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究4种PD-1/PD-L1抑制剂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联合应用PD-1/PD-L1抑制剂与贝伐珠单抗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实验室检验指标、影像学检查、疗效及不良反应(至患者随访截止或失访或死亡)。使用改良版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估临床疗效,Kaplan-Meier方法绘制总生存期(OS)生存曲线,并进行组间差异比较分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4种PD-1/PD-L1抑制剂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联合应用PD-1/PD-L1抑制剂与贝伐珠单抗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实验室检验指标、影像学检查、疗效及不良反应(至患者随访截止或失访或死亡)。使用改良版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估临床疗效,Kaplan-Meier方法绘制总生存期(OS)生存曲线,并进行组间差异比较分析。结果 纳入2020年5月至2022年7月我科收治的37例联合应用PD-1/PD-L1抑制剂与贝伐珠单抗患者,其中进口PD-1/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14例,三种国产PD-1/PD-L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9例,特瑞普利单抗+贝伐珠单抗7例,卡瑞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7例。阿替利珠单抗组客观缓解率(ORR)为35.7%,疾病控制率(DCR)为71.4%;信迪利单抗组ORR为22.2%,DCR为66.7%;特瑞普利单抗组ORR为28.6%,DCR为71.4%;卡瑞利珠单抗组ORR为28.6%,DCR为57.1%。三组国产PD-1单抗组中位OS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略短于阿替利珠单抗组,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四组患者中均未出现因不良反应所导致的死亡病例。结论 PD-1/PD-L1抑制剂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晚期肝癌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
其他文献
教育热点可以帮助一线教育工作者了解教育领域的核心话题,紧跟时代潮流。专业领域权威期刊的研究一般聚焦专业热点话题;学位论文一般针对专业的热点、发展等方面进行选题研究。学位论文选题质量是考量研究生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而选题热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论文选题的水平。本文拟通过物理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权威期刊论文选题进行对比,探索近五年中学物理教育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并对物理教育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提供
<正>在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通过合理引入"体验式参与课程",并对其行为价值、心理健康教育内涵进行有效延伸,全面拓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空间,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转型发展和智慧升级寻找新的合适方向。本文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分析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构建机制,以期为当前推动农村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有效参考。
目前中学阶段用于研究机翼升力的设备非常简单,功能单一。文中利用传感器自制定量探究影响机翼升力大小因素的装置。采用DIS微力传感器测量升力大小,定量研究机真升力与风速、机翼的投影面积及迎角的关系。利用自制烟流线装置,观察到气流在机翼上翼面的附面层分离而产生的分离涡,导致上下翼面压差降低,机翼失速。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英语情境化单元作业设计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课程标准的实施真正落地,而且可以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文章首先阐述了开展作业设计的两个核心概念——“教—学—评一致性”和情境化作业,其次,以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7 What’s the matter?单元作业设计为蓝本,探讨了基于“教—学—评一致性”英语情境化单元作业设计的基本策略:
作业设计是为了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而对课后布置的作业内容与形式进行设计,它和课前备课、课堂实施教学、作业评价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作业设计是评价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只有当作业设计与教学目标一致时,才能适切地体现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为例,讲述小学中年段作业设计的策略,提出只有整体考虑教、学、评,才能实现有效教学、有意义的教学,最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临终关怀是全程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是实现生命尊严与保证生命质量的重要服务。随着人口预期寿命提高和流行病学模式的转变,临终关怀服务已经成为现代化医疗保健体系框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也是一个国家现代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程度和社会人文关怀理念成熟程度的重要反映。因此,应正视临终关怀的需求增长,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临终关怀服务模式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和加强政策引导,增加服务资源供给;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普及优逝
整体教学设计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重要体现。文章以认识区域为主题,以西北地区和南方地区为案例,以区域认知素养的关键能力为教学设计线索,以中华美食为主题教学情境,整合了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部分章节内容,依次从学习的主题、目标、活动和评价等环节,设计了指向区域认知核心素养的整体教学案例。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地理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从空间尺度的视角组织课程内容,按照“宇宙—地球—地表—世界—中国”的顺序,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的地球家园。文章基于区域认知,以地形、气候以及自然带的空间分异为基础,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为依据,对亚洲分区进行了探讨,并简要归纳了亚洲六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参照UbD的3个步骤(确定预期结果、确定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设计高中“区域认知”复习单元的教学,构建以大概念为导向、从基本问题出发、学生参与性更强的区域认知复习课堂。
结合GIS在培育学生区域认知素养方面的优势,以"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为例,探索了利用GIS培育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有效策略,实现GIS与区域认知素养培育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