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年前,他卖掉煤矿股份,辞去“煤老板”职务,毅然回村任党支部书记。两年来,他自掏腰包无偿投资2000余万元,为村里修路、架桥、平地造田、建学校、搞养殖、办企业,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创业”带动“就业”的农村发展之路。他就是乡宁县昌宁镇牛塔村的创业支书刘玉学。
牛塔村位于山西省乡宁县城西9公里处,村民有1000余人。由于地处山区,长期以来村里的老百姓祖祖辈辈被贫穷困扰着。经济贫穷、山路崎岖、教育落后成了牛塔村的真实写照。但是,昔日破烂不堪的小山村,如今却洋溢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欣欣向荣的景象。
走进牛塔村,记者看到,一座漂亮的“谐民桥”映入眼帘;走进田野,大片的坡地、荒地变成了机耕田,长满了绿色无公害小麦和无公害小杂粮;走进村办小学,朗朗的读书声承载着山里人的希望。
建新村、造平原、办教育、富村民,一直以来是刘玉学心中的梦想。这位拥有千万资产的煤老板没有到大都市一掷千金,去过挥金如土奢侈的生活,而是转身投入到家乡的新农村建设中。
“我回村不是来当官的,更不是为了捞钱的,我是回来带领乡亲们致富的,只要能给牛塔老百姓带来经济效益和实惠的事,我都干,即使贴钱赔人情,我都无所谓。我多吃一点苦乡亲们就可能多得一点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一点,我的心里就暖和一点。”这是刘玉学上任牛塔村党支部书记向村民掏出心窝的表态发言。
刘玉学七八岁就随父母离开牛塔村,迁住县城,上学、当兵、搞焦化、办煤矿,一直在外地打拼,转眼间过去了40年。
树高千尺忘不了根。2007年春,刘玉学怀着对故土的眷恋和对家乡父老的深情厚谊,回家和乡亲们一起过节。就在这次回家,刘玉学发现,这些年村里虽然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但是与外界相比,似乎差距越来越大,仍然有一部分乡亲们过着贫穷的生活。
“这几年自己借党的好政策摸爬滚打挣了一点钱,有心帮乡亲一把,可如何帮呀?”村里这番现状触动了刘玉学的心。
碰巧,就在这年4月,镇里领导叫刘玉学谈话,请求他回村任党支部书记。正愁无法回报乡亲的刘玉学,这时豁然开朗,便痛快地答应了。在煤炭经济效益十分看好的情况下,他毅然决然地辞去担任了8年的冷坡联营煤矿总经理的职务,并卖掉股份,回村里当了百姓头。
“刘玉学放着经营状况良好的煤矿企业不干,赚不完的钱不要,来当百姓头,到底图什么?”群众议论纷纷。
修路架桥让牛塔与外界连起来
牛塔村虽处城郊区,但鄂河将其与外界南北相隔,夏有洪水阻拦,冬有厚冰挡路,一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村民在村里的出不去门,出去的回不了村。
那年冬天,刘玉学将要参加村里一长辈的葬礼,开着自己的小轿车被鄂河挡住,只好将车弃之路边,步行四五公里。望着驴驮肩挑晃晃悠悠过河的人畜,他伫立了许久,心里暗暗地下了决心:“要想让农民致富,必须先修好路。”于是,他萌生了在这里架桥的念头。
刘玉学上任当年,架桥一事立即得到了落实,第二年8月一座宽6.6米、长105米的“谐民桥”便建成通车,架桥总投资86万元,刘玉学个人全部承担了,牛塔村几辈人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同时,他个人垫资90余万元铺装了通村柏油公路2.1公里,并硬化了4公里的村连村道路,虽然最后国家有所补贴,但到最终算账,他自己还是贴进去20多万元。之后,刘玉学又投资近百万元,在村里建起了学校、幼儿园、便民超市、面粉加工厂、休闲广场、卫生所、移动代办点等公益设施。一个昔日破乱不堪的村子,在很短时间内就变得欣欣向荣。
“过去我们去一趟县城,由于路不好走,需要一天时间,如今路修好了,骑摩托车或开三轮车一天能跑五六个来回。”村民刘喜才说,刘玉学的大恩大德,村里人永远不会忘记。
平地造田让牛塔黄土长出“金子”来
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土地,离开土地的农民像鱼儿离开了水一样。可是牛塔村的撂荒地俯拾即是,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该村地处山区,坡多沟深,土地支离破碎,再加上村民们种地仍停留在传统模式,往往是有种无收,事倍功半,只好弃种撂荒。
