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工貿易长期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环节成为影响我国产业发展升级的突出问题。本文从产业价值链视角,提出加工贸易升级要向产业价值链两端拓展,支持加工贸易落地生根;国内布局要引导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形成新的“前店后厂”模式;全球布局实现从进料加工到出料加工的转变,由此推动我国加工贸易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环节快速提升。
【关键词】加工贸易产业价值链转型升级出料加工
【中图分类号】F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623(2012)06-0024-04
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及环境负荷持续加重,加工贸易企业在产品附加值较低的情况下,面临着利润降低、订单减少等问题。作为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加工贸易长期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环节,已成为影响产业发展升级的突出问题。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Porter(1985)在《竞争优势》中最早提出价值链理论,他将企业的价值增加活动解构为五项基础性活动和四项支持性活动,每一项活动均视为价值链上一个组成部分。Kaplinsky(2000)从产业价值链的视角考察了南非家具生产价值链后,认为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利润的不断下降,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中国家容易陷入贫困化的发展境地,只有当这些企业通过提供各种低成本制造服务作为交换,从发达国家那里学习到各种知识和技术,并利用这些知识向价值链上附加值更高的环节转移时,才真正具有竞争能力。Gibbon(2001)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指出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升级方式,OEM企业可以从购买者技术溢出中获益而成为行业内的主要供货商,这些供货商又可以将生产过程中附加值低的部分转移给其它企业,从而处于不断升级状态。Humphrey、Schmitz(2002)提出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4种类型: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链条升级,明确指出了地方产业集群沿产业价值链提升的一般路径。Petr Pavlinek,JanZenka(2010)从全球价值链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对捷克汽车工业1998-2006年的数据进行了研究,评估了产品和功能的提升对产业升级作用的差异。
(二)国内研究综述
裴长洪(2006)指出促进加工贸易“落地生根”,把引进来、扎下根、本地化作为不同阶段的任务,创造产业、产品、工序的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良性机制,沿着价值链逐步由低向高、由简单向复杂、由生产向综合服务和全球营运方向发展。龚震(2006)认为深加工结转存在效率障碍,无差别的加工贸易政策导致了无根工业以及核心技术缺失等,阻碍了加工贸易产业价值链的延伸。隆国强(2007)认为应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以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来提升加工贸易产业价值链。于倩(2007)认为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主要应从产品升级(使产品转向更高端的生产线)、主体升级(使国企、私有企业成为加工贸易主体)、功能升级(由贴牌生产到自己制造再到白有品牌制造)、链升级(促进加工贸易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入手。彭衡(2009)提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就是延伸产业价值链,完成整个产业价值链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的产业整合。杜晓英(2011)认为我国加工贸易要实现转型升级应努力提高研发设计能力,提高中间投入品国产化的质量和技术含量,政府要完善深加工结转和出口退税制度等方面来延伸加工贸易产业价值链。
国内外研究成果均表明,加工贸易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环节提升,是实现加工贸易新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本文基于国内外加工贸易产业价值链研究成果,从链式延伸、国内布局和国际分工三个视角,系统分析研究加工贸易中高端提升策略。
二、我国加工贸易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提升的实施策略
(一)加工贸易的升级方向:两端拓展、落地生根
2001年以前,我国通过发展加工贸易的方式,快速切入了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加工组装环节,加工贸易的出口比重一度达到55%以上,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的出口比重更是一度高达80%以上。2001年以后,国内早期以承接加工贸易业务为主的企业,逐渐开始意识到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并通过技术更新或开拓自主销售渠道等方式,着力改善自身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不利地位。与此同时,国内部分初具实力的加工企业开始积极“走出去”,着力开辟自主品牌和营销渠道。此外,近年来外资研发机构不断加大对华投资力度。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加工贸易继续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两端延伸升级的总体趋势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1 向产业价值链左端提升,逐步占据设计、研发高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趋势之一就是通过更新技术装备,改善生产工艺,组建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和设计中心,全力提升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水平,逐步形成在技术和研发领域的竞争优势。拥有一定实力和技术层次较高的大型加工贸易企业通过提升研究开发实力,积极申请专利授权,逐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不断向产业价值链左端的关键零部件、研发、设计等中高端环节挺进。
