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里,贾政一直以“严父”形象著称。他奉行专制教育,对宝玉非打即骂。虽然他有一片拳拳爱子之心,但其教育方式遭人诟病。
第一,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贾政是荣国公之孙,自幼酷爱读书,曾想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取功名。但他父亲去世时,皇上因恤先臣,额外赐了贾政一个官做,这就相当于他没参加高考直接保送了。
自己的一腔抱负没能施展,他便把“科举情结”寄托在宝玉身上,希望宝玉能堂堂正正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于是,贾政对宝玉在读书上的要求非常严厉,甚至到了偏执的地步。几乎每一次父子相见,贾政都会训斥宝玉“荒疏学业”。每当听到父亲的召唤,宝玉便如同头顶上炸了个焦雷,吓得脸色大变。
为保证宝玉走在自己设计的“正途”上,贾政连宝玉读什么书,做什么功课,都要一一指定。
宝玉上学前,他训道:“哪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是掩耳盗铃……你去请学里太爷的安,就说我说了,什么《诗经》之类一概不用虛应故事,先把《四书》讲明背熟。”
然而,他越是想让宝玉按照他指的路走,宝玉越是叛逆。借兴儿的话说:“我们家从祖宗直到二爷,谁不是寒窗十载?偏他不喜欢读书。”宝玉真的是不喜欢读书吗?并非如此。
他第一次见到黛玉,问的第一句话便是:“妹妹可曾读书?”他在大观园试才的时候也引经据典,还说“除四书外,杜撰的甚多”。可见,宝玉不是不爱读书,只是与贾政那套仕途经济的理念不一致罢了。
如果按照宝玉的性情发展来看,他或许能成为一个出色的诗人或艺术家,因为他有这方面的兴趣、气质。而贾政一味专制,从未将宝玉看作独立的个人,更谈不上尊重和理解。
纪伯伦有一首著名的诗: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并非因你而来。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因此,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尊重人的天赋,孩子可能有超出父母期望的未来。
第二,对孩子缺少陪伴。
贾政在宝玉的“教”上的确很重视,只要和孩子见面,他询问督促的都是学业的事。但是,他忽略了孩子的“育”。
贾政常年在外为官,当被皇上点了学差的时候,临行前他给宝玉布置了几年的作业。除了温习课本、学写文章外,还要每日临写古帖。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宝玉自然不会太自觉,贾政前脚刚走,宝玉就把父亲的嘱咐抛在脑后,嬉戏玩闹、结社吟诗,愈发自由散漫。
几年后,贾政返京,宝玉知道父亲归来必问功课,心急如焚,只得临时抱佛脚。一部分帖子甚至是黛玉等姐妹们代他临摹的,可贾政并未察觉。如果说贾政公务缠身,实在没时间陪孩子就罢了,有时间的时候,他也只是“看书着棋而已,馀事多不介意”。
作为父亲,他将亲子活动看作“余事俗物”,只顾自己逍遥快活,有教子之鸿志,却少育儿之亲情。长期缺少父亲的陪伴,宝玉因此终日与姑娘丫鬟奶妈待在一起,以至于从少年时代就缺乏阳刚之气。
心理学家格尔迪说过:“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男性身上自信、果断、独立和探索精神的特点,是只有父亲能给予的。此外,由于不常见面,宝玉和贾政的心理距离也渐渐扩大。八月十五团圆日,全家玩击鼓传花,宝玉因贾政在场,局促不安,连讲笑话也左右为难。
按理说,一家人过节应当其乐融融,宝玉这番畏惧父亲的威严,只因长期缺乏沟通,父子之间产生了情感隔阂。
很多时候,我们都很忙,忙着陪客户、陪领导,却唯独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有一天,你会猛然发现,孩子不知何时已经长大,而你们之间已不再像从前那般亲密,只有莫名的疏离。
第三,轻易给孩子差评。
和许多传统的中国家长一样,贾政总是板着脸,不苟言笑,他一见宝玉便是一顿劈头盖脸地训斥。大观园工程告竣的时候,多处匾额待人取名,贾政想考验宝玉的功业进益如何,便命宝玉一一题字。宝玉的对联和题诗都是极好的,贾政却不是“冷笑”,就是“断喝”。
即使他心里认为宝玉表现不错,口中也不见表扬。
当宝玉给一处竹林掩映的修合取名“有凤来仪”时,众人交口称赞,贾政一边点着头,一边却骂着“畜生”“畜生”。可见,他对宝玉的题词内心是肯定的,就是不愿表现出来,吝啬到一句夸奖都不肯给。
