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认为,循环经济理念在第三产业中的研究和应用远远落后于该产业发展的速度,必须加强第三产业循环经济的研究和实践。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业,其发展与循环经济的要求在本质上是相符合的。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与环境友好、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成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举措。
关键词:循环经济型第三产业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Circulation economy tertiary industry and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u Yiming
Abstrac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3rd industry fallbehind the development pace of the industry,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this field.A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3rd industry,the tourism industry can applythe idea of circular economy in its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to realize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Circualr economy tertiaryindustry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人民生产生活对该产业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第三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但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区域环境影响也日趋广泛和深刻,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已成为继工业污染之后又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并日益引起公众和新闻媒介的普遍关注。
进入新世纪以后,循环经济的理念逐渐得到学术界、企业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循环经济思想已在工业、农业、城市发展等诸多领域中得到推广和应用,但在第三产业中的研究和应用成果较少,明显滞后于该产业的迅速发展。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与技术经济模式转变,促进经济生态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三者有机统一,从更高层次上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第三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第三产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统一,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与环境友好、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作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举措:
1.关于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英国环境经济学家D.Pearce和R.K.Turner在其《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Harvester Wheatsheaf,1990)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对“循环经济”的定义很多,一般认为,“循环经济”也称为资源闭环利用型经济,指在保持生产扩大和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建立“资源——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再资源化”型物资清洁闭环流动模式,达到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避免由于对地球掠夺式开发所导致的自然生态的破坏。换句话来说,循环经济是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增长目的、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和环境为物质基础,充分满足人类物质财富需求,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高效协调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灵巧产品的生态设计和生态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模式。
虽然“循环经济”的提出已有十余年的时间,但在其后并没有实际成为国家层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处理环境与发展关系的经济模式。
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但经济增长较快,环境承载力低。一般认为,中国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发达国家上百年出现、分阶段解决的环境问题,中国在快速发展的20多年中集中表现出来。呈现出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进一步加快了治理环境污染的难度。发达国家实现其工业化的100年左右历程,基本是在不受资源环境的约束下完成的。而中国的重工业化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区别,资源已经明显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中国已不能象发达国家那样靠大量消耗资源搞工业,中国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改变“两高一低”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
涉猎循环经济的学者们比较一致地把发展循环经济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联系,认为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济体现。因为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强调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气物的低排放,甚至是零排放,它能有效地解决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障碍——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只有当人们的行为从高排放的“牧童经济”转变为低排放的循环经济的时候,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才会真正来临。
