一步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三)针对性教学,突破重难点
微课短小精悍,并且所展现的主题较为明确,每一节微课基本是针对某个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此外,微课基本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设计的,针对性较强,且微课不受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比较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对本节重难点进行点拨,将难以理解的生物理论概念或典型重难点例题纳入微课,例如,在讲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这一章节内容时,可制作动态的微课,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更加直观形象,便于理解。同时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规律,展开针对性教学,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形成自己的生物知识体系与学科思维,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四)结合微课视频,辅助实验教学
生物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对于课程中所涉及到的实验,或许由于实验仪器设备或实验条件等限制未能全部开设,因此,可以通过借助实验类微课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部分实验过程。比如,在学习生物遗传与基因的多样性这部分内容时,演示课本中所提到的遗传物质经典实验,一步步仔细观看实验步骤,间接做实验,并加以研究探讨,验证实验结论。
二、微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一)教师对微课认知尚有欠缺
在时代需求和新课改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加注重微课的使用,但部分教师对微课的认识尚有欠缺,在对微课的认知上仍然存在误区,认为微课只是简单的教学过程录制,而且对微课的关注度不高,对微课的理解不深入,只是浅层次地理解微课,导致微课在课堂上的应用率相对较低。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对于微课的制作能力有限,因此难以满足微课在教学中的基本要求。
(二)微课质量难以保证
就目前的微课质量来看,由于教师对微课的拍摄、制作等方面技术不够熟练,并且在对微课内容的选取与设计上仍有诸多问题存在,导致其在制作技术与内容呈现上质量仍然不高。例如,所选内容乏味枯燥,缺乏生动的案例和形象化的讲述,未能使学生将所讲内容建立联系;再如,微课存在内容杂乱繁多、时间过长、华而不实等问题,都导致微课整体效果差强人意,整体质量难以保证。
(三)微课教学效果欠佳
在微课的使用过程中,部分教师只是将微课作为教学辅助工具,未能够真正改变传统教学形式,没有真正将微课带入到课堂教学中。或者是过于注重微课的形式而忽略了课程的实质所在,不能真正发挥微课内容的有效性。再就是反馈不及时,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微课后,不能及时得到老师的反馈,学生在学习微课时所产生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使微课失去了自身的优势,最终导致微课达不到其应有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微课对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而言,既有其优势所在,也尚且存在不足之处。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所在,发现微课的不足之处,探索完善之策并对微课加以完善,进一步优化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田欣.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07).
[2]肖安庆.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5,(28):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