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教子败在哪里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cong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里,贾政一直以“严父”形象著称。他奉行专制教育,对宝玉非打即骂。虽然他有一片拳拳爱子之心,但其教育方式遭人诟病。
  第一,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贾政是荣国公之孙,自幼酷爱读书,曾想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取功名。但他父亲去世时,皇上因恤先臣,额外赐了贾政一个官做,这就相当于他没参加高考直接保送了。
  自己的一腔抱负没能施展,他便把“科举情结”寄托在宝玉身上,希望宝玉能堂堂正正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于是,贾政对宝玉在读书上的要求非常严厉,甚至到了偏执的地步。几乎每一次父子相见,贾政都会训斥宝玉“荒疏学业”。每当听到父亲的召唤,宝玉便如同头顶上炸了个焦雷,吓得脸色大变。
  为保证宝玉走在自己设计的“正途”上,贾政连宝玉读什么书,做什么功课,都要一一指定。
  宝玉上学前,他训道:“哪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是掩耳盗铃……你去请学里太爷的安,就说我说了,什么《诗经》之类一概不用虛应故事,先把《四书》讲明背熟。”
  然而,他越是想让宝玉按照他指的路走,宝玉越是叛逆。借兴儿的话说:“我们家从祖宗直到二爷,谁不是寒窗十载?偏他不喜欢读书。”宝玉真的是不喜欢读书吗?并非如此。
  他第一次见到黛玉,问的第一句话便是:“妹妹可曾读书?”他在大观园试才的时候也引经据典,还说“除四书外,杜撰的甚多”。可见,宝玉不是不爱读书,只是与贾政那套仕途经济的理念不一致罢了。
  如果按照宝玉的性情发展来看,他或许能成为一个出色的诗人或艺术家,因为他有这方面的兴趣、气质。而贾政一味专制,从未将宝玉看作独立的个人,更谈不上尊重和理解。
  纪伯伦有一首著名的诗: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并非因你而来。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因此,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尊重人的天赋,孩子可能有超出父母期望的未来。
  第二,对孩子缺少陪伴。
  贾政在宝玉的“教”上的确很重视,只要和孩子见面,他询问督促的都是学业的事。但是,他忽略了孩子的“育”。
  贾政常年在外为官,当被皇上点了学差的时候,临行前他给宝玉布置了几年的作业。除了温习课本、学写文章外,还要每日临写古帖。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宝玉自然不会太自觉,贾政前脚刚走,宝玉就把父亲的嘱咐抛在脑后,嬉戏玩闹、结社吟诗,愈发自由散漫。
  几年后,贾政返京,宝玉知道父亲归来必问功课,心急如焚,只得临时抱佛脚。一部分帖子甚至是黛玉等姐妹们代他临摹的,可贾政并未察觉。如果说贾政公务缠身,实在没时间陪孩子就罢了,有时间的时候,他也只是“看书着棋而已,馀事多不介意”。
  作为父亲,他将亲子活动看作“余事俗物”,只顾自己逍遥快活,有教子之鸿志,却少育儿之亲情。长期缺少父亲的陪伴,宝玉因此终日与姑娘丫鬟奶妈待在一起,以至于从少年时代就缺乏阳刚之气。
  心理学家格尔迪说过:“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男性身上自信、果断、独立和探索精神的特点,是只有父亲能给予的。此外,由于不常见面,宝玉和贾政的心理距离也渐渐扩大。八月十五团圆日,全家玩击鼓传花,宝玉因贾政在场,局促不安,连讲笑话也左右为难。
  按理说,一家人过节应当其乐融融,宝玉这番畏惧父亲的威严,只因长期缺乏沟通,父子之间产生了情感隔阂。
