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27日,市主要领导在大足调研,要求大足积极融入主城、對接成都,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这不仅是市委、市政府对大足的殷切期望,更是大足扬鞭奋蹄的的内生需求。作为大足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大足高新区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工业园区,成长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高歌猛进的开放高地、创新高地和产业高地。
软硬兼施:平地崛起智慧科技新城
2016年,大足高新区升级为市级高新区时,规划面积只有5.3平方公里。4年过去了,大足高新区的规划面积已达到17.48平方公里,版图扩充了两倍多。
大足高新区扩展的除了区域版图,还有“软硬兼施”的营商环境和产业集群的磁场效应。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大足高新区紧扣创建国家高新区这一目标,立足“国家火炬工业机器人特色产业基地、中国西部电梯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摩托车生产基地”三大定位,在招商引资、科技创新、要素保障、环境优化等方面始终保持一马当先的领先优势。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当年广为流传的深圳口号,同样也是大足高新区的真实写照。为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建设和投产,大足高新区每年向企业供地1500亩以上,年均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10亿元,建成8万平方米科技创新中心、3万平方米科技人才公寓、20万平方米孵化厂房和10万平方米中心商圈。大足第三小学、第三人民医院、城市公园、市民文化广场等大批生活配套项目建成投用。与时间赛跑的建设速度,迅速将大足高新区带入到了智慧科技新城的宏大格局之中。
“来到高新区,就是一家人”“企业只动嘴,我们来跑腿”的服务理念,温暖了入驻企业。全程保姆式服务、立说立行、遇事不过夜的快速反应与一诺千金的政府诚信,成了大足高新区口口相传的软实力和招商引资的硬实力。大足高新区还运用用户思维和客户理念,狠抓技术供给、资本来源、创新生态三大关键支撑,打造高新技术企业乐园、创新要素沃土和科技人才家园。
为降低企业成本,大足高新区动脑筋、下苦功。通过引进专业化、信息化程度高的物流企业,优化物流方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通过政府贴息补助等政策牵引,引导银行开发订单贷、应急贷、周转贷等金融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通过协调水电气讯等部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和引入专业化人力资源公司,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作为全市首批智慧园区建设“试验田”,大足高新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成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摇篮。通过打造亿蜂产业创新示范基地、智慧园区应用示范和云创空间等服务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各种资源服务。先后引进和培育市级以上研发机构3个、产学研协同创新机构6个、新型研发机构1个,建有研发机构和实施智能化改造的企业达80%。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成长,吸附了大批创新人才快速集聚,共引进中高级工程师140名,技术人才1000余人、技能人才2200多人。
政策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的耦合互动,为大足高新区聚合了扬鞭奋蹄的强大动力。
集链成群:特色产业攀沿行业高地
10月26日,台铃科技与大足签订投资协议,携手打造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园,这是台铃科技在国内布局的第七个生产基地,项目占地300亩,投资高达20亿元。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将达110亿元,解决就业3500余人。
汽摩产业是大足高新区后来居上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一个以商用车、特种车、新能源车为支撑,长下游企业高度集聚的汽车制造产业集群已经形成。摩托车产业是大足承接重庆中心城区产业的关键领域,从引进第一家整车生产企业,到如今大隆宇丰、利爵、荣爵等6家摩托车整车生产企业同台竞技,与数十家摩托车发动机、电气系统、制动系统等关联企业集聚发展,仅仅用了几年时间。如今,大足高新区已形成了160万辆产能的摩托车产业集群。
智能航空器对准数10米高楼的火源一炮即灭、工业机器人伸长机械臂日夜“操劳”、特种智能机器人在地下管道中来回巡检,这些科幻般的画面,是大足高新区的真实场景。大足机器人起步之日,已是机器人产业群雄逐鹿之时。于是,大足高新区另辟蹊径,将突破点锁定在工业机器人领域,重点发展焊接、装配、搬运机器人、飞行机器人、管道机器人、电力巡检机器人、环境监测机器人和数控机床主机、柔性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系统集成等,先后引进瀚德高科、罗博泰尔等机器人企业30余家,鸿升数控、国飞无人机等智能装备企业10余家。大足工业机器人从零起步,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成功跻身国家方队。
智能电梯产业是大足高新区的一张名片。为做大电梯产业,大足高新区瞄准行业标杆企业精准招商。而入驻企业口口相传的口碑效应,成为大足高新区精准招商的“硬实力”。澳菱工贸是知名电梯企业施密特的配套企业,它的成功落户,是因为此前入驻大足高新区的富士电梯牵线搭桥。澳菱工贸落户后,随即又引荐了施密特电梯项目。施密特电梯有限公司(重庆)是一家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安装、维修保养、改造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如今,扎根大足高新区的施密特电梯有限公司(重庆)年产量达10000台套,其电梯、扶梯产品畅销国内及东南亚地区。为形成电梯“智造”生态链,大足高新区通过引进德国瓦格纳尔全自动喷涂生产线、日本日清纺数控36位转塔冲、瑞士ABB机器人生产线、加拿大爱克数控剪板机和数控折弯机等设备。如今,大足高新区已成了西部整机产量最大、配套能力最强、集聚程度最高的“电梯小镇”。
