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鹤城乡境内的大山深处,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古村落——鄣源村。鄣源村不但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而且自古以来,村民们十分注意环境保护,100多年前就在村里立有“严禁药毒长河”字样的禁污碑。在这里,青山环抱,古木参天,溪水长流,古民居随处可见。近年来,随着鄣源村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古村落保护名录,经常有人慕名来这里参观游览。
坐落在高山峡谷间的古代“进士村”
鄣源村(现名樟源里)的开村始祖,相传是宋朝农民起义领袖方腊的后裔。当年,方腊起义失败后,其后裔为躲避朝廷追杀,迁徙繁衍于这处高山峡谷间。至今,在村口有一道坚实的石墙,4米高、2米宽,长30余米连接两边山体,只留1.5米宽、2米高的门洞供村人出入。石门顶部嵌有“石门胜概”刻石。码砌石墙的条石平整匀齐,而且条石间的隙缝,都灌注了桐油石灰浆。一个山村有如此坚固的“村门”,在徽州地区实属罕见。石门边,从村中流淌下来的一条小溪汇融进一个深凼里。水潭上方,一座斧劈般巨大石壁紧锁水流,仅有一狭小缝隙放流。
鄣源村溪流,发源于果岭之巅。水流一路逶迤而下,飞珠溅玉穿村过户,最后汇聚于村口狭促的寨门石崖边。难怪村民说,即便刷洗时不小心将一把木勺遗失,也会被卡在凼里,不用担心被山涧冲远。鄣源水口之“紧”可见一斑。在徽州,水口堪称村落的门户。自古以来,在当地流传的 “鄣源好水口”,便是人们对鄣源先祖科学选址的由衷点赞。
在明清时期,鄣源村人多在湖州、扬州一带经商,村中古建筑亦为当时所建。过了村口石门洞,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两山夹一坳间,一块扇形开阔地别有洞天,左边古树参天树影婆娑,千年银杏、香榧、红豆杉数不胜数;右边山坡林海苍翠,百鸟争鸣。沿村中一条青石板小道步入古村,修建在溪涧两旁的徽派民居,那朝天的马头墙、镂空的花窗鳞次栉比;十几座形态各异的木桥、石桥横跨溪涧,仿佛在诉说着小村静谧祥和的历史。
村口,一块 “鄣源进士题名碑”,屹立在数百年前修建的方氏宗祠树德堂前。在鄣源村历史上,宋至清末曾出了12名进士,其中3位被钦点翰林,是皖南闻名遐迩的“进士村”。树德堂内,一块镌刻有“严禁药毒长河”字样的禁污碑,尤其引人注目。此碑为道光廿五年(1845年)所立,是鄣源先民禁止在溪水里用药毒捕鱼、毁灭生态的村规民约。
令人叹为观止的防灾护坡花台
在鄣源村一处老宅土墙上,至今留存当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写的标语:“要想救国必先打倒卖国的国民党!——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军政宣。”据史料记载,1934年7月至1935年1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经过休宁县的石屋坑、冯村、鄣源等地。村中老人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鄣源村口,曾与国民党反动势力发生过一次激烈战斗,史称“石门大战”。战后,村民看见遍地都是弹壳,足见战斗的激烈程度。
