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菏泽市鄄城县大黄庄村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情况,分析了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实施的效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实施效果;问题
中图分类号S1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4-01155-01
作者简介油宏康(1973-),男,山东菏泽人,农艺师,从事农业环境保护与监测研究。
菏泽市地处黄河冲积平原,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棉、油、林、畜生产基地。近年来,在国家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支持下,菏泽市农产品产量稳步提高,农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生产管理模式粗放、资源消耗大、污染加剧问题依然突出[1-2]。为解决这一问题,菏泽市从2007年开始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至今已实施农业部示范村建设2处,省示范村4处,市示范村建设9处。
2012年,菏泽市鄄城县大黄庄村被选定为农业部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大黄庄村位于鄄城县城东南12 km,全村224户总人口796人,132.8 hm2耕地,人均收入7 408元,村民主要从事农作物生产、养殖和外出务工。该项目以大黄庄村为单元,通过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田园清洁设施、家园清洁设施等,对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等生产生活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配套推广了节肥、节药、节水等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建立了农村物业服务站,构建起了农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
1大黄庄村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情况
根据农业部的工作要求,围绕大黄庄村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市、县、乡、村相关部门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
1.1組织领导工作情况成立了以菏泽市农业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鄄城县农业局、鄄城县旅游局、鄄城县规划局、引马乡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建设领导小组,并由菏泽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具体组织实施。
1.2示范村的建设规划规划遵循了“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以新农村建设作为政策支撑,以生活清洁、排放达标为目标,以沼气池/沉淀池建设、有机肥利用、生态种植等技术集成为主要手段,以实现“乡风文明和谐、村容整洁规范、管理民主科学、生产可持续发展、生活宽裕富足”为目标。
1.3田园清洁技术推广情况
1.3.1 推广应用生态施肥技术。大黄庄村的耕地测土配方施肥率达到100%;大力推广使用农家肥、生物菌肥、有机肥和生物秸秆反应堆技术,化肥使用量降低了35%。农户全部建立了化肥使用台帐记录,记录了使用日期、种类、用量以及作物类别等。
1.3.2 推广应用病虫草害生态控制技术。安装频振式杀虫灯100个,实施了一喷三防统防统治模式,组建了40人专业化防治队,推行“统防统治”,有效提高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水平和效率,减少了化学农药投入量,减轻了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率达100%。示范村农药使用量降低了42%,农户全部建立了农药使用台帐记录,记录使用日期、种类、用量以及作物类别等。
1.3.3 推广应用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农作物机械收割率达到95%、秸秆还田率达到83%;推广秸秆青贮、秸秆还田、过腹还田等技术。该村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以上,杜绝了秸秆焚烧。部分农户发展了“畜-沼-果”等生态循环经济模式。
1.3.4 推广农业投入品包装物集中回收。在该村农田机耕路口按照每3.33 hm2/座的密度,建设了统一规格的废弃物收集池,作为农业投入品包装物收集点,集中回收处理包装袋、农膜等,有专人进行收集,实现了投入品包装袋(瓶)100%收集入池,杜绝了农业投入品包装物随意丢弃的现象。
1.3.5推广应用养殖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该村所有养殖户均采取了粪便集中处理,建设沼气池236座,化粪池270个,所有养殖户均修建了排污暗沟,污水经排污暗沟进入沼气池或污水处理池。杜绝了人畜粪便露天堆放、污水露天排放的现象,人畜粪便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00%。
1.4家园清洁情况巩固并完善了“村村通”、“户户通”道路工程成果,继续做好村内道路硬化工作;硬化村道路和院内地面、道路两侧进行绿化、庭院栽花植树种草,美化户居环境。
大力发展沼气建设,已建户用沼气池236座,占全村总户数的76%,人畜粪便、生活废水流入沼气池。
实行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配置1台垃圾清运车,指派专人负责收集、处理。建立垃圾清运站一处,建设了发酵堆沤池5个,集中、分类、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1.5水源清洁情况加强了居民饮水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建设。全村饮用水全部使用自来水,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关键词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实施效果;问题
