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洮州民俗事象中的踢毽子游艺,既保留了我国传统踢毽子游艺技巧型竞技和技艺型竞技的特点,又结合洮州藏、蒙、回、土家、汉等多民族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在传统的踢法之上积极创新,从毽子的制作,踢毽子的程序,比赛的类型、规则等方面均具有独创性和鲜明的地域性,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多元化民俗学意蕴。
[关键词]洮州;踢毽子;民俗学意蕴
[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6-0056-03
一、洮州毽子的制作特点
(一)鸡毛毽子
首先,需准备两三个中间有方孔的清代铜钱或中间有圆孔的圆形铁片、6~8小片花布、成年雄鸡脖子或脖子与翅膀之间的羽毛若干(以红色和白色为佳)、成年雄鸡或锦鸡尾巴上较粗的尾翎一根,用其根部一端直径约0.5厘米、长约4厘米的管状部分。其次,将铜钱或铁片包在布片中间,用针线沿着铜钱或铁片的边沿缝上一周,使其固定在布片中间,再将缝线0.5厘米以外的布片剪掉,毽子的底座就做好了。再次,将雄鸡或锦鸡尾翎根部长约4厘米的管状部分一端的1/4处纵向均匀剪成三瓣,并分别向外折叠与管体形成直角,然后将其垂直安放在已经用布片包裹缝好的铜钱或铁片的方孔或圆孔位置,用针线缝好。最后,在上端管口里插上羽毛。
(二)狗毛毽子
首先,备好两三个中间有方孔的清代铜钱或中间有圆孔的圆形铁片、长10厘米左右的狗尾巴毛一撮(白色为极品)、约1.5厘米长的一端尖形棒状骨头一块、松胶若干。其次,将三个铜钱或圆形铁片叠放在一起,把捋成一束的狗尾巴毛由尖端从铜钱方孔中穿过,使毛根部分约1.5厘米的长度留在铜钱方孔的另一端。第三,将棒状骨头的尖端从毛根部分的中间钉入铜钱方孔中,并在此处放上松胶用火烧烤,让毛、骨头和松胶融为一体,随即在光滑的石头上轻轻磨平,将毛、骨头与铜钱固定在一起。
二、洮州踢毽子游艺活动程序
独特的名称、丰富的内容、复杂的程序是洮州踢毽子游艺活动最大的特点。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过儿”。膝关节内收,踝关节内屈,用右脚内侧悬空踢毽子,脚不能着地。
第二,“踢”。动作要求与“过儿”相同,不同之处是用右脚内侧踢毽子时每踢一次脚可以着地。
第三,“一”。用右脚内侧和外侧轮流踢毽子,即用右脚内侧踢一次接着用脚外侧踢一次,每踢一次脚可以着地,依此循环。
第四,“双”。用右脚内侧和左脚内侧轮流踢毽子,每踢一次脚可以着地。
第五,“外”或“歪”。膝关节外屈,踝关节外屈,用右脚外侧踢毽子,每踢一次脚可以着地。
第六,“尖”。伸直右腿绷直右脚面,用脚趾与趾面结合部,即脚尖踢毽子,每踢一次脚掌心可以落地。
第七,“砍”。伸直右腿,使其与身体形成直角并奋力向上,用小腿腿面踢“毽子”。
第八,“墩”。弯曲右腿使脚面与小腿、小腿与大腿之间形成直角,用大腿腿面前1/3处,即用膝盖踢毽子。
第九,“靠”。用胳膊肘和肩膀之间的部分踢毽子。
第十,“铆”或“打铆”。身体挺直,提起右腿带动全身跳起来,右腿稍弯曲可以向前或原地跳跃,同时,左腿的小腿与大腿弯成直角绕至右腿后,并用左脚内侧奋力向上踢从空中在自己右侧下落的毽子,每踢一次脚可以全部着地,然后用踢过度一次,再“打铆”,依次循环进行。
第十一,“连”。即连续“打铆”,中间不许用踢过度。
第十二,“拨”。用右脚内侧踢一下毽子,同时左腿稍弯,身体上部分向后并稍稍下蹲,右腿的小腿与大腿弯成直角伸至左腿后侧并用右脚内侧向上奋力踢从身体左侧从空中下落的毽子,然后再用踢过度一次,再“拨”,依此循环进行。
第十三,“瘸”。身体挺直,提起右腿带动全身跳起来,右腿稍弯曲,可以向前或原地跳跃,同时左腿的小腿向后弯曲,与大腿几乎叠合,中间只有很小的空间,这时右腿的小腿向后偏左弯曲,包住向后弯曲与大腿几乎叠合的左小腿,并用右脚内侧奋力向上踢由空中从自己左侧下落的“毽子”,每踢一次脚可以全部着地。其余踢法与“打铆”、“连”相同。