电子信息和环保产业,是支撑大足特色产业新高地的重要力量。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重点引进和培育集成电路上下游企业及电子元器件企业。目前,已有聚力成半导体、中舜半导体、锐青科技等27家电子信息企业落户大足高新区,为培育集成电路等前沿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环保产业方面,成功引进节能环保类项目22个。其中,金山洋生、胜邦、泓一等环保管道企业年产能超过10万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环保新材料产业集群。
如今的大足高新区,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特种设备三大主导产业高歌猛进,节能环保、汽车摩托车两大大承接产业迅猛发展,年均完成工业投资40亿元以上、建成投产企业达120家,并成功获批全市智能装备产业基地、环保产业基地、特种设备产业示范园区。
再迈大足:同心聚力圆梦国家高新区
今年3月,市领导在大足高新区调研时要求,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巩固汽车摩托车、电梯装备等优势产业,壮大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力量。
市委、市政府的精准定位和精确导航,为大足高新区的厚积薄发指明了方向。作为大足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和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急先锋,大足高新区聚焦研发链、孵化链、金融链、服务链四大“链条”,在圆梦国家高新区路上,大足人正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以赴地打造产业、人才、商务金融和信息服务高度聚集的企业圈,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地、自主创新的示范地、创新资源和创新人才的汇集地。
大足高新区的目标是,到“十四五”末,运营投产企业300家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家以上,培育上市企业2—3家,产值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2—3个,成为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区域支点。
大足高新区的未来,并不只是一个工业园区,而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战场。这里没有多少工业的气味,却处处都是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这里是产城融合的新兴之城,却有着一步一景致、一处一风情的独特韵味。大足高新区把产城融合作为基础保障,利用胜天湖、怀远河、巴岳山等原生态资源,打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形成园、城、景相互依存又高度融合、宜居宜业宜游的智慧科技新城。
创新驱动、产业变革与产城融合的同向驱动,让大足高新区一步步走上了承接成渝双核辐射、引领双城经济圈中部崛起的战略高地。从阡陌纵横的乡村原野到产城融合的智慧科技新城,从不名一文的县级工业园到冲刺国家级高新区,从传统农业到工业机器人国家方队,大足高新区正在书写与时俱进的时代传奇。
文 图/大足高新区管委会提供
这不仅是市委、市政府对大足的殷切期望,更是大足扬鞭奋蹄的的内生需求。作为大足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大足高新区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工业园区,成长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高歌猛进的开放高地、创新高地和产业高地。
软硬兼施:平地崛起智慧科技新城
2016年,大足高新区升级为市级高新区时,规划面积只有5.3平方公里。4年过去了,大足高新区的规划面积已达到17.48平方公里,版图扩充了两倍多。
大足高新区扩展的除了区域版图,还有“软硬兼施”的营商环境和产业集群的磁场效应。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大足高新区紧扣创建国家高新区这一目标,立足“国家火炬工业机器人特色产业基地、中国西部电梯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摩托车生产基地”三大定位,在招商引资、科技创新、要素保障、环境优化等方面始终保持一马当先的领先优势。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当年广为流传的深圳口号,同样也是大足高新区的真实写照。为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建设和投产,大足高新区每年向企业供地1500亩以上,年均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10亿元,建成8万平方米科技创新中心、3万平方米科技人才公寓、20万平方米孵化厂房和10万平方米中心商圈。大足第三小学、第三人民医院、城市公园、市民文化广场等大批生活配套项目建成投用。与时间赛跑的建设速度,迅速将大足高新区带入到了智慧科技新城的宏大格局之中。
“来到高新区,就是一家人”“企业只动嘴,我们来跑腿”的服务理念,温暖了入驻企业。全程保姆式服务、立说立行、遇事不过夜的快速反应与一诺千金的政府诚信,成了大足高新区口口相传的软实力和招商引资的硬实力。大足高新区还运用用户思维和客户理念,狠抓技术供给、资本来源、创新生态三大关键支撑,打造高新技术企业乐园、创新要素沃土和科技人才家园。
为降低企业成本,大足高新区动脑筋、下苦功。通过引进专业化、信息化程度高的物流企业,优化物流方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通过政府贴息补助等政策牵引,引导银行开发订单贷、应急贷、周转贷等金融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通过协调水电气讯等部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和引入专业化人力资源公司,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作为全市首批智慧园区建设“试验田”,大足高新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成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摇篮。通过打造亿蜂产业创新示范基地、智慧园区应用示范和云创空间等服务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各种资源服务。先后引进和培育市级以上研发机构3个、产学研协同创新机构6个、新型研发机构1个,建有研发机构和实施智能化改造的企业达80%。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成长,吸附了大批创新人才快速集聚,共引进中高级工程师140名,技术人才1000余人、技能人才2200多人。