  很多时候,我们都很忙,忙着陪客户、陪领导,却唯独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有一天,你会猛然发现,孩子不知何时已经长大,而你们之间已不再像从前那般亲密,只有莫名的疏离。
  第三,轻易给孩子差评。
  和许多传统的中国家长一样,贾政总是板着脸,不苟言笑,他一见宝玉便是一顿劈头盖脸地训斥。大观园工程告竣的时候,多处匾额待人取名,贾政想考验宝玉的功业进益如何,便命宝玉一一题字。宝玉的对联和题诗都是极好的,贾政却不是“冷笑”,就是“断喝”。
  即使他心里认为宝玉表现不错,口中也不见表扬。
  当宝玉给一处竹林掩映的修合取名“有凤来仪”时,众人交口称赞,贾政一边点着头,一边却骂着“畜生”“畜生”。可见,他对宝玉的题词内心是肯定的,就是不愿表现出来,吝啬到一句夸奖都不肯给。
  哲学家詹姆斯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每个孩子都喜欢被认可、被欣赏,这份接纳成就了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可是宝玉无法从父亲那里得到认同,他并不清楚父亲内心深处的想法,因此他对父亲是恐惧的,每次见到贾政不是“倒抽一口气”,就是“一溜烟出园来”。
  父母不经意间的一句鼓励,往往能让孩子充满自信,而动辄差评,毁掉的不仅是孩子的信心,更可能是一段原本温馨的亲子关系。每一个孩子都有闪光点,一流的父母从不做孩子的差评师。
  第四,奉行暴力教育。
  很多父母把“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观奉若神明,贾政堪称其典型践行者。
  宝玉私自结交忠顺王府的戏子琪官,调戏丫鬟金钏,虽说犯了错,但贾政只偏听偏信一面之词,上来就是一通狠命的板子,以至于宝玉被打的“面白气弱,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皆是血渍”。结果,王夫人捶胸顿足,哭天抢地,连贾母都气得浑身乱颤,眼泪直流。
  不过,贾母生气不是因为宝玉犯错,而是痛恨贾政暴力的教育方式。在她看来,孩子犯错,光靠打是没用的,你看贾政痛打了宝玉后,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因为需要养伤,宝玉便可以名正言顺地不用上学了,等伤好了,又开始优哉游哉地过日子。如此一来,贾政让他反思悔过的目的不仅没有达到,反而耽搁了读书。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提问:父母打孩子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有一个回答扎心了:“我深深执念于那些不愉快的回忆,有的一想起来就会特别难受。”更有人说,即使父母上了年纪,开始尊重你,你也无法对父母自然地说出那句“我爱你们”,也不会与父母像朋友那样敞开心怀聊天,饭桌上总是特别安静。一个巴掌打下去很容易,可它留在心坎上的印记,却一辈子也抹不掉。
  孩子犯了错,一味打骂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使孩子和你越来越疏远。
  有一句话广为流传:“父母不是因为生下孩子,而是因为教育孩子,才被称为父母。”做人,是一门学问;做父母,更是一门大学问。教育孩子避免这四大忌,孩子即使不成才,也必成人;即使不成功,也必成器。
  编辑/夏涵
其他文献
唐僧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孙悟空,玉兔,八戒,沙悟净,九头虫  孙悟空:为什么流浪?  八戒:流浪远方……  沙悟净:流浪……  白龙马:还有,还有……  唐僧:我想了半天才酝酿出来的描述我取经状态的文字,被你们几个整成歌词了。  牛魔王:你不是东土大唐来的吗?装什么啊?  玉兔回复唐僧:这首歌听了好多年了,以前还真不知道作词的是你们。  女儿国国王回复唐僧:御弟哥哥好文采。 
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当朝丞相驾鹤西游。国不可一日无相,御史大夫王欣按级别属“副国级”干部,距丞相也就一步之遥,由他接任丞相顺理成章。何况丞相过世,御史继任,本朝多有先例。不过由于王欣的群众基础太差,他平时除了大将军霍光,谁的账都不买,因此反对他的人不在少数。但由于霍光的力挺,那些反对王欣的人知道霍光不好惹,便聚在一起商议对策,很快就有人提出了一个阻止王欣上位的主意——拿王欣的身体说事。  
