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概念
评价目的
课堂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师教学情况与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检测。然而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数学作为基础性的学科,其课堂评价往往由成绩来决定,存在着片面性和局限性。实际上,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除了拥有甄别、选拔以及检查的作用外,更应当重视的是对于评价的反馈,例如:课堂诊断、课后反思和学生激励以及理论导向功能,使评价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和途径。
评价目标
根据不同的评价主体,评价目标也不尽相同。既有来自外界的评价、科目教师的互相评价、校领导的评价以及学生课后对于自我和教师的评价,也有教师的自我评价。
普遍意义上,外界的评价更具客观性和准确性,而自我评价对提高教师自我意识、培养主动精神也有重要意义。同时,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也在评价范围内。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评价应当以评价教师的行为为主,评价学生的行为为辅,针对“教”与“学”这方面,教师的“教”应根植于学生的“学”之上。课后教学的评价则以学生的行为为主,评价教师的行为为辅,此时,学生的“学”是基于教师的“教”之上的。
评价模式
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评价教学效果,而且要评价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不仅要重视教师的评价,更不能忽视学生的评价。因此,要避免传统教学中的评价一般都是来自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这种评价是单一、片面的,是不科学的。
在实际教学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二者关系是密切的,因此在评价关系上应当是教师和学生并重,即:一方面重视教师的教学情况、专业情况,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将教师和学生联系起来,如此得到的评价才更加客观和全面。
与此同时,评价还要注意到定量与定性的结合。前者是对教学目的的观察,是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给予的评价等级和评价分数;后者是对各个环节的表现从主观经验上做出的科学分析和文字评价。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原则
遵照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原则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求方式多元化,与传统评价模式相比,在范畴的拓宽上有所进步,使评价向著更科学、更公正的方向发展。如下表所示:
填表说明:评价等级分别是:A、B、C、D、E。分别对应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而评价分数分别对应:95、85、75、65、50。根据实际情况,真实填写。
遵循参与性评价体系原则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的结合,教学活动不是某个人的活动,而需要师生共同参与,是交相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面向一个学生,而是面向全体,力图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而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的发展,因智力、兴趣的差异,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应当尽可能地使数学生活化和情景化,主动营造生动活泼的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索,鼓励学生思维性创造。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系统
我们在建立一个评价系统的时候,就要全面考虑到评价的指标、权重和内容。其中指标要具备目的性、互异性、完备性、可测量性以及比例性。基于以上考虑,我们从“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师生互评”“家长评价”“学习效果评价”“课堂体会评价”“学习目标评价”“终结评价”等八个方面作为评价指标,构成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具体权重和内容参考上图。
结语
在现代教学理论中,教师的真正作用并不在于讲授知识,而是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实际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在新课改下,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一切行为习惯都要进行分析、总结和判断。而数学教学课堂评价作为数学教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和课堂教育的发展,有着直接的作用和价值。
评价目的
课堂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师教学情况与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检测。然而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数学作为基础性的学科,其课堂评价往往由成绩来决定,存在着片面性和局限性。实际上,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除了拥有甄别、选拔以及检查的作用外,更应当重视的是对于评价的反馈,例如:课堂诊断、课后反思和学生激励以及理论导向功能,使评价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和途径。
评价目标
根据不同的评价主体,评价目标也不尽相同。既有来自外界的评价、科目教师的互相评价、校领导的评价以及学生课后对于自我和教师的评价,也有教师的自我评价。
普遍意义上,外界的评价更具客观性和准确性,而自我评价对提高教师自我意识、培养主动精神也有重要意义。同时,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也在评价范围内。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评价应当以评价教师的行为为主,评价学生的行为为辅,针对“教”与“学”这方面,教师的“教”应根植于学生的“学”之上。课后教学的评价则以学生的行为为主,评价教师的行为为辅,此时,学生的“学”是基于教师的“教”之上的。
评价模式
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评价教学效果,而且要评价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不仅要重视教师的评价,更不能忽视学生的评价。因此,要避免传统教学中的评价一般都是来自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这种评价是单一、片面的,是不科学的。
在实际教学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二者关系是密切的,因此在评价关系上应当是教师和学生并重,即:一方面重视教师的教学情况、专业情况,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将教师和学生联系起来,如此得到的评价才更加客观和全面。
与此同时,评价还要注意到定量与定性的结合。前者是对教学目的的观察,是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给予的评价等级和评价分数;后者是对各个环节的表现从主观经验上做出的科学分析和文字评价。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原则
遵照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原则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求方式多元化,与传统评价模式相比,在范畴的拓宽上有所进步,使评价向著更科学、更公正的方向发展。如下表所示:
填表说明:评价等级分别是:A、B、C、D、E。分别对应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而评价分数分别对应:95、85、75、65、50。根据实际情况,真实填写。
遵循参与性评价体系原则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的结合,教学活动不是某个人的活动,而需要师生共同参与,是交相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面向一个学生,而是面向全体,力图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而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的发展,因智力、兴趣的差异,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应当尽可能地使数学生活化和情景化,主动营造生动活泼的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索,鼓励学生思维性创造。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系统
我们在建立一个评价系统的时候,就要全面考虑到评价的指标、权重和内容。其中指标要具备目的性、互异性、完备性、可测量性以及比例性。基于以上考虑,我们从“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师生互评”“家长评价”“学习效果评价”“课堂体会评价”“学习目标评价”“终结评价”等八个方面作为评价指标,构成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具体权重和内容参考上图。
结语
在现代教学理论中,教师的真正作用并不在于讲授知识,而是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实际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在新课改下,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一切行为习惯都要进行分析、总结和判断。而数学教学课堂评价作为数学教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和课堂教育的发展,有着直接的作用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