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合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其中观察组同时联合盐酸罗格列酮。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FBG、餐后2h血糖、HbA1c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应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合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有效的降低血糖,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2型糖尿病;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罗格列
2型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约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体内出现胰岛素抵抗伴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代谢异常而发生糖尿病。因此,该病治疗的关键是控制血糖,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和体内糖代谢[1]。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应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合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病例共80例,均为我院住院治疗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入选标准[2]:①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糖≥11.1mmol/L;②空腹血糖≥7.0mmol/L 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11.1mmol/L。排除严重感染、严重肝肾疾病、心功能不全、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甲状腺功能异常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平均病程及BMI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接受在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以0.2~0.4 U/kg·d,从小剂量开始,按2:1分配在早晚2次餐前注射,根据血糖变化调整门冬胰岛素3O注射液用量。其中观察组同时联合盐酸罗格列酮4mg,1次/d,早餐后服用,共观察8周。尽量使血糖达标(空腹血糖<6.0mmol/L,餐后2h<8.0mmol/L)。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FBG、2hPG、HbA1c及胰岛素的用量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FBG、餐后2h血糖、HbA1c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FBG、2hPG、HbA1c治疗前后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P﹤0.05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3例出现下肢水肿,2例出现踝部水肿,对照组2例出现踝部水肿,经口服安体舒通后缓解,未影响治疗,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2型糖尿病主要病理变化是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因此尽快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延缓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是临床治疗的关键。
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是通过其分子与肌肉和脂肪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后,促进细胞对葡萄糖吸收利用,同时抑制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来实现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是一种预混的胰岛素类似物,含30%的门冬胰岛素和70%精蛋白结晶门冬胰岛素。该药物比可溶性人胰岛素起效更快,持续作用时间更短,可显著改善空腹及餐后2h血糖[3]。由于快速起效,一般均餐前注射。如有必要,可于餐后立即给药。使用时剂量需个体化,一般与中效或长效胰岛素合并使用,至少每日一次。最大作用时间为注射后1-3小时,降糖作用可持续3-5h。
罗格列酮是一种有效的胰岛素增敏剂,它通过高度选择性激动过氧化酶体增殖活化受体激动剂,降低靶组织胰岛素抵抗。它还可以增强细胞GLUT-4的表达传导,脂肪酸代谢基因表达产物增多,改善患者体内脂代谢水平,减少游离脂肪酸的释放,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本组中,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FBG、餐后2h血糖、HbA1c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
综上所述,应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合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有效的降低血糖,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叶任高主编.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96-799
[2]李金荣.蓝海,覃丽娜,等.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索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蛇志,2008,20(2):113-114
[3]迟家敏.实用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4酮;胰岛素抵抗
【关键词】 2型糖尿病;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罗格列
2型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约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体内出现胰岛素抵抗伴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代谢异常而发生糖尿病。因此,该病治疗的关键是控制血糖,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和体内糖代谢[1]。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应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合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病例共80例,均为我院住院治疗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入选标准[2]:①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糖≥11.1mmol/L;②空腹血糖≥7.0mmol/L 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11.1mmol/L。排除严重感染、严重肝肾疾病、心功能不全、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甲状腺功能异常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平均病程及BMI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接受在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以0.2~0.4 U/kg·d,从小剂量开始,按2:1分配在早晚2次餐前注射,根据血糖变化调整门冬胰岛素3O注射液用量。其中观察组同时联合盐酸罗格列酮4mg,1次/d,早餐后服用,共观察8周。尽量使血糖达标(空腹血糖<6.0mmol/L,餐后2h<8.0mmol/L)。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FBG、2hPG、HbA1c及胰岛素的用量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FBG、餐后2h血糖、HbA1c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FBG、2hPG、HbA1c治疗前后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P﹤0.05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3例出现下肢水肿,2例出现踝部水肿,对照组2例出现踝部水肿,经口服安体舒通后缓解,未影响治疗,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2型糖尿病主要病理变化是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因此尽快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延缓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是临床治疗的关键。
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是通过其分子与肌肉和脂肪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后,促进细胞对葡萄糖吸收利用,同时抑制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来实现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是一种预混的胰岛素类似物,含30%的门冬胰岛素和70%精蛋白结晶门冬胰岛素。该药物比可溶性人胰岛素起效更快,持续作用时间更短,可显著改善空腹及餐后2h血糖[3]。由于快速起效,一般均餐前注射。如有必要,可于餐后立即给药。使用时剂量需个体化,一般与中效或长效胰岛素合并使用,至少每日一次。最大作用时间为注射后1-3小时,降糖作用可持续3-5h。
罗格列酮是一种有效的胰岛素增敏剂,它通过高度选择性激动过氧化酶体增殖活化受体激动剂,降低靶组织胰岛素抵抗。它还可以增强细胞GLUT-4的表达传导,脂肪酸代谢基因表达产物增多,改善患者体内脂代谢水平,减少游离脂肪酸的释放,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本组中,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FBG、餐后2h血糖、HbA1c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
综上所述,应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合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有效的降低血糖,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叶任高主编.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96-799
[2]李金荣.蓝海,覃丽娜,等.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索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蛇志,2008,20(2):113-114
[3]迟家敏.实用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4酮;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