政策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的耦合互动,为大足高新区聚合了扬鞭奋蹄的强大动力。
集链成群:特色产业攀沿行业高地
10月26日,台铃科技与大足签订投资协议,携手打造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园,这是台铃科技在国内布局的第七个生产基地,项目占地300亩,投资高达20亿元。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将达110亿元,解决就业3500余人。
汽摩产业是大足高新区后来居上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一个以商用车、特种车、新能源车为支撑,长下游企业高度集聚的汽车制造产业集群已经形成。摩托车产业是大足承接重庆中心城区产业的关键领域,从引进第一家整车生产企业,到如今大隆宇丰、利爵、荣爵等6家摩托车整车生产企业同台竞技,与数十家摩托车发动机、电气系统、制动系统等关联企业集聚发展,仅仅用了几年时间。如今,大足高新区已形成了160万辆产能的摩托车产业集群。
智能航空器对准数10米高楼的火源一炮即灭、工业机器人伸长机械臂日夜“操劳”、特种智能机器人在地下管道中来回巡检,这些科幻般的画面,是大足高新区的真实场景。大足机器人起步之日,已是机器人产业群雄逐鹿之时。于是,大足高新区另辟蹊径,将突破点锁定在工业机器人领域,重点发展焊接、装配、搬运机器人、飞行机器人、管道机器人、电力巡检机器人、环境监测机器人和数控机床主机、柔性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系统集成等,先后引进瀚德高科、罗博泰尔等机器人企业30余家,鸿升数控、国飞无人机等智能装备企业10余家。大足工业机器人从零起步,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成功跻身国家方队。
智能电梯产业是大足高新区的一张名片。为做大电梯产业,大足高新区瞄准行业标杆企业精准招商。而入驻企业口口相传的口碑效应,成为大足高新区精准招商的“硬实力”。澳菱工贸是知名电梯企业施密特的配套企业,它的成功落户,是因为此前入驻大足高新区的富士电梯牵线搭桥。澳菱工贸落户后,随即又引荐了施密特电梯项目。施密特电梯有限公司(重庆)是一家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安装、维修保养、改造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如今,扎根大足高新区的施密特电梯有限公司(重庆)年产量达10000台套,其电梯、扶梯产品畅销国内及东南亚地区。为形成电梯“智造”生态链,大足高新区通过引进德国瓦格纳尔全自动喷涂生产线、日本日清纺数控36位转塔冲、瑞士ABB机器人生产线、加拿大爱克数控剪板机和数控折弯机等设备。如今,大足高新区已成了西部整机产量最大、配套能力最强、集聚程度最高的“电梯小镇”。
电子信息和环保产业,是支撑大足特色产业新高地的重要力量。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重点引进和培育集成电路上下游企业及电子元器件企业。目前,已有聚力成半导体、中舜半导体、锐青科技等27家电子信息企业落户大足高新区,为培育集成电路等前沿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环保产业方面,成功引进节能环保类项目22个。其中,金山洋生、胜邦、泓一等环保管道企业年产能超过10万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环保新材料产业集群。
如今的大足高新区,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特种设备三大主导产业高歌猛进,节能环保、汽车摩托车两大大承接产业迅猛发展,年均完成工业投资40亿元以上、建成投产企业达120家,并成功获批全市智能装备产业基地、环保产业基地、特种设备产业示范园区。
再迈大足:同心聚力圆梦国家高新区
今年3月,市领导在大足高新区调研时要求,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巩固汽车摩托车、电梯装备等优势产业,壮大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力量。
市委、市政府的精准定位和精确导航,为大足高新区的厚积薄发指明了方向。作为大足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和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急先锋,大足高新区聚焦研发链、孵化链、金融链、服务链四大“链条”,在圆梦国家高新区路上,大足人正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以赴地打造产业、人才、商务金融和信息服务高度聚集的企业圈,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地、自主创新的示范地、创新资源和创新人才的汇集地。
大足高新区的目标是,到“十四五”末,运营投产企业300家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家以上,培育上市企业2—3家,产值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2—3个,成为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区域支点。
大足高新区的未来,并不只是一个工业园区,而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战场。这里没有多少工业的气味,却处处都是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这里是产城融合的新兴之城,却有着一步一景致、一处一风情的独特韵味。大足高新区把产城融合作为基础保障,利用胜天湖、怀远河、巴岳山等原生态资源,打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形成园、城、景相互依存又高度融合、宜居宜业宜游的智慧科技新城。
创新驱动、产业变革与产城融合的同向驱动,让大足高新区一步步走上了承接成渝双核辐射、引领双城经济圈中部崛起的战略高地。从阡陌纵横的乡村原野到产城融合的智慧科技新城,从不名一文的县级工业园到冲刺国家级高新区,从传统农业到工业机器人国家方队,大足高新区正在书写与时俱进的时代传奇。
文 图/大足高新区管委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