于是,刘玉学上任的第二把火就是改善土地条件,用他的话说,就是要让牛塔黄土长出“金子”来。
2007年冬天,刘玉学投资450万元组建了牛塔农建队,购回铲车8台、挖掘机1台、收割机1台、拖拉机2台、播种机2台。
推山、垫沟、打坝、造地,从开工到现在整整干了20多个月了,为牛塔村已开发治理出高产机耕田2000余亩。据刘玉学介绍,此项工程到今年年底才能完工,总共可开发出土地近3000多亩,不仅使原来的坡地变成了平地,而且使小块并成了大块,可净增耕地1000多亩,可使村里人均机耕田达到两亩以上。
自从开工以来,刘玉学每天都泡在工地上,妻子做好饭泡在锅里等不到他回家,孩子放学回家见不到他,年迈的老人更是无暇照顾。2008年农历腊月底,刘玉学老父亲因突发脑出血被送往县人民医院。刘玉学是个有名的孝子,但老父亲在医院里做手术时,他还在工地。大家多次劝他明天不要来了,而他却说这里离不开我,白天守工地,晚上陪父亲。在父亲住院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刘玉学眼圈熬成了黑青色,体重下降了20多斤。
截止目前,两年多的平地造田仅机械烧油就花费了960多万元,加上人员工资、机械修理及生活费用等,刘玉学至少拿出了1100余万元。
在采访中,刘玉学还给我们讲述了新开发土地的用途规划:用1/2的土地种植“绿色无公害小麦和无公害小杂粮”,组织村里的妇女蒸无任何添加剂的纯面粉馒头,在县城开设牛塔村无公害农产品销售点销售;用1/2的土地种植高产高效玉米,用玉米和秸秆发展规模养殖。
“136”计划让牛塔村民富起来
牛塔穷在山上,出路也在山上。刘玉学经过多次群众会议,反复讨论,根据牛塔的实际条件,确立了“以牧养农、以农带商、以商富民”的发展思路。
他个人投资300余万元创办了乡宁县牛塔优良牛养殖有限公司,先后在山东、陕西引进产肉率高、成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夏洛莱、西门塔尔、李木赞、陕西秦川黄牛等优良牛种,为村民搞示范养殖。目前成年牛存栏已达150余头。公司规定,公司先养殖管理一年,一年后,公司与农户签订养殖协议,将牛免费发放给农户,公司提供技术服务,农户负责养殖,等到牛成年产肉后,由公司按市场价回收,再统一销售。销售后的利润,实行“136”分配制,公司只收取30%的管理指导费用,农户收取60%的利润,另外的10%交给村委,用于村里的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村民高兴地说,不投一分钱,不担一点风险就能养牛,简直就像天上掉馅饼。
刘玉学个人还投资100万元用于扶持村里的养猪业发展,先后建起养猪场5个,目前已存栏600余头。安稳猪场、永平猪场等模范带头户,被确立为大学生村官重点扶持户,给村里的养殖户们做了表率,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的养殖积极性。
村民高安穩说,他建猪场投资15万,现养猪规模达150头,今年是第一年,才摸索经验,纯收入可达3万多元,预计明年可达七八万元。
就在笔者采访刘玉学时,在他办公室里正挤着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代表讨论筹划千头养猪小区建设情况。他们的想法是,村委会投资建厂,村民承包经营,利用粪便建设一个大型沼气站,供村民做饭照明,用沼气渣发展大棚菜,走循环经济之路。
办企业抓教育 让牛塔村强起来
为了让村里人人有活干,家家有增收,刘玉学在做农业的同时又办起了工业。个人投资300余万元,建起了牛塔高强耐压现代机砖厂,日产机砖15万块,据说是全市最大的现代化机砖厂。他介绍说,该砖厂开春后即可投产,砖厂生产所需工人除了特殊技术人员外,尽可能吸纳本村村民,机砖出炉之后的运输全部让本村的三轮车负责,届时可直接安排村里剩余劳动力60人,通过运输销售可间接带动劳力100多人。
村民刘建伟43岁,多少年来在外打工,听说村里办砖厂、搞养殖、种大棚菜,他准备回村务工。据村委会副主任刘喜才说,最近大约有20多个在外务工村民向他咨询回村务工的事。
为了实现牛塔强村富民的理想,管理过企业的刘玉学,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他说,抓教育比搞养殖办企业更应放在优先地位。上任伊始他便投资70余万元,修建了一所小学,为学校配备了现代化教学设施,设立了奖学金制度,本村学生,凡考上高中的每年奖励3000元,凡考上大学本科的每年奖励5000元,凡考上研究生的每年奖励10000元。