鄣源古村民居的一大特色,是紧贴房屋地基修筑的护坡花臺,护坡花台主要用于防控水土流失与泥石流地质灾害,还可晾晒衣物,养花休闲。走进64岁的方炎茂老人名叫“新屋”的古宅,主人引领我们来到屋后山坡上,一座用青石垒砌的高大护坡花台映入眼帘。青石砌就的护坡花台,呈阶层式逐层递进上升。3层相互承重,结构严谨、工程浩大,堪称“空中花园”。护坡底层高约3米,伸出部分宽约1.5米,台面上多培土栽植果蔬;中层高约3米,宽约4米,伸出面积约15平方米;顶层为高约3米的防护层,紧贴后山没有台面。各层之间石阶相通。厚实工整的3层青石板,层层垒砌,几与屋顶平齐。
流连在护坡花台青石板上,发现这些方正的青石,轻则百十斤,重则一吨,都是就地取材于附近山上。在古时没有现代施工机械设备,需要何等建筑智慧与耐力。
在方氏宗祠附近,名为太屋背、新屋、宝厅、上下学堂、黑门楼的5座徽商大宅,屋后均有古时花巨资建造的护坡花台,成为古村最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尤其是新屋与之毗邻的宝厅、下学堂3座徽商古宅,护坡花台连为一体,并无围栏隔阻,足见此地先民邻里间的和谐友睦。
古村的石砌鱼塘和古井
鄣源村名叫新屋的古宅,前后两进。前有一块偌大场院,青石板垒砌的庭院面积达140多平方米,中间有一个可引入山泉水,配有青石护栏、通体石砌的方形鱼塘。边长3.8米、深2米的鱼塘四壁,石板之间百年之后不见丝毫缝隙,可见古人取材之优、工艺之精细。鱼塘正面居中位置,有一头回首张望的石雕鹿。鱼塘右边上角,有一个石雕葫芦。饶有趣味的是,缠绕葫芦的石雕飘带,被独具匠心地勾画为一个中国结。整个葫芦颇像“福”字的右半部分,寓意“福禄双全”。徽州人吃鱼,以在清冽山泉中长大的乌溜溜活水塘鱼为上品。遥想当年,这座古宅的主人足不出户,就可坐看游鱼嬉戏争食,该是何等的惬意。
从古村尽头小溪对岸的小径返回,在距离“石门胜概”古石墙200余米处山坡下,有口“翰林古井”。此井的井水清凉甘甜,每逢村中溪水上涨,人们都到古井挑水饮用。鄣源村的先民为防泥石杂物渗入井内,特地在水井外围栽种桂花树以防水土流失。随着岁月流逝,前幾年井边3棵粗大桂花树的树冠不再青翠。村里人吸收游客建议,清除了桂花树周围过密的竹林,使古老的桂花树又恢复了盎然生机。
(本文选自:百姓生活 2017年09期)
坐落在高山峡谷间的古代“进士村”
鄣源村(现名樟源里)的开村始祖,相传是宋朝农民起义领袖方腊的后裔。当年,方腊起义失败后,其后裔为躲避朝廷追杀,迁徙繁衍于这处高山峡谷间。至今,在村口有一道坚实的石墙,4米高、2米宽,长30余米连接两边山体,只留1.5米宽、2米高的门洞供村人出入。石门顶部嵌有“石门胜概”刻石。码砌石墙的条石平整匀齐,而且条石间的隙缝,都灌注了桐油石灰浆。一个山村有如此坚固的“村门”,在徽州地区实属罕见。石门边,从村中流淌下来的一条小溪汇融进一个深凼里。水潭上方,一座斧劈般巨大石壁紧锁水流,仅有一狭小缝隙放流。
鄣源村溪流,发源于果岭之巅。水流一路逶迤而下,飞珠溅玉穿村过户,最后汇聚于村口狭促的寨门石崖边。难怪村民说,即便刷洗时不小心将一把木勺遗失,也会被卡在凼里,不用担心被山涧冲远。鄣源水口之“紧”可见一斑。在徽州,水口堪称村落的门户。自古以来,在当地流传的 “鄣源好水口”,便是人们对鄣源先祖科学选址的由衷点赞。
在明清时期,鄣源村人多在湖州、扬州一带经商,村中古建筑亦为当时所建。过了村口石门洞,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两山夹一坳间,一块扇形开阔地别有洞天,左边古树参天树影婆娑,千年银杏、香榧、红豆杉数不胜数;右边山坡林海苍翠,百鸟争鸣。沿村中一条青石板小道步入古村,修建在溪涧两旁的徽派民居,那朝天的马头墙、镂空的花窗鳞次栉比;十几座形态各异的木桥、石桥横跨溪涧,仿佛在诉说着小村静谧祥和的历史。