2 向产业价值链右端提升,积极发展品牌,加强服务。我国加工贸易未来转型升级的另一个方向就是通过开辟自主营销渠道,大力发展出料加工贸易,逐步实现由受托性加工向自主性加工转变。与此同时,加大营销投入力度,做好品质管理,逐步创建形成自主品牌,向增值能力较高的环节不断跃升。
3 向自主性加工转型提升,努力实现加工贸易落地生根。主体构成不同是我国加工贸易与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区别。日韩等国主要由本国企业以加工贸易方式获取订单和进口料件,利用本国生产能力加工装配出口。而我国则主要通过吸收外资和引入国外生产能力进行加工装配出口,外资企业是加工贸易的主体。近年来,我国内资加工贸易企业出口所占比重虽然较小,但增速迅猛。可以预见,未来内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良好表现将进一步持续,出口比重将不断扩大,在我国加工贸易中地位也将得到逐步提升。 (二)加工贸易的国内布局:新的“前店后厂”模式
1 国内布局现状。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看,加工贸易九成以上集中于东部地区。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3052.1亿美元,东部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12229.1亿美元,占比达到93.7%,其中广东、江苏和上海合计占比达到72.3%;中部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97.7亿美元,占比约3.0%;西部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425.3亿美元,占比约3.3%。
2 布局发展趋势。根据海关统计显示,全国加工贸易的区域分布结构正在逐渐优化,中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迅速,其所占比重呈现上升趋势。2007~2011年,中部地区加工贸易年均增速达到27.3%,西部地区达到40.5%,而同期东部地区约为6.3%。中、西部地区增速分别高出东部地区21和34.2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占全国加工贸易的比重也由2007年的2.7%增加至当前的6.3%。
近年加工贸易企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已经日益显现。典型案例有:富士康、广达、英业达三大笔记本电脑代工厂商在重庆设立生产基地;富士康在河南郑州设立苹果手机代工生产线,在成都设立IPAD代工生产线;伟创、宏基笔记本电脑生产线在重庆设立生产基地;台湾永昶科技、建兴光电在广西北海设立生产基地。这进一步表明,我国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
3 优化国内布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劳动力优势趋于弱化,资源、能源、环境等生产要素供应紧张的现象日益显现,加工贸易中纺织服装、玩具、五金、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能源消耗量大的产业已经成为“边际产业”,继续发展的空间极为有限。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却具有资源密集、劳动力丰富的相对优势,劳动力密集型加工贸易在这些地区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促进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中的边际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既符合各区域内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有利于区域间经济的协调互动,优化区域间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分工合作,打造沿海中心城市与内地新的“前店后厂”模式,助推我国整体产业链的优化重组。加工贸易的本质是将特定产品的生产流程,拆分为不同的生产环节,并分散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一种垂直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这种分工协作关系也适用于我国沿海中心城市与中、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发展,东部沿海中心城市主要从事技术研发、品牌、渠道和关键零部件等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中西部地区则专业化参与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环节。
(三)加工贸易的全球布局:从进料加工到出料加工
出料加工贸易是指将我国境内原辅料、零部件、元器件或半成品,交由境外生产厂商(受托方)按我方(委托方)要求进行加工或装配,成品复运进口,我方支付加工费的一种贸易形式。从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看,其转移方向不全然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与我国中西部有着类似禀赋条件的东南亚等地区,均有可能成为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入地。因此,在调整优化加工贸易国内布局的同时,对有向境外转移需求的加工贸易企业,应通过政策引导的方式,鼓励其将总部和功能性分支留在我国,并通过采取出料加工的操作方式,将生产加工环节转移至境外。
出料加工是加工贸易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升级的有效途径。应积极学习和借鉴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做法和经验,在所得税、海关监管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政策,鼓励拥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东南亚等地区大力发展出料加工业务,成功将我国加工贸易“受托方”的角色向“委托方”角色转变。
三、推进我国加工贸易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提升的政策建议
