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留守儿童身心不健康或亚健康状况已相当普遍,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广大教育工作者也在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不断的探索。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对留守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将整体施教和个体辅导有机结合、要把握好预防与教育的关系、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要营造平等宽松的环境和为其搭建倾吐的平台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做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注意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种社会活动的节奏不断加快,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因亲情的缺失,导致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已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近年来,在国家教育政策引导下,广大教育工作者针对各层面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不断探索,也已取得了初步成果。本人从事基础教育多年,借鉴一些成功经验,并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就实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点体会。
一、对留守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既要面向整体又要注重个体,做到整体施教和个体辅导的有机结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把他简单地看作是个体心理辅导,其终极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并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知识的传授、行为的训练以及各种方式的活动,进一步认识社会、认识世界,了解自己,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因此,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着眼于全体学生,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与普遍存在的问题,创造条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给每一个学生都能提供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人格的整体性发展,从个人价值取向上,特别注重学生知、情、意、行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和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要求。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不管是学习辅导与教育还是生活辅导与教育,都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完整与发展,使学生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初尝人生体验,感受发现的喜悦与快乐,回味奋斗之乐趣,领悟父母的关怀,理解教师的教诲,以此获得人生经验,促进人格健全发展。
二、对留守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把握好预防与教育的关系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预防性发展原则,做到防教并重,预防第一。就是在施教过程中既要注重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社会和知识技能,学会通过有效的、合理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提高人际交往水平,学会自主地应付有挫折、冲突、压力、紧张等带来的心理困扰,减轻痛苦和不适的体验,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保持正常的生活秩序和学习效率,又要注重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自己,认清自身的潜力和价值,完善自尊、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塑造健全的人格,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过健康、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从预防,特别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针对正常学生主动开展各种适合其年龄特点的认知,情感与行为训练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些对成长有用的经验,增强其应付各种变化的能力。始终遵循预防第一,教育第二的原则,能使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对留守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要自始至终视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其主体的作用。其缘由有三: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健康成长与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自觉与主动的过程。如果学生缺乏主动精神,没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愿望,那么我们的教育将会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助人自助的过程,通过课程的形式帮助教育学生,只是一种手段,激发学生“自助”才是目的。只有当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之中,才能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心理品质,自觉地把握个人的命运,实现其自身的价值。第三、学生在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与独立倾向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学生已不满足父母和老师的讲解,对成人的过度呵护逐渐反感,渴望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独立思考解决当前的一些问题,以展示自己的才能与力量。因此,在施教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围绕学生成长中可能遇到的或迫切关心的问题来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成为学生的自觉需求,并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唱主角”,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从中得到感受和体验,满足自我表现的欲望,为展现他们的创造才能提供舞台和实习基地。
四、对留守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营造平等宽松的环境
我们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始终保持一种轻松、愉快、自由、平等与和谐的良好氛围,尊重学生个人的尊严,以平等的、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而不能居高临下,以说教者身份自居,任意训斥学生,甚至挖苦和羞辱学生,强迫学生接受老师的选择,更不能用粗暴的手段解决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而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理解学生的感受,了解学生的想法,接纳学生的意见,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只有这样,才会缩短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学生才会信任老师,与老师积极合作,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抛开心理上的防范,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更自由、更深入的探索。
五、对留守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为其搭建尽情渲泄,保持心境的平台
一般来说,留守儿童的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较差,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和爆发。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哭泣。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老师、家长、同学都可以是倾诉的对象。然而这些人不一定就会那么及时地,时地随时随地地倾听你的诉说。因此,作文本便成了学生最忠实的听众。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设计一些便于留守儿童表达内心情感活动的作文题目,例如《老师,我想对您说》、《妈妈,您听我说》、《今天我真高兴》等等。鼓励留守儿童在作文中讲真话,表真情。还可以鼓励他们多写日记,隨时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受到不良情绪影响和干扰时,及时地在日记中渲泄出来,从而摆脱消极的心理体验,使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活泼、开朗、稳定、充满朝气。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适时进行疏导、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是知行并重,既重视系统的心理教育,又注重组织学生的心理教育实践;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导之以行,把理论实践统一起来。在训练留守儿童心理素质时,要求具体,训练有序,持之以恒;坚持说理,尊重留守儿童,排除“意义障碍”。教师不仅要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注重矫正不健康的心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最佳教育效果,更好的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亚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0(03)