哲学家詹姆斯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每个孩子都喜欢被认可、被欣赏,这份接纳成就了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可是宝玉无法从父亲那里得到认同,他并不清楚父亲内心深处的想法,因此他对父亲是恐惧的,每次见到贾政不是“倒抽一口气”,就是“一溜烟出园来”。
父母不经意间的一句鼓励,往往能让孩子充满自信,而动辄差评,毁掉的不仅是孩子的信心,更可能是一段原本温馨的亲子关系。每一个孩子都有闪光点,一流的父母从不做孩子的差评师。
第四,奉行暴力教育。
很多父母把“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观奉若神明,贾政堪称其典型践行者。
宝玉私自结交忠顺王府的戏子琪官,调戏丫鬟金钏,虽说犯了错,但贾政只偏听偏信一面之词,上来就是一通狠命的板子,以至于宝玉被打的“面白气弱,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皆是血渍”。结果,王夫人捶胸顿足,哭天抢地,连贾母都气得浑身乱颤,眼泪直流。
不过,贾母生气不是因为宝玉犯错,而是痛恨贾政暴力的教育方式。在她看来,孩子犯错,光靠打是没用的,你看贾政痛打了宝玉后,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因为需要养伤,宝玉便可以名正言顺地不用上学了,等伤好了,又开始优哉游哉地过日子。如此一来,贾政让他反思悔过的目的不仅没有达到,反而耽搁了读书。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提问:父母打孩子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有一个回答扎心了:“我深深执念于那些不愉快的回忆,有的一想起来就会特别难受。”更有人说,即使父母上了年纪,开始尊重你,你也无法对父母自然地说出那句“我爱你们”,也不会与父母像朋友那样敞开心怀聊天,饭桌上总是特别安静。一个巴掌打下去很容易,可它留在心坎上的印记,却一辈子也抹不掉。
孩子犯了错,一味打骂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使孩子和你越来越疏远。
有一句话广为流传:“父母不是因为生下孩子,而是因为教育孩子,才被称为父母。”做人,是一门学问;做父母,更是一门大学问。教育孩子避免这四大忌,孩子即使不成才,也必成人;即使不成功,也必成器。
编辑/夏涵
第一,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贾政是荣国公之孙,自幼酷爱读书,曾想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取功名。但他父亲去世时,皇上因恤先臣,额外赐了贾政一个官做,这就相当于他没参加高考直接保送了。
自己的一腔抱负没能施展,他便把“科举情结”寄托在宝玉身上,希望宝玉能堂堂正正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于是,贾政对宝玉在读书上的要求非常严厉,甚至到了偏执的地步。几乎每一次父子相见,贾政都会训斥宝玉“荒疏学业”。每当听到父亲的召唤,宝玉便如同头顶上炸了个焦雷,吓得脸色大变。
为保证宝玉走在自己设计的“正途”上,贾政连宝玉读什么书,做什么功课,都要一一指定。
宝玉上学前,他训道:“哪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是掩耳盗铃……你去请学里太爷的安,就说我说了,什么《诗经》之类一概不用虛应故事,先把《四书》讲明背熟。”
然而,他越是想让宝玉按照他指的路走,宝玉越是叛逆。借兴儿的话说:“我们家从祖宗直到二爷,谁不是寒窗十载?偏他不喜欢读书。”宝玉真的是不喜欢读书吗?并非如此。
他第一次见到黛玉,问的第一句话便是:“妹妹可曾读书?”他在大观园试才的时候也引经据典,还说“除四书外,杜撰的甚多”。可见,宝玉不是不爱读书,只是与贾政那套仕途经济的理念不一致罢了。
如果按照宝玉的性情发展来看,他或许能成为一个出色的诗人或艺术家,因为他有这方面的兴趣、气质。而贾政一味专制,从未将宝玉看作独立的个人,更谈不上尊重和理解。
纪伯伦有一首著名的诗: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并非因你而来。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因此,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尊重人的天赋,孩子可能有超出父母期望的未来。
第二,对孩子缺少陪伴。
贾政在宝玉的“教”上的确很重视,只要和孩子见面,他询问督促的都是学业的事。但是,他忽略了孩子的“育”。