第十四,“抱”。左右手十指交叉使两臂呈园环形状伸于胸部与腰部之间,在右脚踢下落的毽子时让毽子穿过园环,每踢一次就必须穿越一次。
第十五,“丁字”。左右手十指并拢,中指相接,使两臂呈园环形伸于胸部与腰部之间,踢法与“抱”相同。
第十六,“眼”。十指并拢、弯曲,两手拇指、食指、中指相接形成一“桃”形圆圈,伸于胸部与腰部之间,在右脚踢下落的毽子时必须让毽子从“桃”形圆圈中穿过,每踢一次就必须穿越一次。
第十七,“落一”。用右手(也可以用左手,随个人习惯)将毽子抛向身体偏右方向的空中,高度与自己的胸脯上下为宜。当毽子下落到离地面30~40厘米时,用右脚内侧踢一下毽子,随即右脚着地。当毽子下落至离地面只有10~15厘米时,右脚脚面与右小腿形成锐角、右腿稍弯并悬空(离地面5~10厘米),同时迅速用右脚脚面前1/3处将下落的毽子兜住(如果毽子落地则为输),然后用小腿带动大腿将毽子抛向空中,高度以自己的胸脯上下为宜。当毽子下落到离地面30~40厘米时,用右脚内侧踢一次毽子,随即右脚着地,然后重复前面“落”的动作并依此循环进行。
第十八,“落二”。“落二”的踢法与“落一”基本相似,不同之处是当毽子下落至腰部附近时,右脚脚面与小腿、小腿与大腿之间形成直角并奋力向上用大腿腿面前1/3处,即用膝盖向上踢“毽子”,其余要求与“落一”相同,但是这个环节中不能用脚必须用膝盖踢。完成全部程序规定内容者为赢家。
第十九,“上铆”或“吃铆”。即输了的一方要态度谦恭地用右手将毽子抛向赢家,赢家则绷直右腿用右脚尖奋力将毽子踢出,一直到输家用手接住赢家踢出的毽子,“上铆”宣告结束。双方可以重新进行新一轮游戏。
三、洮州踢毽子的类型
其一,一个人自选程序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自娱自乐地进行。
其二,一个人按照程序依次完成全部活动内容。
其三,分甲、乙两方,每方一人,一对一单挑,选择程序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进行竞技活动。
其四,分甲、乙两方,自选队员,至少两人以上,可随机而定。按照程序依次完成全部竞技内容。
四、洮州踢键子游艺的民俗学意蕴
洮州地处中国西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是藏、蒙、回、土家、汉等24个民族杂居的特殊地域,从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角度看,洮州民间游艺——踢毽子游戏活动的娱乐和谐功能、竞巧竞技功能与这一特殊地域各民族民众的审美观念、文化传统、生活方式、民风民俗水乳交融般地融合在一起,体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情趣,表现为特殊地域中对多元民族文化、民俗美学价值的认同、传承和喜好,同时又呈现出自身独特的风格。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西部大开发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民俗文化的发掘、保护和弘扬,因为“民俗文化是社会精神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各民族民众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它“是一种社会规范和行为模式,作为规范的行为,为社会的需要服务”,同时也是“规范协调民众的心理,满足民众审美的需要”。
(一)洮州踢毽子游艺与我国其他地区踢毽子游艺活动的异同
洮州踢毽子游艺活动积淀着我国西部地域多民族民众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特质,具有很强的对象性、地域性和独创性。这项民间游艺活动在今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城及周边地区,新城镇和卓尼县城的藏、蒙、回、土家和汉族民众中进行。因其少数民族地域和古洮州明代移民以及藏、蒙、回、汉语言互用,生活习俗、文化心理和审美观念杂糅的特殊人文环境,踢毽子游艺的基本内容、踢法、毽子的制作、程序、规则、类型,尤其是名称和内容等方面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较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
