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感叹

来源 :共产党员·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ong0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诺贝尔奖是世界科学界最高荣誉,历史上曾有几位华人获奖,但长时期没有中国大陆的科学家获奖。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举国轰动之时,有人也感到遗憾:诺贝尔文学奖毕竟代表不了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水平,什么时候在物理、化学、医学等自然科学领域,有中国大陆的科学家获奖呢?时隔三年,见证奇迹的时刻就到来了!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揭晓,奖项颁发给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和两位西方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人们的盼望、向往总会带有梦幻色彩,而梦想一旦实现,结果便不那么神秘,获奖者也不再神奇。
  屠呦呦当晚在家中通过电视新闻才得知自己获得诺奖的消息。她很高兴,却不像很多人想象的“异常”。八十多岁的人情绪当然和年轻人有别,更重要的是付出自己出色才华和艰辛努力的人,不会把一个荣誉、一个头衔看得比天高的。
  为什么获奖和怎样获奖
  重大的科技发明,根源在现实需要之中。屠呦呦一生的关键词,应是青蒿素。青蒿素的作用是治疗疟疾。疟疾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传染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非常流行。20世纪60年代,寻找新的抗疟疾药物是一个很迫切的国家任务。国家1967年5月23日召开了会议,动员60多家研究机构的500多名研究人员研制新的抗疟疾药物。1969年,担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实习研究员的屠呦呦开始参与这个项目的研究。当时的一个研究方向是从中草药中寻找抗疟疾的药物。各地研究人员搜集了一万多个民间药方,筛查了5000多种中草药和4万种化合物,结果没有发现有哪一种是有效的。屠呦呦本人收集到600多个据称能够用来治疗疟疾的中药药方,她对其中的200余种中草药、380种的提取物进行了筛查,用老鼠来做试验,结果发现都不能抗疟疾。青蒿就是屠呦呦研究众多草药中的一个。屠呦呦开始也没有发现青蒿能够抗疟疾,后来她突然想到也许是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破坏了青蒿当中的有效成分的活性,她尝试用乙醚提取青蒿的有效成分。经过了近200次实验,1971年她终于验证了青蒿的乙醚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作用达到100%。接着他们研究小组很快就分离出了青蒿的有效成分,也就是后来正式命名的青蒿素。青蒿素的疗效,逐步得到了世界的公认,药物经历了升级换代,到现在还是抗疟疾的一线药物。
  成果早就得到社会承认,为什么现在才获奖呢?获奖的过程也是值得探究的。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离不开两位美国科学家的推荐:一位是她获奖的提名人,美国科学院院士米勒,另一位是华裔科学家苏新专。他们从2010年就推荐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并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发表介绍文章。权威的奖项,获奖首先是对应的成果,但任何奖项都有规定的章程和运作的程序,而不是有了成果就自然获奖。有些人为此不平,很多奖项都声明只认成果,如果受到决策者眼光和宣传推介的影响,就不那么公平了。然而停留在计划书中的原则可以是绝对地理想,而操作一件事情必然有局限。推荐、参与的人不可能极其广泛,工作的程序也难于疏而不漏,了解情况也不可能无所不晓。有成果要获奖也要符合评选的规则、程序。获奖首先在于成果,同时也在于决策的程序,还在于评委的眼光。任何奖项的代表性都不是绝对的。获奖当然可贵,但未获奖的尘土里也埋没着黄金。国际国内的各种奖项用意大都在于肯定业绩,表彰贡献,而人们学习、工作、为人处事有许许多多任务,获奖的事情所占比例微乎其微,所以也不必把获奖看得过重。工作、事业的价值多多,何必苦苦为某项奖励奔忙!
  个人贡献与集体成果
  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药物研发史上的伟大成就。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国家的需要,生命健康的大课题,是发明青蒿素的根本起因。屠呦呦个人获奖,有人不理解,国家的项目,千百人参与攻关的课题,怎么由某个人获奖?这疑问有代表性,却没什么道理。国家、社会有重大需要,为此作出贡献的杰出人物受到鼓励赞赏不是理所当然吗?与青蒿素研制相关的人成百上千,大家都有贡献,在肯定集体成果同时,把贡献突出的关键人物作为集体的代表给予表彰,既公平,也更有激励作用。
  青蒿素的发现过程挺复杂,参与者众多,但是屠呦呦是最有代表性的人物。项目开始研究时,她并没加入进来。在研究工作几年没什么进展的情况下,屠呦呦被选入这个团队。1972年,她首次在学术会议上提到青蒿中的元素可有效杀灭疟疾原虫。她最早提出用乙醚来提取青蒿中的有效成分,这是青蒿素发现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青蒿素药物刚制成时,还有水溶性不好的缺陷。屠呦呦又研制了双氢青蒿素,大大提高了药效。
  发明成功后人们觉得简单,而过程极其复杂,需要经历千辛万苦。屠呦呦出生于浙江宁波,1955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中医研究院从事中药研究。医学界长期有很多人瞧不起中医,屠呦呦却将研究中药作为一生的事业。正是对中医药的热爱和中西医结合的知识背景,让她有幸加入研究团队,并被任命为科研课题攻关组组长,负责中草药抗疟疾的研究。为了不影响工作,她把不到4岁的大女儿送到别人家寄住,把尚在哺乳期的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她带领研究小组查阅医药典籍,埋头于那些变黄、发脆的故纸堆中,到处走访老中医,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当时,青蒿有效成分的提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从浸泡液体的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屠呦呦和她年轻的同事们熬过了很多个不眠之夜,体会过无数次碰壁挫折。