2.循环经济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循环经济理念已在工业、农业、城市发展等诸多领域中得到推广和应用,但在第三产业中研究和应用成果较少。随着中国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预计到2010年,中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将达40.46%。与此同时,各种环境问题也应运而生。例如,各地兴建了大量的宾馆、饭店、卖场、歌舞厅、游乐场、洗染店等饮食、娱乐、服务设施,部分设施存在选址不当、设施简陋、缺乏防治污染措施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使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另外,各地旅游业的繁荣,也促使广大游客涌向承载力有限的风景区,给当地旅游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特别是从1999年开始实行的“黄金周”休假制度以来,喷涌而来的游人,使得很多景区完全超过了其承载力,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环境破坏。2007年“黄金周”期间,部分著名景区不得不挂出“免战牌”,限制每天进入景区的游客人数。因此,如何建立良好的第三产业循环经济理论和有效的实际途径以及操作方式,必将影响我国中长期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三产业是重要的物质集散和消费环节,产生的废弃物量大、面广,如仓储式销售使用的简易包装袋和塑料包装容器、餐饮业使用的塑料发泡一次性餐具、经常性医疗用品等经使用后排放的废弃物。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许多服务行业废弃物可以非常容易地进入循环经济系统,一般来讲它或者进入制造商、包装企业的废旧产品回收系统,或者进入再生资源回收系统,或者进入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系统,第三产业本身在循环经济系统中无疑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耦合与促进作用,它可以通过履行相应的责任、引导绿色文明消费等方式来促使第三产业废弃物加快进入循环经济系统,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减量化。
循环经济思想在第三产业的实践的主体是生态服务业,被定义为在第三产业服务周期中,将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清洁生产的思想引入其中,在其整个服务周期过程中,都要考虑和进行减少服务主体、服务对象和服务途径的直接与间接环境影响,并通过详实资料和创造有效途径让服务对象积极参与,从而实现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它包括清洁交通运输系统、绿色科技教育服务、绿色商业服务和绿色公共管理服务等部门。
生态服务业是整个循环经济正常运转的纽带和保障。第三产业具有服务的主要特征,涉及行业包括旅游、宾馆、餐饮、娱乐、环卫、物管、物流、信息、金融、教育、文化等产业。定位第三产业各分支行业的循环经济,在层次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据生态效率理念,尽量作到清洁生产;按照生态工业理论,建立良好的再生资源的输入和输出关系;在废弃物处理上,尽量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在服务对象上,鼓励广大的公众参与,建立有奖举报和有效预防制度。建立第三产业循环经济框架体系,在输入端、过程中和输出端均要实现良性的经济循环。具体来说,循环经济理念在在第三产业中的实践应按照自服务主体、服务途径、服务客体的顺序,围绕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和企业形象等方面,对循环经济产生的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评估,通过第三产业的实际应用,总结经验,提升循环经济的内涵。
目前,国内部分省市在第三产业循环经济的实践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例如,江苏省已经在清洁生产试点的基础上(酒店、风景区、高校),进一步拓展了第三产业领域,如金融、信息、物流、物管、文化等行业,结合循环经济的理论,在广泛的服务行业建立了某些行业的规划。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将在广泛的第三产业行业逐步出台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优惠政策,建立绿色消费体系,提高全民绿色消费意识,打造绿色文化。
3.循环经济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业发展迅猛,从产值上看已跃居世界各行业第三位,仅次于钢铁和石油业。面对这一形势,一些旅游人士颇感乐观,沉醉于旅游经济高速增长的喜悦中,甚至提出了一些不切合实际的口号。但透过现代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光环,冷静地观察其背后,就不难发现许多触目惊心的问题:旅游景观的破坏和消亡,水土流失等等。
旅游业是一个比较年轻的行业,对旅游业中诸多问题的认识也和其它学科一样,有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目前国内外旅游界还存在对旅游中许多理论问题认识的偏差和分歧,尤其是中国旅游界、理论界和政府某些决策者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还不很清楚一致。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因为旅游学是一门涉及多门类的综合性学科,科学体系不够完整,许多问题缺乏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因为对旅游存在着认知观念的偏差。明显的例子一是“无烟工业”的误导;其二是“低投入、高产出”的误导;其三是“非消耗性消费”的误导。在错误观念的指导下,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在带来快速增长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带来了风景旅游资源的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因此,必须认识到,旅游资源并非绝对可再生资源,旅游活动也消耗甚至破坏或毁灭旅游资源和环境资源。所谓旅游资源的可再生性是建立在人们适度开发利用和旅游资源、环境资源所允许的负荷以内。
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对人类和自然遗产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过程本身所涉及的界面广泛而又复杂,以及当前旅游业过度膨胀和业已形成的旅游资源环境危机,表明旅游业必须倡导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与环境友好、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成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举措。循环经济理念贯彻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来,其实质是要切实转变过度消耗旅游资源、破坏旅游生态环境的传统旅游方式,促进旅游地社会经济系统对物质性资源在时间、空间、数量等方面的最佳运用,最终实现“3R” 原则,即物质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等,增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促进旅游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循环经济发展的“3R”原则要求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采用清洁生产、节能生产、节约型生产、再生型生产、绿色生产等生产发展形式,在旅游开发建设和产品设计过程中,遵循生态系统平衡原则,按生物链发展要求,采用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生产模式,以求经济、社会、生态的统筹与和谐发展。
第一,在旅游项目的选择上要贯彻循环经济的原则,特别是“减量化”原则,集中力量发展那些对环境影响最小的项目,比如生态旅游项目。
第二,在旅游资源的开发,景区建设过程中,体现“资源循环利用”的原则,充分考虑旅游资源及其承载力,在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并对被破坏的旅游资源进行修复补偿,实现旅游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环境的生态平衡和代际平衡。
第三,在旅游酒店、餐饮经营管理中体现“废弃物再利用”原则,大力倡导创建绿色饭店和生态餐馆。
参考文献
[1] 明庆忠.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新理念与运行的系统模式,《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9)
