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应用一些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提升学习兴趣,会取得一些理想的语文教学效果。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有其巨大的优势。【关键词】高中语文多媒体职业高中优势激发兴趣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每一位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恰当使用多媒体技术会起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一只粉笔,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于现代的教学需求。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多样、生动逼真、易于控制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运用全方位的立体信息技术,使学生能够真正进入视觉、听觉与触觉等多种感官并用的情境,充分发挥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语文教学成为共同参与、学习的多维动态方式。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突破抽象逻辑思维的难点和局限,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人的自然思维习惯,从而使学生获得语文素养。 多媒体教学这种直观的教学可以节约教师的板书时间,使多种先进教学方法的实施成为可能,而且声音、图像的视觉刺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理应得到推广。我尝试把信息技术运用到中职语文课程教学之中,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使阅读教学的资源更加丰富,案例更加有效,使略读和快读得以高效地实现;为写作教学提供更丰富的素材和更有效的写作交流方式;指导学生做好专题性研究学习,为语文素质与能力的协调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音频、动画、录像和音乐等丰富多彩的媒体使原本有些单调的阅读教学素材变得更为生动有趣。视、听、触多感官相结合对学生观察、想象、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能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并突破了课堂天地狭小,大大加深、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语文教师不仅仅是把教学作为简单的解说手段,而需要把教学与生活相交融,将其上升为一种艺术。由于语文具有不同于其它任何一门学科的特殊性,这种理念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碰撞的时候,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多媒体的运用,使课程的导入形式变得多样,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的运用。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展示、播放一些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这些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往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结合多媒体教学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就是信息量大,要求设计者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静为动,把平时教师很难说清楚道明白、学生不易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真实而自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过万重山漫想》一文,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精心设计了一个课前导入和录音朗读环节,在讲授新课前,先投影几幅《三峡》图,同时导出: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江河,耸峙的山峦,给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笔意与灵感!郦道元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阴天蔽日”,李白说:“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那么作家刘征过三峡时又有什么新的感想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过万重山漫想》。然后在声画背景下播放全文的朗读录音。那美不胜收的佳景和行云流水的朗读,让学生再最短的时间里最深的感受到穿行三峡过万重山的时候,面对奇景,展开“漫想”。凭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他想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思绪在广袤的时空中飞翔,想到远古许许多多的“第一个”。正是“第一个”排除万难,开拓道路,历史才“昂然向前”。热情讴歌了知难而进、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期望人们发扬首创精神,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3.结合传统教学方式,取长补短 我们应该明白运用多媒体教学一定要注意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方式,两者应是相辅相承,取长补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其实是不必要进入课件的,比如说教学目标、生字词及相关解释等教学任务,完全可以在熟悉课文文本的同时完成;有些需要补充介绍与讲解的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则应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做笔记。切不可一味将大容量的文字资料尽数搬上屏幕,以致于看上去密密麻麻,而当教师讲课时由于课时安排的限制,往往一读而过时,学生仍在费劲地辨认并判断所需攫取的有效信息,更来不及做笔记。所以我们的目标是使课堂成为学生接受知识的高效平台,有效地提高学生积累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学习《我的空中楼阁》一文,由于学生阅历少,对山中风景知之甚少,无法理解作者笔下空中楼阁的的造型特征,无法领略空中楼阁的美妙。于是利用课件,将眉黛似的远山,苍翠欲滴的山林,虚无缥缈的小屋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出来,给学生以直观的美感。学生兴趣盎然的边听着教师讲解,边欣赏空中楼阁的美景,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4.教师必须加强艺术修养和审美教育意识
上课的时候,教师可通过教唱歌曲,使学生感知文章的节奏美、旋律美,可以借用词曲优美动人的歌曲作品上一段简单的音乐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音乐方面的有关概念,理解音乐旋律与表达情感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比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我们可以通过经典演唱来感受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在制作课件的时候也要注意文章的风格以及课件整体颜色要搭配协调,如设计《荷塘月色》的背景,可以采用最简单的紫色系列作为背景色来衬托作者时时流露出来的淡淡的忧思;5.多媒体的应用,有利于激发情愫,产生写作欲望 学习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培养学生从听到说,从阅读、理解课文到运用和写作。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可以带动学生从身临其境的感知,领会中过渡到图画的解说,由对课文的理解过渡到学生自己的口、笔头作文训练。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愫,产生了写作的欲望。
6.多媒体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无论是在多媒体技术教学还是在传统教学中都不可缺少,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方式、手段等无疑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使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上能得到很好的熏陶和教育,增强其在各方面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其次,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动手,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自己的活动信息以幻灯片、电子图书、个人网页的形式展现出来,亲身地实践了一次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运用。