1.名称各异,踢法相同
比如,传统踢毽子游艺中把脚不能触及地面的单脚悬空连踢叫“颤”,洮州踢毽子游艺中则称之为“过儿”,意为“过门儿”或“引子”,即“序幕”的意思,这种称呼与洮州一带方言中存在的大量儿化音有关。“一”、“双”、“外”、“抱”、“墩”相当于传统踢法中的“踢”(单脚踢)、“盘踢”、“拐”、“环”、“磕”,踢法基本相同。
2.名称、踢法各异,其意相同
比如,传统“踢毽子”游艺中的最后一个内容是“进贡”,输者用右手将毽子抛起在赢者面前,赢者用右脚接起,然后再用右脚在左腿之后将毽子踢起高过输者身高为赢,由输者拾起毽子再“进贡”,赢者踢起的毽子未超过输者身高或未接住毽子,“进贡”就结束了。而洮州踢毽子游艺中则说“上铆”或“吃铆”,其踢法具有有意刁难输家的意味。赢家或绷直右腿用右脚尖奋力直接将毽子向前方踢出,或用脚尖向左右方向挑出,或弯曲右腿向后踢,即“倒勾”,或先用“踢”接住毽子,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将毽子踢向任何一个方向,有意刁难输家,以输家用手接住被赢家踢出的毽子而告结束。
3.刚柔兼备的特点
洮州踢毽子游艺中许多名称和踢法具有独创性,既有传统踢法中“文游戏”的特点,又有竞力、竞巧的“武游戏”因素。比如:踢毽子内容方面的“过儿”、“一”、“双”、“外”、“尖”、“砍”、“墩”、“靠”、“铆”或“打铆”、“连”、“拨”、“抱”、“丁字”、“眼”、“落一”、“落二”、“上铆”或“吃铆”等名称是我国其他地域踢毽子游艺中所没有的。其中“过儿”、“踢”、“一”、“双”、“外”、“尖”是基本踢法,简单易踢、动作柔和,适合于一般踢毽子娱乐群体的人。“落一”、“落二”与传统踢毽子“文游戏”中的“前扳”大致相似,但其难度和技巧性远在传统踢法之上。“抱”、“丁字”、“眼”、“落”踢法虽然柔和但技巧性很强,处于刚、柔之间,其余的踢法动作难度大、双脚同时腾空、连续跳跃并在空中完成踢毽子动作。如“铆”、“瘸”、“连”、“拨”,这是踢毽子好手们竞力、竞巧、竞艺、自我展示、争强好胜的“武游戏”比赛活动,因而洮州踢毽子游艺活动中“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竞技特征”,同时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游戏特征”。
(二)参与性非常广泛的强身健体运动
洮州踢毽子游艺活动多在冬天和初春时节举行,即农事闲暇、工作之余或节假日,尤其是农历腊月到春节的这一段时间是进行踢毽子的大好时光。大街、小巷、操场、院落、村头等空旷平坦的地方都是踢毽子的场所。这项游艺活动条件简单易行,运动、时间长短、竞技难度、游戏规则等可根据踢毽者自身年龄、性别、身体状况以及参赛人数的多少随机而定,男女老少皆宜。
洮州踢毽子游艺活动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因其竞巧和竞技的特点,整个游戏活动几乎是抬腿、屈膝、弯肘、跳跃、屈体等一系列的全身运动,所以使人体的趾、踝、膝、髋、肩、肘、腕关节,腰、胸、颈椎及腿部、腹部、臀部等韧带、肌肉能够得到充分的活动。首先,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内脏器官机能,带动各个器官的新陈代谢,使全身血液循环的动力性平衡得到维持,从而有益于人体脏器的健康。其次,此项游戏活动以上下肢体运动为核心,所以增强了人体腿肌、臀肌、胸肌、骨骼的运动功能,提高了人体各个关节的柔韧性和身体的灵活性,有益于培养身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有助于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再次,在游戏活动中把握毽子的方位、高度、平衡及下落状况是比赛的关键,一旦毽子落地就意味着失败,所以眼力和对落点的判断至关重要。一场游戏结束,其运动量最大的就是眼睛,上下、左右、高低、远近不停地调整焦距,使睫状体快速转动、瞬间伸缩,极好地起到了视力保健的作用。
