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疗效及安全性的探索性随机对照研究

来源 :中华精神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深部经颅磁刺激(deep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dTMS)辅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招募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18~60岁,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 10 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TMS联合药物治疗组(dTMS组,28例)和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药物治疗组(rTMS组,28例)。2组均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dTMS或rTMS,每周5次,共治疗2周。在基线及治疗第2周末,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评估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采用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32-Item Hypomania Checklist,HCL-32)评估治疗后的转躁风险。以HAMD17及HAMA的减分及减分率为主要评估指标,HAMD17反应率、不良事件及转躁风险为次要评估指标。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等比较疗效差异。

结果

2组基线HAMD17和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其他文献
EB病毒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浆细胞骨髓瘤病例罕见,本文报道1例77岁男性病例,淋巴结和骨髓标本镜下病理组织学完全不同,各描述其组织学特点及免疫表型,提出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发病机制的理解。
期刊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myofibroblastictumor,IMT)是一种中间型肿瘤,主要由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组成,间质内常伴有炎性细胞浸润。IMT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人,女性略多见。肿瘤可发生于多个部位,但好发于腹腔(包括肠系膜、大网膜和胃肠道)、胸腔(肺和纵隔)、头颈部和泌尿生殖道(包括膀胱和子宫)。分子遗传学上,50%~60%的IMT具有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lymphomakinase,ALK)基因重排,涉及多个伴侣基因,包括TPM3、CLTC和EML
期刊
报道1例发生于直肠及乙状结肠系膜的伴有JAZF1-BCORL1基因融合的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继发于异位的子宫内膜。本例发病部位罕见、形态特殊、分子改变罕见,容易误诊。
期刊
原发性颅内DICER1突变型肉瘤(primaryintracranialsarcoma,DICER1-mutant)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肉瘤,其特征为组织学伴横纹肌细胞分化的肿瘤。本文报道1例本院确诊儿童病例,患儿为8岁男性,肿瘤细胞呈束状、旋涡状、人字交叉排列,瘤细胞梭形、短梭形或卵圆形,胞质嗜酸性,部分似横纹肌母细胞形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99、波形蛋白、INI1阳性,Ki-67阳性指数70%;广谱细胞角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CD34、S-100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结蛋白、NKX2.2、W
期刊
外阴鳞状细胞癌约占外阴恶性肿瘤的80%,高级别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是外阴鳞状细胞癌的癌前病变,按照病理机制可分为普通型高级别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主要以HPV16型感染为多见;另一类为HPV不相关的上皮内瘤变,这类癌前病变的病理发生机制目前还在研究中。局部慢性非感染性炎症性外阴皮肤病,如棘层肥厚性皮肤病的慢性单纯性苔藓和苔藓样皮肤病的硬化性苔藓等组织学表现可见于这类病变。根据p53表达的最新研究,HPV不相关的上皮内瘤变可分为:p53突变型,即分化型外阴上皮内瘤变(di
期刊
脑膜瘤组织形态多样,传统上其预后主要取决于组织学级别。近年来脑膜瘤的分子特征逐渐被揭示,同时脑膜瘤的表观遗传学研究也取得巨大进展,而这些遗传学方面的特征与脑膜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均密切相关。可以预见,对脑膜瘤的多组学研究将大大加深对脑膜瘤的病因以及分子变异模式的理解。本文对近年来脑膜瘤临床病理学及分子病理特征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期刊
恶性肿瘤是全球人群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肿瘤的异质性起了关键作用,而探究肿瘤异质性成为提高恶性肿瘤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等的关键所在,新兴崛起的空间转录组技术为此提供了可能。本文将介绍空间转录组学在肿瘤研究尤其是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和进展。
期刊
随着5G网络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等前沿科技不断发展和迭代,为各种课程的教学实现线上学习提供了支撑平台。加之近年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全球的不断蔓延,各种形式的线上教学或学习得以普及和迅猛发展。本文结合本校线上教学实践的经验重点讨论采取SPOC混合模式进行病理实习课教学是否能满足该课程的专业要求和顺应线上教学发展。可以看出病理实习课采用SPOC混合教学模式能最大限度利于优质教学资源,提升病理教学识图与新技术的融合,对改革和提升病理学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期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博物馆于2011年获评为成都市科普基地并面向社会公众开放。2017年以前,由于病理标本专业性太强,参观者仅百余人,科普成效不佳。为改变这个局面,2017年病理科依托大学生社团组建了志愿者讲解队,同时遴选科普标本、撰写讲解稿范本和进行试讲培训。之后,专业的科普讲解让参观者对常见病的病因及如何早期发现疾病有了深刻的认识,参观人数也达千余人,科普成效斐然。
期刊
成人型粒层细胞瘤(adultgranulosacelltumor,AGCT)是卵巢最常见的性索间质肿瘤。AGCT患者大多数为Ⅰ期,尽管有较高的5年及10年生存率,但其易复发,尤其具有远期复发的特点。肿瘤分期、肿瘤破裂和肿瘤残留是重要的预后因素。但是,AGCT肿瘤病理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却尚不明确,存在较多争议。本文旨在明确AGCT肿瘤大体、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病理各项特征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