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传统教学的即时性与动态性巧妙结合,将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适时地用,适当地用,能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入促进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参考文献[1]乌申斯基,《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邹明,《论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应用》,渭南教育,2001年12月版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一只粉笔,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于现代的教学需求。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多样、生动逼真、易于控制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运用全方位的立体信息技术,使学生能够真正进入视觉、听觉与触觉等多种感官并用的情境,充分发挥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语文教学成为共同参与、学习的多维动态方式。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突破抽象逻辑思维的难点和局限,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人的自然思维习惯,从而使学生获得语文素养。 多媒体教学这种直观的教学可以节约教师的板书时间,使多种先进教学方法的实施成为可能,而且声音、图像的视觉刺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理应得到推广。我尝试把信息技术运用到中职语文课程教学之中,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使阅读教学的资源更加丰富,案例更加有效,使略读和快读得以高效地实现;为写作教学提供更丰富的素材和更有效的写作交流方式;指导学生做好专题性研究学习,为语文素质与能力的协调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音频、动画、录像和音乐等丰富多彩的媒体使原本有些单调的阅读教学素材变得更为生动有趣。视、听、触多感官相结合对学生观察、想象、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能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并突破了课堂天地狭小,大大加深、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语文教师不仅仅是把教学作为简单的解说手段,而需要把教学与生活相交融,将其上升为一种艺术。由于语文具有不同于其它任何一门学科的特殊性,这种理念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碰撞的时候,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多媒体的运用,使课程的导入形式变得多样,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的运用。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展示、播放一些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这些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往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结合多媒体教学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就是信息量大,要求设计者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静为动,把平时教师很难说清楚道明白、学生不易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真实而自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过万重山漫想》一文,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精心设计了一个课前导入和录音朗读环节,在讲授新课前,先投影几幅《三峡》图,同时导出: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江河,耸峙的山峦,给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笔意与灵感!郦道元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阴天蔽日”,李白说:“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那么作家刘征过三峡时又有什么新的感想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过万重山漫想》。然后在声画背景下播放全文的朗读录音。那美不胜收的佳景和行云流水的朗读,让学生再最短的时间里最深的感受到穿行三峡过万重山的时候,面对奇景,展开“漫想”。凭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他想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思绪在广袤的时空中飞翔,想到远古许许多多的“第一个”。正是“第一个”排除万难,开拓道路,历史才“昂然向前”。热情讴歌了知难而进、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期望人们发扬首创精神,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3.结合传统教学方式,取长补短 我们应该明白运用多媒体教学一定要注意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方式,两者应是相辅相承,取长补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其实是不必要进入课件的,比如说教学目标、生字词及相关解释等教学任务,完全可以在熟悉课文文本的同时完成;有些需要补充介绍与讲解的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则应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做笔记。切不可一味将大容量的文字资料尽数搬上屏幕,以致于看上去密密麻麻,而当教师讲课时由于课时安排的限制,往往一读而过时,学生仍在费劲地辨认并判断所需攫取的有效信息,更来不及做笔记。所以我们的目标是使课堂成为学生接受知识的高效平台,有效地提高学生积累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学习《我的空中楼阁》一文,由于学生阅历少,对山中风景知之甚少,无法理解作者笔下空中楼阁的的造型特征,无法领略空中楼阁的美妙。于是利用课件,将眉黛似的远山,苍翠欲滴的山林,虚无缥缈的小屋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出来,给学生以直观的美感。学生兴趣盎然的边听着教师讲解,边欣赏空中楼阁的美景,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4.教师必须加强艺术修养和审美教育意识
上课的时候,教师可通过教唱歌曲,使学生感知文章的节奏美、旋律美,可以借用词曲优美动人的歌曲作品上一段简单的音乐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音乐方面的有关概念,理解音乐旋律与表达情感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比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我们可以通过经典演唱来感受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在制作课件的时候也要注意文章的风格以及课件整体颜色要搭配协调,如设计《荷塘月色》的背景,可以采用最简单的紫色系列作为背景色来衬托作者时时流露出来的淡淡的忧思;5.多媒体的应用,有利于激发情愫,产生写作欲望 学习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培养学生从听到说,从阅读、理解课文到运用和写作。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可以带动学生从身临其境的感知,领会中过渡到图画的解说,由对课文的理解过渡到学生自己的口、笔头作文训练。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愫,产生了写作的欲望。
6.多媒体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无论是在多媒体技术教学还是在传统教学中都不可缺少,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方式、手段等无疑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使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上能得到很好的熏陶和教育,增强其在各方面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其次,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动手,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自己的活动信息以幻灯片、电子图书、个人网页的形式展现出来,亲身地实践了一次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运用。
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传统教学的即时性与动态性巧妙结合,将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适时地用,适当地用,能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入促进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参考文献[1]乌申斯基,《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邹明,《论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应用》,渭南教育,2001年12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