(三)磨练意志、增强自信心
踢毽者在游戏过程中既要全神贯注、心平气和、排除杂念,做到心到、眼到、脚到,同时又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潇洒自如的身姿,切忌心系输赢。经常进行踢毽子活动,既可以调节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化解心理压力、锻炼思维形成空间观念,增强人体随机应变的能力,又可以磨练意志、发挥个人潜能、获得心理愉悦,起到开启心智、增强自信心的作用。“在欢乐的游戏活动中,成人和儿童的情性自由抒发,这有利于人们潜在心理能量的发掘,增强人们生活的自信,享受人生的快乐。”
(四)增强合作意识、沟通人际关系
洮州踢毽子游艺有极强的竞巧、竞技特点,尤其是在四人以上双方对抗的游戏活动中,凡参赛者都要有极强的集体意识、协作意识和荣辱共存的团队观念。在团队中要尽力发挥个人潜能,做出应有的贡献。这一点与现代体育比赛中的团体项目完全相同。此外,经常踢毽子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增进邻里之间的友情,沟通人际关系,增强各民族群体的凝聚力和社会活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公正、诚实、良好的为人处世品格。对促进本地区各民族民间文化、生活习俗融合、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陶立璠.民俗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2]郭泮溪.民间游戏与竞技[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3]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关键词]洮州;踢毽子;民俗学意蕴
[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6-0056-03
一、洮州毽子的制作特点
(一)鸡毛毽子
首先,需准备两三个中间有方孔的清代铜钱或中间有圆孔的圆形铁片、6~8小片花布、成年雄鸡脖子或脖子与翅膀之间的羽毛若干(以红色和白色为佳)、成年雄鸡或锦鸡尾巴上较粗的尾翎一根,用其根部一端直径约0.5厘米、长约4厘米的管状部分。其次,将铜钱或铁片包在布片中间,用针线沿着铜钱或铁片的边沿缝上一周,使其固定在布片中间,再将缝线0.5厘米以外的布片剪掉,毽子的底座就做好了。再次,将雄鸡或锦鸡尾翎根部长约4厘米的管状部分一端的1/4处纵向均匀剪成三瓣,并分别向外折叠与管体形成直角,然后将其垂直安放在已经用布片包裹缝好的铜钱或铁片的方孔或圆孔位置,用针线缝好。最后,在上端管口里插上羽毛。
(二)狗毛毽子
首先,备好两三个中间有方孔的清代铜钱或中间有圆孔的圆形铁片、长10厘米左右的狗尾巴毛一撮(白色为极品)、约1.5厘米长的一端尖形棒状骨头一块、松胶若干。其次,将三个铜钱或圆形铁片叠放在一起,把捋成一束的狗尾巴毛由尖端从铜钱方孔中穿过,使毛根部分约1.5厘米的长度留在铜钱方孔的另一端。第三,将棒状骨头的尖端从毛根部分的中间钉入铜钱方孔中,并在此处放上松胶用火烧烤,让毛、骨头和松胶融为一体,随即在光滑的石头上轻轻磨平,将毛、骨头与铜钱固定在一起。
二、洮州踢毽子游艺活动程序
独特的名称、丰富的内容、复杂的程序是洮州踢毽子游艺活动最大的特点。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过儿”。膝关节内收,踝关节内屈,用右脚内侧悬空踢毽子,脚不能着地。
