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择机慎为

来源 :进出口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d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国际上的跨国并购失败率长期保持在50%以上,中国企业对此的热情似乎仍然持续高涨。面对当前金融危机,全球企业都在寻找出路,中国企业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跨国并购这时又开始进入他们的视线。
  “中国正进入并购时代。”这是美国《商业周刊》的断言。的确,跨国并购正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虽然不断出现如上汽集团、TCL等海外并购的尴尬局面(上汽集团、TCL收购的海外企业大都是处于严重亏损,外方急于处理的业务部门,且由于准备不足,在并购后出现企业各种资源融合困难现象),但国内企业,以及不少业内专家仍然认为,在当前全球经济疲软,国外相当一部分企业陷入困境的情形下,中国企业进军国际市场存在机会,适时地并购不失为明智之举。国内企业当前的跨国并购诀择是否恰当,该何去何从?就此,本刊记者采访了英国欧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忠铮律师。
  《进出口经理人》:跨国并购是国际化的一条捷径,但中国企业在这方面取得的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原因何在?
  刘忠铮:并购的效果要看什么行业。在消费品领域,成功的主要障碍是进行收购的中国企业缺乏品牌知名度,中国出口的产品通常给人以“地摊货”的印象。我相信随着中国逐渐成为创新的源泉,这种观念会有所改变。但中国企业在同外国消费者打交道的时候,需要了解这种观念,花大力气改变这种负面印象带来的影响。
  在其他行业,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和其他市场时,一直面临大量的监管和政治障碍。外国监管机构必须在国内安全、公众情绪(通常表现为仇外心理)和当选、获任官员面临的将商业交易政治化的压力之间寻求平衡。通常这种平衡很难实现,这既有中国本身的原因,也有外方的原因。
  不要忘了,世上没有一帆风顺的并购交易。大量研究也表明,并购交易与其说是为股东大规模创造价值,不如说是在大规模摧毁这种价值。如果新市场是外国市场,整合后的公司面临的挑战更大,尤其是当两家公司的管理风格和文化背景存在巨大差异的时候。如果合并整合工作搞不好,收购方很容易就失去当初并购的主要理由了,这就是消费者、员工和商业伙伴的融合问题。
  《进出口经理人》:金融危机下实行跨国并购是否是个明智的选择,相比平常,它存在哪些差异性.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刘忠铮:实行跨国并购的机会肯定存在。过去几年间,由于买家很容易获得贷款,出现了很多买家争一个项目的情况。但现在的信贷市场,很多公司没有确定的融资渠道,买家就很难找到他们。
  资金充足的中国公司可以考虑多种投资机会。同时,中国政府也意识到这些机会,并调整了政策。如银监会最近允许符合必要条件的商业银行为并购提供融资贷款。
  另一方面,在当前这种环境下投资,风险相当大。很多待售企业都自顾不暇。如果再算上一般的整合问题,实施并购的中国企业几乎没有犯错的余地,所以交易需要从战略层面上统筹规划,而不仅仅是“捡便宜”。
  《进出口经理人》:国内企业跨国并购的对象多数在发达国家市场,如美国市场.欧盟市场,针对这些市场,中国企业在并购的前期,后期需要重点做哪些工作?
  刘忠铮:在交易的前期,需要制订一个广泛的战略计划,这项计划涵盖收购的几个不同层面。我不想讨论每个公司都要进行的一些显而易见的工作,比如市场调研、目标筛选、财务及法律尽职调查等。我们来讨论一下中国公司有待改进的几个方面:公共关系、政府关系和人力资源。无论交易背后的动因是新市场、技术还是资源,如果处理不好与当地媒体以及政府的关系,就可能无法完成交易。中国企业需要考虑怎样向目标国家的公众展示公司的最好形象。
  我们都能想起几家想在美国开展并购交易、最终却惨遭失败的中国公司,由于当地市场公众对这些中国买家有抵触情绪,这些并购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公司一般都对中介和顾问持怀疑态度,但是他们却能帮助公司顺利解决一些敏感问题,比如公共关系、政府关系、劳资关系等。在极具影响力的跨境交易中,律所、游说机构和公关公司在避免错误发生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另外一个焦点是员工沟通和人力资源。对于许多目标公司来说,它们最好的资产就是它们的员工,但是很多买家却不够重视这一要素。如何向目标公司的员工介绍并购交易、要执行什么样的整合计划、以什么风格实施该计划,这些对于你能否留住员工都会产生影响。
  相同的情形在国外企业进驻中国市场时也曾发生,如一些进驻中国的外国买家,他们虽然投入了大把资金,但是却没能管理好当地团队,导致大批中国员工流失,令企业举步维艰。中国买家在购买海外目标公司时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显然,深入了解组织机构也至关重要。我们有时也注意到一些有趣的现象,买家设计了非常好的保留人才方案,但留住的都是把公司搞得一塌糊涂的庸才,而真正的人才却纷纷出走。
  至于“后期”,我认为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后期”。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进行跨境并购交易的目的并不是实现短期收益,而是为了打造世界级的企业。从这一方面来说,成为世界级企业永远没有“后期”。这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需要敏锐的嗅觉和长远的眼光。
  《进出口经理人》:当前形势下,如果国内企业实行跨国并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规避风险?
  刘忠铮:在前面的问题中,我们提到了有关公共关系、政府批准和人力资源的一些风险。我们还谈到了公司品牌以及向海外市场推销“中国”这一品牌。对这些方面多加关注、进行战略规划都很有好处。我们还应该强调并购的基本方面:策略、目标筛选、尽职调查、执行交易和整合,所有这些方面都存在着风险。
  企业在参与并购前,不妨多考虑:参加交易的理由正当吗?目标公司的业务领域切合买家的核心实力吗?对方是合适的合作伙伴吗?买家足够了解目标公司吗?买家的出价合适吗?买家理解目标公司的真正价值吗?负责并购交易的团队向负责整合的团队介绍其所了解的情况了吗?买家具备获取相应价值的资源吗?
  在初期,与具有处理这些风险经验的专家合作会有所帮助,但是从长远来看,最擅长并购交易的公司往往都多次开展过并购交易。这是—个动态发展过程,你每做一个交易就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这是个常识:你吸取的教训越多,就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其他文献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  ……  我父亲和叔父到了济南以后,人地生疏,拉过洋车,扛过大件,当过警察,卖过苦力。叔父最终站住了脚。于是兄弟俩一商量,让我父亲回老家,叔父一个人留在济南挣钱,寄钱回家,供我的父亲过日子。  到了济南以后,过了一段难过的日子。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离开母亲,他心里会是什么滋味,非有亲身经历者,实难体会。我曾有几次从梦里哭着醒来。尽管此时不但能吃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