短短两年多时间,刘玉学为村里办实事就个人掏腰包2000多万元。当问到他回报时,他说,“2007年我的一个朋友在太原搞房地产,让我投资2000万入股,承诺每年给我回报500万元,但被我谢绝了。我要的回报不是钱,而是牛塔人能早一天富起来。”
牛塔村位于山西省乡宁县城西9公里处,村民有1000余人。由于地处山区,长期以来村里的老百姓祖祖辈辈被贫穷困扰着。经济贫穷、山路崎岖、教育落后成了牛塔村的真实写照。但是,昔日破烂不堪的小山村,如今却洋溢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欣欣向荣的景象。
走进牛塔村,记者看到,一座漂亮的“谐民桥”映入眼帘;走进田野,大片的坡地、荒地变成了机耕田,长满了绿色无公害小麦和无公害小杂粮;走进村办小学,朗朗的读书声承载着山里人的希望。
建新村、造平原、办教育、富村民,一直以来是刘玉学心中的梦想。这位拥有千万资产的煤老板没有到大都市一掷千金,去过挥金如土奢侈的生活,而是转身投入到家乡的新农村建设中。
“我回村不是来当官的,更不是为了捞钱的,我是回来带领乡亲们致富的,只要能给牛塔老百姓带来经济效益和实惠的事,我都干,即使贴钱赔人情,我都无所谓。我多吃一点苦乡亲们就可能多得一点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一点,我的心里就暖和一点。”这是刘玉学上任牛塔村党支部书记向村民掏出心窝的表态发言。
刘玉学七八岁就随父母离开牛塔村,迁住县城,上学、当兵、搞焦化、办煤矿,一直在外地打拼,转眼间过去了40年。
树高千尺忘不了根。2007年春,刘玉学怀着对故土的眷恋和对家乡父老的深情厚谊,回家和乡亲们一起过节。就在这次回家,刘玉学发现,这些年村里虽然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但是与外界相比,似乎差距越来越大,仍然有一部分乡亲们过着贫穷的生活。
“这几年自己借党的好政策摸爬滚打挣了一点钱,有心帮乡亲一把,可如何帮呀?”村里这番现状触动了刘玉学的心。
碰巧,就在这年4月,镇里领导叫刘玉学谈话,请求他回村任党支部书记。正愁无法回报乡亲的刘玉学,这时豁然开朗,便痛快地答应了。在煤炭经济效益十分看好的情况下,他毅然决然地辞去担任了8年的冷坡联营煤矿总经理的职务,并卖掉股份,回村里当了百姓头。
“刘玉学放着经营状况良好的煤矿企业不干,赚不完的钱不要,来当百姓头,到底图什么?”群众议论纷纷。
修路架桥让牛塔与外界连起来
牛塔村虽处城郊区,但鄂河将其与外界南北相隔,夏有洪水阻拦,冬有厚冰挡路,一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村民在村里的出不去门,出去的回不了村。
那年冬天,刘玉学将要参加村里一长辈的葬礼,开着自己的小轿车被鄂河挡住,只好将车弃之路边,步行四五公里。望着驴驮肩挑晃晃悠悠过河的人畜,他伫立了许久,心里暗暗地下了决心:“要想让农民致富,必须先修好路。”于是,他萌生了在这里架桥的念头。
刘玉学上任当年,架桥一事立即得到了落实,第二年8月一座宽6.6米、长105米的“谐民桥”便建成通车,架桥总投资86万元,刘玉学个人全部承担了,牛塔村几辈人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同时,他个人垫资90余万元铺装了通村柏油公路2.1公里,并硬化了4公里的村连村道路,虽然最后国家有所补贴,但到最终算账,他自己还是贴进去20多万元。之后,刘玉学又投资近百万元,在村里建起了学校、幼儿园、便民超市、面粉加工厂、休闲广场、卫生所、移动代办点等公益设施。一个昔日破乱不堪的村子,在很短时间内就变得欣欣向荣。
“过去我们去一趟县城,由于路不好走,需要一天时间,如今路修好了,骑摩托车或开三轮车一天能跑五六个来回。”村民刘喜才说,刘玉学的大恩大德,村里人永远不会忘记。
平地造田让牛塔黄土长出“金子”来
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土地,离开土地的农民像鱼儿离开了水一样。可是牛塔村的撂荒地俯拾即是,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该村地处山区,坡多沟深,土地支离破碎,再加上村民们种地仍停留在传统模式,往往是有种无收,事倍功半,只好弃种撂荒。
于是,刘玉学上任的第二把火就是改善土地条件,用他的话说,就是要让牛塔黄土长出“金子”来。
2007年冬天,刘玉学投资450万元组建了牛塔农建队,购回铲车8台、挖掘机1台、收割机1台、拖拉机2台、播种机2台。