国民党王牌将领黄百韬虽然出身于广东,却没有机会去黄埔军校镀金,从一个普通的中学毕业后,就投军了。他先是投靠了直系军阀,直系军阀被奉系军阀打败后,他又转而投靠了奉系军阀。奉系军阀被蒋介石收编后,他才转而投靠蒋介石。这样的三姓家奴,蒋介石是不会喜欢的。但在战争年代,一个将领是要用军功说话的。黄百韬胸有千韬百略,差的就是一个机会。  一个偶然的机会,黄百韬被安排到顾祝同手下任第三战区的参谋长。顾祝同是蒋
公元182年,一场希腊音乐剧演出刚刚散场,罗马帝国皇帝康茂德在随从的簇拥下出现在剧场的出口。这时,一位年轻人挤到了皇帝身边,说:“元老院给你捎来了这个……”皇帝愣了一下,才发现那人手中握着一把匕首。  这一年,康茂德刚刚独立统治罗马帝国两年——在此之前,他与其父共同统治罗马。公元180年早春,父亲马可·奥勒留病故,康茂德成为罗马帝国唯一的皇帝。  那么,杀手究竟是受何人指使来行刺康茂德呢?答案是:
朱元璋晚年的一天,某医生私售毒药事发,朱元璋便命他服下自己配制的毒药,待毒性发作后,又要求其交代解毒之方,并用粪清兑凉水为其解毒,最后将其枭首示众。  在“服毒及其反应”的测试中,晚年的朱元璋简直像个一丝不苟的科学工作者,不但认真地记录了服毒者在神态上和生理上出现的种种异常反应,还高度关注其临近死亡时的心理活动,他事后回忆时仍兴致盎然、回味无穷。  显然,朱元璋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其行为也越来越反常
就像每个龙族成员捐出一片鳞为敖丙做铠甲那样,我们用数十亿张电影票为《哪吒之魔童降世》拼出“黄金战衣”,助它风风火火地“杀”向奥斯卡。但大多数人起初对这款哪吒表示“丑拒”——就算你把混天绫、风火轮、火尖枪都凑齐了,也不是守护我们童年的英雄男孩,招风耳毁眼缘,烟熏妆毁所有!  其实新版哪吒的基础造型不算“叛逆”,在1979年的国产动画《哪吒闹海》中,哪吒也是扎着双丸子头、穿着红肚兜——这几乎成了人们对
很多人艳羡张充和的命运——她的字深得魏晋之髓,有种从容不迫的气质;她的曲娇媚雍容,有种闺秀姿态。她总被幸运之神垂青,有疼爱她的叔祖母,有感情好的兄弟姐妹,沈尹默赏识她,卞之琳爱慕她,沈从文偏宠她,还与两情相悦的傅汉思终成眷属,去国怀乡恰好躲过国内诸多劫难,写写书法、唱唱昆曲……比起张爱玲,张充和这辈子简直开挂了吧!  然而事实证明:没有开挂的女神。  1949年1月,张充和与傅汉思乘坐“戈顿将军号
袁枚的《子不语》中记载,乾隆九年(1744年),袁枚正在江苏沭阳当县令。当时淮安有一姓吴的秀才在沭阳一户姓洪的人家里当教书先生。洪氏世居当地,很有钱,房也多,请教书先生还包食宿,吴秀才带着老婆、儿子就住在洪家的外院。有一次,洪土豪请吴秀才父子吃饭。当天晚上二更时分,吴秀才父子才回到家,进门就看到他老婆被人杀了,又发现墙外扔着一把刀,正是他家平时切菜用的。  袁枚接到报案,亲自去验尸。在凶杀案现场,
追星那些事,魏晋名士都干过——吹彩虹屁、买周边、互撕,甚至成为爱豆的同事、知音、贵人。他们不仅用爱发电,有些高阶的追星姿势,如今的“饭圈女孩”也望尘莫及。  魏晋名士大多是颜控,审美标准是既白又高,所以才有本来就白的何宴拼命扑粉,也有身高不足1.5米的刘伶苦练“悠悠忽忽”,得以跻身《容止》篇——这里可是为爱豆打call的大本营。而吹彩虹屁只是名士追星的基本功,毕竟他们都是清淡高手,斗嘴直到天荒地老
中学历史课本中,有幅反映人民群众反抗专制统治的油画作品——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洛瓦为纪念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而创作的《自由引导人民》,目前收藏在法国巴黎罗浮宫,也是法国人民的精神象征。它描绘的虽然是战火硝烟的场面,但图中裸露上身的“自由女神”给不少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画面中间这位裸露上身的女子为什么被封为“自由女神”?这得从欧洲当时的文化说起。  和汉语里被滥用的“女神”二字不同,“女神”在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