中图分类号S1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4-01155-01
作者简介油宏康(1973-),男,山东菏泽人,农艺师,从事农业环境保护与监测研究。
菏泽市地处黄河冲积平原,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棉、油、林、畜生产基地。近年来,在国家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支持下,菏泽市农产品产量稳步提高,农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生产管理模式粗放、资源消耗大、污染加剧问题依然突出[1-2]。为解决这一问题,菏泽市从2007年开始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至今已实施农业部示范村建设2处,省示范村4处,市示范村建设9处。
2012年,菏泽市鄄城县大黄庄村被选定为农业部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大黄庄村位于鄄城县城东南12 km,全村224户总人口796人,132.8 hm2耕地,人均收入7 408元,村民主要从事农作物生产、养殖和外出务工。该项目以大黄庄村为单元,通过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田园清洁设施、家园清洁设施等,对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等生产生活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配套推广了节肥、节药、节水等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建立了农村物业服务站,构建起了农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
1大黄庄村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情况
根据农业部的工作要求,围绕大黄庄村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市、县、乡、村相关部门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
1.1組织领导工作情况成立了以菏泽市农业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鄄城县农业局、鄄城县旅游局、鄄城县规划局、引马乡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建设领导小组,并由菏泽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具体组织实施。
1.2示范村的建设规划规划遵循了“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以新农村建设作为政策支撑,以生活清洁、排放达标为目标,以沼气池/沉淀池建设、有机肥利用、生态种植等技术集成为主要手段,以实现“乡风文明和谐、村容整洁规范、管理民主科学、生产可持续发展、生活宽裕富足”为目标。
1.3田园清洁技术推广情况
1.3.1 推广应用生态施肥技术。大黄庄村的耕地测土配方施肥率达到100%;大力推广使用农家肥、生物菌肥、有机肥和生物秸秆反应堆技术,化肥使用量降低了35%。农户全部建立了化肥使用台帐记录,记录了使用日期、种类、用量以及作物类别等。
1.3.2 推广应用病虫草害生态控制技术。安装频振式杀虫灯100个,实施了一喷三防统防统治模式,组建了40人专业化防治队,推行“统防统治”,有效提高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水平和效率,减少了化学农药投入量,减轻了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率达100%。示范村农药使用量降低了42%,农户全部建立了农药使用台帐记录,记录使用日期、种类、用量以及作物类别等。
1.3.3 推广应用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农作物机械收割率达到95%、秸秆还田率达到83%;推广秸秆青贮、秸秆还田、过腹还田等技术。该村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以上,杜绝了秸秆焚烧。部分农户发展了“畜-沼-果”等生态循环经济模式。
1.3.4 推广农业投入品包装物集中回收。在该村农田机耕路口按照每3.33 hm2/座的密度,建设了统一规格的废弃物收集池,作为农业投入品包装物收集点,集中回收处理包装袋、农膜等,有专人进行收集,实现了投入品包装袋(瓶)100%收集入池,杜绝了农业投入品包装物随意丢弃的现象。
1.3.5推广应用养殖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该村所有养殖户均采取了粪便集中处理,建设沼气池236座,化粪池270个,所有养殖户均修建了排污暗沟,污水经排污暗沟进入沼气池或污水处理池。杜绝了人畜粪便露天堆放、污水露天排放的现象,人畜粪便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00%。
1.4家园清洁情况巩固并完善了“村村通”、“户户通”道路工程成果,继续做好村内道路硬化工作;硬化村道路和院内地面、道路两侧进行绿化、庭院栽花植树种草,美化户居环境。
大力发展沼气建设,已建户用沼气池236座,占全村总户数的76%,人畜粪便、生活废水流入沼气池。
实行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配置1台垃圾清运车,指派专人负责收集、处理。建立垃圾清运站一处,建设了发酵堆沤池5个,集中、分类、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1.5水源清洁情况加强了居民饮水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建设。全村饮用水全部使用自来水,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