1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一是优化产品结构。切实改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通过引入高新技术,提升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重组生产系统,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增加产品的高技术含量,提高附加值。二是延长产业链条。从加工组装工序不断向前和向后延伸,增强国内配套能力和配套水平。三是支持本土企业参与。为本土企业融入国际营销渠道搭建平台,提高其直接介入加工贸易的能力,实现融合互动式发展。打造本土化的一级国际供应商和服务商,提高全球接单和营运能力,推动加工贸易向本地企业为主导转变,由投资型向贸易型转变。四是强化政策导向作用。进一步明确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向和政策措施,针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结合国际生产分工的特点以及发展路径,制定相应的发展导向目录,鼓励加工贸易向国际产业链中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环节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
2 优化加工贸易国内布局。加快加工贸易产业向国内中西部转移步伐,排除地方利益和市场力量的博弈现象,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统一全国市场基本要素,降低不同地区的经营成本,完善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区域布局,促进区域联动和协调发展;发挥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和能源资源等比较优势,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的转移,把优势特色产业与加工贸易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加快发展,将人力优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的配套政策体系,建设完善快捷融入国际市场的现代物流体系,为加工贸易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3 推动加工贸易海外拓展。以往进料加工方式的最大缺陷在于对国际市场的严重依赖,其整个贸易过程的起点和终点都在国际市场,即“两头在外”,国际市场的瞬息万变会给国内加工企业的生产带来很大影响。最突出的表现是进料加工贸易企业时常出现政策性亏损,如因汇率调整,人民币与外汇的比价下浮时,用于进口的外汇贷款增加,利息也相应增加,对进料加工贸易周期较长的企业无疑将增加支出成本。相对于进料加工而言,出料加工贸易是“一头在外”的方式,汇率风险由境外加工企业分担。出料加工贸易方式是国内落后产业向国外转移,国内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产业价值链开始从低端转变为中高端的体现,应大力发展出料加工贸易方式,推动加工贸易向海外拓展。
4 发挥监管制度引导作用。目前以加工贸易合同为管理对象、各职能部门独立监管的加工贸易传统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加工贸易“生产零库存、接单电子化”的发展要求。应大力推进商务部门、属地海关及加工贸易企业率先实行电子化三方连网审批和管理,进而扩展到外汇、税务、商检等部门,实现在同一网络平台审批监管。与此同时,尽快明确跨关区深加工结转业务视同出口,对“深加工结转料件”继续实行保税政策。
5 加强加工贸易统计规范。以国际统计规范为参照,逐步向国际通行做法过渡。伴随加工贸易国内产业链配套程度的不断提升,在坚持保税政策的前提下,选择适当时机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不再单独完善统计和公布加工贸易,仅用于包括来料、进料的发展情况,企业管理、生产、进出口、深加工结转、国内购料等方面的辅助统計。
【关键词】加工贸易产业价值链转型升级出料加工
【中图分类号】F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623(2012)06-0024-04
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及环境负荷持续加重,加工贸易企业在产品附加值较低的情况下,面临着利润降低、订单减少等问题。作为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加工贸易长期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环节,已成为影响产业发展升级的突出问题。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Porter(1985)在《竞争优势》中最早提出价值链理论,他将企业的价值增加活动解构为五项基础性活动和四项支持性活动,每一项活动均视为价值链上一个组成部分。Kaplinsky(2000)从产业价值链的视角考察了南非家具生产价值链后,认为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利润的不断下降,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中国家容易陷入贫困化的发展境地,只有当这些企业通过提供各种低成本制造服务作为交换,从发达国家那里学习到各种知识和技术,并利用这些知识向价值链上附加值更高的环节转移时,才真正具有竞争能力。Gibbon(2001)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指出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升级方式,OEM企业可以从购买者技术溢出中获益而成为行业内的主要供货商,这些供货商又可以将生产过程中附加值低的部分转移给其它企业,从而处于不断升级状态。Humphrey、Schmitz(2002)提出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4种类型: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链条升级,明确指出了地方产业集群沿产业价值链提升的一般路径。Petr Pavlinek,JanZenka(2010)从全球价值链与全球生产网络视角,对捷克汽车工业1998-2006年的数据进行了研究,评估了产品和功能的提升对产业升级作用的差异。
(二)国内研究综述