贾政常年在外为官,当被皇上点了学差的时候,临行前他给宝玉布置了几年的作业。除了温习课本、学写文章外,还要每日临写古帖。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宝玉自然不会太自觉,贾政前脚刚走,宝玉就把父亲的嘱咐抛在脑后,嬉戏玩闹、结社吟诗,愈发自由散漫。
几年后,贾政返京,宝玉知道父亲归来必问功课,心急如焚,只得临时抱佛脚。一部分帖子甚至是黛玉等姐妹们代他临摹的,可贾政并未察觉。如果说贾政公务缠身,实在没时间陪孩子就罢了,有时间的时候,他也只是“看书着棋而已,馀事多不介意”。
作为父亲,他将亲子活动看作“余事俗物”,只顾自己逍遥快活,有教子之鸿志,却少育儿之亲情。长期缺少父亲的陪伴,宝玉因此终日与姑娘丫鬟奶妈待在一起,以至于从少年时代就缺乏阳刚之气。
心理学家格尔迪说过:“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男性身上自信、果断、独立和探索精神的特点,是只有父亲能给予的。此外,由于不常见面,宝玉和贾政的心理距离也渐渐扩大。八月十五团圆日,全家玩击鼓传花,宝玉因贾政在场,局促不安,连讲笑话也左右为难。
按理说,一家人过节应当其乐融融,宝玉这番畏惧父亲的威严,只因长期缺乏沟通,父子之间产生了情感隔阂。
很多时候,我们都很忙,忙着陪客户、陪领导,却唯独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有一天,你会猛然发现,孩子不知何时已经长大,而你们之间已不再像从前那般亲密,只有莫名的疏离。
第三,轻易给孩子差评。
和许多传统的中国家长一样,贾政总是板着脸,不苟言笑,他一见宝玉便是一顿劈头盖脸地训斥。大观园工程告竣的时候,多处匾额待人取名,贾政想考验宝玉的功业进益如何,便命宝玉一一题字。宝玉的对联和题诗都是极好的,贾政却不是“冷笑”,就是“断喝”。
即使他心里认为宝玉表现不错,口中也不见表扬。
当宝玉给一处竹林掩映的修合取名“有凤来仪”时,众人交口称赞,贾政一边点着头,一边却骂着“畜生”“畜生”。可见,他对宝玉的题词内心是肯定的,就是不愿表现出来,吝啬到一句夸奖都不肯给。
哲学家詹姆斯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每个孩子都喜欢被认可、被欣赏,这份接纳成就了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可是宝玉无法从父亲那里得到认同,他并不清楚父亲内心深处的想法,因此他对父亲是恐惧的,每次见到贾政不是“倒抽一口气”,就是“一溜烟出园来”。
父母不经意间的一句鼓励,往往能让孩子充满自信,而动辄差评,毁掉的不仅是孩子的信心,更可能是一段原本温馨的亲子关系。每一个孩子都有闪光点,一流的父母从不做孩子的差评师。
第四,奉行暴力教育。
很多父母把“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观奉若神明,贾政堪称其典型践行者。
宝玉私自结交忠顺王府的戏子琪官,调戏丫鬟金钏,虽说犯了错,但贾政只偏听偏信一面之词,上来就是一通狠命的板子,以至于宝玉被打的“面白气弱,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皆是血渍”。结果,王夫人捶胸顿足,哭天抢地,连贾母都气得浑身乱颤,眼泪直流。
不过,贾母生气不是因为宝玉犯错,而是痛恨贾政暴力的教育方式。在她看来,孩子犯错,光靠打是没用的,你看贾政痛打了宝玉后,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因为需要养伤,宝玉便可以名正言顺地不用上学了,等伤好了,又开始优哉游哉地过日子。如此一来,贾政让他反思悔过的目的不仅没有达到,反而耽搁了读书。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提问:父母打孩子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有一个回答扎心了:“我深深执念于那些不愉快的回忆,有的一想起来就会特别难受。”更有人说,即使父母上了年纪,开始尊重你,你也无法对父母自然地说出那句“我爱你们”,也不会与父母像朋友那样敞开心怀聊天,饭桌上总是特别安静。一个巴掌打下去很容易,可它留在心坎上的印记,却一辈子也抹不掉。
孩子犯了错,一味打骂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使孩子和你越来越疏远。
有一句话广为流传:“父母不是因为生下孩子,而是因为教育孩子,才被称为父母。”做人,是一门学问;做父母,更是一门大学问。教育孩子避免这四大忌,孩子即使不成才,也必成人;即使不成功,也必成器。
编辑/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