[2] 基于循环经济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1)
[3] 诸大建.从可持续发展到循环经济学,世界环境,2000(3)
[4] 张坤.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5月
关键词:循环经济型第三产业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Circulation economy tertiary industry and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u Yiming
Abstrac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3rd industry fallbehind the development pace of the industry,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this field.A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3rd industry,the tourism industry can applythe idea of circular economy in its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to realize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Circualr economy tertiaryindustry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人民生产生活对该产业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第三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但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区域环境影响也日趋广泛和深刻,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已成为继工业污染之后又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并日益引起公众和新闻媒介的普遍关注。
进入新世纪以后,循环经济的理念逐渐得到学术界、企业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循环经济思想已在工业、农业、城市发展等诸多领域中得到推广和应用,但在第三产业中的研究和应用成果较少,明显滞后于该产业的迅速发展。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与技术经济模式转变,促进经济生态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三者有机统一,从更高层次上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第三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第三产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统一,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与环境友好、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作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举措:
1.关于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英国环境经济学家D.Pearce和R.K.Turner在其《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Harvester Wheatsheaf,1990)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对“循环经济”的定义很多,一般认为,“循环经济”也称为资源闭环利用型经济,指在保持生产扩大和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建立“资源——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再资源化”型物资清洁闭环流动模式,达到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避免由于对地球掠夺式开发所导致的自然生态的破坏。换句话来说,循环经济是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增长目的、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和环境为物质基础,充分满足人类物质财富需求,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高效协调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灵巧产品的生态设计和生态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模式。
虽然“循环经济”的提出已有十余年的时间,但在其后并没有实际成为国家层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处理环境与发展关系的经济模式。
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但经济增长较快,环境承载力低。一般认为,中国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发达国家上百年出现、分阶段解决的环境问题,中国在快速发展的20多年中集中表现出来。呈现出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进一步加快了治理环境污染的难度。发达国家实现其工业化的100年左右历程,基本是在不受资源环境的约束下完成的。而中国的重工业化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区别,资源已经明显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中国已不能象发达国家那样靠大量消耗资源搞工业,中国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改变“两高一低”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
涉猎循环经济的学者们比较一致地把发展循环经济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联系,认为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济体现。因为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强调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气物的低排放,甚至是零排放,它能有效地解决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障碍——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只有当人们的行为从高排放的“牧童经济”转变为低排放的循环经济的时候,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才会真正来临。