  任何个人的才能、贡献都离不开国家、社会的支持,离不开团队的合作,单打独斗式的创造发明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有可能,在当代社会纯属异想天开。但是集体、团队也不能把个人的贡献埋没。没有大家努力难于成事,同时没有突出贡献者的关键作用,集体、团队也可能是一场空忙。杰出贡献者和相关的参与者应该互相尊重。屠呦呦获奖后曾向外界发表感言:“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她站在荣誉的巅峰上能这样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受到广泛好评。   献身事业与淡泊名利
  屠呦呦生于1930年,“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父亲为她起的名字源于《诗经》,寄托着对女儿平安快乐、自由自在的祝福。今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的诺贝尔大厅里宣布结果,大屏幕上出现屠呦呦照片,她从此更受世人敬仰。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走过80多年人生历程,这是多么辉煌的时刻!以鹿鸣之声比喻事业人生,屠呦呦晚年真是一鸣惊人,不同凡响。然而回顾一下屠呦呦的历程,一路上并没有多少名利伴随,而更多的,是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
  科研的成果是辉煌的,过程却琐碎枯燥,一次成功可能需要千百次失败做基础。屠呦呦研制青蒿素的关键阶段,正值“文革”时期,药厂停工,他们就用土办法,自己动手劳作。他们把买来的青蒿先泡水,然后把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反反复复试验,直到第191次实验,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为了提取有效成分,屠呦呦和同事们买来7口大缸,在缺乏通风设备的陋室,用挥发性很强、有些毒性的药剂浸泡,提取青蒿的精华。屠呦呦常年工作在这样污染严重的环境里,加上劳累和缺乏营养,得了中毒性肝炎,满口牙痛,有的牙齿甚至松动脱落。但这些苦痛没有动摇她成功的决心。青蒿有效成分制成药物,需要了解其有没有毒性,屠呦呦和几位同事自愿“以身验毒”,结果都安然无恙。
  回顾当时的艰辛探索,屠呦呦说:“我们的工资待遇都挺低的,大家也不考虑这些,自觉来加班,争取快速推进工作。”1978年,青蒿素科研成果鉴定会召开,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并未提发现者个人的名字。1984年,科学家们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此后,中国科学家如接力赛一样,取得一批围绕青蒿素的重大科研成果。屠呦呦个人的突出贡献长期淹没在集体的荣誉中,她也甘于默默无闻:“我是搞研究的,只想老老实实做学问,把自己担负的事情做好,把课题做好,没有心思也没有时间想别的。”
  功成名就之人一路拼搏过来,却没有从名利中得到多少动力。名利之心不应笼统认为不够高尚,还要看依托在什么事业上,从事利国利民的事业,名利由此而来,也没什么不好。把名利作为遥远的目标激励自己奋斗,也是一种向上追求。但是,个人名利的激励作用毕竟有限。屠呦呦的经历说明:研究成果、发明创造需要长期艰苦的探索,付出心血汗水而迟迟不见功成,急功近利的人是坚持不下去的。屠呦呦以科学探索为追求,以国家赋予自己的责任为事业,于默默努力中建功立业,这是一位科学家最令人崇敬的光辉品质!
其他文献
对草坪的主景树、隔离树丛、庇阴树的配置作了分析和探讨.认为只有将树木、草花与草坪合理搭配起来,才能创造出优美的植物景观.
小布什的成功连任,让人们不得不佩服其智囊团的超强“战斗力”。而在布什的智囊团中,现年54岁、至今只拥有中学文凭的卡尔·罗夫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布什总统称他为——“总
摘要: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的必修课程,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该文针对新时期编译原理教学实践的需要,先分析了实践的现状,进而提出了分级实践的改革方案。通过实施分级教学,可以更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编译原理;实践改革;分级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0-7120-02 
研究了瓶插处理方式下,不同生长调节剂IAA、GA、6-BA和多效唑对香石竹切花瓶插保鲜效果的影响,观察并记录切花的瓶插品质及瓶插寿命。结果表明: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以6-BA地石竹切花瓶插保鲜
通过针对无纸化考试中Office操作题生成与自动判分的分析,该文采用C#语言采用C/S构架对Word及Excel的操作考试试题生成与自动判分的实现进行探讨。
近年来,农二师二十四团党委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从维护团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关心困难群众的生活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为此,团党委采取了有效措
随着三团工会将37块醒目的写有"职工自用地"的铁牌埋入田间,职工1.5~2.5亩自用地的重新划分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三团6000多职工从此有了真正属于自己、自主耕作、自主
修改后的《工会法》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吃透《工会法》,深刻认识并正确把握工会工
2009年12月2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09年新增选院士名单。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廖万清教授当选为医药卫生学部院士。
建工集团作为天津市政府批准的首家非工业企业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在组织动员广大职工投身改革的实践中,以技术创新为载体,实施建工品牌战略,为企业经济工作上水平服务,促进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