村口,一块 “鄣源进士题名碑”,屹立在数百年前修建的方氏宗祠树德堂前。在鄣源村历史上,宋至清末曾出了12名进士,其中3位被钦点翰林,是皖南闻名遐迩的“进士村”。树德堂内,一块镌刻有“严禁药毒长河”字样的禁污碑,尤其引人注目。此碑为道光廿五年(1845年)所立,是鄣源先民禁止在溪水里用药毒捕鱼、毁灭生态的村规民约。
令人叹为观止的防灾护坡花台
在鄣源村一处老宅土墙上,至今留存当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写的标语:“要想救国必先打倒卖国的国民党!——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军政宣。”据史料记载,1934年7月至1935年1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经过休宁县的石屋坑、冯村、鄣源等地。村中老人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鄣源村口,曾与国民党反动势力发生过一次激烈战斗,史称“石门大战”。战后,村民看见遍地都是弹壳,足见战斗的激烈程度。
鄣源古村民居的一大特色,是紧贴房屋地基修筑的护坡花臺,护坡花台主要用于防控水土流失与泥石流地质灾害,还可晾晒衣物,养花休闲。走进64岁的方炎茂老人名叫“新屋”的古宅,主人引领我们来到屋后山坡上,一座用青石垒砌的高大护坡花台映入眼帘。青石砌就的护坡花台,呈阶层式逐层递进上升。3层相互承重,结构严谨、工程浩大,堪称“空中花园”。护坡底层高约3米,伸出部分宽约1.5米,台面上多培土栽植果蔬;中层高约3米,宽约4米,伸出面积约15平方米;顶层为高约3米的防护层,紧贴后山没有台面。各层之间石阶相通。厚实工整的3层青石板,层层垒砌,几与屋顶平齐。
流连在护坡花台青石板上,发现这些方正的青石,轻则百十斤,重则一吨,都是就地取材于附近山上。在古时没有现代施工机械设备,需要何等建筑智慧与耐力。
在方氏宗祠附近,名为太屋背、新屋、宝厅、上下学堂、黑门楼的5座徽商大宅,屋后均有古时花巨资建造的护坡花台,成为古村最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尤其是新屋与之毗邻的宝厅、下学堂3座徽商古宅,护坡花台连为一体,并无围栏隔阻,足见此地先民邻里间的和谐友睦。
古村的石砌鱼塘和古井
鄣源村名叫新屋的古宅,前后两进。前有一块偌大场院,青石板垒砌的庭院面积达140多平方米,中间有一个可引入山泉水,配有青石护栏、通体石砌的方形鱼塘。边长3.8米、深2米的鱼塘四壁,石板之间百年之后不见丝毫缝隙,可见古人取材之优、工艺之精细。鱼塘正面居中位置,有一头回首张望的石雕鹿。鱼塘右边上角,有一个石雕葫芦。饶有趣味的是,缠绕葫芦的石雕飘带,被独具匠心地勾画为一个中国结。整个葫芦颇像“福”字的右半部分,寓意“福禄双全”。徽州人吃鱼,以在清冽山泉中长大的乌溜溜活水塘鱼为上品。遥想当年,这座古宅的主人足不出户,就可坐看游鱼嬉戏争食,该是何等的惬意。
从古村尽头小溪对岸的小径返回,在距离“石门胜概”古石墙200余米处山坡下,有口“翰林古井”。此井的井水清凉甘甜,每逢村中溪水上涨,人们都到古井挑水饮用。鄣源村的先民为防泥石杂物渗入井内,特地在水井外围栽种桂花树以防水土流失。随着岁月流逝,前幾年井边3棵粗大桂花树的树冠不再青翠。村里人吸收游客建议,清除了桂花树周围过密的竹林,使古老的桂花树又恢复了盎然生机。
(本文选自:百姓生活 2017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