2.循环经济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循环经济理念已在工业、农业、城市发展等诸多领域中得到推广和应用,但在第三产业中研究和应用成果较少。随着中国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预计到2010年,中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将达40.46%。与此同时,各种环境问题也应运而生。例如,各地兴建了大量的宾馆、饭店、卖场、歌舞厅、游乐场、洗染店等饮食、娱乐、服务设施,部分设施存在选址不当、设施简陋、缺乏防治污染措施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使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另外,各地旅游业的繁荣,也促使广大游客涌向承载力有限的风景区,给当地旅游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特别是从1999年开始实行的“黄金周”休假制度以来,喷涌而来的游人,使得很多景区完全超过了其承载力,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环境破坏。2007年“黄金周”期间,部分著名景区不得不挂出“免战牌”,限制每天进入景区的游客人数。因此,如何建立良好的第三产业循环经济理论和有效的实际途径以及操作方式,必将影响我国中长期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三产业是重要的物质集散和消费环节,产生的废弃物量大、面广,如仓储式销售使用的简易包装袋和塑料包装容器、餐饮业使用的塑料发泡一次性餐具、经常性医疗用品等经使用后排放的废弃物。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许多服务行业废弃物可以非常容易地进入循环经济系统,一般来讲它或者进入制造商、包装企业的废旧产品回收系统,或者进入再生资源回收系统,或者进入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系统,第三产业本身在循环经济系统中无疑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耦合与促进作用,它可以通过履行相应的责任、引导绿色文明消费等方式来促使第三产业废弃物加快进入循环经济系统,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减量化。
循环经济思想在第三产业的实践的主体是生态服务业,被定义为在第三产业服务周期中,将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清洁生产的思想引入其中,在其整个服务周期过程中,都要考虑和进行减少服务主体、服务对象和服务途径的直接与间接环境影响,并通过详实资料和创造有效途径让服务对象积极参与,从而实现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它包括清洁交通运输系统、绿色科技教育服务、绿色商业服务和绿色公共管理服务等部门。
生态服务业是整个循环经济正常运转的纽带和保障。第三产业具有服务的主要特征,涉及行业包括旅游、宾馆、餐饮、娱乐、环卫、物管、物流、信息、金融、教育、文化等产业。定位第三产业各分支行业的循环经济,在层次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据生态效率理念,尽量作到清洁生产;按照生态工业理论,建立良好的再生资源的输入和输出关系;在废弃物处理上,尽量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在服务对象上,鼓励广大的公众参与,建立有奖举报和有效预防制度。建立第三产业循环经济框架体系,在输入端、过程中和输出端均要实现良性的经济循环。具体来说,循环经济理念在在第三产业中的实践应按照自服务主体、服务途径、服务客体的顺序,围绕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和企业形象等方面,对循环经济产生的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评估,通过第三产业的实际应用,总结经验,提升循环经济的内涵。
目前,国内部分省市在第三产业循环经济的实践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例如,江苏省已经在清洁生产试点的基础上(酒店、风景区、高校),进一步拓展了第三产业领域,如金融、信息、物流、物管、文化等行业,结合循环经济的理论,在广泛的服务行业建立了某些行业的规划。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将在广泛的第三产业行业逐步出台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优惠政策,建立绿色消费体系,提高全民绿色消费意识,打造绿色文化。
3.循环经济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业发展迅猛,从产值上看已跃居世界各行业第三位,仅次于钢铁和石油业。面对这一形势,一些旅游人士颇感乐观,沉醉于旅游经济高速增长的喜悦中,甚至提出了一些不切合实际的口号。但透过现代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光环,冷静地观察其背后,就不难发现许多触目惊心的问题:旅游景观的破坏和消亡,水土流失等等。
旅游业是一个比较年轻的行业,对旅游业中诸多问题的认识也和其它学科一样,有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目前国内外旅游界还存在对旅游中许多理论问题认识的偏差和分歧,尤其是中国旅游界、理论界和政府某些决策者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还不很清楚一致。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因为旅游学是一门涉及多门类的综合性学科,科学体系不够完整,许多问题缺乏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因为对旅游存在着认知观念的偏差。明显的例子一是“无烟工业”的误导;其二是“低投入、高产出”的误导;其三是“非消耗性消费”的误导。在错误观念的指导下,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在带来快速增长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带来了风景旅游资源的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因此,必须认识到,旅游资源并非绝对可再生资源,旅游活动也消耗甚至破坏或毁灭旅游资源和环境资源。所谓旅游资源的可再生性是建立在人们适度开发利用和旅游资源、环境资源所允许的负荷以内。
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对人类和自然遗产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过程本身所涉及的界面广泛而又复杂,以及当前旅游业过度膨胀和业已形成的旅游资源环境危机,表明旅游业必须倡导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与环境友好、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成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举措。循环经济理念贯彻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来,其实质是要切实转变过度消耗旅游资源、破坏旅游生态环境的传统旅游方式,促进旅游地社会经济系统对物质性资源在时间、空间、数量等方面的最佳运用,最终实现“3R” 原则,即物质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等,增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促进旅游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循环经济发展的“3R”原则要求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采用清洁生产、节能生产、节约型生产、再生型生产、绿色生产等生产发展形式,在旅游开发建设和产品设计过程中,遵循生态系统平衡原则,按生物链发展要求,采用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生产模式,以求经济、社会、生态的统筹与和谐发展。
第一,在旅游项目的选择上要贯彻循环经济的原则,特别是“减量化”原则,集中力量发展那些对环境影响最小的项目,比如生态旅游项目。
第二,在旅游资源的开发,景区建设过程中,体现“资源循环利用”的原则,充分考虑旅游资源及其承载力,在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并对被破坏的旅游资源进行修复补偿,实现旅游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环境的生态平衡和代际平衡。
第三,在旅游酒店、餐饮经营管理中体现“废弃物再利用”原则,大力倡导创建绿色饭店和生态餐馆。
参考文献
[1] 明庆忠.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新理念与运行的系统模式,《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9)
[2] 基于循环经济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1)
[3] 诸大建.从可持续发展到循环经济学,世界环境,2000(3)
[4] 张坤.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