第二,“踢”。动作要求与“过儿”相同,不同之处是用右脚内侧踢毽子时每踢一次脚可以着地。
第三,“一”。用右脚内侧和外侧轮流踢毽子,即用右脚内侧踢一次接着用脚外侧踢一次,每踢一次脚可以着地,依此循环。
第四,“双”。用右脚内侧和左脚内侧轮流踢毽子,每踢一次脚可以着地。
第五,“外”或“歪”。膝关节外屈,踝关节外屈,用右脚外侧踢毽子,每踢一次脚可以着地。
第六,“尖”。伸直右腿绷直右脚面,用脚趾与趾面结合部,即脚尖踢毽子,每踢一次脚掌心可以落地。
第七,“砍”。伸直右腿,使其与身体形成直角并奋力向上,用小腿腿面踢“毽子”。
第八,“墩”。弯曲右腿使脚面与小腿、小腿与大腿之间形成直角,用大腿腿面前1/3处,即用膝盖踢毽子。
第九,“靠”。用胳膊肘和肩膀之间的部分踢毽子。
第十,“铆”或“打铆”。身体挺直,提起右腿带动全身跳起来,右腿稍弯曲可以向前或原地跳跃,同时,左腿的小腿与大腿弯成直角绕至右腿后,并用左脚内侧奋力向上踢从空中在自己右侧下落的毽子,每踢一次脚可以全部着地,然后用踢过度一次,再“打铆”,依次循环进行。
第十一,“连”。即连续“打铆”,中间不许用踢过度。
第十二,“拨”。用右脚内侧踢一下毽子,同时左腿稍弯,身体上部分向后并稍稍下蹲,右腿的小腿与大腿弯成直角伸至左腿后侧并用右脚内侧向上奋力踢从身体左侧从空中下落的毽子,然后再用踢过度一次,再“拨”,依此循环进行。
第十三,“瘸”。身体挺直,提起右腿带动全身跳起来,右腿稍弯曲,可以向前或原地跳跃,同时左腿的小腿向后弯曲,与大腿几乎叠合,中间只有很小的空间,这时右腿的小腿向后偏左弯曲,包住向后弯曲与大腿几乎叠合的左小腿,并用右脚内侧奋力向上踢由空中从自己左侧下落的“毽子”,每踢一次脚可以全部着地。其余踢法与“打铆”、“连”相同。
第十四,“抱”。左右手十指交叉使两臂呈园环形状伸于胸部与腰部之间,在右脚踢下落的毽子时让毽子穿过园环,每踢一次就必须穿越一次。
第十五,“丁字”。左右手十指并拢,中指相接,使两臂呈园环形伸于胸部与腰部之间,踢法与“抱”相同。
第十六,“眼”。十指并拢、弯曲,两手拇指、食指、中指相接形成一“桃”形圆圈,伸于胸部与腰部之间,在右脚踢下落的毽子时必须让毽子从“桃”形圆圈中穿过,每踢一次就必须穿越一次。
第十七,“落一”。用右手(也可以用左手,随个人习惯)将毽子抛向身体偏右方向的空中,高度与自己的胸脯上下为宜。当毽子下落到离地面30~40厘米时,用右脚内侧踢一下毽子,随即右脚着地。当毽子下落至离地面只有10~15厘米时,右脚脚面与右小腿形成锐角、右腿稍弯并悬空(离地面5~10厘米),同时迅速用右脚脚面前1/3处将下落的毽子兜住(如果毽子落地则为输),然后用小腿带动大腿将毽子抛向空中,高度以自己的胸脯上下为宜。当毽子下落到离地面30~40厘米时,用右脚内侧踢一次毽子,随即右脚着地,然后重复前面“落”的动作并依此循环进行。
第十八,“落二”。“落二”的踢法与“落一”基本相似,不同之处是当毽子下落至腰部附近时,右脚脚面与小腿、小腿与大腿之间形成直角并奋力向上用大腿腿面前1/3处,即用膝盖向上踢“毽子”,其余要求与“落一”相同,但是这个环节中不能用脚必须用膝盖踢。完成全部程序规定内容者为赢家。
第十九,“上铆”或“吃铆”。即输了的一方要态度谦恭地用右手将毽子抛向赢家,赢家则绷直右腿用右脚尖奋力将毽子踢出,一直到输家用手接住赢家踢出的毽子,“上铆”宣告结束。双方可以重新进行新一轮游戏。
三、洮州踢毽子的类型
其一,一个人自选程序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自娱自乐地进行。
其二,一个人按照程序依次完成全部活动内容。
其三,分甲、乙两方,每方一人,一对一单挑,选择程序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进行竞技活动。
其四,分甲、乙两方,自选队员,至少两人以上,可随机而定。按照程序依次完成全部竞技内容。
四、洮州踢键子游艺的民俗学意蕴