裴长洪(2006)指出促进加工贸易“落地生根”,把引进来、扎下根、本地化作为不同阶段的任务,创造产业、产品、工序的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良性机制,沿着价值链逐步由低向高、由简单向复杂、由生产向综合服务和全球营运方向发展。龚震(2006)认为深加工结转存在效率障碍,无差别的加工贸易政策导致了无根工业以及核心技术缺失等,阻碍了加工贸易产业价值链的延伸。隆国强(2007)认为应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以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来提升加工贸易产业价值链。于倩(2007)认为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主要应从产品升级(使产品转向更高端的生产线)、主体升级(使国企、私有企业成为加工贸易主体)、功能升级(由贴牌生产到自己制造再到白有品牌制造)、链升级(促进加工贸易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入手。彭衡(2009)提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就是延伸产业价值链,完成整个产业价值链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的产业整合。杜晓英(2011)认为我国加工贸易要实现转型升级应努力提高研发设计能力,提高中间投入品国产化的质量和技术含量,政府要完善深加工结转和出口退税制度等方面来延伸加工贸易产业价值链。
国内外研究成果均表明,加工贸易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环节提升,是实现加工贸易新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本文基于国内外加工贸易产业价值链研究成果,从链式延伸、国内布局和国际分工三个视角,系统分析研究加工贸易中高端提升策略。
二、我国加工贸易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提升的实施策略
(一)加工贸易的升级方向:两端拓展、落地生根
2001年以前,我国通过发展加工贸易的方式,快速切入了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加工组装环节,加工贸易的出口比重一度达到55%以上,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的出口比重更是一度高达80%以上。2001年以后,国内早期以承接加工贸易业务为主的企业,逐渐开始意识到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并通过技术更新或开拓自主销售渠道等方式,着力改善自身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不利地位。与此同时,国内部分初具实力的加工企业开始积极“走出去”,着力开辟自主品牌和营销渠道。此外,近年来外资研发机构不断加大对华投资力度。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加工贸易继续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两端延伸升级的总体趋势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1 向产业价值链左端提升,逐步占据设计、研发高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趋势之一就是通过更新技术装备,改善生产工艺,组建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和设计中心,全力提升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水平,逐步形成在技术和研发领域的竞争优势。拥有一定实力和技术层次较高的大型加工贸易企业通过提升研究开发实力,积极申请专利授权,逐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不断向产业价值链左端的关键零部件、研发、设计等中高端环节挺进。
2 向产业价值链右端提升,积极发展品牌,加强服务。我国加工贸易未来转型升级的另一个方向就是通过开辟自主营销渠道,大力发展出料加工贸易,逐步实现由受托性加工向自主性加工转变。与此同时,加大营销投入力度,做好品质管理,逐步创建形成自主品牌,向增值能力较高的环节不断跃升。
3 向自主性加工转型提升,努力实现加工贸易落地生根。主体构成不同是我国加工贸易与日本、韩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区别。日韩等国主要由本国企业以加工贸易方式获取订单和进口料件,利用本国生产能力加工装配出口。而我国则主要通过吸收外资和引入国外生产能力进行加工装配出口,外资企业是加工贸易的主体。近年来,我国内资加工贸易企业出口所占比重虽然较小,但增速迅猛。可以预见,未来内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良好表现将进一步持续,出口比重将不断扩大,在我国加工贸易中地位也将得到逐步提升。 (二)加工贸易的国内布局:新的“前店后厂”模式
1 国内布局现状。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看,加工贸易九成以上集中于东部地区。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3052.1亿美元,东部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12229.1亿美元,占比达到93.7%,其中广东、江苏和上海合计占比达到72.3%;中部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97.7亿美元,占比约3.0%;西部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425.3亿美元,占比约3.3%。
2 布局发展趋势。根据海关统计显示,全国加工贸易的区域分布结构正在逐渐优化,中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迅速,其所占比重呈现上升趋势。2007~2011年,中部地区加工贸易年均增速达到27.3%,西部地区达到40.5%,而同期东部地区约为6.3%。中、西部地区增速分别高出东部地区21和34.2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占全国加工贸易的比重也由2007年的2.7%增加至当前的6.3%。
近年加工贸易企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已经日益显现。典型案例有:富士康、广达、英业达三大笔记本电脑代工厂商在重庆设立生产基地;富士康在河南郑州设立苹果手机代工生产线,在成都设立IPAD代工生产线;伟创、宏基笔记本电脑生产线在重庆设立生产基地;台湾永昶科技、建兴光电在广西北海设立生产基地。这进一步表明,我国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