推山、垫沟、打坝、造地,从开工到现在整整干了20多个月了,为牛塔村已开发治理出高产机耕田2000余亩。据刘玉学介绍,此项工程到今年年底才能完工,总共可开发出土地近3000多亩,不仅使原来的坡地变成了平地,而且使小块并成了大块,可净增耕地1000多亩,可使村里人均机耕田达到两亩以上。
自从开工以来,刘玉学每天都泡在工地上,妻子做好饭泡在锅里等不到他回家,孩子放学回家见不到他,年迈的老人更是无暇照顾。2008年农历腊月底,刘玉学老父亲因突发脑出血被送往县人民医院。刘玉学是个有名的孝子,但老父亲在医院里做手术时,他还在工地。大家多次劝他明天不要来了,而他却说这里离不开我,白天守工地,晚上陪父亲。在父亲住院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刘玉学眼圈熬成了黑青色,体重下降了20多斤。
截止目前,两年多的平地造田仅机械烧油就花费了960多万元,加上人员工资、机械修理及生活费用等,刘玉学至少拿出了1100余万元。
在采访中,刘玉学还给我们讲述了新开发土地的用途规划:用1/2的土地种植“绿色无公害小麦和无公害小杂粮”,组织村里的妇女蒸无任何添加剂的纯面粉馒头,在县城开设牛塔村无公害农产品销售点销售;用1/2的土地种植高产高效玉米,用玉米和秸秆发展规模养殖。
“136”计划让牛塔村民富起来
牛塔穷在山上,出路也在山上。刘玉学经过多次群众会议,反复讨论,根据牛塔的实际条件,确立了“以牧养农、以农带商、以商富民”的发展思路。
他个人投资300余万元创办了乡宁县牛塔优良牛养殖有限公司,先后在山东、陕西引进产肉率高、成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夏洛莱、西门塔尔、李木赞、陕西秦川黄牛等优良牛种,为村民搞示范养殖。目前成年牛存栏已达150余头。公司规定,公司先养殖管理一年,一年后,公司与农户签订养殖协议,将牛免费发放给农户,公司提供技术服务,农户负责养殖,等到牛成年产肉后,由公司按市场价回收,再统一销售。销售后的利润,实行“136”分配制,公司只收取30%的管理指导费用,农户收取60%的利润,另外的10%交给村委,用于村里的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村民高兴地说,不投一分钱,不担一点风险就能养牛,简直就像天上掉馅饼。
刘玉学个人还投资100万元用于扶持村里的养猪业发展,先后建起养猪场5个,目前已存栏600余头。安稳猪场、永平猪场等模范带头户,被确立为大学生村官重点扶持户,给村里的养殖户们做了表率,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的养殖积极性。
村民高安穩说,他建猪场投资15万,现养猪规模达150头,今年是第一年,才摸索经验,纯收入可达3万多元,预计明年可达七八万元。
就在笔者采访刘玉学时,在他办公室里正挤着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代表讨论筹划千头养猪小区建设情况。他们的想法是,村委会投资建厂,村民承包经营,利用粪便建设一个大型沼气站,供村民做饭照明,用沼气渣发展大棚菜,走循环经济之路。
办企业抓教育 让牛塔村强起来
为了让村里人人有活干,家家有增收,刘玉学在做农业的同时又办起了工业。个人投资300余万元,建起了牛塔高强耐压现代机砖厂,日产机砖15万块,据说是全市最大的现代化机砖厂。他介绍说,该砖厂开春后即可投产,砖厂生产所需工人除了特殊技术人员外,尽可能吸纳本村村民,机砖出炉之后的运输全部让本村的三轮车负责,届时可直接安排村里剩余劳动力60人,通过运输销售可间接带动劳力100多人。
村民刘建伟43岁,多少年来在外打工,听说村里办砖厂、搞养殖、种大棚菜,他准备回村务工。据村委会副主任刘喜才说,最近大约有20多个在外务工村民向他咨询回村务工的事。
为了实现牛塔强村富民的理想,管理过企业的刘玉学,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他说,抓教育比搞养殖办企业更应放在优先地位。上任伊始他便投资70余万元,修建了一所小学,为学校配备了现代化教学设施,设立了奖学金制度,本村学生,凡考上高中的每年奖励3000元,凡考上大学本科的每年奖励5000元,凡考上研究生的每年奖励10000元。
短短两年多时间,刘玉学为村里办实事就个人掏腰包2000多万元。当问到他回报时,他说,“2007年我的一个朋友在太原搞房地产,让我投资2000万入股,承诺每年给我回报500万元,但被我谢绝了。我要的回报不是钱,而是牛塔人能早一天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