[2]仁真古.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讨[J].新课程.2011(05)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注意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种社会活动的节奏不断加快,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因亲情的缺失,导致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已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近年来,在国家教育政策引导下,广大教育工作者针对各层面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不断探索,也已取得了初步成果。本人从事基础教育多年,借鉴一些成功经验,并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就实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点体会。
一、对留守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既要面向整体又要注重个体,做到整体施教和个体辅导的有机结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把他简单地看作是个体心理辅导,其终极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并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知识的传授、行为的训练以及各种方式的活动,进一步认识社会、认识世界,了解自己,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因此,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着眼于全体学生,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与普遍存在的问题,创造条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给每一个学生都能提供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人格的整体性发展,从个人价值取向上,特别注重学生知、情、意、行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和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要求。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不管是学习辅导与教育还是生活辅导与教育,都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完整与发展,使学生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初尝人生体验,感受发现的喜悦与快乐,回味奋斗之乐趣,领悟父母的关怀,理解教师的教诲,以此获得人生经验,促进人格健全发展。
二、对留守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把握好预防与教育的关系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预防性发展原则,做到防教并重,预防第一。就是在施教过程中既要注重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社会和知识技能,学会通过有效的、合理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提高人际交往水平,学会自主地应付有挫折、冲突、压力、紧张等带来的心理困扰,减轻痛苦和不适的体验,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保持正常的生活秩序和学习效率,又要注重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自己,认清自身的潜力和价值,完善自尊、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塑造健全的人格,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过健康、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从预防,特别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针对正常学生主动开展各种适合其年龄特点的认知,情感与行为训练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些对成长有用的经验,增强其应付各种变化的能力。始终遵循预防第一,教育第二的原则,能使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对留守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要自始至终视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其主体的作用。其缘由有三: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健康成长与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自觉与主动的过程。如果学生缺乏主动精神,没有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愿望,那么我们的教育将会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助人自助的过程,通过课程的形式帮助教育学生,只是一种手段,激发学生“自助”才是目的。只有当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之中,才能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心理品质,自觉地把握个人的命运,实现其自身的价值。第三、学生在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与独立倾向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学生已不满足父母和老师的讲解,对成人的过度呵护逐渐反感,渴望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独立思考解决当前的一些问题,以展示自己的才能与力量。因此,在施教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围绕学生成长中可能遇到的或迫切关心的问题来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成为学生的自觉需求,并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唱主角”,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从中得到感受和体验,满足自我表现的欲望,为展现他们的创造才能提供舞台和实习基地。
四、对留守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营造平等宽松的环境
我们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始终保持一种轻松、愉快、自由、平等与和谐的良好氛围,尊重学生个人的尊严,以平等的、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而不能居高临下,以说教者身份自居,任意训斥学生,甚至挖苦和羞辱学生,强迫学生接受老师的选择,更不能用粗暴的手段解决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而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理解学生的感受,了解学生的想法,接纳学生的意见,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只有这样,才会缩短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学生才会信任老师,与老师积极合作,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抛开心理上的防范,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更自由、更深入的探索。
五、对留守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为其搭建尽情渲泄,保持心境的平台
一般来说,留守儿童的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较差,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和爆发。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哭泣。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老师、家长、同学都可以是倾诉的对象。然而这些人不一定就会那么及时地,时地随时随地地倾听你的诉说。因此,作文本便成了学生最忠实的听众。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设计一些便于留守儿童表达内心情感活动的作文题目,例如《老师,我想对您说》、《妈妈,您听我说》、《今天我真高兴》等等。鼓励留守儿童在作文中讲真话,表真情。还可以鼓励他们多写日记,隨时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受到不良情绪影响和干扰时,及时地在日记中渲泄出来,从而摆脱消极的心理体验,使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活泼、开朗、稳定、充满朝气。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适时进行疏导、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是知行并重,既重视系统的心理教育,又注重组织学生的心理教育实践;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导之以行,把理论实践统一起来。在训练留守儿童心理素质时,要求具体,训练有序,持之以恒;坚持说理,尊重留守儿童,排除“意义障碍”。教师不仅要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注重矫正不健康的心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最佳教育效果,更好的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亚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0(03)
[2]仁真古.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讨[J].新课程.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