3 优化国内布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劳动力优势趋于弱化,资源、能源、环境等生产要素供应紧张的现象日益显现,加工贸易中纺织服装、玩具、五金、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能源消耗量大的产业已经成为“边际产业”,继续发展的空间极为有限。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却具有资源密集、劳动力丰富的相对优势,劳动力密集型加工贸易在这些地区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促进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中的边际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既符合各区域内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有利于区域间经济的协调互动,优化区域间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分工合作,打造沿海中心城市与内地新的“前店后厂”模式,助推我国整体产业链的优化重组。加工贸易的本质是将特定产品的生产流程,拆分为不同的生产环节,并分散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一种垂直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这种分工协作关系也适用于我国沿海中心城市与中、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发展,东部沿海中心城市主要从事技术研发、品牌、渠道和关键零部件等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中西部地区则专业化参与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环节。
(三)加工贸易的全球布局:从进料加工到出料加工
出料加工贸易是指将我国境内原辅料、零部件、元器件或半成品,交由境外生产厂商(受托方)按我方(委托方)要求进行加工或装配,成品复运进口,我方支付加工费的一种贸易形式。从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看,其转移方向不全然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与我国中西部有着类似禀赋条件的东南亚等地区,均有可能成为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入地。因此,在调整优化加工贸易国内布局的同时,对有向境外转移需求的加工贸易企业,应通过政策引导的方式,鼓励其将总部和功能性分支留在我国,并通过采取出料加工的操作方式,将生产加工环节转移至境外。
出料加工是加工贸易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升级的有效途径。应积极学习和借鉴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做法和经验,在所得税、海关监管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政策,鼓励拥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东南亚等地区大力发展出料加工业务,成功将我国加工贸易“受托方”的角色向“委托方”角色转变。
三、推进我国加工贸易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提升的政策建议
1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一是优化产品结构。切实改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通过引入高新技术,提升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重组生产系统,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增加产品的高技术含量,提高附加值。二是延长产业链条。从加工组装工序不断向前和向后延伸,增强国内配套能力和配套水平。三是支持本土企业参与。为本土企业融入国际营销渠道搭建平台,提高其直接介入加工贸易的能力,实现融合互动式发展。打造本土化的一级国际供应商和服务商,提高全球接单和营运能力,推动加工贸易向本地企业为主导转变,由投资型向贸易型转变。四是强化政策导向作用。进一步明确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向和政策措施,针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结合国际生产分工的特点以及发展路径,制定相应的发展导向目录,鼓励加工贸易向国际产业链中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环节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
2 优化加工贸易国内布局。加快加工贸易产业向国内中西部转移步伐,排除地方利益和市场力量的博弈现象,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统一全国市场基本要素,降低不同地区的经营成本,完善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区域布局,促进区域联动和协调发展;发挥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和能源资源等比较优势,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的转移,把优势特色产业与加工贸易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加快发展,将人力优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的配套政策体系,建设完善快捷融入国际市场的现代物流体系,为加工贸易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3 推动加工贸易海外拓展。以往进料加工方式的最大缺陷在于对国际市场的严重依赖,其整个贸易过程的起点和终点都在国际市场,即“两头在外”,国际市场的瞬息万变会给国内加工企业的生产带来很大影响。最突出的表现是进料加工贸易企业时常出现政策性亏损,如因汇率调整,人民币与外汇的比价下浮时,用于进口的外汇贷款增加,利息也相应增加,对进料加工贸易周期较长的企业无疑将增加支出成本。相对于进料加工而言,出料加工贸易是“一头在外”的方式,汇率风险由境外加工企业分担。出料加工贸易方式是国内落后产业向国外转移,国内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产业价值链开始从低端转变为中高端的体现,应大力发展出料加工贸易方式,推动加工贸易向海外拓展。
4 发挥监管制度引导作用。目前以加工贸易合同为管理对象、各职能部门独立监管的加工贸易传统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加工贸易“生产零库存、接单电子化”的发展要求。应大力推进商务部门、属地海关及加工贸易企业率先实行电子化三方连网审批和管理,进而扩展到外汇、税务、商检等部门,实现在同一网络平台审批监管。与此同时,尽快明确跨关区深加工结转业务视同出口,对“深加工结转料件”继续实行保税政策。
5 加强加工贸易统计规范。以国际统计规范为参照,逐步向国际通行做法过渡。伴随加工贸易国内产业链配套程度的不断提升,在坚持保税政策的前提下,选择适当时机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不再单独完善统计和公布加工贸易,仅用于包括来料、进料的发展情况,企业管理、生产、进出口、深加工结转、国内购料等方面的辅助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