洮州地处中国西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是藏、蒙、回、土家、汉等24个民族杂居的特殊地域,从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角度看,洮州民间游艺——踢毽子游戏活动的娱乐和谐功能、竞巧竞技功能与这一特殊地域各民族民众的审美观念、文化传统、生活方式、民风民俗水乳交融般地融合在一起,体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情趣,表现为特殊地域中对多元民族文化、民俗美学价值的认同、传承和喜好,同时又呈现出自身独特的风格。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西部大开发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民俗文化的发掘、保护和弘扬,因为“民俗文化是社会精神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各民族民众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它“是一种社会规范和行为模式,作为规范的行为,为社会的需要服务”,同时也是“规范协调民众的心理,满足民众审美的需要”。
(一)洮州踢毽子游艺与我国其他地区踢毽子游艺活动的异同
洮州踢毽子游艺活动积淀着我国西部地域多民族民众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特质,具有很强的对象性、地域性和独创性。这项民间游艺活动在今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城及周边地区,新城镇和卓尼县城的藏、蒙、回、土家和汉族民众中进行。因其少数民族地域和古洮州明代移民以及藏、蒙、回、汉语言互用,生活习俗、文化心理和审美观念杂糅的特殊人文环境,踢毽子游艺的基本内容、踢法、毽子的制作、程序、规则、类型,尤其是名称和内容等方面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较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
1.名称各异,踢法相同
比如,传统踢毽子游艺中把脚不能触及地面的单脚悬空连踢叫“颤”,洮州踢毽子游艺中则称之为“过儿”,意为“过门儿”或“引子”,即“序幕”的意思,这种称呼与洮州一带方言中存在的大量儿化音有关。“一”、“双”、“外”、“抱”、“墩”相当于传统踢法中的“踢”(单脚踢)、“盘踢”、“拐”、“环”、“磕”,踢法基本相同。
2.名称、踢法各异,其意相同
比如,传统“踢毽子”游艺中的最后一个内容是“进贡”,输者用右手将毽子抛起在赢者面前,赢者用右脚接起,然后再用右脚在左腿之后将毽子踢起高过输者身高为赢,由输者拾起毽子再“进贡”,赢者踢起的毽子未超过输者身高或未接住毽子,“进贡”就结束了。而洮州踢毽子游艺中则说“上铆”或“吃铆”,其踢法具有有意刁难输家的意味。赢家或绷直右腿用右脚尖奋力直接将毽子向前方踢出,或用脚尖向左右方向挑出,或弯曲右腿向后踢,即“倒勾”,或先用“踢”接住毽子,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将毽子踢向任何一个方向,有意刁难输家,以输家用手接住被赢家踢出的毽子而告结束。
3.刚柔兼备的特点
洮州踢毽子游艺中许多名称和踢法具有独创性,既有传统踢法中“文游戏”的特点,又有竞力、竞巧的“武游戏”因素。比如:踢毽子内容方面的“过儿”、“一”、“双”、“外”、“尖”、“砍”、“墩”、“靠”、“铆”或“打铆”、“连”、“拨”、“抱”、“丁字”、“眼”、“落一”、“落二”、“上铆”或“吃铆”等名称是我国其他地域踢毽子游艺中所没有的。其中“过儿”、“踢”、“一”、“双”、“外”、“尖”是基本踢法,简单易踢、动作柔和,适合于一般踢毽子娱乐群体的人。“落一”、“落二”与传统踢毽子“文游戏”中的“前扳”大致相似,但其难度和技巧性远在传统踢法之上。“抱”、“丁字”、“眼”、“落”踢法虽然柔和但技巧性很强,处于刚、柔之间,其余的踢法动作难度大、双脚同时腾空、连续跳跃并在空中完成踢毽子动作。如“铆”、“瘸”、“连”、“拨”,这是踢毽子好手们竞力、竞巧、竞艺、自我展示、争强好胜的“武游戏”比赛活动,因而洮州踢毽子游艺活动中“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竞技特征”,同时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游戏特征”。
