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基因重组可溶性补体受体I型(sCR1)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组织补体固有成分C9及补体调节因子Clust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Allen重物打击法制成SD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观察sCR1组与生理盐水(NS)组在伤后12 h、1、3、7、14 d时间点脊髓损伤组织中C9和Clusterin表达的部位及时程,并采用斜板实验评定两组大鼠的下肢运动功能,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sCR1组及N
【机 构】
:
110001,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110001,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110001,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基因重组可溶性补体受体I型(sCR1)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组织补体固有成分C9及补体调节因子Clust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Allen重物打击法制成SD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观察sCR1组与生理盐水(NS)组在伤后12 h、1、3、7、14 d时间点脊髓损伤组织中C9和Clusterin表达的部位及时程,并采用斜板实验评定两组大鼠的下肢运动功能,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sCR1组及NS组在伤后各个时间点脊髓损伤组织中C9、Clusterin表达增强,并存在动态变化过程.sCR1组在伤后各个时间点C9表达均明显轻于NS组(P<0.01);sCR1组在伤后12 h、1、3 d时间点Clusterin表达明显轻于NS组(分别为P<0.01、P<0.01、P<0.05),伤后7、14 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CR1组在伤后3、7、14 d时间点大鼠下肢运动功能明显优于NS组(分别为P<0.05、P<0.01、P<0.01).结论基因重组sCR1可显著抑制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组织C9和Clusterin的表达,可通过抑制补体系统激活机制减轻继发性脊髓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种植在去细胞猪主动脉瓣叶上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可行性.方法经1%Triton-X 100、0.01%胰酶-0.02%EDTA、DNase I及RNase I处理制备去细胞猪主动脉瓣叶支架,测定瓣叶去细胞前、后的生物力学特性;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后种植在去细胞瓣叶表面,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结果猪主动脉瓣叶去细胞后获得完整无细胞的纤维网状支架,瓣叶去细胞前
脊髓损伤以往被认为是不可能治愈的疾病,但是近年来有关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的研究加深了对脊髓损伤修复相关因素的认识,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这些都为脊髓损伤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其中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是两种最有前途的方法,也是目前研究的热门课题和方向.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环孢素A(CsA)和来氟米特(Lef)预处理对豚鼠-大鼠非协调性异种心脏移植物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移植大鼠分为4组:A组(CVF, n= 10);B组(CVF+CsA, n= 8);C组(CVF+Lef, n= 5);D组(CVF+CsA+Lef, n= 11);记录移植物存活时间,检测移植物病理组织学,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移植物CD68、CD57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
本研究旨在检测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联合化疗药物对大肠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依据。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早期难以诊断,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临床确诊者大多属于晚期癌,5年生存率总体低于5%.我们采用突变体富集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胰腺癌细胞系K-ras基因点突变,以期为早期诊断胰腺癌提供一种简便、灵敏而有效的检验方法。
我院从1990年至1999年收治上臂桡神经损伤,并经3年以上随访者37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近年来我国医学院学科研取得很大进展,成果累累,特别是大量发表于杂志的研究生论文,数量更多,令人欣慰.但可能是大环境的导向,似乎没有分子生物学的内容,就不能显示出科研的水平,研究生答辨也很难通过,其实在基础理论问题上,能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又谈何容易,多数都是重复国外的研究,按照别人的构思,现成的方法,得出类似的结果,并无新意.密切结合临床的基础研究,特别是临床科研更有如凤毛麟角.热衷于远离临床的
四肢严重外伤所致的皮肤缺损、深部组织外露,以及骨折合并骨髓炎、骨不连、慢性溃疡的处理有相当的难度.我院自1991年以来应用轴型皮瓣、肌皮瓣转移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28例。
我们采用氟丁酰胺能有效干扰孕鼠体内雄激素正常生理作用机制的原理,建立了先天性尿道下裂小鼠模型。
目的 探讨核因子(NF)-kB活性变化在皮瓣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I/R组;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处理组。制备右下腹岛状皮瓣I/R模型。PDTC处理组于再灌注前及早期,分2次静脉注射PDTC(300mg/kg体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凝胶电泳迁移率法,检测皮瓣NF—kB活化情况,并行组织学观察。结果I/R组再灌注后NF—kB p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