(二)参与性非常广泛的强身健体运动
洮州踢毽子游艺活动多在冬天和初春时节举行,即农事闲暇、工作之余或节假日,尤其是农历腊月到春节的这一段时间是进行踢毽子的大好时光。大街、小巷、操场、院落、村头等空旷平坦的地方都是踢毽子的场所。这项游艺活动条件简单易行,运动、时间长短、竞技难度、游戏规则等可根据踢毽者自身年龄、性别、身体状况以及参赛人数的多少随机而定,男女老少皆宜。
洮州踢毽子游艺活动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因其竞巧和竞技的特点,整个游戏活动几乎是抬腿、屈膝、弯肘、跳跃、屈体等一系列的全身运动,所以使人体的趾、踝、膝、髋、肩、肘、腕关节,腰、胸、颈椎及腿部、腹部、臀部等韧带、肌肉能够得到充分的活动。首先,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内脏器官机能,带动各个器官的新陈代谢,使全身血液循环的动力性平衡得到维持,从而有益于人体脏器的健康。其次,此项游戏活动以上下肢体运动为核心,所以增强了人体腿肌、臀肌、胸肌、骨骼的运动功能,提高了人体各个关节的柔韧性和身体的灵活性,有益于培养身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有助于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再次,在游戏活动中把握毽子的方位、高度、平衡及下落状况是比赛的关键,一旦毽子落地就意味着失败,所以眼力和对落点的判断至关重要。一场游戏结束,其运动量最大的就是眼睛,上下、左右、高低、远近不停地调整焦距,使睫状体快速转动、瞬间伸缩,极好地起到了视力保健的作用。
(三)磨练意志、增强自信心
踢毽者在游戏过程中既要全神贯注、心平气和、排除杂念,做到心到、眼到、脚到,同时又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潇洒自如的身姿,切忌心系输赢。经常进行踢毽子活动,既可以调节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化解心理压力、锻炼思维形成空间观念,增强人体随机应变的能力,又可以磨练意志、发挥个人潜能、获得心理愉悦,起到开启心智、增强自信心的作用。“在欢乐的游戏活动中,成人和儿童的情性自由抒发,这有利于人们潜在心理能量的发掘,增强人们生活的自信,享受人生的快乐。”
(四)增强合作意识、沟通人际关系
洮州踢毽子游艺有极强的竞巧、竞技特点,尤其是在四人以上双方对抗的游戏活动中,凡参赛者都要有极强的集体意识、协作意识和荣辱共存的团队观念。在团队中要尽力发挥个人潜能,做出应有的贡献。这一点与现代体育比赛中的团体项目完全相同。此外,经常踢毽子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增进邻里之间的友情,沟通人际关系,增强各民族群体的凝聚力和社会活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公正、诚实、良好的为人处世品格。对促进本地区各民族民间文化、生活习俗融合、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陶立璠.民俗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2]郭泮溪.民间游戏与竞技[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3]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